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文化基础知识]中国茶艺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茶道艺术,下面是文书帮小编为你整理的茶艺文化基础知识,一起来看看哦! 茶艺茶道的基础知识【1】...+阅读
佛道品茶茶艺的基本步骤是怎么样的?茶道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茶艺茶道的步骤,一起来学习吧!
(一)莲步入场
在平和优雅的佛乐声中,住持师和大师兄、二师兄、两位沙弥尼身着佛装,穿海青,披幔衣,轻移莲步,进入禅房。
众尼拐弯走的是直角,佛家认为无方不圆,要修到功德圆满,需要行走有方,拜佛有礼。
行走坐卧,皆有佛理。
(二)焚香顶礼
进入禅房后按次序站于拜垫前,住持师到供桌前,右手持香,左手三指在前,右手三指在后,将香在灯上点燃,二指夹香,双手顶礼,心中默念:弟子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以香头点绕小圈,焚香行礼。
小圈代表十方法界,十方是佛教中的空间,三世是佛教中的时间,佛、法、僧是佛教三宝,焚香顶礼,表达虔诚之意。
(三)礼佛三拜
焚香之后再拜佛,这是标准的佛教拜佛仪式。
两足呈八字站好,曲膝弯腰,右手按于拜垫中央代表佛,左手按于拜垫左上方代表法,右手从中央移至右上方与左手并齐,两拇指相接,掌心向上翻莲花掌,五体投地,心中想着为众生接福接寿,左手接福,右手接寿。
收掌虚握,手心向下,心想将福寿施于众生。
古时的五福为长命、富贵、健康、道德、和平。
礼佛三拜,为众生祈求福寿双全,与中国茶德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相处、敬爱为人一脉相承,意蕴相通。
(四)普施甘露
住持师到供桌前,合十行礼,取净杯上一柱香点燃,摆放于供桌。
右手持净杯绕香三匝,左手仰竖慧力智三指,右手持杯放于左手三指上,取柳枝放于杯上,竖二指靠杯边,走到拜垫前,右手中指在杯中水面写佛字,在左手腕处写佛字,并用柳枝蘸水点洒。
然后长跪拜垫上,再用柳枝蘸水向左、中、右点洒甘露。
再绕四周向四方普洒甘露。
佛教教义含普施甘露,普渡众生。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悟之佛,而迷与悟,惑与觉,只在吾人方寸之间。
而茶也古称甘露,先苦后甘,其滋味在于自我品尝,而难以明示。
可见茶佛一理,茶佛一味很有道理。
(五)打坐禅定
礼佛三拜后,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便要打坐参禅入定。
禅定是佛教的基本修持方法,禅是静虑之意,定是指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
坐禅要半跏趺而坐,头背正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且过午不食。
茶叶性淡,醒脑提神,利于佛教修练禅定。
所以佛家把茶叶称为神物,历来倡导饮茶,达到止息杂虑,安静沉思,静心自悟。
(六)抽衣净手
在住持师、大师兄、二师兄禅定之时,沙弥尼即做泡茶的准备工作,脱去幔衣、海青,只留小衣,便于操作。
按照佛教的习俗,将衣服整齐有序地折叠起来,放于垫上,默念阿弥陀佛,虔诚认真。
然后净手,不仅为了卫生,也是一种礼貌。
(七)烫杯泡茶
两沙弥尼摆放好茶几。
二师兄为主泡,两沙弥将茶具放在二师兄茶几上,然后生火烧水。
五台山佛茶用的是佛地圣水般若泉泉水。
般若泉水具有清心保健的功效,是泡茶的佳品,曾有茗啜般若智爽神怡的美称。
煮水用的是五台山千百年来传统的粘土火炉和无烟硬木木炭,有圣火煮圣水之说。
壶是山西传统的泥沙壶,保留着泥土的自然本色,有良好的保味和保鲜作用。
二师兄温壶烫杯,注入茶海,静心分茶,将茶三次分拨,置于壶内,默念阿弥陀佛。
接着以银河落天手法注水入壶,然后以菩萨点化和普渡众生的妙法冲茶泡茶,使佛茶真正具有佛的含意。
(八)敬茶献茶
敬茶的顺序是先敬佛、再敬师,然后献宾客。
第一杯敬佛、敬法,第二杯敬师、师兄。
佛教讲究功德圆满,主张清心寡欲,明心见性,品茶悟道。
敬师之后,沙弥尼将茶奉献给各位来宾,宾客接茶时,端坐平视,双手合十,行合十礼,不需用手去接茶。
茶放桌上要等住持举杯示意,才可端杯品尝。
心静平和慢慢细品,徐徐入口,才能品出其味,领略情趣。
佛茶品茶讲究宁静清逸的情趣,不仅仅是感观上的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建树。
(九)收杯接碗
要细心品茶之后,沙弥尼按顺序收杯。
陆羽在《茶经》中说: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佛教也规定五戒、六度,推崇精神的修养和生活的简朴,贯穿在茶文化和佛教文化之中。
(十)问讯退场
在欣赏享受完礼佛茶的意境和甘苦之后,住持师和众沙弥尼要向佛问讯、向宾客问讯,然后按顺序退场。
希望礼佛茶以独特的魅力,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无穷的回味。
延伸阅读:
茶文化中茶道和茶艺的本质区别茶文化中茶道和茶艺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很多朋友分不清茶艺和茶道,其实是有区别的,那么茶道和茶艺有什么区别?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