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接触与交流,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基础...+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 2单元的总结怎么写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本册教材这一单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
1、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2、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学生在二上年级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因此本单元教材一开始就借助直观,引入了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然后在角的度量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平角和周角,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另外,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四、教学难点:直角的认识、周角的含义。
五、教学关键:加强操作活动,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年级上册四单元数学总结
1.用字母表示数 例1(用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的数) 通过复习以前所学知识,巩固用符号、字母表示某个具体的、特定的数,渗透求未知数的思想,从符号表示逐渐过渡到字母表示,并引出例2。 例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简明性、优越性,一是可以表示一般规律,二是叙述方便。在这儿,字母不止表示一个特定的数,而是表示一般的数。
(2)两字母相乘的表示法。
(3)教材上只给出乘法交换律的表示法,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其他定律。 “你知道吗?” 说明单位名称的字母表示法,今后教材中的单位名称一般用字母表示。 例3(用字母表示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1)两个过程:用公式表示面积、周长公式是一个一般化的过程(具体到抽象),而根据公式计算某一具体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则是一个特殊化的过程(代入求值)。代入求值在这儿要多加训练,后面解方程的验算就是一个代入求值的过程。
(2)平方的表示,数与字母相乘的表示。 例4(代数式)
(1)用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两个含义:数量、数量关系。如a+30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龄,也可以表示爸爸与小红年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归纳法,从具体到一般,得出代数式的表示法,渗透函数思想,第1小题是加减法数量关系,第2小题是乘除法关系。
(3)渗透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定义域)。
(4)代入求值。 2.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
(1)通过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活动引出方程概念,与后面利用天平原理解方程相一致。
(2)前面已经有了列代数式的基础,因此天平左边的代数式学生比较容易列出来。
(3)通过两边物体轻重的直观比较引出不等式及方程。
(4)根据方程的概念自己写一些方程,范围可以很广,可以包括多元方程,只要符合方程的定义即可。 天平原理(等式性质)
(1)利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两条原理(在方程中相当于作同解变换): 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1: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2: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其中第二、四个图蕴含了解方程的思路(即天平的左边只留下一种物体,在解方程时,最终目标是使方程左边只剩下未知数)。 解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1)利用前面天平平衡的素材直接给出现成的方程,因此不涉及到如何列方程。
(2)利用已有知识,通过四种不同的方法求出未知数的值,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后面要学到的一般的解方程的方法。再给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 解基本的方程 例1(x+a=b)
(1)情境相对简单,利用直观即很容易列出方程,因此重点不是列方程而是解方程。
(2)天平原理的直观演示与抽象的方程解法相对应。
(3)重点突出“为什么要减3”这一问题,目的是使方程一边只剩下未知数。
(4)验算。就是前面所学的代入求值的过程。 例2(ax=b)
(1)具体过程同例1。“除以几”要求学生根据直观图自行探索。
(2)x-a=b、x÷a=b这两种类型的解法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类推,不出专门例题,在“做一做”中出现。
(2)解方程的一般性方法、步骤也要求学生自行总结。 例3(列方程解形如x±a=b的问题)
(1)结合现实情境。
(2)先给出算术解法,但在用算术方法解答时实际已经把“今天水位超过警戒水位0.64米”转化成了“警戒水位比今天水位低0.64米”,就是所谓的逆思考。
(3)由于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是参与运算的,所以第一步要把未知数设成一个“假设已知数”。
(4)第二步,根据题目中信息的叙述方式,通过顺向思考列出数量关系。由于是刚接触方程,列出文字性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正确地列出方程是很重要的。
(5)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此时数量关系中的每一部分都是作为“已知数”参与运算的),解方程和验算的过程在这儿不是重点,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4(列方程解形如ax=b或x÷a=b的问题)
(1)基本过程同例3,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列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统一。
(2)渗透环保教育。 稍复杂的方程 例1(列方程解形如ax±b=c的问题)
(1)把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较复杂的方程。
(2)结合现实素材(足球上两种颜色皮的块数)引出,这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思考起来比较麻烦。
(3)解方程的过程其实是由解若干基本方程构成的(y-20=4,2x=24),需要强调把2x看成一个整体。
(4)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如2x-4=20,关键是使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例2(列方程解形如ax±ab=c的问题)
(1)根据不同的思路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不同的方程。
(2)两个方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从2x+2.8*2=10.4到(2.8+x)*2=10.4实际是运用了初中的“合并同类项”,而从后者到前者实际是“去括号”的过程。
(3)第一种解法只是在例1的基础上多了一步,可自行解决。
(4)第二种解法的重点是要把小括号里的看成一个整体,可认为是2y=10.4和2.8+x=5.2的组合。
(5)教学时,可改变条件,先从2x+2.8*3=13.2引入,再把3千克梨改成2千克梨,再在此基础上列出第二个方程。 例3(列方程解形如ax±bx=c的问题)
(1)此类问题称为“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用算术方法解比较难。
(2)有两个未知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结4单元的总结
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
1、0.0
1、0.001 ‥‥‥ 4.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5.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 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 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7.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8.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 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9.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10.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1.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2.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的数,叫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
1、0.0
1、0.001 ‥‥‥ 4.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5.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6. 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 边是它的小数部分。 7. 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8. 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 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9.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10.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11. 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1; 移动两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1 ; 移动三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00 1 ; 12. 四句歌: 小数点移动要记牢;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移动一(
二、
三、----)位是10(100、1000-----)倍; 位数不够“0”补位。 13. 数的扩大 一个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 一个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一个数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14. 数的缩小 一个数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 一个数缩小 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一个数数缩小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15.名数的改写 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 16. 求整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也 可以用“四舍五入”法。17. 求近似数时: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延伸阅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寒冬已至,又是一年复习时,在仅存不到20天的时间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根据班上学生学习实际,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 一、复习时间: 本学期一年级数学学科结束新课程的时间是12月 24日,复习时间从12月25日至1月12日,共计12课时。 二、复习内容:本学期所学内容共有...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通常人们把教师看作是蜡烛、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从实践中也确实体会到人民教师是神圣的是光荣的。时间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半年中,我担任的是四年...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知识重点总结有理数运算知识点分析 1、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点,它比算术中的加法运算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的依据,进行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数学计划怎么写400字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及概念只要五年级上册的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
四年级学生数学上册总结、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
新课标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有一串数19962808864……,这串数的排列规律是:从第7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的个位数。那么这串数中第1999个数字是(nbsp;),这1999个数字的和是(nbsp;)。nbsp;2.有一种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年级上册数学学习心得300字左右:87+98989898898989][p-99 3633 33 3333 3320 /m.,./ml,k 'n/nMm.,/kn2.vm.0vb, n,32.x,vdcgv32cbcv,.bvbn.v2nb\ ]][0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