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资源分类论文]曲艺资源分类论文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曲艺资源的类型,提出了曲艺资源整合与数字平台构建的具体分类建议。 认为曲艺数字资源库平台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曲艺名录基本信息...+阅读
琵琶武曲艺术特点论文【1】摘 要:琵琶是中国极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以其丰富的演奏技法和独特的音乐魅力堪称中国民族乐器之王。琵琶曲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类,本文试图通过对《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这两首武曲的对比分析,并从武曲的题材来源、曲式结构、艺术特征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两首曲子的异同来探寻琵琶武曲的艺术特点。关键词:琵琶武曲 《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 艺术特征
一、武曲释义所谓武曲,其特点就是乐曲速度较快,音响宏大,节奏复杂多变极富戏剧性,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激烈雄伟的情绪和雄伟激昂的气势,通常通过分段的标题来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是我国传统琵琶音乐中的两首著名武曲,历史久远,音乐辉煌,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精品之作。
二、题材来源?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均取材于公元前202年的楚汉大战这一历史事件,以其生动的音乐语言,再现了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虽是取材于同一历史事件,但由于作者立足点和作曲构思的不同,形成了两首不同的曲子。《十面埋伏》主要描写楚汉大战胜利者刘邦,抓住了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在描写楚汉相争这一历史特定背景时,选择了最有代表意义的垓下决战场面,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十面设伏包围了项羽的十万之众,形象刻画了获胜之军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姿。其最早见于记载的是《鞠士林琵琶谱》和公元1819年初版的《华秋苹琵琶谱》(全称为《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霸王卸甲》是属于琵琶流派中的浦东派琵琶的一首名曲。叙述了楚汉相争落败一方,楚霸王项羽这一方的情节。楚霸王项羽力大无比,很会打仗,当时刘邦军队里的战将单挑都不是项羽的对手,在此战之前项羽一军从未吃过败仗,是常胜将军。卸甲有败北之意,也是《霸王卸甲》一曲的主题。取同样的历史故事为题材描述了两军激战和楚军的英烈悲壮的战争场面,战争虽未取得胜利但从侧面刻画了项羽之军的精神气质。
二、曲体结构特征《十面埋伏》用的是常用的a、d、e、a的定弦法,采用了叙述性的表现手法,有多标题的多段体结构,通过多段体变奏的演奏技法展现了紧张、激烈、残酷、壮观的战争场景,在旋律核心音调的发展和调式布局方面,都有显著特色,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的叙事特点。从表现内容和结构上分为3个大部分,共13段,每段都有标题,第一部分是战争前的准备阶段;第二部分是战争实况的描写;第三部分描写了汉军胜利,楚军溃败和项王自刎。乐曲在省略了最后三段后,用简单的军号音调和马蹄奔跑的节奏表现了项王突围逃亡的情景,最后,象征性的在最低音弦上压奏之后急煞,音乐戛然而止,以曲终収拔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艺术效果,结束全曲。以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为重点,着重描写战争的激烈场面,风格奇特雄伟,内容形象生动,在我国古典音乐中是极为罕见的。而《霸王别姬》除了有战争场面描写之外,它还侧重了人物内心情感的表现,对楚歌、别姬等做了详细地刻画,表现人物的笔触放到了项羽和他的军队以及虞姬身上。全曲低沉浑厚,暗示着一种悲剧的结局。定弦也用的是近代极为罕见的a、b、e、a,将三弦降低了小三度,使得整首乐曲的色彩相对灰暗柔弱。《霸王别姬》的曲体结构为综合体式,所谓综合体即在同一乐曲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原则和手法来发展乐思,该乐曲是以变奏原则为主贯穿全曲的主体部分,局部综合运用了对比原则。如同《十面》一样也有用小标题来划分段落,可分为四个部分:
1、引子部分(营鼓);
2、主旋律部分(垓下大战);
3、副部旋律(楚歌─别姬);
4、尾声部分。
三、艺术特征在《十面》中,第一部分的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中。分别运用了琵琶的扫拂、轮指、凤点头、摭分等指法,展示了打仗击鼓做气、战旗林立、两军对战前准备的场景。第二部分的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的各段中,又运用琵琶独特的滚、煞、绞线、并弦、扫轮、滑奏等技巧,描绘了两军开战相互激烈厮杀、呐喊的场面,将音乐推至高。第三部分项王败阵、自刎乌江、众国凯里、追击、得胜回营,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而在《卸甲》中,第一部分描写战争的准备,具有一定的战争气氛。营鼓是全曲的引子。一开始,琵琶在低音区奏出的隆隆战鼓声低沉悲壮,预示着这场战争是个悲剧性的结局。帐到出阵则是一气呵成的,它描写了战斗前的一系列准备。从排阵开始,音乐渲染战争的紧张氛围,再加上出阵使得气氛更加紧张,暗示战斗的到来。第二部分是激烈的战斗。包括接战、垓下酣战。与《十面埋伏》一样,描绘了垓下之战战斗的具体情景。这是全曲最高潮的地方,却不是全曲的重点,因《霸王卸甲》一曲重在卸甲,从项羽的角度来说,垓下之战很快以失败告终,这点在乐曲开始便早有暗示。失败之后他们的心情,这才是首乐曲所真正要表现的重点。第三部分描写西楚霸王项羽败北而归及楚军还乡的悲壮心情。以楚歌、别姬为中心,在楚歌中琵琶用长轮的手法奏出令人肝肠寸断的凄凉之情,与前面的轰轰烈烈的战斗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接着别姬则以急促的歌唱性的音乐和用推拉弦的滑音手法,和楚歌相呼应,深切地表现了楚霸王这个常胜将军在四面楚歌中的悲愤绝望,从而诀别虞姬,决意自刎的哀怨心情。众军归里是结尾,具有尾声作用,悲剧的气氛在这里被削减了,像是事已成定局的认定,也如同一种激烈变故带来的麻木中苏醒后初次觉出的凄凉。一个故事这样结束,带着个苍凉的手势。然而,却又有什么从已经湮没的时光中被唤出,伴着好风万里,像是隐隐的雷声似地传下来,在林立的高楼和城市的落日之间疑惑地盘旋下去。结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所蕴含的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美及其神韵,它紧扣曲体结构和音乐的古典美将楚汉大战的全过程描绘的淋漓尽致。作为演奏者,对于这样有深厚中国神韵的器乐作品,要更好的诠释作品就应当从作品的创作题材背景、曲式结构以及艺术特征等音乐要素方面分析作品,进而提高演奏者的自身音乐素养和演奏水平,以此更好的演绎琵琶武曲的音乐内涵。琵琶武曲的艺术特征【2】关键词:琵琶 琵琶武曲 艺术特征摘要:琵琶武曲是琵琶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武板和武套两种类型。其中,武套注重写实和叙事,演奏技巧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系琵琶武曲之精华。本文以著名武套《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例,从结构形态、演奏技巧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探讨了琵琶武曲的艺术特征。琵琶武曲是琵琶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武板和武套均属于武曲的范畴,其中武套是琵琶武曲的突出代表。就武板而言,一直鲜见有关的乐谱和文献,而且也很少被单独演奏。本文以著名的武套《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例,从结构形态、演奏技巧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琵琶武曲的艺术特征。
一、琵琶武曲的形态特征1.灵活多变的节拍一般说来,节拍可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而均分律动又分为功能性均分律动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1}。在均分律动中,功能性均分律动有均匀、规则的强弱拍安排,通常首拍是强拍。非功能性均分律动也有强拍与弱拍之分,但不遵循首拍强的原则,表现为各小节中强弱拍位置不固定,且强拍的位置忽前忽后,变化多端。相反,非均分律动,即散板,其中各音长度自由,强弱亦无规律。故无法用小节线画出,也没有明确的强拍与弱拍之分。琵琶武曲较少运用功能性均分律动,而常用非均分律动和非功能性均分律动,使乐曲的节拍富于变化,适宜表现武曲的曲情。散板通常大量使用于乐曲的开头、中间或结尾处,如《十面埋伏》{2}的列营、埋伏和《霸王卸甲》{3}的营鼓、楚歌、别姬、鼓角甲声等段落均为典型的散板。同时,武曲还大量使用非功能性均分律动,如《霸王卸甲》中升帐、整队等段落,强拍位置均不固定。2.综合体的结构类型综合体是一种复杂的曲体结构,即在一首乐曲中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旋律发展原则,结构规模一般为大型的套曲{4}。琵琶武曲常以变奏、连缀和展衍等几种旋律发展原则与手段相并用,形成综合体的结构类型。武曲通过连贯的故事情节及快慢相间的速度变化,将各个段落有机地串联起来,从而加强全曲的系统性和完美性。《十面埋伏》是琵琶武曲综合体结构类型的典范。其中,吹打段是全曲的主题乐段,曲调宽广雄壮。而后,各段基于该段旋律,或作严格变奏,或摘取部分素材加以衍生发展。点将段是吹打段后半部分的严格变奏,以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描绘出调兵遣将的生动场面。埋伏段则以吹打段中的短小乐汇为基础进行展衍,并始终围绕中心音起伏。随着乐曲速度渐快和力度渐强,埋伏段旋律先递升后递降,且句幅紧缩,形象地表现了楚军深陷重围、危机四伏的困境。小战段的旋律素材也来自吹打段的短小乐汇,以典型的节奏音型,不断变奏发展。其句与句之间衔接得非常紧凑,生动地刻画了楚汉两军短兵相接时的激烈战斗场面。在全曲的高潮处呐喊之前,九里山大战段中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凄凉的箫声,这段旋律也源于吹打段,是吹打段散板开头的变化再现。显然,《十面埋伏》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变奏、连缀和展衍等旋律发展手法,最终将全曲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琵琶武曲的技巧特征1.乐音技巧的巧妙运用(1)轮指。轮指是琵琶独特的指法,也是演奏武曲最主要的技巧之一。武曲中的轮指主要用于描写场景、渲染气氛及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十面埋伏》就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轮指。特别是在吹打段,连续运用长轮、勾轮和拂轮,以模仿军中乐队演奏的庄严肃穆的吹打音乐。其中,轮指代表吹管乐声,勾和拂代表打击乐声。《霸王卸甲》的别姬段则采用双轮技巧演奏,并辅以里弦煞音,轮指层次分明、起伏有致,细腻地刻画了项羽与虞姬生死诀别时肝肠寸断的儿女之情。(2)扫弦。扫弦亦是演奏武曲典型的常用技巧之一,主要表现琵琶武曲的力度,借以渲染激烈的战争场面和宏大气势。
延伸阅读:
昆曲艺术论文昆曲艺术论文【1】摘 要 昆曲作为一种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昆曲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今这门美轮美奂的戏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