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半生缘》读后感]生命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子。 缘却又是对相爱的人的极大讽刺与愚弄。——引子 张爱玲,这个文坛小女子用她一贯的冷色调勾画出3对男女的爱“缘”,是孽缘?还是无缘? 顾曼桢...+阅读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也就不年青了。
而同时翻天覆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只是作了他们的背景,隐隐约约给他们的故事刷上一笔动乱的底色。让读者荡气回肠为之嗟叹的,只是乱世里这几个男女的故事,一点点的痴,一缕缕的怨,脆弱的爱,捂住面孔的无奈。《半生缘》把张爱玲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表露无疑,就像一窗精巧细致的窗棂格纹,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却又一时道不明。
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段漫长的不了情。曼桢与世均注定的情深缘浅,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叔惠去了后方,翠芝对叔惠情深几许,却是“汉之广矣,谁可泳之?”曼桢怀着自杀般的心情嫁了祝鸿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而那些曾经摧肝裂胆的恨,也变得轻如飞絮……然而,张爱玲在给朋友宋淇的一封信中,提到《半生缘》其实是根据美国作家马宽德(J.P.Marquand)的小说《普汉先生》改写的。
时至今日,在国内各个版本的美国文学史上,我们很少能看到马宽德这个作家的介绍,但他作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普利策文学奖的得主之一,的的确确风光过。马宽德又译作马昆德,是当时美国很有名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波士顿故事》(The Late George Apley)和《普汉先生》(H.M.Pulham,Esquire),后来改写侦探小说,今天看来他已经不再是美国一流的小说家了。
张爱玲1951年出走美国,贫苦无依,挣钱维持生计为第一要务,所以这些都是小节了。《普汉先生》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主人公亨利的婚恋故事。亨利生长于波士顿,在哈佛大学上学时,认识了比尔,两人成为好友。毕业后,并非上流社会出身的比尔说服亨利放弃去父亲创办的金融公司上班的机会,留在纽约创业。亨利结识了在同一公司上班的玛文,两人相爱,并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亨利的父亲突然去世,他只能回乡奔丧。
介于长子的身份和家庭的重担,亨利留在了波士顿,没有再回纽约。比尔造访波士顿的时候结识了亨利幼年的伙伴凯,两人暗生情愫,但比尔终究只是个过客。不久,凯便在家人的安排下与亨利结婚。婚后,她还一直忘不了比尔……二十五年后,哈佛同学会上,亨利和玛文再次相遇,亨利再次对玛文动心,可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凯的身边。
不难看出,张爱玲《半生缘》的基本框架和人物设置都和这部《普汉先生》惊人地相似,世钧对应亨利,玛文对应曼桢,比尔对应叔惠,凯对应翠芝。上海和南京的双城设置,也同波士顿和纽约相仿。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据有关人士考证,《半生缘》中不少经典的细节和句子,也均是纹丝不动地从《普汉先生》搬过来的。比如世钧在他和翠芝家总是闻到煤气的味道,翠芝总是让世钧去遛狗;又比如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和“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这样明火执仗地挪用,竟然在这么多年轻轻巧巧地掩过了众多张迷和研究者的耳目,略加点染,理直气壮地成就了一部经典,张爱玲当真是有一双魔术手。这样的事实,一下子让众多死忠的张迷不能接受,抄袭别人作品嫌疑,在他们看来,绝对不能加在张爱玲身上。可实际上,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如果得法,那叫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爱玲算是一位很会偷艺的作家。
自晚清以来,我国的翻译小说蔚为大观,跟那些文学大家孜孜于翻译名著不同,张爱玲所做的“翻译”,更多是借鉴故事的结构和人物,她的翻译是潜在的,不为人知的,基本上等于私底下的来料加工,是把一个半成品,装点成精品的成品推给大家。这样的工作,翻译家林纾等人也做过。林纾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不但全用文言,而且往往根据需要篡改作品,人物情节结局常常跟原著有不小的出入,这一路数的“翻译”,跟张爱玲《半生缘》之借鉴《普汉先生》很类似,只是林纾的翻译明说是翻译,而张爱玲则更多的是不点名地私自再创作。
在《半生缘》中,张爱玲改《普汉先生》中的第一人称叙事为第三人称叙事,从而获得了更高叙述视角,能够俯瞰故事中的人物;同时她还极大的充实了曼桢的戏分,让读者更关注曼桢的命运。因为《半生缘》最初是在上海的小报《亦报》上连载的,可能是从市场方面考虑,当然也可能是张爱玲还是想突破《普汉先生》原有的情节格局(张爱玲连载时用了梁京这个笔名,一方面可能是从政治方面考虑,另一方面她可能也对自己是借鉴别人的作品有所顾及),她在原来的故事上加了一段味道浓重的祝鸿才强奸曼桢的通俗桥段,翻手为云覆手雨般...
延伸阅读:
《半生缘》读后感在图书馆看到张爱玲的《半生缘》,就毫不犹豫的借来一看。 从书名上隐约就能看出这是一出不完美的爱情故事。之前总是想只要两个人相爱应该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两人在一起的,看了...
《半生缘》读书笔记《半生缘》读书笔记 (一)回首半生如梦,何处停留,住在心里的那个人,藏在泪中。回首半生匆匆,恍如一梦,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慢慢留空。 “世均,我们回不去了。” 多少的激动,多少的情感,...
半生缘读书心得《半生缘》主要讲述的是曼桢和世钧从认识到分手的十四年间所发生的一切故事,缘分也是有半份,那就是用半部分来回忆,用半部分来喟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半生缘读书心得...
如何评价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阿婆真的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侦探小说家 首先从作者方面来考虑,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当之无愧的侦探女王,不仅仅是一个高产侦探小说家,而且对后世的侦探小说的影响也是很少有人能比的,...
如何评价日瓦戈医生这部小说《日瓦戈医生》的意义在于:普通人,也可以做到,凛然不可侵犯地穿过时代风潮的骇浪惊涛,做为一个节奏舒缓而从容的诗性生命,在这野蛮世界走一遭。 文明告别野蛮是艰难的。人类用近...
如何评价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创作的一部最现实最主义主义指导地位,核心价值观,农村,社会主义的一部长篇小说。 要说《平凡的世界》里的人物嘛!从孙家(孙少平,孙少安,孙玉亭,玉厚,兰花,兰...
张爱玲小说半生缘读后感[张爱玲小说《半生缘》读后感] 生命是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子,张爱玲小说《半生缘》读后感。 缘却又是对相爱的人的极大讽刺与愚弄。——引子 张爱玲,这个文坛小女子用她...
如何评价小说半生缘《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
张爱玲小说选半生缘林语堂散文生活的艺术戏剧雷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其实,生活于我无意义,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最为重要。应该说,这种感受得益于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一书。 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著述颇丰。他的文字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