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旺季如何识破求职陷阱]招聘旺季 如何识破求职陷阱自去年金融危机造成就业苦难以来,利用多数求职者求职心切的特点,一些不法分子精心设置陷阱,上当受骗的本站不在少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避免受骗呢? 【...+阅读
面试考官为了保证最优秀的人被选中,有时会在面试中设置种种语言陷阱,以探测你的智慧、性格、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应考者只有注意这样的语言陷阱,才能小心巧妙地绕开它,不至于轻易落选。下面列举一些面试中常见的语言陷阱。
(一)请君入瓮式的语言陷阱
在各种语言陷阱中,最难提防、最具危险的,可能要算请君入瓮式的语言陷阱。比如,你前去应聘的职位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面试考官也许会突然问你:您作为财务经理,如果我(总经理)要求你1年之内逃税100万元,那你会怎么做?如果你当场抓耳挠腮地思考逃税计谋,或文思泉涌立即列出一大堆逃税方案,那么你就上了圈套,掉进了陷阱。因为抛出这个问题的面试考官,正是以此来测试你的商业判断能力和商业道德。要记住,遵纪守法是员工最基本的行为要求。
又如,你正要从一家公司跳槽去另一家公司,面试考官问你:你们的老板是不是很难相处啊,要不然,你为什么跳槽?也许他的猜测正是你要跳槽的原因,即使这样,你也切记不要被这种同情的语气所迷惑,更不要顺着这一思路说下去。如果你愤怒地抨击你的老板或者义愤填膺地控诉你所在的公司,那么你必败无疑,因为这样不但暴露了你的不宽容,还暴露了你的狭隘。
这样的语言陷阱在国家公务员面试中也会出现,考生不容忽视。
(二)挑战式的语言陷阱
这类提问的特点是,从求职者最薄弱的地方入手。
对于本站,面试考官会设问:你的相关工作经验比较欠缺,你怎么看?对于女大学生,面试考官也许会设问:女性常常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你怎么看?
如果回答:不见得吧、我看未必或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那么也许你已经掉进陷阱了,因为对方希望听到的是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而不是简单、生硬的反驳。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用这样的说法未必全对、这样的看法值得探讨、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为开场白,然后婉转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面试考官有时还会故意提出让应考者尴尬的问题。如: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这是怎么回事?从简历看,大学期间你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这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等等。
碰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应考者常会不由自主地摆出防御姿态,甚至狠狠反击对方。这样做,只会误入过分自信的陷阱,招致狂妄自大的评价。而最好的回答方式应该是,既不掩饰回避,也不要太直截了当,用明谈缺点实论优点的方式巧妙地绕过去。比如说,当对方提出你的学习成绩不很优秀时,你可以坦然地承认这点,然后以分析原因的方式带出你另外的优点,如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之所以不很优秀,是因为我担任社团负责人,投入到社团活动上的精力太多。虽然我花在社团的心血也带给我不少的收获,但是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这一点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当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一直在设法纠正自己的偏差。
(三)测试式的语言陷阱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虚构一种情况,然后让应考者作出回答。比如今天参加面试的有近10位候选人,如何证明你是最优秀的?这类问题往往是考察应考者随机应变的能力。无论你给自己列举多少优点,别人总有你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正面回答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你可以绕过去,从侧面回答这个问题。
你可以说:对于这一点,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比如贵单位现在所需要的是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虽然前来应聘的都是这方面的对口人才,但我深信我在大学期间当学生干部和主持社团工作的经历已经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也是我自认为比较突出的一点。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比较圆滑,很难让对方抓住把柄,再度反击。
有时,面试考官还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对琐碎的工作是喜欢还是讨厌,为什么?这是个两难问题,若回答喜欢,似乎有悖现在知识青年的实际心理;若说讨厌,似乎每份工作都有琐碎之处。因此,按普遍心理,人们是不愿做琐碎工作的(除非特殊岗位,如家庭钟点工),即考官明知故问,我们可以推测出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工作态度上。
我们可以这样表述自己的态度,琐碎的事情在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上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的工作中有琐碎事情需要做,我会认真、耐心、细致地把它做好。这句话既委婉地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普遍心理--不喜欢琐碎工作,又强调了自己对琐碎事情的敬业精神--认真、耐心、细致。既真实可信,又符合对方的用人心理。
(四)诱导式的语言陷阱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面试考官往往设定一个特定的背景条件,诱导对方做出错误的回答,因为也许任何一种回答都不能让对方满意。这时候,你的回答就需要用模糊语言来表示。
如:依你现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们单位更好的地方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那么说明你也许是脚踏两只船,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你回答是不是的,又会说明你对自己缺少自信或者你的能力有问题。
对这类问题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论作为开头,然后回答:或许我能找到比贵单位更好的单位,但别的单位或许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如贵单位重视,机会也不如贵单位多;或许我能找到更好的单位,但我想,珍惜已有的是最为重要。这样的回答,其实你是把一个模糊的答案抛还给了面试考官。
还有一种诱导式的语言陷阱是,对方的提问似乎是一道单项选择题,如果你选了,就会掉进陷阱。比如说,对方问:你认为金钱、名誉和事业哪个重要?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三者当然都很重要。可是对方的提问却在误导你,让你认为这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只能选其一。这时候切不可中了对方的圈套,必须冷静分析,你可以首先明确指出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再解释三者对我们的重要性及其统一性。
你可以这样组织语言,我认为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作为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追求事业的成功当然是自己人生的主旋律。而社会对我们事业的肯定方式,有时表现为金钱,有时表现为名誉,有时二者均有。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去获取金钱和名誉,三者对我们都很重要。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误导式陷阱。面试考官早有答案,却故意说出相反答案。若你一味地讨好他,顺着面试考官的错误答案往上爬,面试的结论一定是:此人无主见,缺乏创新精神,自然被列为淘汰之列。
(五)用激将法遮蔽的语言陷阱
激将法是面试考官用来淘汰应考者的惯用手法。采用这种手法的面试考官,往往在提问之前就会用怀疑、尖锐、咄咄逼人的眼神逼视对方,先令对方心理防线步步溃退,然后冷不防用一个明显不友好的发问激怒对方。如: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你性格过于内向,这恐怕与我们的职业不合适,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应考者,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你的专业怎么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等等。
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发问,作为考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要被激怒,如果你被激怒了,那么你就已经输掉了。那么,面对这样的发问,如何应对呢?
如果对方说:你经历太单纯,而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
你可以微笑着回答:我确信如我有缘加盟贵单位,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如果对方说: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应考者,你并非毕业于名牌院校。
你可以幽默地说:听说比尔?盖茨也未毕业于哈佛大学。
如果对方说:你的专业与所申请的职位不对口。
你可以巧妙地回答:据说,21世纪最抢手的就是复合型人才,而外行的灵感也许会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
应考者若结结巴巴,无言以对,抑或怒形于色,据理力争,异常激动,那就掉进了对方所设的圈套。应考者碰到此种情况,要头脑冷静,明白对方在做戏,不必气恼。
总之,在面试中,面试考官也许会设计出各种各样不同的语言陷阱,但只要你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可以越过面试中的各种语言陷阱。
延伸阅读:
节后求职谨防陷阱节后求职谨防陷阱春节假期过后就到了求职招聘的高峰期,许多务工人员纷纷趁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好时节想要找个好职位。然而,在形形色色的职业招聘中暗含不少杀机,一些不法分子蠢...
“日新月异的”求职陷阱日新月异的求职陷阱对于诸多的求职者来说,通常的求职门路主要有包括媒体、网络广告,各类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公司、职业介绍所等。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广泛的求...
教你如何防求职陷阱教你如何防求职陷阱 如何找工作应聘,如何防范陷阱,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是每一位求职者都关心的问题。日前,本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虽然广大求职者对...
大学生兼职需防范六大陷阱大学生兼职需防范六大陷阱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出外做兼职很容易上当受骗,严重的还会受到人身伤害。海南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琛介绍了大学生兼职打工可能遇到...
求职陷阱多大学生求职需谨慎求职陷阱多大学生求职需谨慎 陷阱一:高薪诱你搞传销 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在网上以高薪招聘为名引诱毕业生上当,一些求职者因不了解情况而受骗。...
学生打暑假工注意陷阱学生打暑假工注意陷阱1.一定要到正规的人才市场获取有效的信息,不要轻信路边张贴的小广告,遇到高薪、抵押上岗等情况时,要多留一个心眼,谨防陷入求职陷阱。2.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学...
求职收费陷阱求职收费陷阱 部分用工单位要求入职者必须体检才能上岗,同时还指定医院或者亲自安排医生进行体检。这种操作都带有一个共性即利用职场新人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要求其缴纳各种...
求职者提防招聘“陷阱”春节假期结束后,企业招工进入高峰期,火车站、汽车站附近街头出现大量招工人员,各种招聘广告随处可见。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招工广告上的招聘信息并不完全真实,求职者应提防...
暑期兼职谨防陷阱暑期兼职谨防陷阱 一、非法中介机构骗术多。武汉工业学院王同学放假时,通过一家中介公司(交了60元的中介费)找到一家公司应聘,该公司先对其进行各种体检(收取了110元的体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