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汉字体形结构发展的几个阶段]汉字的形态从整体上去把握只有两个字:分与合。分与合构成了汉字的最基本的特征,每个汉字都在分与合中进行变化的,就汉字而言,有宏观上的分与合,也有微观上的分与合。宏观上的分与...+阅读
汉字学的历史发展
汉语文字学,研究汉字形体以及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内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一种符号,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字可能是一个有完整意义的单音词,也可能是一个复音词的一个词素(或称语素),还可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单纯词的一个不表示任何意义的音节。
汉字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最初用图画来表示语义,后来由图画发展为象形文字。以后,又以象形字为基础,向表义以及一半表义、一半表音的方向发展。汉字一直没有走上纯粹用拼音符号来记录语音的道路,始终守着方块字形没有变,在世界文字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研究汉字,是研究汉语的重要阶梯。汉字学主要研究文字的结构、形体的变迁、文字的发展、字形的规范化和文字改革等问题。但汉字的形、音、义三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对字形的研究往往不能脱离音和义。因此,字形研究与字音、字义研究相结合,成为汉字研究的重要特点之一。
发展史 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教授童蒙识字的教科书。《史籀篇》(已失传)是其中著名的一种。秦统一六国后,实行统一文字。在《史籀篇》的基础上,对籀文进行改造,努力使偏旁划一,笔画减省,字形整齐方正,形成了小篆。这次对文字的整理,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到了汉代,汉字形体由小篆变成了隶书,这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步,使汉字进一步朝着符号化方向过渡。这时候着重于对汉字造字方法的研究,提出著名的六书理论。东汉许慎用六书分析篆书的形体结构,建立了研究文字的体系,著《说文解字》14篇,另有《序》一卷。全书收9353字,重文1163字,创造540 个部首。对每个字的训释,兼顾到音形义三方面。这是中国最有创造性、最有影响的字典。晋代吕忱著《字林》七卷,用隶书书写,体例与《说文解字》相同。南朝梁代顾野王著《玉篇》30卷,是第一部楷书字典。魏晋南北朝的文字学主要表现在编纂字书上。唐代文字学主要表现在刊正字体上。南北朝时期,行书、草书、楷书盛行,字的写法日趋混乱,这样的现实决定了刊正字体是唐代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唐末五代时期,徐铉、徐锴兄弟二人开始深入研究《说文解字》,徐锴著有《说文解字系传》,徐铉入宋后校订《说文解字》。二徐的著述对《说文解字》的流传起到重要作用。宋代开始注意对金石文字的研究。明代梅膺祚作《字汇》,把540个部首改造为214个部首,并创造同部首之中按笔画多少检字的方法。清代是汉字学大发展的时期,集中表现在对《 说文解字 》的研究上。这个时期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百家以上,卓有成就的有十几家,其中最受人称道的有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桂馥著《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著《 说文句读 》和《说文释例》,朱骏声著《说文通训定声》。这些学者主要从订正讹误、探索《说文解字》体例、疏通字义、补充例证等方面研究《说文解字》,这对《说文解字》的广泛流传和普遍使用起到重要作用。近代文字学主要成就表现在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上。特别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使学者们看到殷商时代的文字 。通过对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 ,可以进一步考证《说文解字》的得失和汉字的起源。当代汉字学的重要任务是对现有汉字加以进一步整理,以促进汉字的规范化,使它更好地为记录语言,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为什么文献一词在历史上语义发生变化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典籍也;献,贤也”。所以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所熟悉的各种礼仪和自己的经历。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将文与献,作为叙事与论事的依据:“文”是经、史历代会要及百家传记之书;“献”是臣僚奏疏、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在他的影响之下,关于文献的认识,便只限于一般的文字记载,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则不能称之为文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也就是说,除书籍、期刊等出版物外,凡载有文字的甲骨、金石、简帛、拓本、图谱乃至缩微胶片、视盘、声像资料等等,皆属文献的范畴。...
汉语词汇的演变中词语意义的引申有哪三种情况
3、词的借代引申义 词的“借代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整体与部分、物品与使用者、行为与行为发出者、工具与活动、材料与产品、产地与产品等都有着稳定而明显的关联,因而都可以在人们意识中建立起某种联想关系,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口”原指“人的一个器官”,后又用作指“人”的量词,这是用部分指称整体。
“便衣”原指“平常人的服装”,后又用来指“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这是用物品指称使用者。“编辑”原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后又用来指“做编辑工作的人”,这是用行为指称行为发出者。“兵”后来产生出“军事、战争”(如“纸上谈兵”里的“兵”)和“兵士”(如“强将手下无弱兵”里的“兵”)的意义,也是一种借代引申义。
4、词的比喻引申义 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比如“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由于包袱可以使人有负重感,于是人们便用“包袱”来指称“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使“包袱”产生出新的意义。“迷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浓厚的雾”,二是“比喻叫人迷失方向的事物”,后者就是这个词的比喻引申义。
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不同: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一个稳定的义项,在词典里可以查到;而比喻则是临时的修辞手段,词典里没有这个义项。(三)词义的演变 词的意义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外界及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词义的演变包括“词义深化”、“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等现象。
1、词义的深化 词义的“深化”指词的适用对象不变,但意义更深刻或更准确。
比如“人”这个词古今适用对象一致,可是古代的《说文解字》解释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古人的认识当然总会有某种局限,不能苛求;后者的释义则反映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抓住了人的本质特征。
2、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是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古义,而古义包括在今义中。
比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一切河流。“菜”在古代专指蔬菜,现泛指菜肴。“诗”原来专指《诗经》,后来则泛指一切诗歌类的文学作品。一般说来.词义的扩大总是具有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全体的特点。
3、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今义所表示的范围小于古义。如“禽”在古代指“鸟”和“兽”,后来专指鸟类(包括飞禽和家禽)。
“子”原义包括“儿子”和“女儿”,现在却只能指“儿子”。“宫”原是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开始专指帝王的住所。
4、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分为两种情况:词所表示的概念的转移和感情色彩的转移。词的概念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新的词义产生后,旧义一般就不复存在了。比如“涕”原指眼泪,而现代汉语中,除成语“感激涕零、痛哭流涕”还保留古义外,“涕”均指鼻涕。
“走”原义为跑,现在则为步行。词的感情色彩的转移指词所表示的基本概念没变化,只是词的感情色彩转变了。如“爪牙”原指得力的武臣、猛将,是中性词或褒义词,现在比喻坏人的党羽,用为贬义。又如“勾当”,原义是办理,是动词,中性词,现在指“坏事情”,是名词,贬义词。 词语在整个词汇系统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语音、语义或语法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点形成各种集合。
根据词义的联系紧密程度,就可以组成一组组同义词。
延伸阅读:
拔罐的发展历史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 火罐的来源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汉族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
历史发展朝代排序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
三井物产的发展历史17世纪中叶,正是中国明朝后期的徽商从鼎盛走向衰落之时,三井家的后人三井高俊举家从近江国迁往伊势国的松板,放弃武士地位,成为酿酒商人。1673年,三井高俊的四子三井高利开设名为...
光纤的发展历史光纤的发展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增多,一场围绕信息争夺的没有销烟的战争正在骤然打响。 信息的传递也大都通过电波方式...
移动技术的发展历史去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面包树下 移动通信发展史 调研报告 组员:周小灵 韦娅彬 薛琰 陈亦斌 陈健 夏文伟 时间:2012年4月6号摘要和关键字是我加上的,标注为红色的是...
历史论文:汉字书法电脑输入法传统文化的再发展写历史小论汉字.书法.电脑输入法——传统文化的再发展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一直是每个中国人所欣赏的艺术,以前在没有计算机和中性笔的...
无线充电技术的历史发展1890年,物理学家兼电气工程师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就已经做了无线输电试验,实现了交流发电。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特斯拉构想的无线输电方法,是...
资源科学的历史发展本刊原名《自然资源》,1977年创刊,由郭沫若院长题写刊名。最初仅为报道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成果的半年刊,且内部发行。1979年改为公开发行的季刊,随着学科的发展,1989年改为双月刊,其...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我国铁路的发展:中国铁路起步于清政府统治日渐衰落的时期,比世界上最先使用铁路的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从1876年到1911年,中国大地上先后修建了9100余公里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