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 生物的多样性有三个层次的含义,通过资料分析和教师引导,世界已知的生物种类数量就达到近200万种,还有生态系统是环境和生物种类的统一整体,不同的环境和生物就会组...+阅读
教学反思一: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内容中有关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教学,我在授课的几天前就询问过学生有没有使用过显微镜,结果四个班的同学中只有五个是用过显微镜的,所以我觉得先帮学生复习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步骤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在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学生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减少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显微镜的损坏。
此内容的教学刚好在星期一下午,因为那时每个班的多媒体还无法正常使用,所以只能靠一部显微镜来介绍和展示显微镜的操作。我演示完显微镜的操作后,就请有兴趣的学生到讲台试着操作一下。有一个班的学生们面面相觑,很多人想去操作又不好意思,因为怕出差错,最后我指定一位平时表现比较活跃的学生去操作,结果还没操作完就下课了。而在另一个班,却有学生主动大胆地到讲台去操作,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下课后都还有同学因为没轮到他操作显微镜而惆怅。我问那个上讲台操作显微镜的学生以前是否使用过,他却说没有。原来,他按照我课前的要求,利用周末的时间,认真地复习了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中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内容,还根据实验册预习了使用高倍镜的有关知识。
从这件事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课前预习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和学生都能认真贯彻三段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是本节课的学生实验内容,也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个生物实验,我想,这恰好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生物素养的良好时机!于是,我带着怀有期盼心里的学生走进了实验室。我认为: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知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了,这一点不需要我啰嗦,我只是按课本内容把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概括性地讲了几句,就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了。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的不知所措、有的乱拧乱动、有的毛手毛脚简直是一团糟!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还损坏了两台显微镜!课后经调查才知道:由于这个班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根本就没有上过几节生物课,更甭说是使用显微镜,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显微镜!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领会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道理,备课中,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出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遵循一般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上课之前,首先要知道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通过下发预习学案,布置预习任务,让他们充分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必要时,可作诊断性训练,以做到心中有数;再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更要灵活应变,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即使是没有达到教学目的,还应该有补救的措施:诸如及时补充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设计有关的训练题目,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训练,甚至让学生重做实验
由于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实验,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不仅仅是上好这样的第一课,更要重的是要提高思想认识!为了上好第一课,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讲、批、辅、考、练,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教学设计中,之所以要放手学生自行操作,本意是要体现新课标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然而,没有教师指导的学习,绝对是盲目地学习,这也绝不是新课标的真正理念!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如说,对于不知所措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最基本技能的指导;对于乱拧乱动的学生,我们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思想教育;对于毛手毛脚的学生,要规范其操作,讲解操作要领。
总之,实验课的教学,既是生物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要上好这样的课,既要让老师有充分的准备,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又要达到课标的要求;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