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优秀作文字数作文

梵净山游记 450字以上的

07月26日 编辑 fanwen51.com

[怎样写游记]在节假日里,有不少学生会跟着家长出游去,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系列的景物。可是出游后往往需要完成一篇游记,那么关于游记是怎么写的呢?它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游玩...+阅读

梵净山游记 450字以上的

前几天,我们一家去梵净山游玩。

天还没亮,我们便乘着汽车早早地出发了。汽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梵净山山麓—护国寺。车一停,我便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来,既兴奋又激动。

这时,天空已变成了鱼肚白。我跑到护国寺前,仰望那红漆大门上悬挂着的四个醒目的蓝底金字匾“护国禅寺”。妈妈告诉我,这是着名书法家魏宇平所书。走进大雄宝殿,殿堂正中是慈祥而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两侧是四大天王,佛具智德,摄伏群魔。大雄宝殿旁边还有钟楼、鼓楼、藏经楼、圣水殿等,虽是经过修复,但古色古香,保留着古建筑风格。

参观了护国寺,我们便继续乘车向上进发,到达棉絮岭时,太阳已越上山头。车不能走了,我们便踏着万步台阶向上登。路的两旁绽放着一簇簇火红般鲜艳的杜鹃花,犹如一块猩红的地毯。路旁还有许多参天古树,它们的主干很粗,二三个人才能抱拢它。它们的根裸露着,像一条条巨蟒盘绕在岩石上。游人三五成群,或观赏,或留影,或吟诗作对,游兴很浓。

一边欣赏古树,一边顶着烈日拾阶而上。山风习习,一点也不觉得闷热。刚要转过一道山梁,只感觉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怎么?要下雨了,太阳照着的呢。仰头一看,原来是山顶有一条山涧,山涧中流下来的一绺瀑布溅起的水花,那飞流凌空直泻,如千万枝银箭射向岩石。这时,听见有人说快到了,我精神一振,加快脚步。接着,我们终于登上了凤凰山,凤凰山位于穹隆之南,因山形如一只展翅昂头的凤凰而得名。山上怪石嶙峋,最出名当属蘑菇石,由两块巨石重叠着,上大下小,壮如“蘑菇”。蘑菇石立于悬崖之上,稍有风吹,便觉摇晃。我曾见过宣传画中的蘑菇石,只是觉得它很奇特,可身处石下,心中生起一种恐惧,担心它会倾塌。我轻轻地抚摸着蘑菇石,才感觉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千百年来,蘑菇石能屹立不倒、风雨中岿然不动,不是因为蘑菇石有坚韧的脊梁吗?这不正是土家山人的最真实的写照吗?我肃然起敬。

蘑菇石虽然美观,但金顶更加独特。

我们顺着小路来到金顶脚下,金顶如玉龙啸天、直指苍穹;又如巨笋出土、巧夺天工。登山,金顶是最佳选择。不在犹豫,我们一家人加入到登山的队伍中。那登山用的铁索虽然很悠久了,但它依然黑得发亮。开始的时候我攀登得很快,越往上心里就越害怕,渐渐地慢了下来,甚至不想向上攀登。爸爸见了说:“不爬上金顶,就不算到过梵净山哟!”爸爸的话像一剂强心剂,鼓励着我向上攀登。我以飞快的速度到达一线天,登上了金顶。刚到山顶,山谷中便生起浓雾,如潮水般漫上金顶,刚才还清清楚楚的山梁、翠绿的草坪、耸立的奇石‥‥‥没了,一切都没了。到处是密不透风的浓雾,铺天盖地的乳白色,使人好像进入了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这时的梵净山仿佛一位害羞的少女,用白纱巾蒙住了自己的脸庞,不想让人看清她的模样。渐渐地,雾又如来时一般,消失在天空中,层层叠叠的山峦在阳光中也露出了身姿。梵净山的雾也是可观的,刚才还是云雾蒸腾,忽而又一哄而散,真是捉摸不定。极目远眺,风光尽收眼底,只见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群峰高耸;溪流纵横,飞瀑悬泻。这时,一股劲风扑面而来,带有几分寒意。我正站在悬崖边,令人不寒而立。

也许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吧,站在峰顶,总有一种冲动,想写下几句佳句流传,却写不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是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的名句。只觉得天太大了,人太渺小了。

夕阳西下,我们伴着凉风,踏着山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梵净山。归来后也写了一首小诗:护国千年寺,棉絮万道岭;金顶立云端,人在蘑菇石。我把它挂在书房里,以此来激励自己。

写一篇导游词

悬空寺导游词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在这个吉祥美好的日子,光临中华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 莽莽苍苍蜿蜒起伏的北岳恒山,有许多奇特的景观,古有“恒山十八景”之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建于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金、明、清均有重修,现为明清建筑风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具有险、奇、巧的特点,共有楼阁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迭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1500余年峡谷河床沙石沉积,现高度仅为45米,但站在三教殿仍有身临险境的感觉。这座纯木构建筑,瞩目远望,仿佛是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大有凌空欲飞之势,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民间道:“悬空寺,半天高,三尺马尾空中吊”,大诗人李白则用“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来形容之。

据史料记载,初建时,寺院高出地面近百米,而支撑寺院的仅仅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柱子。悬空寺为什么建在这悬崖峭壁之上而不与地相接?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势力的分裂,道教也分为南北天师道场。北魏时期,太武帝拓跋焘崇信道教,曾一度灭佛兴道,并且迎请嵩山道士寇谦之来京都平城设立道坛。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孝文帝拓跋宏下诏将天师道场移到恒山,就在当年,按照寇谦之道长“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遗训修建了“崇虚寺”,后来人们根据崇虚寺建筑悬空的特点,改称如今的“悬空寺”。 悬空寺以西为正,大门朝南,整个建筑由南向北扩建而成,越往北走地势相对越高越狭窄。寺院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有一座三层式的楼阁,内设悬梯连接。

第一部分是一个标准的寺院布局,由于建于悬崖峭壁之间,所以将一个平面的寺院布局立体化了。第一层是禅堂;第二层是大雄宝殿的两个配殿,为比肩式楼阁。真正体现“悬”的地方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两座楼之间飞架悬空栈道连接,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插入岩石里的横梁使用当地产铁杉,事先用桐油浸过,起到防虫防腐作用。之前先将木楔置于洞内,后将横梁插入,因石洞口小肚大,外边用力越大里边咬合就越紧,这样固定的横梁就把压力传到了岩石上。在横梁的下面用木柱支撑,这些木柱长短不一,有的着力,有的则虚设,甚至可以晃动,根本不受力,悬空寺像这样形似虚设、可以晃动的支柱有十多根。当然,这些虚柱不仅仅是作为装饰用的,一般情况下并不吃力,一旦承重压力增大,就起到一柱顶千斤的作用,从而使悬空寺形成一座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危中见俏的奇特建筑 悬空寺的选址充分显示出它的合理性,没有花费巨大的劳力去改造地貌,而是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峭壁的凹凸部分依势造殿,显示出各殿阁的主次错落和强烈的节奏感。

寺庙建筑半藏绝壁之中,上有巨崖掩护,两旁又有突出的石壁遮挡,下雨时雨水顺崖而下,正好滴在寺庙前檐流入峡谷,避开了雨水对殿宇的侵蚀;山风吹来两旁突出的石壁减缓了风势,减少了对寺庙的威胁。另外,对面高耸的恒山主峰天峰岭遮挡太阳,相对缩短了寺庙的光照时间,就是日照时间最长的夏至时节,每天也只有三四个小时。这些因素是悬空寺巍然屹立1500多年,仍然保持原有风采的重要原因。 悬空寺不仅以建筑奇巧著称于世,最主要的就是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全寺共有大小殿宇40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教殿”。三教殿是体现“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阁,位于悬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层。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国各地寺庙建筑中极为罕见。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世界大同的崇高境界。 悬空寺不仅外形美观,转折升降的木梯上也同样具有艺术价值。木梯上用铁钉组成数十种莲花状的图案,如繁星灿烂,似铁水迸溅,令人赏心悦目,堪称古寺一绝。既起到保护木板和装饰的作用,又赋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进寺,踏步而上,可谓“步步登莲,吉祥如意”。集实用、装饰、宗教价值于一身,可见古代建筑工匠的良苦用心。 全寺共有铜铸、铁铸、木雕、石刻、脱纱等塑像80余尊,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雄宝殿内的3尊脱纱佛像。其做法先用胶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产的麻(也叫夏布)一层层地裹,裹到一定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贴金。塑完后把里边的泥胎从底部掏出,整个塑像形成空壳,高度达50厘米的塑像,净重不超过3公斤,为悬空寺塑像中的一绝。

古往今来,悬空寺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公元735年,大诗人李白云游至此,挥毫书写了“壮观”两个大字;公元1633年,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悬空寺后,在他的游记当中留下了“天下巨观”的赞誉;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曾无限感慨地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悬空寺把美学、力学、宗教巧妙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尽善尽美,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含义,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而且是全人类的骄傲。”

说明乐山大佛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第一大石刻佛像----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游客朋友们:乐山大佛是世界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大佛上乱写乱刻,也不要任意攀爬,时值旅游旺季,请你时时留意自己的随身物品,注意安全。今天我们的参观游览线路是:先沿着游道登凌云山参观大佛头部,接着沿九曲栈道而下“临时抱佛脚”,再回到凌云寺游览后返回停车场。游览时间约3小时。 据考证: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海通和尚为了治理水患,自剜双眼发起了大佛的修建;法师圆寂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继承了对大佛的修建;在章仇兼琼被调回京城后,继任者韦皋不仅捐出了自己的俸金,还奏请朝廷动用了麻盐税款,终于在公元803年竣工。

,历时90年,工程相当浩大。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1996年,乐山大佛与峨眉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目录。乐山大佛为何享誉世界,我想应该归功于它的两个其他大佛所无法取代的特色吧。所谓“大佛”,到底有多大呢?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佛大吧?但乐山大佛是它的三倍;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通高53米算大了吧?但乐山大佛比他还要高出18米。当代诗人戈壁舟曾经赞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是对他最贴切的形容了;其次,一千多年的沧桑变化,乐山大佛依旧巍然不动,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巧妙的排水系统了。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

可见施工技艺之巧妙。现在就请大家仔细端详这尊大佛。大家可以看看大佛头顶的发髻,猜猜有多少个呢?1021个!不可思议吧?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这些发髻远看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是以石块逐个嵌就的。近看就可以看到每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大家再看他的耳朵。耳朵有7米长,可以站两个人呢。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曾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可见古代人们的智慧不可估量。大家再仔细看看他的胸部,看到什么了吗?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说明,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

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千古之谜,谁人能解?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毁掉了。 相传,当年海通大师和石匠石青为了降伏妖龙,治理水患,经过千辛万苦才开始了对大佛的修建,石青冒着生命危险在风雨中凿刻排水系统,海通大师更是用“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来保证了大佛的顺利修建。那么现在有个小小的问题要考考大家了:乐山大佛从凿好到现在到底有没有镇住这三江水患呢?!当然是镇住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乐山大佛是依山而凿的,当时凿下的大量石块填入了江中,相对提升了河床的高度,减少了地下暗流漩涡的存在。其二,当时是佛教极其兴盛的时代,而修凿了一个山一样大的大佛,在人们看来佛越大佛法就越大,因此有了心理慰藉,减少了恐慌。

第三,乐山大佛作为一个很好的航标端坐于三江交汇口,无论行船从哪个方向过来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大佛的位置。由此三点,我们可以说乐山大佛是真正的镇住水患了。好了,请大家随我沿栈道走下大佛去细细了解吧。 有不完善的地方,你自己可以改一下。

延伸阅读:

新年游记作文黄河滩风景区 1 中午一吃完饭,爸爸就带着我出发,一路往南,直奔黄河滩风景区。 过了两道坝,一公里后,飞檐翘角的黄河楼就映入眼帘,我们的目的地到了。 停好车,我赶紧往铜人像那里飞...

《黔城游记》春分过后,就是清明了。山上,田野上,又多添了一些新的绿。 绵绵的春雨,已经持续了好几周。天空被冲刷得清清爽爽。郊野四季常青的树林,远远的笼罩在雾里,仿佛周围的空气也都变成了...

《西游记》一部古老的神话故事,但却引起了儿童的喜爱,那就是《西游记》。小时候,我只是看动画片与图画书。但现在,我不仅看与读,而且还学会了思考。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

雅鹿山游记雅鹿山游记雅鹿山公园是个美丽的公园。 来到雅鹿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化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长廊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小鸟、人物、花草、风景,没有...

格列佛游记格列佛游记中的好词好句《格列佛游记》1: 好词: 顺利 虚弱 碎裂 摆布 狂风 疲惫 酣甜 矛刺 同情 友好 好句: 1、那一带正是初夏时节,天气雾蒙蒙的. 2、六名船员,连我在内,将救生的小船放下海去,竭尽全力地...

西游记西游记读书笔记10篇每篇100字10篇每篇100字西游记 西游记写的是一些神怪妖魔的故事,说的是孙悟空如何护送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这本书真是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故事小的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已经了解了一些,...

跪求小学五年级暑假游记200300字暑假去的哦游记我们南通是个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城市,狼山更是名闻遐迩。星期日早晨,我们一家三口前往游玩。上午我们先去了啬园,午餐后就直奔狼山。 一路上爸爸告诉我们,狼山古称狼五...

梵净山一游作文600字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位于贵州铜仁的梵净山。梵净山是全国著名的米弥勒菩萨道场,是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齐名的五大佛教名山。在梵净山大门,我们买了门票,进了大门。...

梵净山导游词400字。。。梵净山导游词400字。。,跪求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导游词: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752米。梵净山不仅是贵州第一山,还是中国中...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