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总结

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总结

11月18日 编辑 fanwen51.com

[关于当前烤烟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市烟草公司关于《当前烟叶生产情况调研函》的要求,我分公司就创造性开展烟叶生产工作的具体内容、特点和主要做法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2008...+阅读

文章标题: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总结

我县0

4、05两年的烤烟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技兴烟、质量强烟”和“工业指导农业、质量服从配方”的指导思想,烟办、烟草公司坚持每年联发《巧家县人民政府烟办云南省烟草巧家县公司关于科技兴烟的实施意见》文件,针对市场需求调整当年的烟叶生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技

术培训力度,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提高烤烟生产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全县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主要成效

(一)强化品种区域化布局,合理调配品种结构烟叶的品质特点除受自然气候、土壤条件和栽培、调制技术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由品种自身的遗传性状决定,不同的优良品种具有不同的香气特点、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同一乡镇种植多个品种,将严重影响烟叶品质的均衡性、稳定性和工业可配性。因此,从2004年开始在全县实行“一乡(镇)一品种、单种单收单调单贮藏”的运作模式,种[-找文章,到]植品种以云烟85和云烟87为主,适当搭配种植公司统一安排的试种品种(主要有云烟9

7、云烟20

2、云烟20

3、YH05等)。各乡(镇)加强了以品种为中心的分类技术指导工作,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使优良品种的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

(二)漂浮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漂浮育苗技术自2001年在我县局部烟区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后,0

4、05两年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由02年的500亩发展04年的8000亩,使漂浮育苗移栽面积达到当年总移栽面积的35(其中有650亩为无基质假植漂浮育)。考虑到漂浮育苗抗旱能力不如常规营养袋育苗,在我县烟区水利设施条件尚未得到较好改善的情况下推广此技术,客观上存诸多不利,05年调整为5000亩,较04年下调了3000亩。

1、常规漂浮育苗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漂浮育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育苗技术,能在全国各主产烟区得到持续推广应用,必然有其自身的生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其与常规营养袋育苗相比具有六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够实现“无毒”育苗,降低大田烟株发病率;二是烟苗大小一致,整齐程度较高;三是移栽时运苗比较方便,能减轻移栽时的劳力投入;四是苗龄较短,后期表现节距较小、有效叶数稍偏多;五是有利于培育出高茎壮苗,为后期实现“深栽烟”打好基础;六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漂浮育苗可以解决育苗与其它作物争地的问题(因为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水泥地板和房顶上育苗)。漂浮育苗尽管具有上述六项优点,但对于我县而言,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三个不足之处。一是育苗成本较高。据统计,将能重复使用的材料物资折旧后每移栽1亩大田需要的育苗成本仍达57.28元,而常规营养袋育苗只需10.84元,投入差达46.44元。即使采用两段式“无基质漂浮育苗”,每亩成本仍达50元左右。二是需水量较大,对水质的要求也较严。就我县而言,能满足这一条件的烟区实属不多。三是抗旱能力较弱,移栽成活率低于常规营养袋苗,还苗期较长,大田前期长势不及常规苗。上述三个方面的缺点归结起来看,主要是因水利和交通条件的制约所致。在成本问题上,因交通条件差而导致的运费就占了相当的比例。需水量大和抗旱能力较弱的缺点,在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克服。因此,漂浮育苗的这些缺点,是在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特定地方才表现出的缺点,待我县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后,便能扬长避短,使漂浮育苗技术的效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2、无基质假植漂浮育苗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漂浮育苗成本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需要使用大量的与大米价格相差无几的育苗基质。降低基质的使用量就能从根本上降低育苗成本。为此,县烟草公司于2004年开始在部分烟区引进和试验示范“两段式无基质漂浮育苗”,按10的比例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全县实际移栽“两段式无基质漂浮育苗”650亩,通过定点观察和相关数据分析,两段式漂浮育苗与常规漂浮育苗在烟苗素质、大田烟株长势和烤后产质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节约基质86.7。常规漂浮育苗一般每亩需用16元左的基质,按此计算,每亩可节约成本14元左右。另外,因基质用量减少,基质运费也就相对减少,减少的运费以1元/亩计算,每亩节约成本为15元。但由于此种育苗方式每亩需要12全文查看增加母盘2.2个,计金额9元,按3年折旧,年投入成本增加3元,如果再将新增的一道操作环节的劳力投入计算入成本,即每移植1亩(7个子盘)按0.3个工计5元,合计增加成本8元。两相抵除后,实际每亩只节约成本7元。全县种植的8000亩漂浮育苗如果全部使用两段式育苗,共计可节约成本5.6万元,从在推广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能降低一定的育苗成本。

(三)推行“宽行窄株”种植方式,保证合理的群体密度种植密度是决定烤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密度过小有利于烟株个体发展,但由于亩栽烟株数的减少将导致烤后烟叶“大、深、厚”以致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的不良后果。反之,密度过大则会导致烟株个体长势较弱、病害严重、烤后烟叶叶片薄、色泽淡。因此,只有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才能确保大田烟株群体旺、个体壮,使个体与群体得到协调发展,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县立体气候突出、土壤类型多样等实际情况,将全县烤烟移栽密度控制在110—120CM×50—60CM之间,由各乡(镇)及其烟站(点)视具体的地力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控,因地制宜地搞好此项工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并以样板烟补帖作为经济杠杆,激励广大烟农加大行距,缩小株距。在各级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烟农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株行距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至2005年,全县90以上的地块均达到了“宽行窄株”的种植要求,种植密度普遍趋于合理。

(四)烤烟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烟株需肥特性、吸肥原理,从2004年开始,改变过去“一次性施足底肥”的做法,在烤烟施肥方法上推广应用双层环状施肥技术。为使我县烤烟施肥方法更加符合烟株需肥规律,避免养分的流失,提高肥效,防止后期脱肥,2005年在施肥方法上又采取了下列两项新措施。一是调整专用肥养分和品种结构:将复合肥N、P、K比例由上年的12:10:26调整为10:16:22;改硫酸钾肥为硝酸钾肥,将单元钾肥变为含有一定量N素的多元钾肥。二是调整施肥方法:改上年的“一次性作基肥施用”为“基、追肥配合施用”,将复合肥作基肥实行双层环施,硝酸钾肥作追肥分两次追施。这种施肥方法更加符合烟株需肥规律,避免还苗期烟苗根系被高浓度肥分灼伤,提高肥效,含有N素的硝酸钾肥还苗后(移栽后7—10天)进行溶施,可促进烟株早生快发,而第二次(25天左右)的追施,又可保证大田中后期烟株不脱肥,不过量,使烟株的整个生育期能够得到合理的持续供肥,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长成合理的株形。

(五)揭膜培土技术的推广应用地膜的应用,为加快我县烤烟产业向前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地膜烟的大面积推广,一是在无形中助长了广大烟农“以膜代管”的惰性思想。移栽后疏于管理,导致烟田杂草丛生,病菌、虫卵滋生蔓延,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统防统治成本逐年增加;二是在海拔1700米以下烟区,烤烟移栽35天以后,随着季节推移,地膜不仅起不到增温保水作用,反而会导致膜下地温过高,灼伤烟株根系,加重根茎类病害等副作用的发生;三是地膜揭除过晚,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低海拔烟区进入旺长初期(移栽后35—40天)进行揭膜培土,一是能有效改善土壤温湿度环境,二是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接纳和充分吸收中小降雨,确保烟株旺长所需大量水分供应,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发育。为此,我县从2004年开始,在海拔1700米以下烟区推行揭膜培土措施。但由于刚开始推行,广大烟农尚未完全接受此项技术,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不太理想。至2005年,我县采取多种措施,着手大力推行此项技术,但遇历史罕见之旱情,导致此项技术无法正常推行。

(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种烟历史的推移和品种特性的退化,我县烤烟病害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3年的持续阴雨,导致白粉病大流行,给全县烤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切实搞好病害防治工作,2004年,县烟草公司及时组织购进增效波尔多液、三唑硐、甲霜灵锰锌、菌克毒克等农药,以“以物代金”方式在销售专用肥时配供给烟农。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2004年全县烤烟病害发生率较上年有所下降,特别是白粉病发病率与上年相比,下降较为明显。2005年,我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天气,大田后期透雨来临后极有可能导致烤烟病害的暴发流行。为积极预防病害的大量发生,主要采取了下列两项措施:

1、认真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样板工作根据市公司2005年植保工作会议的要求及安排,我县2005年承担了1000亩的烤烟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样板”任务,按排在崇溪乡组织实施。县公司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样板工作的通知》(巧烟生字[2005]2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规范农药使用及管理。严格规范药剂使用范围、种类和厂家,凡无“三证”、烟草登记证和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一律不得使用。公司对烟草农药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使用。二是认真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突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源;培育无病壮苗;合理施肥;加强大田管理;适时封顶打杈,合理留叶。通过样板工作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烟农对烤烟病虫害的预防意识,提高了烟农对烟叶农药残留量问题的认识,为促进我县烤烟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针对2005年气候的特殊性,加强化学农药统防统治工作。由于长期干旱,导致烟苗蹲塘时间较长,雨水来临后烟苗生长发育较快,加上气候的急剧变化,高温高湿容易导致大田生长期常见的气候性斑点病、花叶病、野火病、“两黑病”、白粉病等病害的暴发流行。为预防上述病害的大量发生,减轻病虫害损失,县公司在列支“三优烟”示范经费的前提下,另投入资金20万元,购进“毒消”、“套袋保”、“运达”、“雷司令”、“大功臣”、“菌克毒克”等农药,按实种面积分配到户,由乡、站按期统一组织使用,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时间进行统防。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将可能暴发流行的气候性斑点病、花叶病、野火病、“两黑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控制到了最低限度,除局部地区出现了部分花叶病外,全县烟株总体表现较为清秀,统防效果较为明显。

(七)大力兴办科技示范样板,提高全县烤烟生产总体水平2005年,全县举办省优质烟示范2000亩,市优质烟示范7000亩,县科技示范1000亩,合计10000亩,样板烟示范面积占实种面积的40,覆盖了86的种烟乡(镇)。利用示范经费的扶持和引导作用,使10000亩示范样板烟在育苗、起垄、移栽和大田管理等方面,规范化程度较上年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宽行窄株”措施的推广取得了新的进步,90以上的样板烟种植密度达到规范化要求。样板烟规范化种植水平的提高,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广大烟农的科技意识,一些落后的种植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而带动了全县烤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辐射和带动效果明显。

(八)立式炉热风室烤房及热风循环烤房的推广应用2005年,我县继续对新(改)建立式炉烤房建设进行补贴。全县新建立式炉烤房600座,老式烤房改建立式炉烤房250座,全县新增立式炉烤房850座,使立式炉烤房数达到总烤房数的95以上。在此基础上,县烟草公司积极推广应用热风循环机和微电脑烘烤指导仪,共引进热风循环机56套,微电脑烘烤指导仪200余台,使现有立式炉烤房逐步向标准化烤房转变,烘烤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四大目标”烘烤工艺的推广应用随着市场对烟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烘烤成为烤烟生产的“瓶颈”这一意识在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中越来越强烈。从2004年起,重生产、轻烘烤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烟叶烘烤工作已经从口头上的重视转变为行动上的重视。县烟草公司派人到昭通市公司参加“四大目标”烘烤工艺理论学习后,立即组织全县烤烟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印发相关资料1万余份,全县广大烟农户均一份。并聘请烤烟生产小组长和专职烘烤辅导人员200余人,划片负责,在烟叶烘烤季节,开展“四大目标”烘烤指导工作。2005年,为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四大目标”烘烤工艺,县烟草公司特请省烟科所崔国明专家到巧授课,对全县烤烟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培训,并将其讲稿整理编印成册,发放给全体学员,使全县烤烟生产科技人员烟叶理论水平获得全面更新,为提高全县烟叶烘烤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推广“四大目标”烘烤工艺,使我县烟叶“平滑、僵硬”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为提高巧家烟叶质量、重塑巧烟品牌形象发挥了促进作用。

(十)搞好封顶技术指导,纠正“高扫脚叶低封顶”的过激行为。封顶打杈虽然是烤烟大田管理中的一项常规性技术,但近些年来由于受烟叶市场质量观念的影响,导致此项技术在我县的推广应用于2001年以后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我县烟叶的“三高”问题,除了烘烤的原因外,与这种过激的封顶方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切实转变这一过激行为,改善我县烟叶的理化指标,2004年后,烟司、烟办采取加大培训力度和将封顶工作纳入对站点的考核项目等措施。各乡镇、站点对此项工作均抓得较为扎实,“封顶扫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留叶数由上年的16—17片增加到了19—20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层环状施肥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2005年虽然加大了此项技术的培训力度,但由于我县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样,肥力结构不一,因此在此项技术的推广上难度较大,效果不好,有待来年进一步推广落实。

(二)、揭膜培土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行。2004年以来,我县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全县推行揭膜培土技术,但受烟农思想观念的局限和严重干旱气候的影响,此项技术尚未得以全面推行,需在今后进一步采取措施,逐步推行。

(三)、封顶过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上部叶特别是顶叶较难烘烤,黑蚂皮烟比例较大,后期若出现低温,更加难以烤出正组烟叶。因此,很多烟农都忽视了云烟85品种的“带花长”特性,习惯于扣心打顶,把顶叶提前摘除,使株形变为不正常的筒形或伞形。封顶过低,不但导致单产不高,更重要的是使中上部位的烟叶出现身份偏厚、结构紧密、组织僵硬的问题,从而影响我县烟叶的市场形象。

(四)、连作问题突出调研结果显示,我县2004年的烤烟生产,连作比例达81.5,高的连作年限达到8年以上,5年以上连作的占了相当一部份,而真正实行3年轮作的几乎没有。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县烤烟生产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面对一年比一年大的种植任务和“宜烟”面积的逐年减少,连作问题必将进一步恶化。

三、今后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的基本思路根据我县烤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烟烟工业对烟叶质量的需求,我县今后一段时期的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重点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看力解决连作突出的问题,重点是要加强基本烟田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规划工作,做到有规律的连片种植,适度开发具备一定条件的新烟区,不断扩大宜烟面积。二是要进一步解决封顶偏低的问题,提高单株有效叶数和烟叶产、质量,增加效益;三是要进一步推行“四大目标”烘烤工艺,提高烘烤质量,搞高上部烟叶的正组比例,让上部叶特别是顶叶真正产生效益;四是要花大力气在海拔1700米以下地区推行揭膜培土技术;五是要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搞好基本烟田可持续发展建设;六是要进一步加大烘烤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改善我县落后的烘烤设备。

《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总结》12全文查看文章标题: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总结

我县0

4、05两年的烤烟生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科技兴烟、质量强烟”和“工业指导农业、质量服从配方”的指导思想,烟办、烟草公司坚持每年联发《巧家县人民政府烟办云南省烟草巧家县公司关于科技兴烟的实施意见》文件,针对市场需求调整当年的烟叶生产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技

术培训力度,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提高烤烟生产科技含量和科技成果转化率,为全县烤烟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烤烟生产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主要成效

(一)强化品种区域化布局,合理调配品种结构烟叶的品质特点除受自然气候、土壤条件和栽培、调制技术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由品种自身的遗传性状决定,不同的优良品种具有不同的香气特点、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同一乡镇种植多个品种,将严重影响烟叶品质的均衡性、稳定性和工业可配性。因此,从2004年开始在全县实行“一乡(镇)一品种、单种单收单调单贮藏”的运作模式,种[-找文章,到]植品种以云烟85和云烟87为主,适当搭配种植公司统一安排的试种品种(主要有云烟9

7、云烟20

2、云烟20

3、YH05等)。各乡(镇)加强了以品种为中心的分类技术指导工作,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使优良品种的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

(二)漂浮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漂浮育苗技术自2001年在我县局部烟区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后,0

4、05两年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由02年的500亩发展04年的8000亩,使漂浮育苗移栽面积达到当年总移栽面积的35(其中有650亩为无基质假植漂浮育)。考虑到漂浮育苗抗旱能力不如常规营养袋育苗,在我县烟区水利设施条件尚未得到较好改善的情况下推广此技术,客观上存诸多不利,05年调整为5000亩,较04年下调了3000亩。

1、常规漂浮育苗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漂浮育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育苗技术,能在全国各主产烟区得到持续推广应用,必然有其自身的生命力。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其与常规营养袋育苗相比具有六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够实现“无毒”育苗,降低大田烟株发病率;二是烟苗大小一致,整齐程度较高;三是移栽时运苗比较方便,能减轻移栽时的劳力投入;四是苗龄较短,后期表现节距较小、有效叶数稍偏多;五是有利于培育出高茎壮苗,为后期实现“深栽烟”打好基础;六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漂浮育苗可以解决育苗与其它作物争地的问题(因为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水泥地板和房顶上育苗)。漂浮育苗尽管具有上述六项优点,但对于我县而言,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三个不足之处。一是育苗成本较高。据统计,将能重复使用的材料物资折旧后每移栽1亩大田需要的育苗成本仍达57.28元,而常规营养袋育苗只需10.84元,投入差达46.44元。即使采用两段式“无基质漂浮育苗”,每亩成本仍达50元左右。二是需水量较大,对水质的要求也较严。就我县而言,能满足这一条件的烟区实属不多。三是抗旱能力较弱,移栽成活率低于常规营养袋苗,还苗期较长,大田前期长势不及常规苗。上述三个方面的缺点归结起来看,主要是因水利和交通条件的制约所致。在成本问题上,因交通条件差而导致的运费就占了相当的比例。需水量大和抗旱能力较弱的缺点,在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克服。因此,漂浮育苗的这些缺点,是在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特定地方才表现出的缺点,待我县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后,便能扬长避短,使漂浮育苗技术的效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2、无基质假植漂浮育苗推广应用情况及效果漂浮育苗成本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需要使用大量的与大米价格相差无几的育苗基质。降低基质的使用量就能从根本上降低育苗成本。为此,县烟草公司于2004年开始在部分烟区引进和试验示范“两段式无基质漂浮育苗”,按10的比例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全县实际移栽“两段式无基质漂浮育苗”650亩,通过定点观察和相关数据分析,两段式漂浮育苗与常规漂浮育苗在烟苗素质、大田烟株长势和烤后产质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节约基质86.7。常规漂浮育苗一般每亩需用16元左的基质,按此计算,每亩可节约成本14元左右。另外,因基质用量减少,基质运费也就相对减少,减少的运费以1元/亩计算,每亩节约成本为15元。但由于此种育苗方式每亩需要[]增加母盘2.2个,计金额9元,按3年折旧,年投入成本增加3元,如果再将新增的一道操作环节的劳力投入计算入成本,即每移植1亩(7个子盘)按0.3个工计5元,合计增加成本8元。两相抵除后,实际每亩只节约成本7元。全县种植的8000亩漂浮育苗如果全部使用两段式育苗,共计可节约成本5.6万元,从在推广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能降低一定的育苗成本。

(三)推行“宽行窄株”种植方式,保证合理的群体密度种植密度是决定烤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密度过小有利于烟株个体发展,但由于亩栽烟株数的减少将导致烤后烟叶“大、深、厚”以致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的不良后果。反之,密度过大则会导致烟株个体长势较弱、病害严重、烤后烟叶叶片薄、色泽淡。因此,只有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才能确保大田烟株群体旺、个体壮,使个体与群体得到协调发展,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县立体气候突出、土壤类型多样等实际情况,将全县烤烟移栽密度控制在110—120CM×50—60CM之间,由各乡(镇)及其烟站(点)视具体的地力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控,因地制宜地搞好此项工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并以样板烟补帖作为经济杠杆,激励广大烟农加大行距,缩小株距。在各级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烟农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株行距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至2005年,全县90以上的地块均达到了“宽行窄株”的种植要求,种植密度普遍趋于合理。

(四)烤烟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烟株需肥特性、吸肥原理,从2004年开始,改变过去“一次性施足底肥”的做法,在烤烟施肥方法上推广应用双层环状施肥技术。为使我县烤烟施肥方法更加符合烟株需肥规律,避免养分的流失,提高肥效,防止后期脱肥,2005年在施肥方法上又采取了下列两项新措施。一是调整专用肥养分和品种结构:将复合肥、、K比例由上年的12:10:26调整为10:16:22;改硫酸钾肥为硝酸钾肥,将单元钾肥变为含有一定量素的多元钾肥。二是调整施肥方法:改上年的“一次性作基肥施用”为“基、追肥配合施用”,将复合肥作基肥实行双层环施,硝酸钾肥作追肥分两次追施。这种施肥方法更加符合烟株需肥规律,避免还苗期烟苗根系被高浓度肥分灼伤,提高肥效,含有素的硝酸钾肥还苗后(移栽后7—10天)进行溶施,可促进烟株早生快发,而第二次(25天左右)的追施,又可保证大田中后期烟株不脱肥,不过量,使烟株的整个生育期能够得到合理的持续供肥,维持其正常生长发育,长成合理的株形。

(五)揭膜培土技术的推广应用地膜的应用,为加快我县烤烟产业向前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地膜烟的大面积推广,一是在无形中助长了广大烟农“以膜代管”的惰性思想。移栽后疏于管理,导致烟田杂草丛生,病菌、虫卵滋生蔓延,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统防统治成本逐年增加;二是在海拔1700米以下烟区,烤烟移栽35天以后,随着季节推移,地膜不仅起不到增温保水作用,反而会导致膜下地温过高,灼伤烟株根系,加重根茎类病害等副作用的发生;三是地膜揭除过晚,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低海拔烟区进入旺长初期(移栽后35—40天)进行揭膜培土,一是能有效改善土壤温湿度环境,二是能增加土壤通透性,接纳和充分吸收中小降雨,确保烟株旺长所需大量水分供应,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发育。为此,我县从2004年开始,在海拔1700米以下烟区推行揭膜培土措施。但由于刚开始推行,广大烟农尚未完全接受此项技术,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效果不太理想。至2005年,我县采取多种措施,着手大力推行此项技术,但遇历史罕见之旱情,导致此项技术无法正常推行。

(六)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种烟历史的推移和品种特性的退化,我县烤烟病害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03年的持续阴雨,导致白粉病大流行,给全县烤烟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切实搞好病害防治工作,2004年,县烟草公司及时组织购进增效波尔多液、三唑硐、甲霜灵锰锌、菌克毒克等农药,以“以物代金”方式在销售专用肥时配供给烟农。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2004年全县烤烟病害发生率较上年有所下降,特别是白粉病发病率与上年相比,下降较为明显。2005年,我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天气,大田后期透雨来临后极有可能导致烤烟病害的暴发流行。为积极预防病害的大量发生,主要采取了下列两项措施:

1、认真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样板工作根据市公司2005年植保工作会议的要求及安排,我县2005年承担了1000亩的烤烟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样板”任务,按排在崇溪乡组织实施。县公司及时下发了《关于认真搞好病虫害

延伸阅读:

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加快林业经济发展加强林业科技推广 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罗 田 县 林 业 局罗田县位于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全县版图面积321万亩,林业用地22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6.5%,是个典型...

烤烟生产阶段性总结文章标题:烤烟生产阶段性总结 2005年的烤烟生产工作,由于受去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粮烟比价缩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烟积极性遭受了一定的挫折,烤烟生产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

2009年乡镇烤烟工作总结及2012年生产规划1、取得的成效 2、经验和做法 任务早分配、面积早落实是烤烟生产各个环节的基础。以稳定发展为目标,镇党委、政府通过广泛征求各村委会、各种烟农户,充分研究,及时宣传政策,较早...

2010年全县烤烟面积工作部署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近年来,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坚持把烤烟生产作为发展“一村一品”、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

全县烤烟生产2010年工作计划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烤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做强做优烤烟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

乡镇党委政府发展烤烟生产工作计划2005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乡烤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烟叶产量、质量、产值创历史最高水平,产量突破...

县烟草公司烤烟植保工作总结20xx年烤烟植保工作总结我县的烤烟生产,由于烟区土壤内病菌、虫卵数量随着种烟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积累,烤烟品种抗病性也因种植时间的延长而逐年衰退,使烤烟病虫害的发生率近年来...

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我们村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858户3912人,耕地面积4428亩,其中水田2484亩,旱地1944亩。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村...

2008年农机化科技推广曁教育培训工作总结一、二〇〇八年各项技术推广任务完成情况 对照《2008年县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及成人教育培训计划》,已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各项科技推广任务: --完成节水灌慨900亩,为计划任务100亩的...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