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格式]一、款式、布局、称谓 如写春联、婚嫁联等即兴之作,只需讲究字体的布局就可以了,首先字要端正、大方。联字是给人看的,且不可不负责任、任意去写。字体应以正楷、行书、隶书为...+阅读
对联格式怎么写
对联的写作格式
(1)上联和下联必须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才能对得起来。它有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最多有几百个字的对子。
(2)上下对联要对仗。古人讲对仗的花样很多,什么实字对实字,虚字对虚字等等。如“天”对“地”就是实字对,“无情”对“有意”就是虚字对。还有什么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数字对数字等。我们现在做对联可以学习古人的对仗技巧,但不要过于受它的约束,甚至为了将就字数与对仗,硬把词语拆开或生造词语。
(3)做对联要讲究声调的和谐,每个字的读音高低不同,就有了平仄声的差别。旧社会做对联很讲究这个平仄声,如果上联声调是“反仄平平仄平”,下联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个平仄学起来很麻烦,我们现在做对联不必过多讲究这一套,只要做到声调和谐、读起来顺口、响亮、易懂,就可以了。对联除了上下联以外,还有横联。横联就是贴在两个对联中间上面的,一般是四个字的。它的作用是把上下联的中心思想概括出来。如果横联与上下联联系不紧或无关,就不好了。这是有的写对联的人不懂横联的作用造成的。
对联由两句话或两段话组成。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多分句组成的两段话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每边只有一句的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对联的四个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平仄相谐。
对联的书写方法
一、准备工作:
1.笔:最好选择大笔,羊毫、兼毫均可,网上有对联笔可选;
2.墨:选择市面上相对好点的,开瓶没有臭味的都不会差;
3.纸:
3.1没有什么要求的话,一般的红纸都可以,最好是买裁好的,写前先确定字数折好格子;
3.2如果要好点的,网上有宣纸对联,确定自己要写多大的多少个字的,直接买,有印格子;
4.对联内容:(可网上找,有特殊要求可以发到知道上求助)
4.1春联:突出春节喜庆气氛,吉利,对仗工整即可(不要选择一此顺口溜闹笔话)
4.2喜联:突出婚嫁喜庆主题,寓意美好的。
二、开始写:
1.确定字体,一般楷、行楷、隶体等便于大众识别的字体为宜,不推荐其他难识别的字体;
2.字体要粗大,如果写太纤细,贴到门上可能显得不大气不好看;
3.写时如果场地不大,最好有人在边上帮忙拉纸,确保一气呵成;
4.写完后字不会马上干,一定要两人抬到边上平放晾干,否则可能会有损毁;
5.待干后折起,一副联加上横批放在一起,避免写太多时混淆。
对联常用写作方法
作对联,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
一、
三、五不论,
二、
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说明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
一、
三、五不论,
二、
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
五、七言诗每句的第
一、
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
二、
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
一、
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
二、
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对联的写作技巧12种
对联的写作技巧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运用此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喻另外一事物或情景,使人有个鲜明的印象,从而产生联想。例:
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2、比拟法:对联中,把事物当作人,或以人拟物,以一物拟另一物,就叫比拟。例:
3、夸张法: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例: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4、衬托法: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例: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
5、对比法:把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是某一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来写。例: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6、反对法:反对,是指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7、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例:
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
8、借对法: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例: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 “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9、借代法:不是直接说某事物,而是借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它。例: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这是书店联,“古今学术”和“天地精华”都是代指书籍,“藏”和“聚”都表示有很大数量,由此切全了“书店”特性。
10、双关法:利用同音字,使联语带双关。例: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11、用数法: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心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例:
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2、假称法:在对联中,有意把要讲的意思让有关对象用自己的口吻表达出来,这种手法叫假称法。例:
你亦求,他亦求,为了几文臭钱,叫人如何是好===
朝也拜,夕也拜,不做半点好事,令我左右为难。
13、用典法: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例: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14、续接法:是通过在原句的基础上续加字词而成新联。例: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加字后成为:
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再加字后成为: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延伸阅读:
对联的特点与格式对联的特点与格式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
对联的格式形式(一)、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就上下联的对仗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
结婚对联怎么写对联一般应由撰写者根据结婚者双方的姓名、职业、身份、地位、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心脏结婚的时间、地点、气氛等临时拟写。拟写对联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至少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贴对联格式对联的格式 贴对联格式 对联分上联、下联,还有横联。横联除挽联不用外,其它都可用,字数不等,读法现在为从左到右。 yxi 除贴在门上的春联以外,其它对联一般还要落款。落款份上款...
公司祝乔迁之喜贺词对联怎么写创基业门庭祥云卷;展宏图宅第瑞气生。 移取春风门栽桃李 蔚成大器材备栋梁 燕贺新巢双栖画栋 莺迁乔木百啭上林 庭树花开莺声送喜 阶兰秀茁燕翼贻谋 门对青山庭铺瑞雪 屋临...
写作文的格式是怎么写写作文的格式: 1、题目,题目要写在第一行的正中间。 2、正文,正文开头要头两格。 3、内容和中心思想。 4、结尾,在文末加上标点符号。 扩展资料: 正文的结构安排 1、安排好材料的...
对联上下联怎么写对联上下联怎么写,对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对对联的方法: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金榜提名的对联怎么写金榜提名的对联怎么写,关于高三励志的对联带横批:1.入学喜报饱浸学子千滴汗; 开宴鹿鸣荡漾恩师万缕情。 2.天下兴亡肩头重任; 胸中韬略笔底风云。 3.书山高峻顽强自有通天路; 学...
跪求APA格式的论文怎么写格式!跪求APA格式的论文怎么写格式!在心理学论文如果参考某人的论文最后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呵呵 我们写论文也要用这种格式,我自己说不明白 给你copy一点你看看:根据APA格式,标题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