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政府流程再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政府流程再造,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思想为基础,以最大限度满足公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把与公众服务有关的各个方面,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流程的过程。通过流...+阅读
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保障农村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是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为此,课题组围绕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队伍建设情况等重点内容开展了广泛深入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卫生局和县、区政府
及市、县区相关部门的汇报;分别召开了由分管镇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乡村医生代表、市、县区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等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区镇,县镇、镇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的一些村卫生服务站;学习借鉴了有关地市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对策,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作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决定后,我市上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让农民“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卫生工作整体稳步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把加快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列入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已连续四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两项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公共卫生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底,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为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县区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据市卫生局统计,、、、市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分别为4489.53万元、4964.88万元、5004.87万元,8939.95万元,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配备了光机、b超、心电图仪、生化仪等“新四件”。全市农村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试点,全面推行的。目前已经达到了市委、市政府9号文件提出的“到,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达80元以上,其中各级政府对参保农民的补助不低于50%,参加率达90%以上”的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乡镇小额报销、县区大病统筹和困难群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三条医疗保障线”制度。目前人均财政补助已达52元。年人均筹资水平从原来的不足15元,提高到目前的85元(列全省第六位),受益率由原来的不到1%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63.50%,补偿率由原来的不到3%提高到20.99%。、南浔区每年财政还各投入200万元(市、区各一半),建立了困难群众补助制度,用于对参保群众大病统筹报销后自负医药费用仍较大的特困家庭的补助。、等县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建设,改变了传统手工结报模式,开发了实时结报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区农村社区门诊报销比例今年已提高到30%。、长兴等地的大病统筹已实行零起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作用日趋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贵”、“看不起病”现象。
3、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各级政府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卫生服务能力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快推进了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路程和服务人口,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并实行了每建一站奖励补助6—10万元的政策。目前,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服务站建站率达89.36%,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同时,实行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七统一”的一体化管理,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建成后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扎实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定期健康体检、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上门随访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早期干预等服务,有效地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如镇高血压引发的中风病例44例,而仅为24例,减少了45%。
4、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公共卫生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南浔区新建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并正在积极筹建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立了乡镇和行政村公共卫生专管员和联络员制度,落实了联络员的补贴;二是将农村家庭宴席和乡村厨师纳入食品卫生管理,为有效防止农村大规模12全文查看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农民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四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五是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免费为农民每两年体检一次,并为全市92.02%的农村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六是“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全市91.8%的
农村人口用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70%的村庄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并消灭了露天粪坑,改变了农村沿袭千百年的不卫生陋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应引起我们进一步重视。
1、农村卫生基础仍较薄弱,尚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虽然近几年全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基础仍较薄弱,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差距较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仍显不足,据省卫生厅同口径统计,我市卫生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以县为例,该县乡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每年工资需1260万元,而财政对农村卫生的补助仅为750万元,缺口较大。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种负担沉重。调查中反映,公益性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电享受的是近商业电价;财税部门制发的收费收据每张要收取成本费达0.24元;服务中心(站)信息化管理成本较高。由于财政补助不足,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成后,仍延续乡镇卫生院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以药养医”现象以及“防病”与“治病”的矛盾仍较突出,农村公共卫生任务在一些地方难以得到落实。由于经费紧张,服务中心(站)往往不能及时添置和更新诊疗设备,加上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不高,“唯大唯上”仍是农村群众的普遍就医心理,有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还不够大。
2、农村卫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承担的繁重服务任务不相适应。调研中反映,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是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卫技人才匮乏,乡村医生队伍年龄老化,数量偏少、素质低下,其服务能力与当前繁重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和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据统计,全市1864名农村社区医生,平均年龄51.2岁,50岁以上的占72.8%;大专以上学历只有25人;持有执业(助理)医师证的仅为305人。长期以来乡村医生处于半农半医状态,其报酬待遇和养老问题国家无明确规定。养老无着落,导致出口不畅,报酬和编制的不落实,使新人进不来、不愿进、留不住,成为制约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内涵的瓶颈。严重影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
3、农村医疗保障程度仍然较低,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受益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最能反映保障程度的补偿率虽每年有进步,但总体水平不高,今年上半年也仅为20.99%,且此数据为可报项目的报销比例,如以农民实际支出的总医药费作比较,比例会更低,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农村医疗保障程度还很低。调研中,农村群众强烈渴望提高报销比例,降低甚至消除起报线、封顶线的呼声,也佐证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筹资水平还不高。由于保障水平有限,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农民“看不起病”问题仍然突出。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力度。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必须进一步强化民本政府理念,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农民权益的一件大事来抓。卫生、财税、发改、规划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电力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认真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探索、整合社会各种救助资源,完善农村医疗救助机制,使农民享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医疗救助。
2、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公共财政建设要求,逐步建立农村卫生财政保障机制,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逐步达到占同级财政支出的5%以上。要确保市县区人均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不少于上年全省平均水平。要确保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直接面向农民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支出,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引导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强化内涵建设,逐步实现向“预防和提供基本医疗”的转变。
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要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到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内涵上来。关键要抓好队伍建设。要在实施好政府定向委培农村社区医生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现有乡村医生的在职培训机制和引进现有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农村社区卫生队伍的机制,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退出机制,加快队伍更新,实现“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的人才良性流动。要进一步加大卫生支农的力度,提高实际效果。要进一步深化“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克服“轻预防,重治疗”倾向,扎实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要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内部管理,杜绝“小药箱”、“大处方”的不良现象。要以优质价廉的服务吸引农村群众,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
4、进一步深化合作医疗统筹工作,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要抓住当前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工作。要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满足农村群众高水平医疗保障需求。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农民就医、结报。要注重报销政策导向,提倡“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理念。要积极推广药品公开招标、集中议价采购等办法,努力降低农民医药费支出,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村合作医疗风险,把这件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实事办实办好。
12全文查看
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
保障农村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是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为此,课题组围绕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队伍建设情况等重点内容开展了广泛深入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卫生局和县、区政府
及市、县区相关部门的汇报;分别召开了由分管镇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乡村医生代表、市、县区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等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区镇,县镇、镇卫生服务中心及所辖的一些村卫生服务站;学习借鉴了有关地市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对我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提出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对策,现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作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决定后,我市上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让农民“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的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卫生工作整体稳步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
1、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把加快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列入关注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已连续四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两项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了由政府领导负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公共卫生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底,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为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县区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据市卫生局统计,、、、市财政对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分别为4489.53万元、4964.88万元、5004.87万元,8939.95万元,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配备了光机、b超、心电图仪、生化仪等“新四件”。全市农村群众就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是试点,全面推行的。目前已经达到了市委、市政府9号文件提出的“到,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达80元以上,其中各级政府对参保农民的补助不低于50%,参加率达90%以上”的目标。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乡镇小额报销、县区大病统筹和困难群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三条医疗保障线”制度。目前人均财政补助已达52元。年人均筹资水平从原来的不足15元,提高到目前的85元(列全省第六位),受益率由原来的不到1%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63.50%,补偿率由原来的不到3%提高到20.99%。、南浔区每年财政还各投入200万元(市、区各一半),建立了困难群众补助制度,用于对参保群众大病统筹报销后自负医药费用仍较大的特困家庭的补助。、等县区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建设,改变了传统手工结报模式,开发了实时结报系统,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区农村社区门诊报销比例今年已提高到30%。、长兴等地的大病统筹已实行零起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保障作用日趋明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贵”、“看不起病”现象。
3、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各级政府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卫生服务能力的基础工作来抓,加快推进了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专题推进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路程和服务人口,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并实行了每建一站奖励补助6—10万元的政策。目前,全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服务站建站率达89.36%,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同时,实行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七统一”的一体化管理,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建成后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发挥“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扎实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定期健康体检、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上门随访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早期干预等服务,有效地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如镇高血压引发的中风病例44例,而仅为24例,减少了45%。
4、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公共卫生工作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网络。、南浔区新建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并正在积极筹建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立了乡镇和行政村公共卫生专管员和联络员制度,落实了联络员的补贴;二是将农村家庭宴席和乡村厨师纳入食品卫生管理,为有效防止农村大规模[]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农民健康教育,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四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五是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免费为农民每两年体检一次,并为全市92.02%的农村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六是“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全市91.8%的
农村人口用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70%的村庄实行了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并消灭了露天粪坑,改变了农村沿袭千百年的不卫生陋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使农村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应引起我们进一步重视。
1、农村卫生基础仍较薄弱,尚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虽然近几年全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较快,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卫生基础仍较薄弱,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差距较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仍显不足,据省卫生厅同口径统计,我市卫生事业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以县为例,该县乡村两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每年工资需1260万元,而财政对农村卫生的补助仅为750万元,缺口较大。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各种负担沉重。调查中反映,公益性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电享受的是近商业电价;财税部门制发的收费收据每张要收取成本费达0.24元;服务中心(站)信息化管理成本较高。由于财政补助不足,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成后,仍延续乡镇卫生院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以药养医”现象以及“防病”与“治病”的矛盾仍较突出,农村公共卫生任务在一些地方难以得到落实。由于经费紧张,服务中心(站)往往不能及时添置和更新诊疗设备,加上乡村医生业务水平不高,“唯大唯上”仍是农村群众的普遍就医心理,有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还不够大。
2、农村卫技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与承担的繁重服务任务不相适应。调研中反映,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是影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卫技人才匮乏,乡村医生队伍年龄老化,数量偏少、素质低下,其服务能力与当前繁重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任务和人民群众高质量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据统计,全市1864名农村社区医生,平均年龄51.2岁,50岁以上的占72.8%;大专以上学历只有25人;持有执业(助理)医师证的仅为305人。长期以来乡村医生处于半农半医状态,其报酬待遇和养老问题国家无明确规定。养老无着落,导致出口不畅,报酬和编制的不落实,使新人进不来、不愿进、留不住,成为制约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内涵的瓶颈。严重影响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
3、农村医疗保障程度仍然较低,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受益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最能反映保障程度的补偿率虽每年有进步,但总体水平不高,今年上半年也仅为20.99%,且此数据为可报项目的报销比例,如以农民实际支出的总医药费作比较,比例会更低,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农村医疗保障程度还很低。调研中,农村群众强烈渴望提高报销比例,降低甚至消除起报线、封顶线的呼声,也佐证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筹资水平还不高。由于保障水平有限,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农民“看不起病”问题仍然突出。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力度。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必须进一步强化民本政府理念,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作为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农民权益的一件大事来抓。卫生、财税、发改、规划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电力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认真解决农村卫生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探索、整合社会各种救助资源,完善农村医疗救助机制,使农民享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医疗救助。
2、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为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根据公共财政建设要求,逐步建立农村卫生财政保障机制,逐年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确保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逐步达到占同级财政支出的5%以上。要确保市县区人均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不少于上年全省平均水平。要确保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直接面向农民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支出,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引导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强化内涵建设,逐步实现向“预防和提供基本医疗”的转变。
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建成,要把工作重心及时转到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内涵上来。关键要抓好队伍建设。要在实施好政府定向委培农村社区医生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现有乡村医生的在职培训机制和引进现有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进入农村社区卫生队伍的机制,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退出机制,加快队伍更新,实现“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的人才良性流动。要进一步加大卫生支农的力度,提高实际效果。要进一步深化“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克服“轻预防,重治疗”倾向,扎实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要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内部管理,杜绝“小药箱”、“大处方”的不良现象。要以优质价廉的服务吸引农村群众,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
4、进一步深化合作医疗统筹工作,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要抓住当前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工作。要根据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水平。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满足农村群众高水平医疗保障需求。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运行安全。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方便农民就医、结报。要注重报销政策导向,提倡“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理念。要积极推广药品公开招标、集中议价采购等办法,努力降低农民医药费支出,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村合作医疗风险,把这件惠及广大农村群众的实事办实办好。
延伸阅读:
我市农村图书馆建设探讨文章标题:我市农村图书馆建设探讨 随着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级图书馆(室)发展的春天来到了。由于有了上级政府的支持,各地图书室的...
关于扩大我市消费需求的几点思考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认清扩大内需的实质,找准促进全市消费需求的切入点,让消费在我市经济增长中唱好“主角”,既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向,也是...
我市残疾人数增长明显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残疾人总数与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增长明显。至2006年4月1日零时,我市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25.5万人,占总人口的6.36%,比1987年...
我市政府法制部门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建议政府法制部门是负责政府法制工作的国家组织,是政府内部从事法制工作的综合部门。在当前全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如何充分发挥政府法制部门在政府依法行政方面...
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实践与思考随着我国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作为劳动就业总体中的特殊部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残疾人就业由计划向市场导向机制转轨,就业方式从集中就业为主...
对我市发展教育的几点看法与建议文章标题:对我市发展教育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一、对近年来城区教育发展的几点看法近几年来,清城区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将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
推进我市旅游资源战略性思考**要在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上实现大的突破,必须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品牌化、旅游功能全面化、旅游客源多元化、旅游质量标准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旅游休闲...
关于我市粮食应急体系的探析粮食安全应急体系是在出现粮食安全问题时,能立即启动调控措施,使粮食市场和社会保持稳定的重要保障。我市粮食应急工作起步较早,2004年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后,市粮食...
我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路径分析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