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文章标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阅读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
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要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使党组织建到“楼门院”、建到“胡同”,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档公寓、危改小区党组织的建设,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机关选派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向纵深发展。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证和谐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民主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发展中介组织,壮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居民群众,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事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利用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居民群众对环境、物业管理、社会问题等的意见,畅通社区信息反馈渠道。通过技防、物防、人防等手段,加强社区治安。
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和谐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我们认为,社区人文体系主要应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良好的社区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而构筑和强化这个支撑,需要通过有形的抓手才能落到实处。培育和发展各种学习型组织,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做到人人有组织、组织有活动、活动有成效,可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办“市民学校”、“家政学校”等,提供社区文化活动空间。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社区教育活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社区民声统一起来,传承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居民和睦相处,营造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尚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要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做好社区居民尤其是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以“五扶”(生活上扶贫、身体上扶康、精神上扶志、智力上扶学、 12全文查看就业上扶技)为主要内容的“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区委、区政府各委、办、局、部门带头与街道、社区结成对子,社区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并引导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进入社区,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采取政府购买非营利公益性
服务项目,发展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组织,发展文化、健身、养老等专项服务组织,建立社区居民事务办理站,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居民生活,凝聚人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工作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通过对话和协商,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建立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结合,积极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工作机制: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系列服务。建立社区建设保障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办公用房、服务设施、居民活动场地和办公经费,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区、街、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党领导和谐社区建设的能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格局。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把和谐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政府各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能,落实好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结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工青妇组织要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合力。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各职能部门工作实绩的主要标准,实行政府职能部门、街道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上评下”与“下评上”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和谐社区建设评价体系。
12全文查看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
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要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使党组织建到“楼门院”、建到“胡同”,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档公寓、危改小区党组织的建设,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机关选派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向纵深发展。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证和谐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民主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发展中介组织,壮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居民群众,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事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利用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居民群众对环境、物业管理、社会问题等的意见,畅通社区信息反馈渠道。通过技防、物防、人防等手段,加强社区治安。
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和谐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我们认为,社区人文体系主要应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良好的社区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而构筑和强化这个支撑,需要通过有形的抓手才能落到实处。培育和发展各种学习型组织,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做到人人有组织、组织有活动、活动有成效,可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办“市民学校”、“家政学校”等,提供社区文化活动空间。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社区教育活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社区民声统一起来,传承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居民和睦相处,营造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尚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要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做好社区居民尤其是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以“五扶”(生活上扶贫、身体上扶康、精神上扶志、智力上扶学、[]就业上扶技)为主要内容的“党心连民心、亲情进万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区委、区政府各委、办、局、部门带头与街道、社区结成对子,社区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并引导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创新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进入社区,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采取政府购买非营利公益性
服务项目,发展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组织,发展文化、健身、养老等专项服务组织,建立社区居民事务办理站,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居民生活,凝聚人心。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机会,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工作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通过对话和协商,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建立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结合,积极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工作机制: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建立适应居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系列服务。建立社区建设保障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办公用房、服务设施、居民活动场地和办公经费,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和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区、街、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党领导和谐社区建设的能力。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区建设格局。全区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把和谐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政府各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能,落实好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结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工青妇组织要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合力。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各职能部门工作实绩的主要标准,实行政府职能部门、街道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上评下”与“下评上”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和谐社区建设评价体系。
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
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具体来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要根据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使党组织建到“楼门院”、建到“胡同”,建到“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要结合当前形势变化,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业主委员会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理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档公寓、危改小区党组织的建设,大胆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实现党组织在社区的百分之百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机关选派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挂职锻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居民党员、流动党员、在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向纵深发展。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保证和谐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民主自治为方向,推进社区居民自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发展中介组织,壮大社会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居民群众,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民事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利用网络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反映居民群众对环境、物业管理、社会问题等的意见,畅通社区信息反馈渠道。通过技防、物防、人防等手段,加强社区治安。
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和谐社区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我们认为,社区人文体系主要应包括: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共同理想基础;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党领导下的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学习型组织。良好的社区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而构筑和强化这个支撑,需要通过有形的抓手才能落到实处。培育和发展各种学习型组织,支持、引导专业文化团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做到人人有组织、组织有活动、活动有成效,可以不断适应和满足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要积极推动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办“市民学校”、“家政学校”等,提供社区文化活动空间。组织开展各类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老年教育和青少年校外教育等社区教育活动。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社区民声统一起来,传承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居民和睦相处,营造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区风尚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类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要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做好社区居民尤其是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以“五扶”(生活上扶贫、身体上扶康、精神上扶志、智力上扶学、 12全文查看
延伸阅读: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建设论文文章标题: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建设论文 □作者: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袁学武 内容摘要:我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希望通过制度创新设计解决发展问题,而和谐制度需要和...
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文章标题: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始出发点。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深刻阐述了家庭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建设...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体会文章标题: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体会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的体会和感受 党的十六大将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服务和谐社会构建文章标题:创新人才工作新机制服务和谐社会构建 /-找文章到 人事编制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任务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体制保障。离...
浅议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和关系文章标题:浅议母亲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和关系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家庭中,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国有三亿多母亲,然...
论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文章标题:论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
为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书文章标题:为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书 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书 全市非公有制企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
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文章标题: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一个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
试论道德信仰危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挑战与对策文章标题:试论道德信仰危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突出表现,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