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公文文书协议合同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11月23日 编辑 fanwen51.com

[关于我市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准备情况的通报]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今天,我们隆重举行××市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启动仪式,宣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正式运行。九象网: .9xwang.在此,我代表市农业局...+阅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 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148.6公斤,去年上到亩产207.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粮食发展趋势,到2010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与2003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3.5亿公斤,农民可人均增收100元。加上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文章可使我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2000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 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我市在农业科技推广上特别是普及粮食增产技术上是很有成效的。但近年来放松了,倒退了。去年粮食总产比九十年代最高年产减少了31.33万吨,下降了28.9%。这里有面积减少的因素,但主要的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力度减弱了。所以,今后抓粮食生产,应当把普及粮食增产技术放在首位,且不能固守九十年代的模式,无论在形式上内容上都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在提高粮食品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

1、用3年时间培训50万种粮农民。着重普及玉米、水稻、小麦、油料、薯类5大作物的无公害生产技术,用5年时间实现粮油的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标准,使安康的无公害化粮油产品品牌进入省内外粮油市场。

2、抓好粮食种子工程的实施。大力引进、繁育、推广专用玉米、专用小麦品种及高蛋白、高脂肪的粮食品种,在川道地区的富硒带建设一批富硒优质高产的示范区,使专用、优质品种覆盖80%以上的种粮户,良种使用率达到95%以上。要高度重视育种工作,建立育种专业技术队伍,提升育种专业技术水平,恢复并增加对育种的投资和补贴,切实做到自育自用,保证粮食种子的质量安全。

3、继续推广粮食增产技术,规范推广技术标准。广泛开展万亩吨产田活动、创优质高产标兵活动,奖励在技术推广中有功人员。当前,仍要规范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标准化间套技术、精准播种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议市上设立最高亩产奖、万亩吨产奖、平均亩产千斤奖,只奖县乡两级,每年奖评一次。

4、建立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的农技干部队伍。重点建设好县乡两级农技站,抓好在职农技干部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完善并落实农技干部的岗位责任制,要加大对农技站的投入力度,购置一批适应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的设备,指导每个农技站都建起科技示范园、科普图书室、农民培训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室和成果展览室,使农技站真正担负起普及粮食现代技术的重任。

5、培养扶持种粮专业科技示范点。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种植规模经营,全市重点扶持一万户种粮面积在50亩、产量在5万斤[1][2]下一页

延伸阅读:

我市园林植物虫害防治若干问题的法律研究园林植物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于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三个适宜”**的奋斗目标...

关于我市房屋建筑工程保修问题的法律研究当高楼林比、新型建筑物蔚然成观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新的坐标,人们的生活重心逐渐从满足温饱之需,升华到追求舒适、安逸、品质等新的生活理念时,购买一套高质、适用、考究的住房逐...

我市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调研报告随着我国体制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富裕劳动力逐步走进了城镇,大都从事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的繁重工作。仅我市每年农民工就高达90万人左右,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我市物业管理若干问题的法律研究当宽带的高频取代了传统电传和机车的喧嚣,成为时代新的动力时,城市生存的主题也随之演变。机器与轮轴为主角的时代一去不返,朝九晚五的繁忙正让位于人性化的舒适与安详,这样居住...

我市司法系统法律服务工作存在问题的调查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笔者集中对分管的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援助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着重就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律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

关于推进和完善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文章标题:关于推进和完善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 (2006年5月11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2004年7月至去年底,我市相继在台安、...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