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的课堂教学我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的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美国教育心理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阅读
生活处处有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反思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是在教课本,而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设计与展开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难以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渠道,反而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无疑会给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所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语文教学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关键词∶观察体验原形感悟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使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使之发芽、开花、结果.本人在实践新课程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对生活教育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作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现谈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与感受.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观察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如在教学《夏天》一文时,我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细细观察雷雨前和雷雨时的情景.又如整理短文《日出》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日出的过程,事先请家长带孩子去海边观察日出.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请父母养几只小蝌蚪进行观察.没想到引来了学生一大串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可小蝌蚪与青蛙完全不一样,它怎么可能变成青蛙呢?”一个学生开了头,其余的学生都纷纷说开了,有的说:“其它的小动物小时候多少与它妈妈有点像,可小蝌蚪什么也不像呀?”有的说:“它到底是先长后腿还是先长前腿?”还有的说:“它的长尾巴到哪里去了?”是呀!学生们都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也难怪他们对小蝌蚪变成青蛙产生那么多疑问.面对学生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亲身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彻底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带领学生捉来了一些小蝌蚪,养到鱼缸里,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还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们的劲头很足,一下课就围着鱼缸转,我们边观察边讨论,还时常给它们换水、喂食.时间在孩子们焦急的盼望中一天天过去了,到了第九天早上,有个孩子突然叫了起来:“小蝌蚪长出后腿来了!”这一叫,同学们都围了上去,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些,我把小蝌蚪放入透明的塑料杯中,放在投影仪上放大.学生们都睁大眼睛,两眼放光,小脸通红,那份激动啊,简直难以言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看世界,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去观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语文.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中体验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体验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并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可见其态度之坚决,立场之鲜明.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同样《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体验”一词用得是最多的,这足以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例如,在教学《吹泡泡》、《树叶画》等课文时,通过玩一玩、做一做,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再将活动过程写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秋天的树叶》这篇习作前,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秋天,去感受秋天,去体验秋天.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落叶,制作图画,想象说话等一系列综合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感受.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放飞心灵,充分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看到的树叶清楚地表达出来.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通融、综合,在一定程度上...
延伸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数学思想论文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
如何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讨论发言稿《数学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1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 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展,还是数学问题的 解决,乃至整个...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一、创设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每天的课堂教学我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的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美国教育心理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是一种文化》简介 各位家长:想让您的孩子潜移默化地提升数学潜质吗? 小学老师:想激发您弟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吗? 中学教师:想使您的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吗? 那您首先需要做的就...
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实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的观...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