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联社小额农贷管理经验交流材料]信用联社小额农贷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信用社至6月底各项贷款余额6844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606万元,占比96.5%。社下辖49个村,辖区人口4万余人,贷户约7000户,现有客户经理6人,...+阅读
小额农贷推广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去年3月,市信用社以创建“信用乡(镇)村”建设为契机,对市镇中洲村辖区内221户农户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统一标准,全面展开了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中洲村共累计发放、收回小额农贷115万元,贷款到期收回率达100%,取得较好反响。
今年4月市办主任张石屏同
志在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了“做小做优做品牌”的经营战略,把小额农贷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5月7日县联社由陈桃源主任和欧阳昌盛副主任带队,组织全辖信用社主任赴醴陵市船湾信用社实地观摩学习借鉴他们推广小额农贷的先进经验。足以说明联社党委对加大小额农贷推广工作力度的决心和举措。那么如何把小额农贷工作纵深开展下去,如何规避小额农贷推广工作中的不足,如何将小额农贷真正打造成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品牌。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分析。对此笔者市为例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初浅建议以供参考。
一、小额农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市的基本情况
市镇全辖15个村,1个居委会,132个村名小组,总人口12034人,土地面积186.5平方公里。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6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64亿元,规模企业7家,农业总产值3.04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7924吨,生猪出栏8220头。实现财政总收入1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
截止4月,市信用社贷款总余额为2574万,其中小额农贷余额186万元,占比7.2%。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发放50份问卷进行随机调研,形成有效问卷50份,拟分析市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问卷统计情况
1、家庭年收入项:初步统计,农户年收入水平在5万以上的占比52%。这与政府统计数据的农村家庭年收入至少高出1万元,说明农户经济情况总体较好,存款和贷款均有较大的发掘潜力。
2、家庭收入来源项:只有8%选择种植、养殖项,80%以上户农户选择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说明农户收入来源并不单一。调查发现,有44%和36%农户主要收入来源是“铁矿收入和经商及其他”且“其它”项的收入均高于3万元,这一状况也符合传统的种植已不能作为提高农民收入主要手段的实际。而对选择“其它”的农户进行调查时发现,均从事煤矿来股或者运输行业,这与当地的周边资源性乡镇有密切关系。
3、种养植作物项目:只有8%户农户进行了种养植,且种养植都是小规模散养,种养殖收入水平不高也不稳定。说明对小额农贷理解要进行扩张,把“小三农”变成“大三农”。进一步调查发现种养殖农户中只小部分人在信用社贷过款,占比很小。
4、贷款情况:在“是否向信用社贷款”项中有68%农户选择“是”,在“贷款对您的帮助”项中,76%农户选择了“很大”,24%的农户觉得“一般”,说明信用社确实对帮助农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并得到了农户的认可;调查发现,仍有32%农户没有在信用社办理过贷款,对没有贷款的原因进行统计发现,12%选择“没有人担保”,76%选择“其它”,12%选择“手续麻烦,利息高”。
5、农村金融市场空间:在“如信用社向您提供贷款优惠并上门给您办理贷款手续,您会不会贷款并一定按时结息还款”项中,70%选择“完全可以”,30%选择“基本可以”。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发现,农户想通过信用社获得资金来实现致富的愿望是迫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前景是广阔的。
二、小额农贷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上面这些现象,主要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缺乏高度。
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把焦点放到“三农”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特别今年在关于农村金融方面重点提到“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对于小额信贷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小额农贷作为我们信贷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以其“风险分散”的优势,是联社强力推荐的业务。但是由于部分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在思想认识上还有偏颇,观念没有改变,所以造成小额农贷一直以来都难以纵深开展下去。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信贷人员在思想上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一是部分信贷员认为小额农贷点面广,管理成本大,做事费力不讨好。比如同样是营销100万元贷款,如果是做商户或企业贷款则可能只需一笔或几笔业务就可以完成,但如果换成小额农贷,即使按照现在信用村一级农户最高2万元来计算也需要营销农户50户,从管理成本和花费的精力上来算账没有几个信贷员愿意做后者。二是小额农贷的发放是评信用等级证,但是许多信贷员认为,虽然是已经评级授信的客户,但是自己未户户上门调查了解。凭证发放贷款心里不踏实,而且发放后自己还要承担包收责任和管户责任,所以都不愿轻易放贷。
(二)制度执行上缺乏力度。
小额农贷12全文查看业务的办理是以农户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对农户资产、信用状况等情况进行评级,然后根据信用等级进行授信,农户根据等级证在授信范围内凭证办理贷款。手续简便,操作简单,既减少了信贷员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又方便实惠群众。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信贷员往往没有按照小额农贷操作流程来执行,反而把简单的程序复杂化。一是信用等级证是摆设。小额农贷凭证
放款是一贯的基本做法,但是执行到现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取到任何实质作用。即使是一级客户也难以直接到柜台办理贷款,贷款证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因为一方面我们的信贷员认为即使是已经评级授信的农户,但因为没有亲自上门调查,不了解情况还要承担包收责任,所以不敢轻易放贷,另一方面即使信贷员愿意凭证放贷,但是我们的贷款管理系统也要走流程,不是简便就可以直接到柜台办理贷款的。二是小额农贷考核走过场。各信用社根据要求曾一度把小额农贷被纳入信贷员的考核中,并制定了考核办法,但因为措施不硬、执行不力,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在思想认识不高的前提下,制度执行层层打折,最终如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业务推广上缺乏深度。
小额农贷的纵深推广他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全方位、多配合和整体。如果产品不优化、配套制度不完善是很难推广下去。当前主要体现在:一是授信额度小,推广深度难深入。小额农贷信用等级一般有四级,一级授信额度为1.5万,二级1万,三级5千、四级零额度。然而根据前面基础数据调查情况来看,当前经济水平条件下农户年收入超过5万的占比50%多,特别是东乡片资源性乡镇,投资煤铁矿或者运输等项目的农户一次性投入至少5万,多则几十万,而小额农贷对其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即便是投资传统的种养殖项目,在当前提倡规模化种养殖背景下,在通胀预期实际购买力下降的基础上,1.5万元的小额农贷就是购置农机具或购买种子肥料也显得捉襟见肘。二是保障机制不配套,推广幅度难扩大。小额农贷是有的风险的,风险不移转就必然影响推广面。主要是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约束,资金的回笼很难保证,风险补救无措施。一方面小额农贷资金的发放面向千家万户,资金数额较小,管理的难度大,存在任意信贷和人情信贷的问题且有农户把小额农贷资金,当作无偿的扶贫款随意挪作他用。另一方面小额农贷资金的回收,依靠农户的收益,如果项目没有选好,或者由于自然灾害或者市场的原因,导致原来的计划不能实现,造成了损失,农户也就没有办法如期偿还贷款,存在呆账坏账的风险。
三、推广小额农贷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
一方面所有员工特别是基层信贷员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破除片面地认为发放小额农贷是单纯的政治性、政策性的任务,是装“面子”而得不到实惠可有可无的贷款的思想认识。要破除怕增加工作量,全面推开后无法应对;怕责任追究,风险自己承担;怕农民误解,降低还款意识;怕凭证放款,失去放贷主动权等“四怕”思想,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积极性,切实增强小额农贷投放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联社要从扭转和解决其思想认识为切入口,通过展开学习和教育活动,不断的总结和推广实践经验,提高推广小额农贷的自觉性和使命感。通过大力推行小额农贷,真正最大限度地分散和化解过去贷款集中形成的风险,实现农民、信用社“双赢”目的。只有认识上的提高,信用社才能克服畏难情绪和惜贷思想,激发工作的责任感,充分体现小额农贷的投放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规操作,纵深扩大评级授信面。
一是严格规范评级授信基础工作流程,确保基础资料和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一方面要把评级授信操作流程按照合理科学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风险,正真做到客观、公平、公正,防止个人感情因素影响评级结果的准确性。二是要扩大评级面积,增加授信额度。当前农户等级为四级,根据相关要求一般各联社一到三级农户面占比不到25%,往往还有75%的农户被排除在外,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支持一级农户,重点提升二三级农户,努力开拓四级及以外的农户。因为四级及以外农户占比大,若不在这些群体中进行评级授信就意味着这些农户没有贷款的机会,我们服务三农就不能落到实处,小额农贷纵深推广难以进行。另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完善保障机制和风险移转机制基础上,应该对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进行提高,由现在的1.5万提高到5万。这既是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需要,也是小额农贷推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降低风险、建立完善贷款补偿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农业贷款保险制度。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机构,或由国有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农业保险,对农户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保险。并由国家补贴降低保险费率,鼓励农民购买保险,当因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造成农业绝收、减收时,由保险公司赔付,以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二是设立基金,完善保障制度。由财政出资或者财政、信用社、农户合资建立小额信贷保障基金,对因自然灾害、市场风险、意外事件等原因造成农户确实无力偿还的贷款损失,用基金偿还。三是建立农业担保机构。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或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组建农村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
(四)加大扶持。实现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
信用社信贷支农既然是政策要求,那么有必要加强与政府的协调,建议由省联社出面与省政府协调,希望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向信用社倾斜。一是对信用社农业贷款利息收入长期免征营业税,鼓励信用社增加对小额信贷的投放。二是对信用社每年因执行农贷利率而少收的贷款利息收入给予财政拨补。三是对因自然灾害或国家政策性调控等造成的农贷资金损失,以票据置换的形式给予及时补充,确保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控制与保障能力。四是可以比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债务办法,加大力度帮助信用社消化各种综合性、社会性因素形成的历史包袱,增强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和实力。
12全文查看
小额农贷推广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去年3月,市信用社以创建“信用乡(镇)村”建设为契机,对市镇中洲村辖区内221户农户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统一标准,全面展开了信用等级评定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中洲村共累计发放、收回小额农贷115万元,贷款到期收回率达100%,取得较好反响。
今年4月市办主任张石屏同
志在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了“做小做优做品牌”的经营战略,把小额农贷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5月7日县联社由陈桃源主任和欧阳昌盛副主任带队,组织全辖信用社主任赴醴陵市船湾信用社实地观摩学习借鉴他们推广小额农贷的先进经验。足以说明联社党委对加大小额农贷推广工作力度的决心和举措。那么如何把小额农贷工作纵深开展下去,如何规避小额农贷推广工作中的不足,如何将小额农贷真正打造成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品牌。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分析。对此笔者市为例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初浅建议以供参考。
一、小额农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市的基本情况
市镇全辖15个村,1个居委会,132个村名小组,总人口12034人,土地面积186.5平方公里。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6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64亿元,规模企业7家,农业总产值3.04亿元,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7924吨,生猪出栏8220头。实现财政总收入1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42元。
截止4月,市信用社贷款总余额为2574万,其中小额农贷余额186万元,占比7.2%。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发放50份问卷进行随机调研,形成有效问卷50份,拟分析市小额农贷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问卷统计情况
1、家庭年收入项:初步统计,农户年收入水平在5万以上的占比52%。这与政府统计数据的农村家庭年收入至少高出1万元,说明农户经济情况总体较好,存款和贷款均有较大的发掘潜力。
2、家庭收入来源项:只有8%选择种植、养殖项,80%以上户农户选择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说明农户收入来源并不单一。调查发现,有44%和36%农户主要收入来源是“铁矿收入和经商及其他”且“其它”项的收入均高于3万元,这一状况也符合传统的种植已不能作为提高农民收入主要手段的实际。而对选择“其它”的农户进行调查时发现,均从事煤矿来股或者运输行业,这与当地的周边资源性乡镇有密切关系。
3、种养植作物项目:只有8%户农户进行了种养植,且种养植都是小规模散养,种养殖收入水平不高也不稳定。说明对小额农贷理解要进行扩张,把“小三农”变成“大三农”。进一步调查发现种养殖农户中只小部分人在信用社贷过款,占比很小。
4、贷款情况:在“是否向信用社贷款”项中有68%农户选择“是”,在“贷款对您的帮助”项中,76%农户选择了“很大”,24%的农户觉得“一般”,说明信用社确实对帮助农户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并得到了农户的认可;调查发现,仍有32%农户没有在信用社办理过贷款,对没有贷款的原因进行统计发现,12%选择“没有人担保”,76%选择“其它”,12%选择“手续麻烦,利息高”。
5、农村金融市场空间:在“如信用社向您提供贷款优惠并上门给您办理贷款手续,您会不会贷款并一定按时结息还款”项中,70%选择“完全可以”,30%选择“基本可以”。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发现,农户想通过信用社获得资金来实现致富的愿望是迫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前景是广阔的。
二、小额农贷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上面这些现象,主要是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缺乏高度。
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把焦点放到“三农”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特别今年在关于农村金融方面重点提到“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对于小额信贷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小额农贷作为我们信贷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以其“风险分散”的优势,是联社强力推荐的业务。但是由于部分信用社主任和信贷员在思想认识上还有偏颇,观念没有改变,所以造成小额农贷一直以来都难以纵深开展下去。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信贷人员在思想上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一是部分信贷员认为小额农贷点面广,管理成本大,做事费力不讨好。比如同样是营销100万元贷款,如果是做商户或企业贷款则可能只需一笔或几笔业务就可以完成,但如果换成小额农贷,即使按照现在信用村一级农户最高2万元来计算也需要营销农户50户,从管理成本和花费的精力上来算账没有几个信贷员愿意做后者。二是小额农贷的发放是评信用等级证,但是许多信贷员认为,虽然是已经评级授信的客户,但是自己未户户上门调查了解。凭证发放贷款心里不踏实,而且发放后自己还要承担包收责任和管户责任,所以都不愿轻易放贷。
(二)制度执行上缺乏力度。
小额农贷[]业务的办理是以农户的信用为基础,通过对农户资产、信用状况等情况进行评级,然后根据信用等级进行授信,农户根据等级证在授信范围内凭证办理贷款。手续简便,操作简单,既减少了信贷员的工作量提高办事效率又方便实惠群众。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信贷员往往没有按照小额农贷操作流程来执行,反而把简单的程序复杂化。一是信用等级证是摆设。小额农贷凭证
放款是一贯的基本做法,但是执行到现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取到任何实质作用。即使是一级客户也难以直接到柜台办理贷款,贷款证实际上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因为一方面我们的信贷员认为即使是已经评级授信的农户,但因为没有亲自上门调查,不了解情况还要承担包收责任,所以不敢轻易放贷,另一方面即使信贷员愿意凭证放贷,但是我们的贷款管理系统也要走流程,不是简便就可以直接到柜台办理贷款的。二是小额农贷考核走过场。各信用社根据要求曾一度把小额农贷被纳入信贷员的考核中,并制定了考核办法,但因为措施不硬、执行不力,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在思想认识不高的前提下,制度执行层层打折,最终如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业务推广上缺乏深度。
小额农贷的纵深推广他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全方位、多配合和整体。如果产品不优化、配套制度不完善是很难推广下去。当前主要体现在:一是授信额度小,推广深度难深入。小额农贷信用等级一般有四级,一级授信额度为1.5万,二级1万,三级5千、四级零额度。然而根据前面基础数据调查情况来看,当前经济水平条件下农户年收入超过5万的占比50%多,特别是东乡片资源性乡镇,投资煤铁矿或者运输等项目的农户一次性投入至少5万,多则几十万,而小额农贷对其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即便是投资传统的种养殖项目,在当前提倡规模化种养殖背景下,在通胀预期实际购买力下降的基础上,1.5万元的小额农贷就是购置农机具或购买种子肥料也显得捉襟见肘。二是保障机制不配套,推广幅度难扩大。小额农贷是有的风险的,风险不移转就必然影响推广面。主要是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约束,资金的回笼很难保证,风险补救无措施。一方面小额农贷资金的发放面向千家万户,资金数额较小,管理的难度大,存在任意信贷和人情信贷的问题且有农户把小额农贷资金,当作无偿的扶贫款随意挪作他用。另一方面小额农贷资金的回收,依靠农户的收益,如果项目没有选好,或者由于自然灾害或者市场的原因,导致原来的计划不能实现,造成了损失,农户也就没有办法如期偿还贷款,存在呆账坏账的风险。
三、推广小额农贷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
一方面所有员工特别是基层信贷员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破除片面地认为发放小额农贷是单纯的政治性、政策性的任务,是装“面子”而得不到实惠可有可无的贷款的思想认识。要破除怕增加工作量,全面推开后无法应对;怕责任追究,风险自己承担;怕农民误解,降低还款意识;怕凭证放款,失去放贷主动权等“四怕”思想,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积极性,切实增强小额农贷投放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联社要从扭转和解决其思想认识为切入口,通过展开学习和教育活动,不断的总结和推广实践经验,提高推广小额农贷的自觉性和使命感。通过大力推行小额农贷,真正最大限度地分散和化解过去贷款集中形成的风险,实现农民、信用社“双赢”目的。只有认识上的提高,信用社才能克服畏难情绪和惜贷思想,激发工作的责任感,充分体现小额农贷的投放效果,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规操作,纵深扩大评级授信面。
一是严格规范评级授信基础工作流程,确保基础资料和数据采集的真实性。一方面要把评级授信操作流程按照合理科学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全方位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风险,正真做到客观、公平、公正,防止个人感情因素影响评级结果的准确性。二是要扩大评级面积,增加授信额度。当前农户等级为四级,根据相关要求一般各联社一到三级农户面占比不到25%,往往还有75%的农户被排除在外,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支持一级农户,重点提升二三级农户,努力开拓四级及以外的农户。因为四级及以外农户占比大,若不在这些群体中进行评级授信就意味着这些农户没有贷款的机会,我们服务三农就不能落到实处,小额农贷纵深推广难以进行。另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完善保障机制和风险移转机制基础上,应该对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进行提高,由现在的1.5万提高到5万。这既是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需要,也是小额农贷推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降低风险、建立完善贷款补偿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农业贷款保险制度。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保险机构,或由国有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农业保险,对农户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保险。并由国家补贴降低保险费率,鼓励农民购买保险,当因自然风险或市场风险造成农业绝收、减收时,由保险公司赔付,以增强农业和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二是设立基金,完善保障制度。由财政出资或者财政、信用社、农户合资建立小额信贷保障基金,对因自然灾害、市场风险、意外事件等原因造成农户确实无力偿还的贷款损失,用基金偿还。三是建立农业担保机构。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或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组建农村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
(四)加大扶持。实现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
信用社信贷支农既然是政策要求,那么有必要加强与政府的协调,建议由省联社出面与省政府协调,希望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向信用社倾斜。一是对信用社农业贷款利息收入长期免征营业税,鼓励信用社增加对小额信贷的投放。二是对信用社每年因执行农贷利率而少收的贷款利息收入给予财政拨补。三是对因自然灾害或国家政策性调控等造成的农贷资金损失,以票据置换的形式给予及时补充,确保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的控制与保障能力。四是可以比照国有银行剥离不良债务办法,加大力度帮助信用社消化各种综合性、社会性因素形成的历史包袱,增强信用社服务“三农”功能和实力。
延伸阅读:
完善小额农贷风险补偿机制的思考一、建立国家补偿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农业信贷投资保护法,严禁行政干预银行信贷投向和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第二,建立国家农业信贷投资风险补偿基金,由国家财政部按照每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