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公文写作

关于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决定

11月29日 编辑 fanwen51.com

[转变发展方式须做到“四个加快”]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布局科学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结构优质化、产业水平高端化。要坚持以质取胜,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抓好高水平大项...+阅读

关于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决定

旅游业作为现代先导型的朝阳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强、产业链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我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良好,形成了自然与文化相映、历史与现代互补的独特旅游资源。为推动旅游产业跨跃式发展,尽快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促进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特作如

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两地一中心”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兴市”战略。按照“重长远、抓基础、突重点、强特色、求实效、育精品、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举全市之力,加快大开放、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江津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2、战略发展目标:努力把江津建设成为主体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功能齐全、服务质量优良、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3、经济发展目标:到2007年,接待游客达160万人次(20的增速测算),旅游总收入3.1亿元(20),比2002年(77.1万人次,1.5亿元)翻一番,实现跨跃式发展。到2010年,接待游客达375万人次(25),旅游总收入6.8亿元(30)。比2007年翻一番,形成名副其实的“川有九寨天堂,渝有四面风光”。到2015年,接待游客达1144万人次(25),旅游总收入25.2亿元(30),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江津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三、产业布局

4、优化产品结构,打造旅游精品

以景区建设为中心,整合旅游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按照“一线”(即“走马——几江——四面山”旅游观光风景线)、“三大品牌”(即“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文化旅游”)的产品结构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推出精品的基本思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旅游开发与文化发掘相结合、加强管理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产品建设与宣传促销相结合、提高服务质量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培育精品、创造名牌,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5、发展旅游服务业,延长旅游产业链

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已构成现代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要素,不仅是行业的主体,而且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因此,要重视它们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发展壮大旅行社业:景区需要旅行社来宣传和推出,市场需要旅行社拓展和巩固。要严格把好旅行社设立、导游资格审核关,鼓励旅行社依法经营、走向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服务质量、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活跃旅游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建设和形成完备的旅游交通体系,切实解决旅游的可进入性;通过组建旅游专业运输、设置旅游专线、更新新型舒适的旅游交通工具、维护正常的营运秩序等措施为旅游提供优质服务。

配套完善餐饮住宿业:完善主接待中心和次接待中心功能,形成安全卫生、服务优良的高、中、低档次结构住宿接待体系,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弘扬餐饮文化,开发各具特色的新品、精品,举办美食旅游活动,展示江津美食品牌。

发展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既要优化传统的旅游商品,又要利用资源和现代科技,加强对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挖掘和推出一批既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又具有实用性和纪念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绿色食品和旅游用品,定期举办旅游商品大赛,不断提高我市名、优、特旅游商品在市场的比重。在四面山、几江城区、李市等较成熟的景区或沿线规划建设旅游购物中心,延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工作重点

6、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实施科学的规划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规划先行、策划并举”。按照创建旅游胜地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对全市旅游发展总规和详规进行修编。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及相关专业、产业规划与《江津市总体规划》的更好衔接,既体现融入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建立旅游项目库,完善专家评审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要严格景观规划控制,坚决杜绝低水平,近距离的雷同建设,坚决杜绝无序开发和乱搭乱建现象。通过规划实施,实现旅游景区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高品位、高效益的需求。

7、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物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按照“严格保护、统12全文查看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文化部门牵头组织人员加强对江津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先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特别要突出对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聂荣臻元帅、陈独秀、钟云舫、吴芳吉四大名人与中山、塘河、石蟆、白沙四大历史文化古镇的文化开发,对一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物

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更好地融入旅游开发建设中,研制、开发文化工艺品,编制文化旅游宣传品,要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鼓励和创办旅游文化娱乐表演公司,推出地方特色文化精品,丰富旅游文化,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既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8、实施市场运作,发展旅游产业

项目开发建设是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只有变成旅游产品才能创造效益,旅游产品必须依托项目开发。要按照“规划出项目,项目引资金,资金促发展”的思路,继续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资源控制、政策引导、行业管理、安全监管、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实施资源所有权、行政管理权、开发经营权和监督保护权的有效分离和制衡。采取市场运作,突出企业在景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客源市场拓展、旅游经营服务、旅游产品和商品开发、销售等方面的主体地位。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

9、加强区域合作,实施旅游联合战略

按照区域旅游“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流”的原则,认真实施重庆市与四川省、贵州省签订的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与贵州赤水市、习水县、四川合江县的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宣传促销、无障碍旅游措施。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联合,加快中山镇至四川佛宝、四面山至贵州习水出境公路建设步伐,共同打造“渝川黔旅游金三角”世界级旅游品牌。修建付家至綦江中峰江津段高等级公路,打通渝南精品线,发挥我市在跨区域合作中承东启西的主导作用。

10、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按照“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促销机制,精心策划、包装产品、推出新品,形成对外宣传的整体合力,提高宣传促销的实效。大力实施“以节促旅”,定期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四面山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推介会和旅游交易会。不断更新促销手段,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打破在市场竞争中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局面。各级、各部门要把宣传旅游作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主动争取各种全国性的会议和活动在江津举行,主动宣传江津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市场开拓。实施“金旅工程”,加快构建全市旅游电子信息网。建立功能齐全的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建立与重庆市、全国各省市联网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市场信息服务,实行网上旅游服务交易。

11、建立责任制,加强旅游安全工作

强化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社会治安、交通安全、设施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卫生、紧急救援等项工作。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重点做好旅游高峰期和重点旅游区社会治安、交通疏导、卫生防疫、健康保障和紧急救援工作。加强日常安全工作检查。严格大型节庆活动安全审查。重点督查高风险旅游项目、游客运载工具和安全关键部位。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旅游保险服务。

五、保障措施

12、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

调整充实“江津市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由市委主要领导任主任,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一领导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旅游发展目标和建设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建立旅游工作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形成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社会整体联动的新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高度负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落实,有条件的要充实机构和人员。强化旅游主管部门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市场监管、督促检查、联系指导等管理职能。建立四面山管委会特设机构并赋予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

13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树立大旅游意识。从领导干部到一般群众,都要牢固树立宣传旅游、服务旅游、发展旅游、支持旅游的观念,切实做到“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事事关系江津形象”。按照“交通围绕旅游先行、农业围绕旅游调整、工业围绕旅游发展、城市围绕旅游建设、商业围绕旅游搞活、文化围绕旅游开发”的工作措施,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共同强化旅游综合管理,形成主动配合、相互支持的整体合力。市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把旅游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规划和议事日程,抓住重庆市全力发展旅游的契机,争取更多相关的项目挤进重庆市发展的“盘子”,每年为旅游工作做一件实事,并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考核。与旅游发展相关的重点部门,更要做好相关工作,市计委要把旅游发展和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规划、国土、林业、水利、市政、文化、宗教等部门要抓好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资源保护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资源保护;公安、交通、安全、工商、物价、商贸、卫生、质监等部门要加强旅游运输、安全、市场秩序、食品卫生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旅游景区内的重点建设项目,要由市计委、国土、建设、规划、旅游、环保、文化等部门组成联席办公会议制度,进行审查和审批。违规开发建设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14、依法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建立旅游、公安、工商、物价、卫生、文化、交通、安监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深入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出台《江津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加大景区综合执法力度,建立反应灵敏的旅游投诉受理和协调处理机制,维护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积极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全面推进旅游星级饭店、国家旅游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引导旅游企业贯彻国际标准,促进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加大对旅游行业的管理力度,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发挥好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自律、服务和监督作用。

15、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旅游发展条件

(1)坚持政府导向性投入

2005年市财政安排1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以后每年在上年的基础上增长不低于10,严格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旅游宣传促销、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及建设、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60用于四面山景区旅游发展。各旅游相关的镇(街)、部门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并按一定增幅加大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国有旅游资源和企业整体或部分转让、拍卖的收益,专项用于旅游业的发展。

(2)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

争取旅游结构、旅游国债、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乡村公路、扶贫开发和移民安置后期扶持等专项资金对发展旅游业的投入,重点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产品开发。

(3)鼓励社会投融资发展旅游

整合社会资源,组建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扩大项目融资规模。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经批准可以发行股票、债券。经银行评估认可,景区项目特许权、营运权、收费权可作为申请贷款的质押担保。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联营方式依法与开发商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涉及占用农用地的,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4)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①对非政府投入单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可按建设规划采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分期供地、分期办证,土地出让金实行收支两条线,林地恢复费、配套费等规费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分期付款,税收实行个案优惠政策。

②对符合西部大开发规定并在三峡库区注册的旅游企业,经批准可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用足用活国家关于三峡库区旅游项目全额贴息和投资补助政策。三峡库区旅游企业和项目可比照工业企业、项目享受优惠政策。旅游企业创汇比照出口创汇奖励办法实行奖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配备的旅游营运车辆,交通部门应予支持。

③对宾馆、饭店、旅游企业实行与一般工商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由市物价局制定方案,办理报批手续后执行。宾馆饭店污染物排放按下限收费;排放污水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管内的,环保部门不再征收排污费,如超过城市污水处理厂接纳标准的,按规定征收排污费。

④税务部门在旅游企业营业额中按1.5收取旅游宣传促销费,由旅游局统一安排使用。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促销费,在不超过营业收入5‰范围内,上缴的行政性收费,可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⑤市区除极少数路段外,凡允许公交车通行的道路,原则上允许旅游客车通行,外地旅游客车可在中心城区和风景区道路行驶,直达各景区(点);旅游景区附近的停车场点,要实行旅游客车优先停靠的原则;允许并积极鼓励市区和景点附近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场地节假日对外开放停车;对外地进城客车的一般性违章,应以教育为主,尽量当场从轻处罚,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从快从简进行调解处理,尽可能减少游客滞留时间。

⑥对引进国内外旅游客源的行为予以表彰和奖励。经审核确认后,对招徕海外来津过夜游客的我市自主外联海外游客的国际旅行社,按每人每天3元人民币的标准给予外联奖励;对接待海外来津过夜游客的国际旅行社,按每人每天0.5元人民币的标准给予接待奖励;对年接待国内过夜游客人数超过3万人天,实缴税金3万元以上的国内旅行社(门市部),每超出1千人天,奖励人民币1000元。

⑦对从重庆市引入我市举办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的大型会展和旅游节庆活动,给予1—3万元的奖励。对引进特别高规格国际、国内会议的,奖励金额可适当上浮。

⑧鼓励将旅游纳入职工福利和奖励的内容。实施公务员及其它劳动者带薪休假制度。社会团体获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开展旅游消费信贷,刺激旅游消费。

16、以人为本,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旅游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要加大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和经营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设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队伍。对旅游管理部门的机构和人员编制做一些适应性调整,要以创一流管理水平为目标,努力建立规范、有序、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推进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12全文查看关于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决定

旅游业作为现代先导型的朝阳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强、产业链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我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良好,形成了自然与文化相映、历史与现代互补的独特旅游资源。为推动旅游产业跨跃式发展,尽快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促进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特作如

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两地一中心”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兴市”战略。按照“重长远、抓基础、突重点、强特色、求实效、育精品、创品牌”的发展思路,举全市之力,加快大开放、拓展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效益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江津旅游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2、战略发展目标:努力把江津建设成为主体形象鲜明、产品特色突出、旅游功能齐全、服务质量优良、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3、经济发展目标:到2007年,接待游客达160万人次(20的增速测算),旅游总收入3.1亿元(20),比2002年(77.1万人次,1.5亿元)翻一番,实现跨跃式发展。到2010年,接待游客达375万人次(25),旅游总收入6.8亿元(30)。比2007年翻一番,形成名副其实的“川有九寨天堂,渝有四面风光”。到2015年,接待游客达1144万人次(25),旅游总收入25.2亿元(30),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江津成为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三、产业布局

4、优化产品结构,打造旅游精品

以景区建设为中心,整合旅游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按照“一线”(即“走马——几江——四面山”旅游观光风景线)、“三大品牌”(即“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文化旅游”)的产品结构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推出精品的基本思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旅游开发与文化发掘相结合、加强管理与机制创新相结合、产品建设与宣传促销相结合、提高服务质量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培育精品、创造名牌,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5、发展旅游服务业,延长旅游产业链

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餐饮住宿业已构成现代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要素,不仅是行业的主体,而且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因此,要重视它们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发展壮大旅行社业:景区需要旅行社来宣传和推出,市场需要旅行社拓展和巩固。要严格把好旅行社设立、导游资格审核关,鼓励旅行社依法经营、走向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服务质量、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活跃旅游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基础条件。要加强建设和形成完备的旅游交通体系,切实解决旅游的可进入性;通过组建旅游专业运输、设置旅游专线、更新新型舒适的旅游交通工具、维护正常的营运秩序等措施为旅游提供优质服务。

配套完善餐饮住宿业:完善主接待中心和次接待中心功能,形成安全卫生、服务优良的高、中、低档次结构住宿接待体系,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弘扬餐饮文化,开发各具特色的新品、精品,举办美食旅游活动,展示江津美食品牌。

发展旅游商品和旅游购物:按照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既要优化传统的旅游商品,又要利用资源和现代科技,加强对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挖掘和推出一批既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又具有实用性和纪念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绿色食品和旅游用品,定期举办旅游商品大赛,不断提高我市名、优、特旅游商品在市场的比重。在四面山、几江城区、李市等较成熟的景区或沿线规划建设旅游购物中心,延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工作重点

6、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实施科学的规划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规划先行、策划并举”。按照创建旅游胜地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对全市旅游发展总规和详规进行修编。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及相关专业、产业规划与《江津市总体规划》的更好衔接,既体现融入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要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建立旅游项目库,完善专家评审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要严格景观规划控制,坚决杜绝低水平,近距离的雷同建设,坚决杜绝无序开发和乱搭乱建现象。通过规划实施,实现旅游景区高质量、高水平的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高品位、高效益的需求。

7、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物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文化部门牵头组织人员加强对江津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先巴文化、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楹联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特别要突出对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聂荣臻元帅、陈独秀、钟云舫、吴芳吉四大名人与中山、塘河、石蟆、白沙四大历史文化古镇的文化开发,对一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物

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将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更好地融入旅游开发建设中,研制、开发文化工艺品,编制文化旅游宣传品,要适应市场需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鼓励和创办旅游文化娱乐表演公司,推出地方特色文化精品,丰富旅游文化,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既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8、实施市场运作,发展旅游产业

项目开发建设是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只有变成旅游产品才能创造效益,旅游产品必须依托项目开发。要按照“规划出项目,项目引资金,资金促发展”的思路,继续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资源控制、政策引导、行业管理、安全监管、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实施资源所有权、行政管理权、开发经营权和监督保护权的有效分离和制衡。采取市场运作,突出企业在景区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客源市场拓展、旅游经营服务、旅游产品和商品开发、销售等方面的主体地位。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

9、加强区域合作,实施旅游联合战略

按照区域旅游“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流”的原则,认真实施重庆市与四川省、贵州省签订的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与贵州赤水市、习水县、四川合江县的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宣传促销、无障碍旅游措施。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联合,加快中山镇至四川佛宝、四面山至贵州习水出境公路建设步伐,共同打造“渝川黔旅游金三角”世界级旅游品牌。修建付家至綦江中峰江津段高等级公路,打通渝南精品线,发挥我市在跨区域合作中承东启西的主导作用。

10、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拓旅游市场

按照“政府做形象,企业做市场”的原则,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促销机制,精心策划、包装产品、推出新品,形成对外宣传的整体合力,提高宣传促销的实效。大力实施“以节促旅”,定期举办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四面山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推介会和旅游交易会。不断更新促销手段,加快旅游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打破在市场竞争中信息“不对称”的弱势局面。各级、各部门要把宣传旅游作为对内、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和目标管理。主动争取各种全国性的会议和活动在江津举行,主动宣传江津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市场开拓。实施“金旅工程”,加快构建全市旅游电子信息网。建立功能齐全的旅游行政办公网、旅游公众信息网、旅游电子商务网。建立与重庆市、全国各省市联网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市场信息服务,实行网上旅游服务交易。

11、建立责任制,加强旅游安全工作

强化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社会治安、交通安全、设施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卫生、紧急救援等项工作。建立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重点做好旅游高峰期和重点旅游区社会治安、交通疏导、卫生防疫、健康保障和紧急救援工作。加强日常安全工作检查。严格大型节庆活动安全审查。重点督查高风险旅游项目、游客运载工具和安全关键部位。严格执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旅游保险服务。

五、保障措施

12、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

调整充实“江津市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由市委主要领导任主任,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一领导全市旅游经济发展。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旅游发展目标和建设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建立旅游工作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形成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社会整体联动的新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产业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高度负责,分

延伸阅读:

关于加快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案关于加快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案 **区人民政府: 为了促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区政协对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走访座谈、专题协商等方式,就我...

依法行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

实现“两个一百年”,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党的十七大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办公室作为政府的“参谋部”、“左右手”,面对政府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城乡发展...

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核心提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这充分体现了市委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文...

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绿色矿山建设就是在依法办矿的前提下,综合集约利用矿产资源,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文化等多重效益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矿山建设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