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公文写作

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潮多元化

11月12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中国共产党先进于其他政党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因此,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工作。 科学的理想信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

党的理想信念究竟是什么?我们通常说,党的理想信念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这仅仅反映了理想信念的一个方面。党的理想信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核心

价值观,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包含了党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等等;二是策略层面的内容,即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对不同历史时期,特定国家内的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党的纲领路线,等等。

这两个层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又构成了党的指导思想最主要的内容。因此,理想信念与党的指导思想是不可分的。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对于政党来说往往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本身是科学的,那么就具有悠久的生命力,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作用。二是这种核心价值观如果被社会多数人认同的话,就意味着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相容的。那么,只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党的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就有可能、有机会长期存续下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西方政党历史悠久,其策略层面的内容变来变去,在政策上有趋同之势,但其核心价值观可以持续一二百年不变,如自由、民主、人权等等。如果那些政党放弃了这些基本信念,就会被社会主流所抛弃,就不可能执政。而那些放弃了原有核心价值观的党,重新确立的指导思想也是向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独有的理论优势,是赖以存身立命的科学信念,放弃了这面旗帜,就意味着共产党自身不必存在了。当然,在说到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时候,需要指出的是,党的理想信念并不是万古不变的“圣经”,党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是逐渐加深的。比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长期坚持的,但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的。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即策略层面的内容,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规律在具体历史阶段的体现,这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加以发展。这一层面的内容与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科学的信念、方法论作指导,能否正确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发展规律,能否确立正确的纲领路线,就带有偶然性;而没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策略层面的发展变化,那么,对于终极目标的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就会变成“圣经”。这两个层面的内容缺一不可,但二者不能搞混。前苏共在理想信念的问题上留给我们的教训,就在于先是以僵化的态度对待应当与时俱进的内容(如对形势的判断,几十年间一成不变地宣布资本主义进入总危机,同时过高地估计了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等),后又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能否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党的理想信念,党的理想信念本身是否科学,对于政党来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的确是一个关系到党的生命的问题。

确立理想信念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同步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对于党员来说同样如此。从理论意义上讲,党的理想信念通过教育灌输,可以内化为党员个人的追求,转变为党员的行为。从实践来看,也有不少这种例证。但一般来说,这种内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思想教育的成果最终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社会存在与受到的教育有反差,那么,教育的成效就会受到冲击、抵消,也就难以内化为个人的追求。

在中国当前的现实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形式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这必然造成社会阶层分化、多种利益群体共存的局面。这种分化一方面是不可抗拒的,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对党带来诸多影响。比如,如果不能稳妥地解决社会公正和腐败问题,党的理想信念乃至党的性质,都会受到群众质疑;在部分群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时,理想信念对其就缺少说服力;市场经济通行的平等竞争规则,不可能不影响到政治层面,如何以民主法治的形式在政治层面反映出来,也成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考验。然后是世界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人们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解决上述问题,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筑在扎实的基础上,惟一的出路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在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解决一切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了,党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为党员和大多数群众所认可。

党的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在社会利益群体呈多元格局的状态下,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多元状态。党员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与多种社会思潮冲击的问题。这里,就产生了党的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关系。党的指导思想对于社会思潮来说,具12全文查看有两重性:一方面,党的指导思想必须与社会主流思想或主流意识形态相容,如果不相容,那么党就失去了长期执政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另一方面,真正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可以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力量,促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与党的指导思想相容。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党的行为是否为群众所认可。

正确处理党的指导思想

一元化与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关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党组织内部来说,党员本来就是在理想信念一致的基础上自愿加入党组织的,党的指导思想只能是也必须是一元化。但是,对于社会来说,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以强制性手段使社会思潮一元化,只能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使社会主流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与党的指导思想相容,党的纲领路线被人民群众认同。能否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的考验。

12全文查看■中国共产党先进于其他政党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科学的理想信念。

因此,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工作。 科学的理想信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

党的理想信念究竟是什么?我们通常说,党的理想信念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这仅仅反映了理想信念的一个方面。党的理想信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核心

价值观,如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包含了党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等等;二是策略层面的内容,即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内容,比如,对不同历史时期,特定国家内的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党的纲领路线,等等。

这两个层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又构成了党的指导思想最主要的内容。因此,理想信念与党的指导思想是不可分的。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对于政党来说往往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政党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本身是科学的,那么就具有悠久的生命力,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作用。二是这种核心价值观如果被社会多数人认同的话,就意味着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相容的。那么,只要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党的理想信念、意识形态就有可能、有机会长期存续下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西方政党历史悠久,其策略层面的内容变来变去,在政策上有趋同之势,但其核心价值观可以持续一二百年不变,如自由、民主、人权等等。如果那些政党放弃了这些基本信念,就会被社会主流所抛弃,就不可能执政。而那些放弃了原有核心价值观的党,重新确立的指导思想也是向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独有的理论优势,是赖以存身立命的科学信念,放弃了这面旗帜,就意味着共产党自身不必存在了。当然,在说到长期性和稳定性的时候,需要指出的是,党的理想信念并不是万古不变的“圣经”,党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也是逐渐加深的。比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长期坚持的,但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的。

第二个层面的内容,即策略层面的内容,实际上是社会发展规律在具体历史阶段的体现,这需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加以发展。这一层面的内容与核心价值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科学的信念、方法论作指导,能否正确认识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发展规律,能否确立正确的纲领路线,就带有偶然性;而没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策略层面的发展变化,那么,对于终极目标的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就会变成“圣经”。这两个层面的内容缺一不可,但二者不能搞混。前苏共在理想信念的问题上留给我们的教训,就在于先是以僵化的态度对待应当与时俱进的内容(如对形势的判断,几十年间一成不变地宣布资本主义进入总危机,同时过高地估计了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等),后又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能否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党的理想信念,党的理想信念本身是否科学,对于政党来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的确是一个关系到党的生命的问题。

确立理想信念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同步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对于党员来说同样如此。从理论意义上讲,党的理想信念通过教育灌输,可以内化为党员个人的追求,转变为党员的行为。从实践来看,也有不少这种例证。但一般来说,这种内化的过程是复杂的,思想教育的成果最终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社会存在与受到的教育有反差,那么,教育的成效就会受到冲击、抵消,也就难以内化为个人的追求。

在中国当前的现实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制形式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存,这必然造成社会阶层分化、多种利益群体共存的局面。这种分化一方面是不可抗拒的,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对党带来诸多影响。比如,如果不能稳妥地解决社会公正和腐败问题,党的理想信念乃至党的性质,都会受到群众质疑;在部分群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时,理想信念对其就缺少说服力;市场经济通行的平等竞争规则,不可能不影响到政治层面,如何以民主法治的形式在政治层面反映出来,也成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考验。然后是世界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人们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解决上述问题,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筑在扎实的基础上,惟一的出路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在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解决一切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了,党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为党员和大多数群众所认可。

党的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在社会利益群体呈多元格局的状态下,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多元状态。党员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与多种社会思潮冲击的问题。这里,就产生了党的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关系。党的指导思想对于社会思潮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党的指导思想必须与社会主流思想或主流意识形态相容,如果不相容,那么党就失去了长期执政的意识形态合法性;另一方面,真正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可以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力量,促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与党的指导思想相容。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党的指导思想是否科学,党的行为是否为群众所认可。

正确处理党的指导思想

一元化与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关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党组织内部来说,党员本来就是在理想信念一致的基础上自愿加入党组织的,党的指导思想只能是也必须是一元化。但是,对于社会来说,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以强制性手段使社会思潮一元化,只能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使社会主流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与党的指导思想相容,党的纲领路线被人民群众认同。能否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先进性的考验。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