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应从哪里入手

11月22日 编辑 fanwen51.com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阅读

文章标题: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应从哪里入手

这就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才,主要

还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

多年来许多高校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尽管我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育不够。实践表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关乎到教育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社会观念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浩大的社会创新工程。关键要由国家、社会、学校乃至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共同构建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系,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首先,高等学校要找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抓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潜能的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对国家来讲是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灵魂的反映,对个人来讲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

人,生来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最本质的基础。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

我们能否把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潜能的素质教育称为“创新型教育”,以区别于以继承性为特征的“传统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的创新性潜质突出表现在: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综合、正确思辩;锲而不舍、勤于实践;求真、求实、服从真理。

实施“创新型教育”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是创新性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方法论基础。

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的创新”。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的创新”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如:

推进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创“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鼓励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力图在知识传授中,加大学生参与“研究”的成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求”;

构建新的“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工程设计教学体系”,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及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科研活动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

同时,在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优秀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实行导师制、完善学分制等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特别是,在尊重学生合理选择,满足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方面有了许多的招数。其中,扩大学生对知识结构乃至专业的选择权是最受学生欢迎,也是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宗旨。

但是,我国高校“创新型教育”还刚刚起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谈不上建立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在许多高校真正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还只是少数骨干教师,有限的改革并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根本性的触动。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有关领导想出许多举措试图促动改革的深化,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纵观近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顿过。撇开一些政治因素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实施启发式教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关于教育谈话中就指出: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要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还在“五四”时期就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反。文革十年,教育改革上升为“教育革命”,在提出一些“极左”口号的同时,提出了破除“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以社会为工厂,以典型产品、典型课题带动教学等等,中国传统教育被彻底否12全文查看定和批判。即便是经过这种近乎毁灭性的破坏,文革后随着拨乱反正,传统继承性教育迅速恢复。几十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至今仍未真正解决。当然,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惟独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传统的继承性教育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说明我们高校内部也还没有完全找到突破症结的抓手。究

竟抓手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十分关键。

其一,大学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文化精神;

其二,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

在推进教育的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

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不惧挫折的坚强毅力,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和大学的学风、大学的文化熏陶密切相关。

近年来,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及大学内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都严重地毁坏了学术圣殿的风气,有些已经侵蚀到大学的制度和培养体系之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让人们感到忧虑。整治学风,以学校优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的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而校风、学风正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大学精神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

大学的领导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性人才来讲,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一、进一步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

最近,钱学森同志对温家宝总理讲到: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潜能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有资质,包括具备广博专精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并具备对科学精神领悟的潜质。

人文艺术修养不仅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激发灵感,在顿悟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科学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有利于抵制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

二、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对创新和求变的渴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潜质的培养。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是根本。当前教学观的转变就是要从以教为主,回归到以学为主;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播者转为学习指导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学到思考的技能。“以学生学为中心”更深层的含义,是体现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激发人的潜力。斯坦福大学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他认为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对他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我是谁,我长年从事研究,我对课题最熟悉,我知道所有情况。但是,这些天真的学生会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知识并不如我认为的那么全面,他们让我吃惊并改变我的看法。要让本科生、年青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三、要转变以“管”为主的“育人观”,要突出以教育、启迪为宗旨,通过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首先,大学以“育人”为本职,但育人不仅仅是以“管”为特征,应当是教育、引导、启迪、感悟,给学生更多的平等的尊重,更多的宽容和鼓励。

当前,要重点解决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本身蕴藏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各种讨论式、开放式、研究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我们讲自主性、独立性是指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理性的思考、学会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勇于承担责任。而且要强化学生群体的“自主性”,相信同学,由学生共同讨论、决定来管好学生生活中自己的事。

自主性、独立性既是个性张扬的重要表征,更是创新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多样化、分类指导原则的“人才观”,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基于调动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因此要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同类型特长学生选择的需求,为培养“学术研究型”、“应用实践型”、“交叉复合型”等各类人才,提供不同的鼓励创造和创新的学习环境。

要推行更加完善的学分制和选课制;设立更多的学科、专业之间的“立交桥”给学生提供专业、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更大的选择空间;要鼓励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在学校有关条例和制度中要给具有个性特长的“偏才”留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要着力改革以强化“同一性”、“规范性”而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管理制度。如,教材的固化削弱了学生课堂笔记的能力,考试方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等。

五、要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大学文化精神,创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欣赏、宽容、鼓励人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学校领导特别要重视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远离名利场,让学校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的作假和投机取巧,让大学回复它应有的矜持和品位,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学术圣殿而不是名利角逐的战场。

同样,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直接关系着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

要改变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制度;转变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具有正确教育观念和关爱学生成长的教师。

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具有教师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工作,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必须动员全体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有激情的教师才能带出有激情的学生,具有创新性的教师才会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建立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热心于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当前,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的创新角度来看,高校教师队伍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许多教师的心思和主要精力并没有用在教学上,更谈不上深入思考教学改革和学生创造性培养,甚至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都还没有认真地清理和转变。当然,问题的责任不在教师。但是,应该尽快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白自己在学生创新性培养上的责任,并成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源动力。

第二,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既不是一门课程、一个专业,或一所学校的努力就能达到,也不是仅仅高等教育的改革就能实现,它涉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和社会系统、文化体系的支持。

关键是要从“大教育”和“系统工程”的角度,由国家、社会、学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并且纳入“国家创新工程”之中。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就要保护孩子的童真,不要用过多的、过深的知识教育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中小学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用国内外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精品开阔学生视野,提升文化鉴别、欣赏能力,包括在小学阶段就要认真学习硬、软笔书法,及熟读优秀唐诗、宋词等名词名句;要尽快解决高中文理分科问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家庭和社会文化理念中,对年青人求新、求异、求变要给予更多的宽容,不要总以成人的思维去束缚他们。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难。孩子尚未出世,父母已替他们包办了一切,孩子的发展不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而是去实现父母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学校老师最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领导最喜欢听话的部下,这决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长期传统的文化渗透在我们民族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在中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大学更应当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学术见解,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允许失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我国高等教育要构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更多支持,真正变为国家的行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全社会共同支持的行动纲领,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取得预期的成效。在已经出台的“国家创新工程”及“985工程建设项目”中都没有把培养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专列其中;高校理工科教育中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科学实验和工程训练不足问题需要社会机制的扶持;社会上各种非学术性的评奖和激励政策导致过早地拔苗助长、过强的物资刺激、过高的荣誉、地位扰乱了原本平静的学术圣地和教学殿堂,使得许多科学家、教授、甚至年青的学者,越来越远离大学的基础教育,阻碍了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等。

因此,有必要由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工程院等部门组成“国家创新型人才工程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负责组织研究、交流、合作与监督实施。委员会要加强吸纳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企业家及社会各方面顶级专家的智慧和广大师生及社会的民意为政府提供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特别要针对教育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政府决策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讲: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应从哪里入手》12全文查看文章标题: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应从哪里入手

这就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围绕如何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构建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的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的强国。其中,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目前还没有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科技奖的人才,主要

还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与国家和社会的期望相距甚远。

多年来许多高校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尽管我们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高度的共识,但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从整体上讲,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的潜力培育不够。实践表明,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科技人才是一项必须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系统工程,关乎到教育观念的创新、文化观念的创新、社会观念的创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浩大的社会创新工程。关键要由国家、社会、学校乃至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共同构建国家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体系,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首先,高等学校要找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抓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潜能的体系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创新性”是指包括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内的一种素质特性。对国家来讲是民族的素质、民族的灵魂的反映,对个人来讲是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

人,生来具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最本质的基础。教育的责任应当是通过传授知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好奇心,进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通过教育的实践激发和培植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事物,最终达到学会超越自我、超越前人,通过实践取得有实际意义的创新性成果。

我们能否把这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潜能的素质教育称为“创新型教育”,以区别于以继承性为特征的“传统型教育”。“创新型教育”培养学生具备的创新性潜质突出表现在:敢于质疑、发现问题;善于综合、正确思辩;锲而不舍、勤于实践;求真、求实、服从真理。

实施“创新型教育”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是创新性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培养创新的勇气和表达的习惯,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性人才的方法论基础。

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的创新”。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的创新”上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如:

推进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创“研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鼓励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力图在知识传授中,加大学生参与“研究”的成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探求”;

构建新的“基础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工程设计教学体系”,开设体现“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及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建立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开展全方位的科技创新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科研活动和独立科研探索的机会;

同时,在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优秀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实行导师制、完善学分制等等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特别是,在尊重学生合理选择,满足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方面有了许多的招数。其中,扩大学生对知识结构乃至专业的选择权是最受学生欢迎,也是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宗旨。

但是,我国高校“创新型教育”还刚刚起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谈不上建立生成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在许多高校真正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还只是少数骨干教师,有限的改革并没有对传统的教育模式给予根本性的触动。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有关领导想出许多举措试图促动改革的深化,似乎效果并不明显。

纵观近5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从未停顿过。撇开一些政治因素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出“要因材施教、实施启发式教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关于教育谈话中就指出: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要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连资产阶级教育家还在“五四”时期就已提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反。文革十年,教育改革上升为“教育革命”,在提出一些“极左”口号的同时,提出了破除“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和“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以社会为工厂,以典型产品、典型课题带动教学等等,中国传统教育被彻底否[]定和批判。即便是经过这种近乎毁灭性的破坏,文革后随着拨乱反正,传统继承性教育迅速恢复。几十年前提出的问题,我们至今仍未真正解决。当然,今天我们的高等教育和过去任何时期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惟独在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传统的继承性教育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说明我们高校内部也还没有完全找到突破症结的抓手。究

竟抓手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十分关键。

其一,大学领导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的文化精神;

其二,大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素质。

在推进教育的创新时,我们在学术层面和管理技术层面上考虑得比较多,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和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影响。

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健全的人格,有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不惧挫折的坚强毅力,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和大学的学风、大学的文化熏陶密切相关。

近年来,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及大学内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弄虚作假都严重地毁坏了学术圣殿的风气,有些已经侵蚀到大学的制度和培养体系之中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让人们感到忧虑。整治学风,以学校优秀的文化精神熏陶、教育学生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我们讲的“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办学的历史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而校风、学风正是学校独有的精神、气质的外在表现。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大学精神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

大学的领导应该有体现创新精神的办学思路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培养创新性人才来讲,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观点:

一、进一步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一致;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

最近,钱学森同志对温家宝总理讲到: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潜能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有资质,包括具备广博专精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并具备对科学精神领悟的潜质。

人文艺术修养不仅为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视野开阔、触类旁通,激发灵感,在顿悟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而科学精神,特别是批判精神、求实精神及科学的方法论,培育学生求真、求实、崇尚真理,坚持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实践,有利于抵制一切伪科学及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腐败等不正之风。(

二、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对创新和求变的渴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潜质的培养。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学生学好是根本。当前教学观的转变就是要从以教为主,回归到以学为主;教师的角色由知识传播者转为学习指导者。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而是学到思考的技能。“以学生学为中心”更深层的含义,是体现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激发人的潜力。斯坦福大学校长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他认为课堂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对他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我是谁,我长年从事研究,我对课题最熟悉,我知道所有情况。但是,这些天真的学生会突然让我意识到我的知识并不如我认为的那么全面,他们让我吃惊并改变我的看法。要让本科生、年青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主要努力的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新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三、要转变以“管”为主的“育人观”,要突出以教育、启迪为宗旨,通过参与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责任心。

首先,大学以“育人”为本职,但育人不仅仅是以“管”为特征,应当是教育、引导、启迪、感悟,给学生更多的平等的尊重,更多的宽容和鼓励。

当前,

延伸阅读:

安全应从细节抓起安全无小事,抓安全就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抓大不放小,抓小以促大,才能保证煤矿安全长治久安。 安全工作从细节抓起,既是一种安全态度,也是一种安全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安全理念。...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