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方言》读后感

11月24日 编辑 fanwen51.com

[《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 这两天我看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令我非常感动。故事写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和战友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阅读

西汉扬雄所编《方言》,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十几年前曾认真读过几遍。可惜自己不懂语言学,所以一直不敢乱说。只是在一篇讨论汉代政治文化中心转移的文章中略略涉及。我当时写道:“根据《方言》的介绍,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各地方言从战国到西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该书大量使用了诸如秦、楚、赵、魏、周、韩、郑等战国国名来标

明区域界限,方言区有着明显的战国痕迹。扬雄编撰此书时,除去查阅典籍外,更多地是向来京城的孝廉、卫卒了解各自地区的方言。孝廉、卫卒不可能通晓久已失传的古代方言。他们所提供的只能是当时正在使用的方言。当时使用的方言表现出战国的区域特征,这只能有一种解释,即从战国到西汉,方言区基本没有变化。(关于这种现象,可以参阅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第二,《方言》也记载了一些普通语,这些普通语按周祖谟先生的意见,“是以秦晋语为主的”。上述两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汉去战国不远,旧有的历史传统依然顽强存在,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对楚地、齐地、河北赵、魏等地的风俗描述也能使我们感受到,他生活的时代还未迈出战国的历史之门。可以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从文化上看,战国并未结束。从另一方面看,秦汉统一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已初露端倪。秦晋方言多为普通语,这与该地的政治中心地位是相适应的。” 除了这些认识之外,《方言》还能给我们一些其他的启示。《方言》在表述上,多数情况下是先列方言词,最后列出通用语,如《方言》卷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党”、“晓”、“哲”都是方言词,而“知”则是通用语。

但是也有的时候编者却不是这样处理的。卷九舟条:“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小舸谓之艖,艖谓之艒。小艒謂之艇,艇长而薄者谓之艜,短而深者谓之,小而深者謂之……”(许多字打不出来,转引至此。)南方地区关于“舟”的种种称谓在其它地区找不到对应语,更没有通用语,所以编者在此放弃了常用的方式,而是用解释性的文字来说明词意。有些表示心理状态的词汇也是这样处理的。我想,这些需要解释的、在其他地区没有对应语的词汇更值得关注。因为这类词汇更能反映当地文化特征。以前读书时,我的印象是,在识别不同民族语言时,语言学家好像比较关注如山、河、日、月、手、足等基本词汇的同异。不过,在分析同种语言内部的不同方言时,各地在基本词汇上好像没有太大的区别。

《方言》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较大的方言区都在中原四周,如秦晋区、河北赵魏区、北燕朝鲜区、齐区、吴越区、楚区,而中原地区的情况却十分混乱,根据不同的方言词汇可以划出许多不同的区域,如陈楚宋魏区、陈楚宋卫区、宋魏区、陈楚区、周韩郑区、周韩郑卫区等等。严耕望先生在《扬雄所记先秦方言地理区》中将这些混乱的区域合并成一个“中原区”。这恐怕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好是流行于这一地区的方言词汇。在我看来,中原地区绝对不构成一个方言区,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特点。我的猜测是,中原地区四通八达,战国时期周边大国林立,中原诸小国不仅在政治上被迫“朝秦暮楚”,而且在语言上也被周边大国撕碎了,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排它的方言区。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按严耕望先生的考证,上面提到的“陈楚宋魏”中的“楚”并不是指楚国的全境,而只是“指淮北之陈蔡汝颍地区而言,至多扩及淮水南北,决非指荆楚(郢楚)故地而言也。”严氏此说有可靠的史料依据,完全可以相信。《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索隐:“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属楚,故云楚苦县。”“庄子者,蒙人也,名周。”索隐:“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也。”按此,老、庄正在“陈楚宋魏”区域内。“苦”、“蒙”均在今河南境内。过去论及老、庄思想,学者都强调其楚文化的背景。这是不错的,楚国多神话,按民俗学的解释,神话与传说不同,神话偏重于解释。在神话的土壤上容易产生像老、庄那样较为纯粹的哲学。但当我们注意到老、庄生活的具体地域时,上述解释又显得有些不够了。为什么老、庄思想未能产生在更南方的楚国腹地呢?为什么他们恰好出自楚文化圈的最北部呢?要知道,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这里已经不属于南方了,而是属于河、淮平原。

我们试着解释一下。《史记?货殖列传》称:“陈在楚、夏之交。”正义云:“言陈南则楚,西及北则夏,故云‘楚、夏之交’。”陈地如此,其实从广义上看,“陈楚宋魏”整个地区(这里所说的“魏”也不是指魏之全境,而是指与陈楚宋连接的部分魏地。)都处在南北文化交汇的位置上。这样的地区是容易产生新思想的。相反,过于闭塞的南楚腹地要落后得多,不易有新思想发生。

“边缘地区”是重要的。春秋战国以来,原本落后的秦、楚都在向中原发展,最12全文查看终到达了“边缘地区”,这对于它们接受新文化、国势趋强是至关重要的。《战国策》说:“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为什么燕最弱?我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燕远离中原地区,未能到达“边缘地区”,从而难以接受新文化。从方言上看,燕虽然与齐,以及与河北之赵魏有些共同的方言词汇,但更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方言词汇却是在“北燕朝鲜之间”。这说明燕主要的

交流对象是比它更为落后的地区。这就制约了它的发展。

最后再说说普通语的问题。按前文引周祖谟先生所说,西汉时代“秦晋”语居于普通语的位置。但到后来却有了变化。陈寅恪先生在《东晋南朝之吴语》中分析了“吴语”、“洛生咏”诸问题。他最后说:“永嘉南渡之士族其北方原籍虽各有不同,然大抵操洛阳近傍之方言,似无疑义。故吴人之仿效北语亦当同是洛阳近傍之方言,如洛生咏即是一证也。”陈先生的分析不误。如此,则“洛阳近傍”之方言已经取代了过去秦晋方言的普通语地位。这种转移当是发生在东汉到西晋这一时期。东汉魏晋,政治文化中心都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当是造成普通语转移的最重要原因。

作为历史研究者,应该懂得些语言学的知识。我虽不懂,不过偶尔去串串门也感到有收获,也会受到些启发。

12全文查看

西汉扬雄所编《方言》,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十几年前曾认真读过几遍。

可惜自己不懂语言学,所以一直不敢乱说。只是在一篇讨论汉代政治文化中心转移的文章中略略涉及。我当时写道:“根据《方言》的介绍,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各地方言从战国到西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该书大量使用了诸如秦、楚、赵、魏、周、韩、郑等战国国名来标

明区域界限,方言区有着明显的战国痕迹。扬雄编撰此书时,除去查阅典籍外,更多地是向来京城的孝廉、卫卒了解各自地区的方言。孝廉、卫卒不可能通晓久已失传的古代方言。他们所提供的只能是当时正在使用的方言。当时使用的方言表现出战国的区域特征,这只能有一种解释,即从战国到西汉,方言区基本没有变化。(关于这种现象,可以参阅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第二,《方言》也记载了一些普通语,这些普通语按周祖谟先生的意见,“是以秦晋语为主的”。上述两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一方面,西汉去战国不远,旧有的历史传统依然顽强存在,司马迁在《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中对楚地、齐地、河北赵、魏等地的风俗描述也能使我们感受到,他生活的时代还未迈出战国的历史之门。可以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从文化上看,战国并未结束。从另一方面看,秦汉统一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已初露端倪。秦晋方言多为普通语,这与该地的政治中心地位是相适应的。” 除了这些认识之外,《方言》还能给我们一些其他的启示。《方言》在表述上,多数情况下是先列方言词,最后列出通用语,如《方言》卷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党”、“晓”、“哲”都是方言词,而“知”则是通用语。

但是也有的时候编者却不是这样处理的。卷九舟条:“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小舸谓之艖,艖谓之艒。小艒謂之艇,艇长而薄者谓之艜,短而深者谓之,小而深者謂之……”(许多字打不出来,转引至此。)南方地区关于“舟”的种种称谓在其它地区找不到对应语,更没有通用语,所以编者在此放弃了常用的方式,而是用解释性的文字来说明词意。有些表示心理状态的词汇也是这样处理的。我想,这些需要解释的、在其他地区没有对应语的词汇更值得关注。因为这类词汇更能反映当地文化特征。以前读书时,我的印象是,在识别不同民族语言时,语言学家好像比较关注如山、河、日、月、手、足等基本词汇的同异。不过,在分析同种语言内部的不同方言时,各地在基本词汇上好像没有太大的区别。

《方言》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较大的方言区都在中原四周,如秦晋区、河北赵魏区、北燕朝鲜区、齐区、吴越区、楚区,而中原地区的情况却十分混乱,根据不同的方言词汇可以划出许多不同的区域,如陈楚宋魏区、陈楚宋卫区、宋魏区、陈楚区、周韩郑区、周韩郑卫区等等。严耕望先生在《扬雄所记先秦方言地理区》中将这些混乱的区域合并成一个“中原区”。这恐怕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好是流行于这一地区的方言词汇。在我看来,中原地区绝对不构成一个方言区,这是中原地区最大的特点。我的猜测是,中原地区四通八达,战国时期周边大国林立,中原诸小国不仅在政治上被迫“朝秦暮楚”,而且在语言上也被周边大国撕碎了,所以难以形成统一的、排它的方言区。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按严耕望先生的考证,上面提到的“陈楚宋魏”中的“楚”并不是指楚国的全境,而只是“指淮北之陈蔡汝颍地区而言,至多扩及淮水南北,决非指荆楚(郢楚)故地而言也。”严氏此说有可靠的史料依据,完全可以相信。《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索隐:“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属楚,故云楚苦县。”“庄子者,蒙人也,名周。”索隐:“刘向《别录》云宋之蒙人也。”按此,老、庄正在“陈楚宋魏”区域内。“苦”、“蒙”均在今河南境内。过去论及老、庄思想,学者都强调其楚文化的背景。这是不错的,楚国多神话,按民俗学的解释,神话与传说不同,神话偏重于解释。在神话的土壤上容易产生像老、庄那样较为纯粹的哲学。但当我们注意到老、庄生活的具体地域时,上述解释又显得有些不够了。为什么老、庄思想未能产生在更南方的楚国腹地呢?为什么他们恰好出自楚文化圈的最北部呢?要知道,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这里已经不属于南方了,而是属于河、淮平原。

我们试着解释一下。《史记?货殖列传》称:“陈在楚、夏之交。”正义云:“言陈南则楚,西及北则夏,故云‘楚、夏之交’。”陈地如此,其实从广义上看,“陈楚宋魏”整个地区(这里所说的“魏”也不是指魏之全境,而是指与陈楚宋连接的部分魏地。)都处在南北文化交汇的位置上。这样的地区是容易产生新思想的。相反,过于闭塞的南楚腹地要落后得多,不易有新思想发生。

“边缘地区”是重要的。春秋战国以来,原本落后的秦、楚都在向中原发展,最[]终到达了“边缘地区”,这对于它们接受新文化、国势趋强是至关重要的。《战国策》说:“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为什么燕最弱?我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燕远离中原地区,未能到达“边缘地区”,从而难以接受新文化。从方言上看,燕虽然与齐,以及与河北之赵魏有些共同的方言词汇,但更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方言词汇却是在“北燕朝鲜之间”。这说明燕主要的

交流对象是比它更为落后的地区。这就制约了它的发展。

最后再说说普通语的问题。按前文引周祖谟先生所说,西汉时代“秦晋”语居于普通语的位置。但到后来却有了变化。陈寅恪先生在《东晋南朝之吴语》中分析了“吴语”、“洛生咏”诸问题。他最后说:“永嘉南渡之士族其北方原籍虽各有不同,然大抵操洛阳近傍之方言,似无疑义。故吴人之仿效北语亦当同是洛阳近傍之方言,如洛生咏即是一证也。”陈先生的分析不误。如此,则“洛阳近傍”之方言已经取代了过去秦晋方言的普通语地位。这种转移当是发生在东汉到西晋这一时期。东汉魏晋,政治文化中心都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当是造成普通语转移的最重要原因。

作为历史研究者,应该懂得些语言学的知识。我虽不懂,不过偶尔去串串门也感到有收获,也会受到些启发。

延伸阅读:

《又见雷锋》读后感夏令营中的较量读后感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 万水千山读后感 因为我是班长读后感 小兵张嘎观后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别和陌生人说话读后感200字 不要和陌...

烈火丹心》读后感《烈火丹心》这本书讲述了老将军向守志为解放劳苦大众而浴血奋战的热血传奇故事,读了之后我真的是感慨万千。 向守志是一位共和国的上将。小时候他家境贫苦,倍受地主压迫,深知...

学习《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读后感《政府精细化管理》一书 这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厚礼。作者温德诚先生将其多年来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研究方面的成果集结成此书。在书中,温先生不仅提出了政...

读《塑造教师》读后感篇1;《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

《红日》读后感2篇《红日》读后感1《红日》这部小说以1947年山东战场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的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的王牌军74师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羊脂球》读后感《羊脂球》读后感1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指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驿车就不...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1篇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应该说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父母的书,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问题,但我从教师的角度来审视,同样获益匪浅...

读《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有感,读后感2篇读《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有感,读后感1篇 数学是什么呢?对数学的理解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回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对数学本质采用了描述性的定义。数学...

古文观止读后感穿越千年梦境,那数不清的笑靥浮现在眼前。有那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有那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而你,却是我心目中的,那个遥远时代的一支奇葩。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母亲又是状...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