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好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许多老师备课不够精细,对新课如何引入,不同的活动之间如何衔接过度,开展活动的规则和时间都是凭一时的感觉进行,这样上起课来往往指示不清。学生弄不清楚老师的要求,不知所措,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样的课堂久而久之会失去一部分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因此在备课时,对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要一清二楚,甚至对如何操作,如何指示的步骤和用词都准备充分,切莫想到什么做什么,这样的课堂会凌乱,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2、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做法。老师在备好教材之外,还要多点考虑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和能够调动的奖励机制。提问题是互动的最简单方式,但是老师提的问题不宜太难,至少采取先易后难的顺序,对于较难的问题,必须给足够的时间学生去思考,否则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又变成老师自问自答的局面了。
有些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不主动,不积极回答问题和开展活动,也许是缺乏了一套有效的奖励机制。奖励机制可以多种多样的,比如设定学科常规的课堂奖励分制制度,也可以在当天的作业中减少一部分或者布置多样的作业,也可以授予一个名誉头衔,每周或者每月进行评选,甚至可以采取一些物质奖励,奖励机制必须落实到位,坚持下来,否则一天打鱼,三天晒网的做法会打击学生的兴趣和信任。
经过实践,相信大部分的同学都会被调动起来,当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时,就不必担心课堂没生气了。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进度。不少老师上课就一个字赶,他们害怕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虽然明明知道学生还没有很好掌握旧知识,又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去复习,却已迫不及待地讲授新课。
于是学生囫囵吞枣似的学了一个单元又一个单元,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发现连最初的知识都没学好。学生的基础不扎实,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成了课堂的掉队者,课堂效率自然不高。说得严重一点的,就是老师又亲手制造了后进生。因此课堂的教学进度应该视学生是否掌握教学目标为准,而不适宜违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味的赶时间、赶进度。
如果学生没有将section A里最重要的单词和短语学会朗读和解释,他是难以跟
1、充分备课,有的放矢。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握新教材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才能保证效率。虽然我们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但我绝不依赖共享的资源,而是在原有的课件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与各班学生不同的特征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