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寒食的诗意是什么

03月22日 编辑 fanwen51.com

[客中寒食的诗意]客中寒食的诗意 《客中寒食》 作者:李中 原文: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赏析: 诗人李中:五代南唐诗人,...+阅读

寒食的诗意是什么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候长安处处飘絮又飞花,寒食节日风吹皇家花园柳枝斜.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赏析]

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日暮” 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面.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得得的马蹄,恍如身历其境.同时,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风光无处不同,家家禁火而汉宫传烛独异,这本身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而,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它使人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中唐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诗中以“汉”代唐,显然暗寓讽谕之情.无怪乎吴乔说:“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也.”(《围炉诗话》)据孟棨《本事诗》,唐德宗曾十分赏识韩翃此诗,为此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德宗特御笔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成为一时流传的佳话.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此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讥刺,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东西.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唐孟云寒食的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寒食】节令,清明前一天。春秋时介子推曾随晋公子重耳出门在外十九年。耳后为晋文公,赏赐随从。推不求官封,与母隐居绵山,后耳焚山逼他出,推拒而抱树枝烧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为纪念他,每年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俗称寒食节。 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的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起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写出了“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

加之,这里的“寒食”二字,除了指节令之外,还暗含少食、无食之意,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其可悲了。 诗中常见的是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联承上句“寒食”而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的习俗,相传为的是纪念春秋时贤者介子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多外出游春,吃现成食物。野外无烟,空气分外清新,景物尤为鲜丽可爱。这种特殊的节日风物与气氛会给人以新鲜愉快的感受,而对于古代贤者的追思还会更使诗人墨客逸兴遄飞,形于歌咏。

历来咏寒食诗就很不少,而此诗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与众不同的感受来。寒食“无烟火”是为纪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风俗,而贫居“无烟火”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对于富人来说,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而对于贫家来说,“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不独”二字轻轻一点,就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寄寓着深切的不平。其艺术构思是别致的。将貌似相同而实具本质差异的事物对比写出,这也是一种反衬手法。 此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作文章。试看晚唐张友正《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就其从寒食断火逗起贫居无烟、借题发挥而言,艺术构思显有因袭孟诗的痕迹。

然而,它言贫之意太切,清点了一番家产不算,刚说“堪笑”、“堪怜”,又道“惭愧”;说罢“断火”,又说“无烟”。不但词芜句累,且嫌做作,感人反不深。远不如孟云卿此诗,虽写一种悲痛的现实,语气却幽默诙谐。其三、四两句似乎是作者自嘲:世人都在为明朝寒食准备熄火,以纪念先贤;可象我这样清贫的寒士,天天过着“寒食”生涯,反倒不必格外费心呢。这种幽默诙谐,是一种苦笑,似轻描淡写,却涉笔成趣,传达出一种攫住人心的悲哀。这说明诗忌刻露过火,贵含蓄耐味。而此诗也正由于命意新颖,构思巧妙,特别是恰当运用反衬手法,亦谐亦庄,耐人咀嚼,才使它成为难以数计的寒食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延伸阅读:

寒食的诗意寒食的诗意 《寒食》 作者:韩翃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 1、寒食: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即禁烟节,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

凉州词的诗意什么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简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 这首...

望洞庭诗意什么《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

望洞庭的诗意什么《望洞庭》的诗意: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一、古诗原文 《望洞庭》 作者:...

肉鸽嗉囊积食的防治措施是什么内容向病鸽嗉囊内注入一些植物油使食物软化,然后用手向食道方向轻挤食物使食物排出,较严重的用橡皮管从口插人嗉囊,灌人生理盐水或0。5%高锰酸钾,直灌到嗉囊膨胀,然后:使头朝下,用手轻...

关于寒食的诗句1、清晓妆成寒食天 唐 韦庄 《浣溪沙》 2、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 李清照 《浣溪沙》 3、宠柳娇花寒食近 宋 李清照 《念奴娇·萧条庭院》 4、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

描写寒食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____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____孟云卿《寒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____冯延巳《鹊踏枝·几...

古诗竹石诗意什么这首诗的诗意: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

竹石的诗意什么时间的转盘,行进至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时令。2022年1月20日,大寒。过了大寒,立春将至,一个新的轮回即将开始。“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这不仅是一年中的最冷时期,也是...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