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衣食住行话巨变!

11月24日 编辑 fanwen51.com

[个体经营者祖国60周年巨变优秀征文]60年国庆话玉 今年是国庆60周年,60年——无论国家还是百姓、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玉就是其中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穷的叮当响,温饱都无着落,哪还有钱购玉...+阅读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新中国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掷地有声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欢呼雀跃,同时,也标志着新中国打开了崭新的一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我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声出生于一个地地道道的山西高平的农村家庭,亲身感受

到了我的“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将我的亲身经历叙述一下,来共同见证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硕成果,以此折射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状况。

“衣”,穿的‘时尚’起来了。我家五口人,有父、母、哥、姐和我,我最小排老三,从我记事那天起,“轮穿”衣服是当时农村最普遍的一个社会现象,因家庭经济困难,衣服先从我哥穿起,姐姐接着穿,等到衣服破了缝,缝了破,再补好后,那才轮到我“享用”了。冬天上小学时,我穿的布鞋子几乎都是靠哥哥,姐姐穿完后“光荣退役”,再加层新面料的千层底黑粗老布鞋,据大人讲,这种面料在当时很“流行”,“服役时间长”是它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其次是既结实,又耐用,防冻脚,还“时尚”。要想穿上真正的新布鞋,那只能在过年时才能够真正地享受一下妈妈拉的千层底黑粗布棉鞋,因此很多农村家庭都纷纷效仿,成为当时农村孩子过年“炫耀”的“最佳资本”!记得在初中上学时,我有一裤子已缝补了好多次,比较容易磨损的肘关节,膝盖节,大屁股等地方已补妈妈用缝纫机严严实实“画”了无数次圈了,同学们都戏称为“靶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如今的衣着打扮已不是什么奢望之事,现在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服饰都已非常充裕。因此,我的“轮穿”经历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儿时的一个美好记忆。

“食”,吃的‘丰盛’起来了。听大人讲,我们那个年代哺养除了奶水充足的孩子能享受妈妈“纯奶”的哺育待遇外,其余的孩子只能依靠“玉茭面糊糊”维持小生命,富裕点的家庭有时会给孩子贴补一下伙食,增添点“白面糊糊”。从我记事后,小米稀饭是每家早晚必“享”之餐,外加“水煮菜”少许沾点油,是每个农村家庭必备“大餐”,白面每天最多只能“享用”一次,还是“汤面”,为了节约白面,每家还要把玉米磨成粉末状参和汤里,外加点大白萝卜片和土豆块,一道丰盛的晚餐大功告成,俗称“菜饭”。据大人讲,这样既能保持不饿,俗称“尖饥”,还能美容养颜。大米、肉食、饺子在当时也能在过节过年时才能解一下馋。进入90年中期,白面已渐渐代替了小米稀饭,成为每个家庭的主要食物,大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的餐桌。近几年来,随着农村超市万村千乡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普通老百姓也能象城里人一样不受季节限制能够随时随地进入超市随心所欲地购买新鲜蔬菜,享用丰盛大餐。我村本家年过古稀之年的李合旦老人时常感慨在嘴念叨着:“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党的富民政策好,让我能够安享晚年”。

“住”,住的‘宽敞’起来了。 改革开放初期,住房在农村来说相比衣食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并不太重,绝大数农村家庭还是依靠长辈传留下的祖房居住为主,我家五口人,五个挤大炕足矣,冬天煤火取暖和做饭,两不误,一举两得。当时也只有“万元户”才有能力和资格享受到修建新房的待遇,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不管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开放思想的不断深入,农村不少有识之士的年轻人摒弃陋习,离家出门打工渐成时尚,使的一部分人的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修房盖屋也渐渐成为了农村儿女婚嫁大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有许多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也纷纷跳出“龙门”到城里安置新家,享受宽敞明亮的幢式单元楼新居。现在,我家也同许多老百姓一样,住上了水电暖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住房。

“行”,行的‘方便’起来了。带步工具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是农村常用的马车,也是农村家庭逢年过节探亲访友的必备工具,每年过年串亲戚访好友时,一家人乘座一辆马车,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记得进入90年初期,自行车也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它不仅是许多农村结婚男女必备的“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之一,同时也反应出当时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记得我上初中时,家里省吃俭用用节约的几十元为我为配备了一辆二手红旗牌轻便小自行车,当时我高兴的彻夜难眠,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坐驱”。90年代中期,摩托车又席卷农村大地,风靡一时,成为当时年轻人追求时尚的最佳标志,同时,也是未婚男女结婚的必需品。近几年,取而代之的家庭小汽车已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小汽车的入户不仅大大改善了乘座环境,起到挡风遮雨,追求时尚的效果,同时,还成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以此折射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地城乡经济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好见证和缩影。

延伸阅读:

种植业建国60周年巨变征文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津种植业经过了六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初期的缓慢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全面繁荣阶段,再到近十年现代种植业的蓬勃发展,天津种植...

六十年巨变六十年辉煌龙舞神州,腾飞中国,新中国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伟大的中华民族正以昂扬的姿态昂首阔步积极的走向世界。让我们打开新中国的成长日记,倾听她述说新中国不断壮大的历程。 1964年1...

纪念祖国60周年生活巨变优秀征文吃油的故事 长到这么大,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吃油了。 小时候,家里掌握“油权 ”的是奶奶。 每到饭菜做好了,奶奶才颠着锥子一样的小脚,抱着那个粗瓷的大口油罐来到锅边,用那个铝条砸...

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从衣食住行见发展(一)、衣 我们小时候穿的,哪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呵。 记得那时候,绝大多数同胞,一年也就三件衣服:春秋一个小布衫儿,夏天一个大裤衩,冬天一幅老棉袄。哪里有现在的秋衣、秋裤、乳罩和...

生活巨变喜庆建国60周年征文抚今追昔话童年 我与共和国诞生同年, 命运与祖国息息相关。 抚今追昔,六十年天翻地覆坎坷路, 祖国旧貌变新颜。 感谢英明共产党, 爷孙三代话童年。 父亲童年时,祖国正黑暗。 自小...

国庆60周年生活新巨变征文周末,当我打开电脑,进入影视网站,搜索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时。我忽然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久远的看电影电视的故事……  一、露天电影乡村里的惊天大事 上个世纪中期,看...

60年的流行文化60年的沧桑巨变他们的童年时代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歌,渐渐长大,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他们的少年时代, 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从小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度过了中...

看改革开放,惊神舟巨变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短短30年间,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制国家,民众生存与...

新农村巨变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许多年没见过煤油灯了。记忆中,它是山村里漆黑如墨的夜的眼睛,是童年里默然相伴的挚友,是生命中永不坠落的星辰。在它光芒四射的庇护里,曾经照亮过几代人的生命,温暖过多少人的心...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