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每章的读书笔记]学而第一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开篇讲学。即便《论语》一书并无体系可言,这第一章总也有讲究的,理应由大体可以提挈纲领的...+阅读
浅谈《论语》诸子百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儒家.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论语》.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他的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他这个人由于被历朝历代供奉推崇了一千多年,也就失去了一个活生生的他.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简短,没有很强的逻辑性,许多都是就事论事,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简约,但是,不简单.《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论语》对于现代,仍有其积极意义.孔子的“仁” 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他反对过度地剥削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残暴统治.《礼记》记载他周游列国时,与学生从泰山经过,有一个妇女在哭,因为老虎吃掉了她的公公和丈夫,现在又吃掉了她的孩子.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搬走呢?”她说:“这里没有恶政与税收.”孔子马上对学生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他让学生记住,残暴的统治比老虎吃人还要厉害.由此,他进一步确立了以“仁”为中心的政治观念. 孔子主张“仁”,是要加强人的自我修养.他的学生颜渊曾问他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使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言行与礼相符合,天下人就会说你仁了.要实现仁在于你自己,而不是在于别人.颜渊又问“仁”的具体内容,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不合礼的事情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情不做.这也就是说,人要善于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礼制.孔子讲“仁”的最基本意思是爱人.孔子讲的爱人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自己的亲属、亲族,还包括社会上的所有人.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须尊敬兄长,为人要严谨守信,广泛地去爱别人,就逐渐接近仁了.孔子的学生子夏还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说的也是广泛地去爱别人.孔子的教育实践 《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因材施教.他认为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而中等以下的人,便不可给他讲高深的道理,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对象,讲授不同的内容.因此,他能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又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论语?先进》)冉求为人谦虚,缺乏闯劲,遇到事情,孔子便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总喜欢抢在别人前面,遇到事情,孔子让他征求父母和兄长的意见后再去做.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变,他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诱导,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一次,孔子带学生到郊外,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林,他想到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会,便指着松林对他的学生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经过最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只有松树是最经受得住寒冷考验的.意思是要他的学生能够经得起各种严酷环境的考验,并通过考验认识一个人的品质.又一次,孔子来到河边,看到滚滚而去的河水,对他的学生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消失的时光就像滚滚的河水,昼夜不停.这是想提醒他的弟子们,时光一去不复返,要及时进取,奋发图强.孔子鼓励学生要勇于思考问题,将思考问题看作学习的一部分.他告诉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他还以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心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好处,不如去学习.也就是说,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 《论语》的另一特点是格言化.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等等,不胜枚举.这样的语言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多数都成了格言,活跃在古今文章中,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成了永久的、不朽的语言,这也是《论语》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重大作用以及人们对《论语》的推崇. 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但中华文化之精神,并非所言儒家唯此,启自三皇五帝,我中华文化之根源在于人与自然,内化以儒为主显的人伦道法派系,外化以道为著称的天人通透派系,然则又外内相透,互通神灵.中华文化之流传发展,在各代各有潮落,千百思想,竞相争取,终造就中华传统精髓. 或许,批判地继承,才是我们最应采取的态度.主要参考资料:百科?《论语》百科?孔子《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余秋雨 ...
延伸阅读:
论语中一名句的解说或心得“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之正义(转自Cstar新浪博客 )《论语》里仁篇中有多论君子与小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就是其中之一。各家对这段话的...
论语读后感 2000字对于整个东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许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总试图将儒学作为宗教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许,如果所有无法摆脱的精神制约都可以视为宗教的话,孔...
读于丹的论语有感2000字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曾经粗略地读过《论语》,但总是懵懵懂懂,不胜其意,而今听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看了她对《论语》的解读,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求一篇论语读后感2000字以上与哲学相关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
求一篇论语读后感 2000以上论语就是百读不腻的好书,今年暑假,我就有幸拜读了一下。 其中灵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就是第一篇:“学而实习之,不意乐呼,有朋自远方来,不意乐呼,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呼?”这句话的意思...
论语读后感!50字!8篇!前不久,我读了《论语》这本书,我之所以读它,是因为它与《百家姓》、《孙子兵法》……书一起来到了我的手边。 《论语》这本书分有20篇,其中,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冶长篇等...
论语译注的读后感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跪求!!学习论语的心得 2000字以上看完论语光碟后真的是受益非浅,给我以心灵上的震撼!于丹教授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但每个人理解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我...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2000字速求!《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