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1周年手抄报200字]2010年是祖国六十一岁的生日,2009年也是为祖国献出鲜血和生命先烈的生日。我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要永远记得他们,记得那些心灵纯真、灵魂圣洁的先烈们。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阅读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一、教师节名人名言警句
1、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
2、陶行知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要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要躬亲共守。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4、乌申斯基说:教师是认得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5、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却是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有事独一无二的。
6、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7、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8、园丁——崇高的称号。看那枝头绽放的鲜花,是您辛勤的汗水灌浇。祝福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9、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10、每年,我把第一缕春光和贺年卡一起寄给您;我亲爱的老师,愿春天永远与您同在!
二、教师节由来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将教师节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开始,即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三、教师节祝福语
1、当学子们硕果累累的时候,当桃李们庆祝胜利的时候,当我们即将走出校园的时候,当我们回眸看到您深情眼神的时候,向你致敬,无私奉献的老师!希望你快乐永远!
2、千言万语道不尽我对你的赞美,万语千言诉不完我对你的感激。九月,多情的日子,让我尽情的歌唱吧,教师节,在这个永恒的节日,请接受我们真诚的祝福,愿你们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3、曾经老师很认真的教导,我没有珍惜!如果能让我重来一次,我会再做您的学生!如果要加一个期限,一万年!曾经的我们现在也成桃李。不管怎么样我们也记得你!祝节日快乐!万事大顺!
4、比山峰高耸的是您的身躯,比天空辽阔的是您的胸怀,比大海深远的是您的情意,比金钱更价值的是您的教诲,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延伸阅读:
四年级建国手抄70年70年周年手抄报怎么写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 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
数学手抄报上弄什么内容比较好多年来,我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中进行了学办数学手抄小报的尝试,将数学教学与办报活动有机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正确引导,以报促学 为了丰富...
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是国际上通用的数码。这种数字的创制并非阿拉伯人,但也不能抹掉阿拉伯人的功劳。阿拉伯数字最初出自印度人之手,也是他们的祖先在生产...
开学第一课手抄报校园是美丽的银河,朗朗书声是银河上回荡的清波,老师踏着清波,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希望就从这里开始. 每个人都有一个未来的梦想,每个人对明天都有所希冀.希望,携着你的手,进入一片人...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 教师节来历 :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
教师节手抄报内容大全悦耳的铃声,妖艳的鲜花 都受时间的限制 只有我的祝福永恒 永远永远祝福您 给我智慧之泉的老师 愿我的祝福像清茶滋润您干涸的喉咙,像蜡烛照亮您的办公室,像鲜花送给你一片清香!...
教师节手抄报的内容1,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3、在我...
教师节手抄报的内容简单我是一棵绿树,沐浴着智慧的阳光,在您知识的土壤里,茁壮成长.天的深情,地的厚爱,铭刻在我心里,生生世世,永不忘怀。 老师,您还记得我吗?那个顽皮而不懂事的孩子.当您收到这张心意卡时,...
关于教师节手抄报的内容教师节手抄报内容 : 教师节来历 :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