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初探]文章标题: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初探 企业文化的引入、研究以及创建,给企业管理界带来了新的探索和革命。国内很多企业已走出了一条又一条成功的企业文化创建之路。如海尔、联...+阅读
危机情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初探朱连科
最近,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靠前指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这次地震灾害再次告诫我们:当今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矛盾的世界。近年来,无论在
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各种突发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如何在危机发生时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首先,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明确危机与危机管理内涵。危机是事物发展的不稳定状态,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管理是一种以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置为研究对象的管理机制,立足于应对和抗拒突发的危机事件和灾难性事件,以最少的资源来避免或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理论、方针和原则,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和政治工作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见,在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危机发展、减轻危机损害所必需;有利于抚平危机所造成的人们的心理创伤,有利于危机后组织和社会系统的重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新的工作内容。政治思想工作者在平时就要经常对群众进行居安思危的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要善于识别危机先兆,及时做好危机预警,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危机情境下要注意了解群众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政治需求,牢牢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于群众的不良情绪,要善于疏导,对群众的合理的思想需求尽量予以满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危机发生时,人们一般可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心理和抗争心理。但个体对危机反应的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同样的刺激,有的人能平静坦然、从容应付;有的人却无所适从,惶惶不安。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对事件的认知程度、从前的危机经历、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影响等。虽然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但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相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危机心理反应无论在程度还是在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用时间去恢复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但是,对个别人如果刺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并会在较短时期出现非理性行为。这种情况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健康,重则造成攻击性行为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并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抵御和控制灾害的难度,还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并造成新的动荡。政工人员只有在掌握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才能更好的做好思想引导,使人们重心树立起生活信心和政治目标。第三,在危机情境下,政治思想工作者不仅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去帮助群众树立起工作和生活的信心。所谓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最终走出阴影,重新适应生活。危机干预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恐惧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并学习到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增进心理健康。进行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变化。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此时应教育群众保持自己的良好公共关系,加强与周围人群的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使自己尽量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危机中要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自己仍然被信任和被重视,从而使人们的心理需要重新得到满足。通过危机管理中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干预,达到使人们的精神境界进一步升华、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目的。我国党和政府在近几年来处理重大危机事件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成功做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都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二者之间既互相包容,又有一定区别。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解决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使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最终评价标准的工作。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则是一个纯心理学的技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善于把两者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这不失为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政治思想工作的新12全文查看危机情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初探朱连科
最近,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靠前指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这次地震灾害再次告诫我们:当今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矛盾的世界。近年来,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各种突发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如何在危机发生时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首先,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明确危机与危机管理内涵。危机是事物发展的不稳定状态,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管理是一种以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置为研究对象的管理机制,立足于应对和抗拒突发的危机事件和灾难性事件,以最少的资源来避免或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理论、方针和原则,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和政治工作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见,在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危机发展、减轻危机损害所必需;有利于抚平危机所造成的人们的心理创伤,有利于危机后组织和社会系统的重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新的工作内容。政治思想工作者在平时就要经常对群众进行居安思危的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要善于识别危机先兆,及时做好危机预警,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危机情境下要注意了解群众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政治需求,牢牢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于群众的不良情绪,要善于疏导,对群众的合理的思想需求尽量予以满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危机发生时,人们一般可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心理和抗争心理。但个体对危机反应的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同样的刺激,有的人能平静坦然、从容应付;有的人却无所适从,惶惶不安。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对事件的认知程度、从前的危机经历、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影响等。虽然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但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相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危机心理反应无论在程度还是在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用时间去恢复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但是,对个别人如果刺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并会在较短时期出现非理性行为。这种情况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健康,重则造成攻击性行为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并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抵御和控制灾害的难度,还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并造成新的动荡。政工人员只有在掌握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才能更好的做好思想引导,使人们重心树立起生活信心和政治目标。第三,在危机情境下,政治思想工作者不仅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去帮助群众树立起工作和生活的信心。所谓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最终走出阴影,重新适应生活。危机干预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恐惧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并学习到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增进心理健康。进行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变化。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此时应教育群众保持自己的良好公共关系,加强与周围人群的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使自己尽量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危机中要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自己仍然被信任和被重视,从而使人们的心理需要重新得到满足。通过危机管理中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干预,达到使人们的精神境界进一步升华、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目的。我国党和政府在近几年来处理重大危机事件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成功做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都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二者之间既互相包容,又有一定区别。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解决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使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最终评价标准的工作。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则是一个纯心理学的技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善于把两者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这不失为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政治思想工作的新[page_break]的模式。只有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去做好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进一步显示我党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威力,确保危机发生时社会的相对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中医院本文联系电话:13363367100电子邮箱:zhulianke515@163.12全文查看危机情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初探朱连科
最近,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靠前指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这次地震灾害再次告诫我们:当今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矛盾的世界。近年来,无论在
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各种突发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如何在危机发生时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首先,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明确危机与危机管理内涵。危机是事物发展的不稳定状态,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管理是一种以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置为研究对象的管理机制,立足于应对和抗拒突发的危机事件和灾难性事件,以最少的资源来避免或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理论、方针和原则,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和政治工作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见,在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危机发展、减轻危机损害所必需;有利于抚平危机所造成的人们的心理创伤,有利于危机后组织和社会系统的重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新的工作内容。政治思想工作者在平时就要经常对群众进行居安思危的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要善于识别危机先兆,及时做好危机预警,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危机情境下要注意了解群众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政治需求,牢牢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于群众的不良情绪,要善于疏导,对群众的合理的思想需求尽量予以满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危机发生时,人们一般可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心理和抗争心理。但个体对危机反应的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同样的刺激,有的人能平静坦然、从容应付;有的人却无所适从,惶惶不安。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对事件的认知程度、从前的危机经历、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影响等。虽然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但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相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危机心理反应无论在程度还是在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用时间去恢复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但是,对个别人如果刺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并会在较短时期出现非理性行为。这种情况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健康,重则造成攻击性行为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并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抵御和控制灾害的难度,还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并造成新的动荡。政工人员只有在掌握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才能更好的做好思想引导,使人们重心树立起生活信心和政治目标。第三,在危机情境下,政治思想工作者不仅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去帮助群众树立起工作和生活的信心。所谓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最终走出阴影,重新适应生活。危机干预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恐惧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并学习到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增进心理健康。进行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变化。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此时应教育群众保持自己的良好公共关系,加强与周围人群的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使自己尽量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危机中要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自己仍然被信任和被重视,从而使人们的心理需要重新得到满足。通过危机管理中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干预,达到使人们的精神境界进一步升华、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目的。我国党和政府在近几年来处理重大危机事件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成功做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都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二者之间既互相包容,又有一定区别。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解决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使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最终评价标准的工作。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则是一个纯心理学的技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善于把两者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这不失为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政治思想工作的新[]危机情境下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初探朱连科
最近,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靠前指挥,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这次地震灾害再次告诫我们:当今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充满矛盾的世界。近年来,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各种突发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如何在危机发生时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首先,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明确危机与危机管理内涵。危机是事物发展的不稳定状态,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危机管理是一种以危机事件的预防、处置为研究对象的管理机制,立足于应对和抗拒突发的危机事件和灾难性事件,以最少的资源来避免或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理论、方针和原则,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和政治工作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可见,在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危机发展、减轻危机损害所必需;有利于抚平危机所造成的人们的心理创伤,有利于危机后组织和社会系统的重建。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新的工作内容。政治思想工作者在平时就要经常对群众进行居安思危的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要善于识别危机先兆,及时做好危机预警,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危机情境下要注意了解群众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政治需求,牢牢把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对于群众的不良情绪,要善于疏导,对群众的合理的思想需求尽量予以满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危机发生时,人们一般可产生恐惧心理、逃避心理和抗争心理。但个体对危机反应的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同样的刺激,有的人能平静坦然、从容应付;有的人却无所适从,惶惶不安。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对事件的认知程度、从前的危机经历、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影响等。虽然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但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相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危机心理反应无论在程度还是在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用时间去恢复对事业和生活的信心。但是,对个别人如果刺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并会在较短时期出现非理性行为。这种情况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健康,重则造成攻击性行为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并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抵御和控制灾害的难度,还会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并造成新的动荡。政工人员只有在掌握了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因人施教,才能更好的做好思想引导,使人们重心树立起生活信心和政治目标。第三,在危机情境下,政治思想工作者不仅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还要不断学习和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用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去帮助群众树立起工作和生活的信心。所谓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最终走出阴影,重新适应生活。危机干预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恐惧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并学习到应对危机的有效策略,增进心理健康。进行危机心理干预,必须了解人们在危机状态下有哪些心理变化。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常常感到心理压力很大,此时应教育群众保持自己的良好公共关系,加强与周围人群的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使自己尽量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危机中要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自己仍然被信任和被重视,从而使人们的心理需要重新得到满足。通过危机管理中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干预,达到使人们的精神境界进一步升华、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目的。我国党和政府在近几年来处理重大危机事件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成功做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范例。总之,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都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二者之间既互相包容,又有一定区别。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解决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使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最终评价标准的工作。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则是一个纯心理学的技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善于把两者有机结合、做到融会贯通,这不失为危机情境下做好群众政治思想工作的新[p_brk]的模式。只有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去做好人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进一步显示我党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威力,确保危机发生时社会的相对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者单位:唐山市丰润区中医院本文联系电话:13363367100电子邮箱:zhulink515@163.
延伸阅读:
如何建立非税收入运行机制初探政府非税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理顺政府分配关系、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的客观要求。近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强政府非税收...
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初探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初探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现在学生的学习...
治理三违与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初探文章标题:治理三违与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初探 治理“三违”与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初探所谓本质安全即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物、系统、制度等诸多要素的安全可靠及和谐统...
增强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的初探党的十七大审时度势,再次要求全党“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才能有效地贯彻十七大战略部署,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下面,本人...
提高审计执行力初探执行力是指政府各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政策指令的能力,简单理解,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高效快速完成岗位职责和上级交办任务的能力。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
当代都市文化与现代性问题初探文章标题:当代都市文化与现代性问题初探 (纽约大学)托马斯·班德尔 翻译:何翔 对都市文化和政治的研究由来已久,有一个很长的谱系。从我自己受教育的经历来看,它始于亚里士多德的...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初探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初探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总体思路地步步深入,事业单位原有工资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如...
新时期本岗位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初探胡锦涛总书记1月14日《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强调了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审计初探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愈来愈重视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并将其作为“拳头”产品不断加以推广和运用。但是中间业务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商业银行创造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