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学习方法技巧常识

冬至养生攻略有哪些

04月27日 编辑 fanwen51.com

[冬至养生应注意哪些]12月22日冬至节气,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阅读

冬至养生攻略有哪些

一、早点睡 重调神 《黄帝内经》强调:“冬三月,为闭藏”,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冬至时节,万物生机潜伏、白昼缩短、黑夜延长。人应该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合理安排作息。此时,作息应调整为早卧晚起,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中医认为,寒冷阴邪是最大的养生“杀手”,对阳气偏弱的老年人来说,如果起床或晨练过早,容易受到寒邪侵袭、受凉,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诱发心绞痛、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专家指出,为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在三九时期,中老年人还要注意养神。因此要做到,平时处事要豁达,待人要和善,保持心情舒畅。同时也要充实生活,丰富精神世界。养花、下棋、写字等不仅能培养高尚的情操,还有益于身体健康,是调神养性的一种不错方法。

二、多喝水 微出汗 有人认为,冬至时期,天气寒冷,人的活动量也会减少,因此不需要经常喝水,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

专家表示说, 冬季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人体大脑与身体各器官正常运作仍需水分,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水分摄取不足,再加上冬季排汗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血栓也容易形成,这会加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因此,在冬至以后,人们也要养成适量喝水的习惯。一般建议,成人每日饮水量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冬季养生要适当锻炼筋骨,出点汗。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以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此外,对于老年人来说,冬季不宜频频沐浴,水热所迫,汗出淋漓,很易感寒生邪,故北方冬季一周洗澡一次是比较适合的。 冬至养生

三、泡泡脚 多护足 冬至阴气最盛,养生最重要的是保暖御寒,防止阴邪入侵机体。

俗话说:“寒从脚起”。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都有相应的穴位。因此,冬季必须注重足部的保暖,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泡脚,有条件的话可以同时按摩脚部穴位。 早晚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

冬至起居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冬至期间,应勤晒被褥。经日光暴晒后的被褥,会更加蓬松、柔软,还具有一股日光独有的香味,盖在身体上会使人感到更加舒服2。冬至时节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和防风。中医有“头是诸阳之会”的说法,就是说人体内的阳气很容易上升而聚集在头面部,也最容易通过这个部位向体外散发。 在寒冷的冬天,若不注意保护头面部,令其长期暴露在外,我们的体热就会从这里外散,导致能量消耗、阳气受损。另外,在外界冷空气的刺激下,头部的血管很容易收缩,肌肉也会跟着紧张,极易引起风寒感冒、咳嗽、头痛、鼻炎、牙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症,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则有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冬至时节一定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和防风。俗话说“天天戴棉帽,胜过穿棉袄”,在户外最好戴上帽子、口罩等对头面部加以保护,尤其不要让头部迎风吹,而且要尽量避开过道风。

即使不在户外,也要注意防风,比如在车里不要大开车窗,晚上不要在打开窗户的房间睡觉。 出汗后不要吹冷风,更不要马上到户外去,以免着凉感冒。洗头发时水温最好不要低于35洗完头发后,等头发自然干透或用电吹风吹干后再到户外去。

冬至养生注意什么

1、吃:宜清淡讲五性

饮食一是要适量清淡。《黄帝内经》讲了一个道理: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道:过多吃美味的食物伤胃。二是要看食物的属性和身体的需要。任何可吃食之物都有性,离不开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体内热时应吃凉性的,体内凉时应吃热性的。如:胃热,应吃寒性的香蕉;胃凉应喝热性的姜汤。如果吃反了会闹出病来。又如:每年立秋至秋分之间气候燥热,不宜吃辛辣之物,易引发胃和大肠燥热火气上攻,导致耳聋、耳鸣等症。

水果吃得合适是营养,吃得不当有害于身体。脾胃虚便稀时不要吃水果,气盛便干时多吃水果。

2、喝:酒适量茶有别

饮酒要遵循规律:一是适量。过量而又不能及时代谢出去,会损害内脏。二是立春至春分、立秋至秋分,要慎喝白酒。这两段时间喝白酒,易引起内脏燥热。

喝茶有益健康。茶的一大功能是去秽气。经常喝茶可去人身的异味。可是,茶也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性。

绿茶:性凉,适合胃热的人喝。

花茶:是用茉莉花等熏制的茶叶。茉莉花性温,胃寒的人喝茉莉花茶暖胃。

红茶:性温助消化。胃凉的人喝有助于暖胃。乌龙茶。结合绿茶和红茶的特点,属于平性。

4、睡:顺四时有节律

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睡个好觉,有如吃个母鸡。”睡觉为什么如此重要?那就是老子讲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晚间睡觉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白天工作学习是能量的释放。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冬至养生常识

三阳开泰 主料:猪肚 300克 鱿鱼(鲜) 100克 鸡腿 200克 猪腿肉 150克 辅料:香菇(鲜) 50克 竹荪(干) 50克 莴笋 50克 油菜 100克 调料:蚝油 10克 植物油 15克 盐 4克 白砂糖 5克 胡椒粉 3克 各适量 做法:1. 猪肚洗净,先煮熟再切片; 2. 鱿鱼切花,氽烫过捞出再用; 3. 猪腱肉(猪腿肉)、鸡腿切块,烫除血水备用; 4. 香菇,竹荪泡软,去蒂,切小块; 5. 莴笋先煮熟切条; 6. 油菜氽烫过再冲凉备用; 7. 将猪肚、鱿鱼、鸡腿、猪腱肉、鲍鱼放沙锅内,加入所有调味料先煮10分钟,再加香菇、竹荪和笋同煮,以小火煨半小时,使其完全熟软入味; 8. 放入油菜,煮熟即移出食用 团团圆圆 主料:糯米 1,000克 辅料:生腊肉200克 ,鸡蛋 150克 调料:花椒粉 5克 盐 5克 大葱 100克 姜 20克 各适量 做法:1. 将糯米用温水浸泡2小时后,上笼中蒸40分钟; 2. 把糯米饭摊凉,待温热时,打入鸡蛋; 3. 先把腊肉煮熟,然后切成丁状; 4. 葱切葱花,生姜去皮、切成末; 5. 将所有配料放入糯米饭里,加花椒粉和盐(可按自己口味定)拌均匀(拌均匀后,可以挖一小块,放微波炉里烤30秒,试一下味道,主要是有生鸡蛋,其实也可以吃,不过就要胃肠功能好的)。

6. 拌均匀后,把手先用水沾湿,然后取25克左右,捏成圆形。

延伸阅读:

冬至将至养生常识你知道多少冬至养生主要包括起居、养心、药物、饮食、进补禁忌等五个方面。 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

冬至中医养生常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在十二辟卦中属地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一阳来复,象征阳气的初生...

冬至女性养生小常识自古就有秋防燥、冬防寒的说法,因为冬季寒冷,特别是北方寒风刺骨,如果不注意防寒,那么,外寒侵入机体,经久不散,易伤人体的阳气,导致内寒产生,使人生病。从冬至到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俗话说,冬至如年。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我国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冬至祭祖等民间风俗,至今仍有流传。...

冬至有哪些饮食习俗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

男人有哪些养生窍门男子养生方法 生活要规律 无论工作还是家务应忙而有序,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才是科学可取的办法。而不是熬夜加班加点使身体疲劳到极限,这样,不仅欲速则不达,而...

秋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秋季养生小常识有哪些早睡早起能养肺。 春困秋乏,秋天很容易感到困倦,但不少人还是延续夏天的“夜猫子”习惯,熬到很晚才睡觉。中医上常讲“秋养肺”,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睡早起。早睡能够顺应阴...

秋天保健养生的方法有哪些保健养生常识1. 饮食调养。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另外还应“少辛增酸”。就是说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食...

冬季养生常识有哪些冬季应该如何养生冬季养生常识有哪些冬季应该如何养生,冬季养生窍门?方法/步骤 第一:穿衣 冬天天气寒冷,这个时候为了保暖很多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但是你知道吗,这个时候的头部、手部以及脚部...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