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必知的十大健康小常识]职场人必知的十大健康小常识1.电脑电话旁放植物电脑和电话的辐射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不能离开电脑和电话,却有办法降低其辐射对我们的伤害。在电脑电...+阅读
最需防范的十大求职陷阱
1、试用陷阱:以新招人员替代试用期满人员;2、培训陷阱:以招聘为名为培训学校拉生源;3、实习陷阱:利用实习名义使用廉价劳动力;4、收费陷阱:招聘过程巧立名目收取各类费用;5、侵权陷阱:以考察为名,无偿占用设计成果;6、广告陷阱:招聘信息做广告,不是招人是卖货;7、名称陷阱:招聘名称诱人,实际工作气人;8、保险陷阱:录用先考保险代理执业证,进来全当保险代理;9、劳务陷阱:先说招聘合同制,录用后变劳务工;10、推销陷阱:招聘销售人员,实为推销、传销工作。
对此,笔者精选了读者在求职中普遍遇到的3大陷阱,结合在职场中出现的一些案例,采访了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的副主任丁峰、以及上海市华益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萱,以期给读者一些警示和建议。
培训陷阱警示
日前一项有关培训陷阱的调查显示,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培训陷阱的人群中,普遍反映培训市场上存在着以下4大陷阱:
陷阱1:培训效果有夸张成分
调查显示,约有34.8%的人认为培训效果有夸张成分,故意扩大培训的效果,比如保证考试通过、保证找到工作等,结果学员去培训的时候才发现,实际的效果与宣传相差甚远。
陷阱2:培训老师名不副实
有20.8%的人表示培训老师名不副实。有许多培训师资的抬头都非常大,但当学员奔着这些名师去培训的时候,结果却被告知,这些名师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来上课了,临时更换成别的老师。要么师资的名声很响,但上课内容不过如此。
陷阱3:培训学校不够规范
觉得培训学校不够规范的占19.3%。许多机构没有教育资质也盲目开课,培训时间屡屡更改、培训师资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成体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等到学员去投诉时,发现培训机构已人去楼空。
陷阱4:培训证书有水分
有17.5%的人认为培训证书有水分。目前,各种各样的证书鱼龙混杂,许多机构为了吸引学员,故意夸大证书的含金量。
另外,还有7.6%的人反映培训的课程安排相当混乱。在遭遇培训陷阱之后,大约69%的受害者会选择寻找相关部门进行投诉,18.5%的人则直接找到培训机构当面理论,只有12.5%的受访者选择忍气吞声。
专家提醒
不少培训班的广告都承诺名校名师授课,而等到真正开课时,名师却临时换人,承诺无法兑现。读者如果碰到这个情况完全可以为自己维权,可以向主办单位索赔学费,因为主办者在媒体上打出广告,读者依此报名,支付学费,双方之间建立了服务合同关系。
主办单位擅自变更授课老师、随意夸大培训内容等,违反双方之间的合同约定,情节严重的可构成欺诈,听讲者完全可以要求其作出赔偿,并退还学费。
在此也提醒大家,目前最好选择那些有资质、国家承认的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比较有保障。报名前,不妨提前打个电话咨询或者前去当面咨询。因为通过咨询,不仅可以了解到培训公司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还可以考查该培训机构是否正规。通常正规的培训公司,其咨询人员的回答也都具备专业知识。
若是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也不要盲目相信资格证书,因为很多企业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实战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证书只是锦上添花。并不是你有了证书别人就会给你职位,在选择培训时自己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延伸阅读:
“日新月异的”求职陷阱日新月异的求职陷阱对于诸多的求职者来说,通常的求职门路主要有包括媒体、网络广告,各类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公司、职业介绍所等。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广泛的求...
十大职场生存法则十大职场生存法则 之一:男女搭档干活不累。 在办公室里找到个合拍的搭档这很重要,即便是再能干的人,也不可能独自在办公室里游刃有余。还是别把自己总当成是水,运用智慧做一条处...
职业生涯规划的十大原则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职业生涯是贯穿一生职业历程的漫长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
教你如何防求职陷阱教你如何防求职陷阱 如何找工作应聘,如何防范陷阱,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是每一位求职者都关心的问题。日前,本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在执法检查中发现,虽然广大求职者对...
求职陷阱多大学生求职需谨慎求职陷阱多大学生求职需谨慎 陷阱一:高薪诱你搞传销 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在网上以高薪招聘为名引诱毕业生上当,一些求职者因不了解情况而受骗。...
学生打暑假工注意陷阱学生打暑假工注意陷阱1.一定要到正规的人才市场获取有效的信息,不要轻信路边张贴的小广告,遇到高薪、抵押上岗等情况时,要多留一个心眼,谨防陷入求职陷阱。2.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学...
求职收费陷阱求职收费陷阱 部分用工单位要求入职者必须体检才能上岗,同时还指定医院或者亲自安排医生进行体检。这种操作都带有一个共性即利用职场新人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要求其缴纳各种...
求职者提防招聘“陷阱”春节假期结束后,企业招工进入高峰期,火车站、汽车站附近街头出现大量招工人员,各种招聘广告随处可见。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招工广告上的招聘信息并不完全真实,求职者应提防...
暑期兼职谨防陷阱暑期兼职谨防陷阱 一、非法中介机构骗术多。武汉工业学院王同学放假时,通过一家中介公司(交了60元的中介费)找到一家公司应聘,该公司先对其进行各种体检(收取了110元的体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