[创建和谐企业要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文章标题:创建和谐企业要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创建和谐企业离不开职工群众的自觉参与和积极奉献,职工群众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和创造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职工经济利益和民主权...+阅读
文章标题:论抓好组织建设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做好工会工作必须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关键做好基础工作,从抓好组织建设入手,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坚实基础。
一、要把握规律性,正确认识工会组织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工会组织建设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织的覆盖面是关键
。但由于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体制的加快转换,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深入调整,工会组织建设面临挑战和机遇。
一是企业成分非公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非公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工会组织建设面临“一软一硬”两种变化趋势。一方面,工会组织对非公企业存在“软约束”,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约束机制,加上企业对工会认识不够,组建工会意愿不强。另一方面,非公企业对职工有雇佣关系这一“硬约束”,尤其在当前劳动就业总体供大于求情况下,职工自发加入工会愿望不强。因此,工会组织建设的方式必须向服务型、协调型转变,工作任务要以保障劳动者权益、协调劳资关系、保障经济环境稳定为主。
二是企业成长初始化。当前不少中小企业都是在20世纪末期企业改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企业一求生产稳定,二要积累资金,对于组建工会没有紧迫感。许多企业远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念和方式仍以家族型、松散型为主,管理不够规范科学,企业主总体素质不高,自觉组建工会的能力和条件不成熟。这要求工会组织建设必须实事求是,逐步到位。
三是职工结构多元化。目前,广大职工组织化程度和意识还未能有效激发,职工队伍呈现“二进二出”特点,就是大量职工流出农村、流出农业领域,进入城市、进入社区。一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进入工业领域成为企业产业工人,农民工比重不断上升。二是随着就业弹性化,社区成为职工重新就业前的主要活动空间。破产改制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到城市择业定居的农民以及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他们脱离了工厂、农业生产,进入城市,没有固定企业就业,其权益需要保护。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强镇、经济特色村、工业园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农业人口已基本进入周边企业就业,以村为单位把职工组织起来具备一定条件。四是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经济合作社,农业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不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已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为工会组织的触角向农业经济组织进军创造了条件。
二、要富于创造性,着力拓展工会组织覆盖面
面对新形势,工会组织建设要拓展新思路,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使工会组织在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中切实发挥作用。
一是加强沟通宣传,强化工会组织意识。把宣传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阵地,创新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工会的认同度、参与度、支持度。
二是延伸组织触角,构筑工会组织建设新格局。一是在新建企业建立工会。积极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入会。凡招用外来务工者的单位,都要吸收其加入工会,纳入工会管理。二是探索建立社区工会组织。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就业方式的变化,通过建立社区工会,把大量流动、分散在社区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三是在经济强镇或者经济专业村逐步建立村级工会组织。四是在农村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工会,尤其是在龙头型、规模化的经济合作中,把就地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雇佣劳动者纳入工会,归所在乡镇工会领导。
三是有效指导,确保工会基层组织有效运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是长期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大事。要实行“两手抓”,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工会作用发挥。要上下联动,发挥上级总工会作用。城市基层工会组织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共建文明活动为载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农村各级工会组织以乡镇工会为依托,进村进企业。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主题,不断增强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同时要以人为本,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强化社区工会维权职责,及时调处劳动争议。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为劳资双方搭建平等协商、争取“双赢”的合作平台。
三、强化执行力,加强新时期工会队伍建设
建设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自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党的观念、全局观念和群众观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按照全总提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协调劳动关系专家”的要求,加大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工会干部与时俱进的理论思维能力、科学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依法维权和为民办事的能力。
《论抓好组织建设构筑和谐劳动关系》来源于文12全文查看
秘114网,欢迎阅读论抓好组织建设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12全文查看文章标题:论抓好组织建设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做好工会工作必须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关键做好基础工作,从抓好组织建设入手,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的坚实基础。
一、要把握规律性,正确认识工会组织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工会组织建设是工会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织的覆盖面是关键
。但由于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体制的加快转换,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深入调整,工会组织建设面临挑战和机遇。 一是企业成分非公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非公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工会组织建设面临“一软一硬”两种变化趋势。一方面,工会组织对非公企业存在“软约束”,缺乏有效管理手段和约束机制,加上企业对工会认识不够,组建工会意愿不强。另一方面,非公企业对职工有雇佣关系这一“硬约束”,尤其在当前劳动就业总体供大于求情况下,职工自发加入工会愿望不强。因此,工会组织建设的方式必须向服务型、协调型转变,工作任务要以保障劳动者权益、协调劳资关系、保障经济环境稳定为主。 二是企业成长初始化。当前不少中小企业都是在20世纪末期企业改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企业一求生产稳定,二要积累资金,对于组建工会没有紧迫感。许多企业远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念和方式仍以家族型、松散型为主,管理不够规范科学,企业主总体素质不高,自觉组建工会的能力和条件不成熟。这要求工会组织建设必须实事求是,逐步到位。 三是职工结构多元化。目前,广大职工组织化程度和意识还未能有效激发,职工队伍呈现“二进二出”特点,就是大量职工流出农村、流出农业领域,进入城市、进入社区。一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进入工业领域成为企业产业工人,农民工比重不断上升。二是随着就业弹性化,社区成为职工重新就业前的主要活动空间。破产改制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到城市择业定居的农民以及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他们脱离了工厂、农业生产,进入城市,没有固定企业就业,其权益需要保护。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经济强镇、经济特色村、工业园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农业人口已基本进入周边企业就业,以村为单位把职工组织起来具备一定条件。四是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经济合作社,农业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不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已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为工会组织的触角向农业经济组织进军创造了条件。
二、要富于创造性,着力拓展工会组织覆盖面 面对新形势,工会组织建设要拓展新思路,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使工会组织在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持社会稳定中切实发挥作用。 一是加强沟通宣传,强化工会组织意识。把宣传工作作为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阵地,创新形式,向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工会的认同度、参与度、支持度。 二是延伸组织触角,构筑工会组织建设新格局。一是在新建企业建立工会。积极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入会。凡招用外来务工者的单位,都要吸收其加入工会,纳入工会管理。二是探索建立社区工会组织。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就业方式的变化,通过建立社区工会,把大量流动、分散在社区的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三是在经济强镇或者经济专业村逐步建立村级工会组织。四是在农村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工会,尤其是在龙头型、规模化的经济合作中,把就地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雇佣劳动者纳入工会,归所在乡镇工会领导。 三是有效指导,确保工会基层组织有效运作。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是长期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大事。要实行“两手抓”,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工会作用发挥。要上下联动,发挥上级总工会作用。城市基层工会组织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共建文明活动为载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农村各级工会组织以乡镇工会为依托,进村进企业。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主题,不断增强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同时要以人为本,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强化社区工会维权职责,及时调处劳动争议。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区域性职代会制度,努力扩大基层民主。为劳资双方搭建平等协商、争取“双赢”的合作平台。
三、强化执行力,加强新时期工会队伍建设 建设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自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党的观念、全局观念和群众观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按照全总提出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协调劳动关系专家”的要求,加大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工会干部与时俱进的理论思维能力、科学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依法维权和为民办事的能力。
《论抓好组织建设构筑和谐劳动关系》秘114网,欢迎阅读论抓好组织建设构筑和谐劳动关系。
延伸阅读:
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文章标题: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工会组织推动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本职、发挥优势,把建...
浅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文章标题:浅谈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社会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我党历来对基层组织...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创新支部工作领导模式。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如何实现支部工作与经济工作良性有机互动,成为村级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要创新组织设置。坚持“产业集中、行业就近、突出...
浅谈基层组织建设文章标题:浅谈基层组织建设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乡镇党委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就是要围绕经济发展抓党建,抓...
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中共××××市××××区委书记×××× ××××地处××××市城郊,是××××三大城区之一,全区面积467平方公里,下辖6镇、7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几年,随着××××...
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思考文章标题: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思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为了深入践行“...
某市残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近年来,平湖市残联在上级残联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夯实残联组织建设基石,不断创...
浅谈如何加强项目部团组织建设文章标题:浅谈如何加强项目部团组织建设 围绕企业中心营造新的载体开创项目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项目部共青团组织是展示新时期青年企业文化和反映企业团建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决定...
契约化劳动关系与国企工会之小谈文章标题:契约化劳动关系与国企工会之小谈 面对新型契约化的劳动关系,面对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成为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如何做到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