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的七条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3000美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阅读
200*年12月3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各项支持农业和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会议指出,当前农民增收工作中,还
存在对“三农”问题认识有偏差,措施不到位;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整体拉动力不强;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滞后,不能满足农民增收需要;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会议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此,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三农”问题重大意义的认识,用抓工业的思路和理念来谋划农业,用建设城镇的思路建设农村,把农民增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领导和协调,在领导精力、扶持措施等方面向农业倾斜,积极为农民搞好信息、科技、加工、流通等方面的服务,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突出重点,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扩大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生产,进一步提高标准化饲养和木材深加工水平。加快名牌战略实施步伐,把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和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产品作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三、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切实搞好标准化生产。尽快制定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在资金、土地、信贷、税费收取等各方面提供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和城镇工商户到农村建基地、搞开发,在培强做大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加工增值高的果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要进一步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逐步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监测点,尽快试行和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四、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进一步加大在用地、注册、资金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切实抓好对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服务和监督工作。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农技组织、供销社、贩销大户、种养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和合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有能力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牵头兴办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信息不畅、盲目生产、产品销售难等问题。
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要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使土地向种植能手集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抓好以治水、兴水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完善和配套现有水利基础设施,使其充分挥应有作用。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仓储、运输以及市场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畅通无阻。积极研究建立农业投入长效机制的措施和办法,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尤其要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解决投入不足和农用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基础。
延伸阅读:
在全县中秋座谈会上的经济工作情况通报在XX县各界人士迎中秋座谈会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X (20xx年9月27日)各位老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回顾过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