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我国征信体系中的信用信息管理

11月06日 编辑 fanwen51.com

[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 ,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对于企业而言,它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管 理工...+阅读

□作者:

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哈尔滨师范大学白云

1、2

内容摘要:信用缺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征信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我国缺乏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在征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外国经验是必要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征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通过中外征信体系的比较,构建我国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

目前征信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关键词:征信体系信用信息借鉴构建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应以健全的市场信用体系为核心。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社会经济也从“采邑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人们的交易由“人格化交易”转变为“契约化交易”。这一系列的变化就使原有的采邑经济下熟人社会中人格化交易的信用机制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社会的契约化交易中不再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各国逐渐建立起了以征信制度为核心的市场信用体系。在一国的征信体系中信用信息的管理是核心环节,信用信息流动的畅通与安全是征信机制设计的目标。我国征信体系目前处于初建阶段,相关法律还不健全,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中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中外信用信息的征集范围

有关信息征集的范围,各国都通过制定法律将其明确地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般说来,征信信息的范围应是与信息主体的信用交易有关的信息。

英国内务省的《关于隐私权及关联事项委员会的报告书》中,明确对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界定,指出个人信息是指姓名、出生年月日、根据其他的记述或个人的证件号码、记号,以及其他可以识别该人的内容。

澳大利亚《联邦隐私权法》规定,信用信息机关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进行识别时,只能收集必要的信息,不能包含政治的、社会的或宗教信仰的内容或者犯罪记录、病历或身体障碍、人种、民族或国籍、生活方式或名声等内容。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对个人数据收集的范围所规定的范围比较宽泛,仅排除两种情况,一是在共同体法律适用范围以外的活动,二是自然人在纯属于私人的活动领域内的资料使用。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应对银行及信用调查机关的信息调查采取以下的限制措施:第一,银行自身以及为银行服务的信用调查机关的信用调查及信用报告、对客户帐户的审查、征收等必须是银行业务上必要的,必须是认定为正当的行为。第二,成为信用调查、信用报告对象的,只限于判断信用供给所必需的客户的经济生活、职业等方面的信息,必须去除容易对客户造成伤害的信息,不应去涉及客户家庭内的事情,即只限于调查和提供与客户信用有关的。属于敏感性的个人信息,如思想、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犯罪的嫌疑、判决及刑罚的执行等信息都不能列入信息调查的范围。

鉴于我国还没有隐私权法,所以,在征信法律中应对征信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严格界定信用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的范围。我国征信信息的范围应当包括个人和企业等信用主体在借贷、贸易、投资、服务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信用主体经济状况、履约能力、商业信誉等信用能力和信用行为的信息。可征集的信息具体应当包括:自然人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工作单位、工资收入等;法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单位性质、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等;银行信贷信息;工商活动信息;纳税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司法判决信息等。不能征集的信息应当包括:自然人的私人生活信息,如宗教信仰、民族、病历或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涉及法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也不在信息征集的范围之内。

我国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

世界各国对信息采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欧洲国家对信息采集的法律规定比较严格,而美国规定得比较宽松。联合国《关于自动资料档案中的个人资料的指南》中规定了各国信息采集立法所应确保实施的最低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合理原则;准确性原则;特定目的原则;本人参与原则;不得歧视原则;安全原则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和跨国界流动的指导原则》对采集个人数据规定了七个原则,即数据征集有限原则、目的声明原则、有限使用原则、安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知情原则、可信赖原则。德国在信用信息资料的采集和使用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原则体系,包括直接原则、更正原则、目的明确原则、安全保护原则、公开原则、限制利用原则。

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12全文查看实际情况,我国有关信息采集的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应制定《隐私权法》,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各国对隐私权一般都有专门的立法保护,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立法,而且,现有的法律也没能给隐私权明确、全面的保护,因此,信用体系的完善首要的是要解决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最根本的有效办法是制定《隐私权法》。当然,如果制定《隐私权法》的

条件还不具备,过渡性的做法是在征信法中对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作明确的界定,强化法律责任,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其次,把信息开放作为信息提供主体的法定义务。通过制定《行政公开法》或《信用信息公开法》,修改《商业银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明确掌握公共信息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负有向公众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者,征信主体可以提供法律途径要求信息提供主体提供信息,以促进信息公开。再次,规范征信主体收集信息的程序与手段。鉴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征信体系又处于初建阶段,所以,对被征信主体的信息征集可以不征求被征信人的同意,但是,为了保障被征信主体的利益,征信主体的信息开示的义务和保持信息准确性的义务必须加强,使被征信主体能够及时、便捷地核对自己的信用信息,对错误的信息和已过时效的信息,征信主体必须及时更改与清除,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另外,信息采集的手段必须合法、正当,不能采取盗窃、诈骗、夺取等非法手段采集信息。

对信息使用限制的国外征信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信息使用目的的限制。征信国家的法律中一般都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做了严格的限制。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第604条规定,消费者信用报告只限于五种目的:信贷、就业、保险、获得政府许可证或其他利益、商业往来。若用于其他目的则需要法院的决议或获得消费者的同意。澳大利亚《联邦隐私权法》确定了目的正当原则,该法规定,信息保管人或管理人必须在确认利用信息的目的是正当的时候,才准许信息的被利用;为了特定目的而收集、管理信息的管理人,只有为了特定的目的,如是为了信用授予或用做其他正当目的才能利用信息,不能在其他场合随意利用该信息。二是对信息使用范围的限制。信用信息的使用,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被征信人的信息,因此,征信国家都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做了规定。比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个人信用报告只能提供给以下目的的人,即与信用交易有关、为雇佣目的、承作保险、与合法业务需要有关、奉法院的命令或有联邦大陪审团的传票及联邦调查局以侦查为目的。日本的《行政机关保有的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信息机关在对委托客户数据提供过程中,所提供的内容必须限定在信息主体在书面文件中同意的范围。欧盟的法律规定,欧洲的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只可以在欧盟国家范围使用,信用报告机构不可以向欧盟以外国家直接销售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三是对信息使用期限的限制。信用信息是动态的,所以各国都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年限做了规定。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破产记录的年限为14年,其他不良记录的年限为7年,并要求信息提供者在提供信息给信用报告机构时必须提供具体的时间。日本《东京银行协会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规则》规定,信息的有效期原则上是从登录日开始后的5年。

我国信用信息使用的制度设计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信用信息使用的原则上,应当保证信息使用的公正、客观,对隐私与商业秘密的尊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配套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所以要特别规范信用信息的使用,以公正、客观和对隐私与商业秘密的保护为基本原则,防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混乱和侵权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进行限制。我国应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并在信用体系建立之初使用范围不宜过大。应把信用信息的使用目的限制在与信用相关的目的上,如在金融、商事交易、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许可等范围内。如果信息使用范围过大,在我国当前的法律和经济环境下,容易造成对被征信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侵犯,或者出现歧视现象,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再次,要确定合理的信息使用期限。根据国际的经验,对信用信息的期限的限制选择在5-10年之间比较合适,我国部分试点城市也是在这一期间内作出的规定。

对信用信息征集的监管

对征信的监管因征信体系的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世界银行将全球的征信机构分为公共征信机构和私人征信机构。公共征信机构是指由政府部门出资建设的,以金融监管为主要目的的征信机构,其主要目的不是营利,一般少收费或者不收费。私人征信机构不是由政府部门开设的,一般按市场原则运作,以营利为目的。全球各国征信机构的设置分为三种情况:一些国家只有私人征信机构,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只有公共征信机构,如法国、土耳其等;大多数国家既有公共征信机构,又有私人征信机构。相应地在征信体系模式上主要包括“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或者是二者的结合。在监管模式上一般来说,“公共模式”的征信体系,政府监管为主导;“私营模式”的征信体系,行业自律发挥着重要的管理职能。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征信体系的模式构想,采用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是比较适合的,其理由是:首先,从我国征信体系模式的选择来看,我国当前应选择政府主导的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相结合的征信体系模式,相应地征信体系的监管模式也就应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其次,我国处于信用制度的初创期,市场还不成熟,以政府监管为主比较适合这一时期征信业的发展。再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在各领域的行业自律管理还都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行业自律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会造成征信体系发展的混乱。

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征信体系初创期的实际情况。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征信业的完全市场化是征信体系的发展趋势,征信体系的监管在我国信用市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也要随之转向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

总之,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任务,在借鉴国外征信体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并作出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我国的经济才能真正走上现代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征信研究课题小组.征信法律制度研究[J].经济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

3.艾洪德,范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12全文查看

□作者:

1、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哈尔滨师范大学白云

1、2

内容摘要:信用缺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征信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我国缺乏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在征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外国经验是必要的。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征信体系中的核心环节,通过中外征信体系的比较,构建我国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

目前征信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关键词:征信体系信用信息借鉴构建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成熟的市场经济应以健全的市场信用体系为核心。人类社会经历了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社会经济也从“采邑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人们的交易由“人格化交易”转变为“契约化交易”。这一系列的变化就使原有的采邑经济下熟人社会中人格化交易的信用机制在市场经济陌生人社会的契约化交易中不再发挥作用。

为了解决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各国逐渐建立起了以征信制度为核心的市场信用体系。在一国的征信体系中信用信息的管理是核心环节,信用信息流动的畅通与安全是征信机制设计的目标。我国征信体系目前处于初建阶段,相关法律还不健全,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中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中外信用信息的征集范围

有关信息征集的范围,各国都通过制定法律将其明确地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般说来,征信信息的范围应是与信息主体的信用交易有关的信息。

英国内务省的《关于隐私权及关联事项委员会的报告书》中,明确对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界定,指出个人信息是指姓名、出生年月日、根据其他的记述或个人的证件号码、记号,以及其他可以识别该人的内容。

澳大利亚《联邦隐私权法》规定,信用信息机关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主体进行识别时,只能收集必要的信息,不能包含政治的、社会的或宗教信仰的内容或者犯罪记录、病历或身体障碍、人种、民族或国籍、生活方式或名声等内容。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对个人数据收集的范围所规定的范围比较宽泛,仅排除两种情况,一是在共同体法律适用范围以外的活动,二是自然人在纯属于私人的活动领域内的资料使用。

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应对银行及信用调查机关的信息调查采取以下的限制措施:第一,银行自身以及为银行服务的信用调查机关的信用调查及信用报告、对客户帐户的审查、征收等必须是银行业务上必要的,必须是认定为正当的行为。第二,成为信用调查、信用报告对象的,只限于判断信用供给所必需的客户的经济生活、职业等方面的信息,必须去除容易对客户造成伤害的信息,不应去涉及客户家庭内的事情,即只限于调查和提供与客户信用有关的。属于敏感性的个人信息,如思想、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犯罪的嫌疑、判决及刑罚的执行等信息都不能列入信息调查的范围。

鉴于我国还没有隐私权法,所以,在征信法律中应对征信的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严格界定信用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的范围。我国征信信息的范围应当包括个人和企业等信用主体在借贷、贸易、投资、服务等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反映信用主体经济状况、履约能力、商业信誉等信用能力和信用行为的信息。可征集的信息具体应当包括:自然人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工作单位、工资收入等;法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住所、单位性质、法人代表、注册资本等;银行信贷信息;工商活动信息;纳税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司法判决信息等。不能征集的信息应当包括:自然人的私人生活信息,如宗教信仰、民族、病历或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涉及法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也不在信息征集的范围之内。

我国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

世界各国对信息采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欧洲国家对信息采集的法律规定比较严格,而美国规定得比较宽松。联合国《关于自动资料档案中的个人资料的指南》中规定了各国信息采集立法所应确保实施的最低基本原则包括:合法、合理原则;准确性原则;特定目的原则;本人参与原则;不得歧视原则;安全原则等。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和跨国界流动的指导原则》对采集个人数据规定了七个原则,即数据征集有限原则、目的声明原则、有限使用原则、安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知情原则、可信赖原则。德国在信用信息资料的采集和使用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原则体系,包括直接原则、更正原则、目的明确原则、安全保护原则、公开原则、限制利用原则。

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有关信息采集的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应制定《隐私权法》,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各国对隐私权一般都有专门的立法保护,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立法,而且,现有的法律也没能给隐私权明确、全面的保护,因此,信用体系的完善首要的是要解决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最根本的有效办法是制定《隐私权法》。当然,如果制定《隐私权法》的

条件还不具备,过渡性的做法是在征信法中对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作明确的界定,强化法律责任,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其次,把信息开放作为信息提供主体的法定义务。通过制定《行政公开法》或《信用信息公开法》,修改《商业银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明确掌握公共信息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负有向公众公开公共信息的义务,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者,征信主体可以提供法律途径要求信息提供主体提供信息,以促进信息公开。再次,规范征信主体收集信息的程序与手段。鉴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征信体系又处于初建阶段,所以,对被征信主体的信息征集可以不征求被征信人的同意,但是,为了保障被征信主体的利益,征信主体的信息开示的义务和保持信息准确性的义务必须加强,使被征信主体能够及时、便捷地核对自己的信用信息,对错误的信息和已过时效的信息,征信主体必须及时更改与清除,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另外,信息采集的手段必须合法、正当,不能采取盗窃、诈骗、夺取等非法手段采集信息。

对信息使用限制的国外征信制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信息使用目的的限制。征信国家的法律中一般都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做了严格的限制。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第604条规定,消费者信用报告只限于五种目的:信贷、就业、保险、获得政府许可证或其他利益、商业往来。若用于其他目的则需要法院的决议或获得消费者的同意。澳大利亚《联邦隐私权法》确定了目的正当原则,该法规定,信息保管人或管理人必须在确认利用信息的目的是正当的时候,才准许信息的被利用;为了特定目的而收集、管理信息的管理人,只有为了特定的目的,如是为了信用授予或用做其他正当目的才能利用信息,不能在其他场合随意利用该信息。二是对信息使用范围的限制。信用信息的使用,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被征信人的信息,因此,征信国家都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做了规定。比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个人信用报告只能提供给以下目的的人,即与信用交易有关、为雇佣目的、承作保险、与合法业务需要有关、奉法院的命令或有联邦大陪审团的传票及联邦调查局以侦查为目的。日本的《行政机关保有的电子计算机处理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信息机关在对委托客户数据提供过程中,所提供的内容必须限定在信息主体在书面文件中同意的范围。欧盟的法律规定,欧洲的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只可以在欧盟国家范围使用,信用报告机构不可以向欧盟以外国家直接销售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报告。三是对信息使用期限的限制。信用信息是动态的,所以各国都对信用信息的使用年限做了规定。如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破产记录的年限为14年,其他不良记录的年限为7年,并要求信息提供者在提供信息给信用报告机构时必须提供具体的时间。日本《东京银行协会个人信用信息中心规则》规定,信息的有效期原则上是从登录日开始后的5年。

我国信用信息使用的制度设计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信用信息使用的原则上,应当保证信息使用的公正、客观,对隐私与商业秘密的尊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配套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所以要特别规范信用信息的使用,以公正、客观和对隐私与商业秘密的保护为基本原则,防止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混乱和侵权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进行限制。我国应对信用信息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并在信用体系建立之初使用范围不宜过大。应把信用信息的使用目的限制在与信用相关的目的上,如在金融、商事交易、与经济有关的行政许可等范围内。如果信息使用范围过大,在我国当前的法律和经济环境下,容易造成对被征信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侵犯,或者出现歧视现象,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再次,要确定合理的信息使用期限。根据国际的经验,对信用信息的期限的限制选择在5-10年之间比较合适,我国部分试点城市也是在这一期间内作出的规定。

对信用信息征集的监管

对征信的监管因征信体系的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世界银行将全球的征信机构分为公共征信机构和私人征信机构。公共征信机构是指由政府部门出资建设的,以金融监管为主要目的的征信机构,其主要目的不是营利,一般少收费或者不收费。私人征信机构不是由政府部门开设的,一般按市场原则运作,以营利为目的。全球各国征信机构的设置分为三种情况:一些国家只有私人征信机构,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只有公共征信机构,如法国、土耳其等;大多数国家既有公共征信机构,又有私人征信机构。相应地在征信体系模式上主要包括“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或者是二者的结合。在监管模式上一般来说,“公共模式”的征信体系,政府监管为主导;“私营模式”的征信体系,行业自律发挥着重要的管理职能。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征信体系的模式构想,采用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是比较适合的,其理由是:首先,从我国征信体系模式的选择来看,我国当前应选择政府主导的公共模式和私营模式相结合的征信体系模式,相应地征信体系的监管模式也就应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其次,我国处于信用制度的初创期,市场还不成熟,以政府监管为主比较适合这一时期征信业的发展。再次,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在各领域的行业自律管理还都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行业自律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会造成征信体系发展的混乱。

以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监管模式比较适合我国当前征信体系初创期的实际情况。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征信业的完全市场化是征信体系的发展趋势,征信体系的监管在我国信用市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也要随之转向以行业自律为主,政府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

总之,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迫切任务,在借鉴国外征信体系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信用体系并作出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市场信用体系,我国的经济才能真正走上现代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征信研究课题小组.征信法律制度研究[J].经济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

3.艾洪德,范南.市场经济中的个人信用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延伸阅读:

网络求职信用体系和监管机制亟待建立随着越来越多招聘网站的出现和大学生、用人单位对网络招聘的日渐依赖,一些就业指导人士提出,网络招聘专属的信用体系和监管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网上招聘是建立在公正、信用的...

“放心菜”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为了全面了解我区放心菜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更好地促进我区农贸市场的发展,对我区蔬菜市场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区现在农贸市场6个,其中...

你是哪一体系的人才日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一个观点在网上广为流传。他认为创新可分为爱因斯坦、杜甫、比尔盖茨、任天堂4种体系,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最需要的是任天堂和盖...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支持体系研究内容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积极财税政策支持。在对税收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

大专业多专门化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思考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自建院以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学分制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新型教学管理与...

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论文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们视作夕阳产业。90年代以后,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如今,机电一体...

风险管理框架下的企业战略并购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战略并购已成为企业并购的主要方式,但由于战略并购过程中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的存在及相互影响,为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诸多的负面...

浅析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论文广大朋友们,关于“浅析建立中国税收信用体系的必要性”是由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信...

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毕业论文广大朋友们,关于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是由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我...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