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城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2009年,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成都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阅读
根据省委和省文化厅党组的统一部署, 省 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于4月下旬全面展开。目前,第一阶段集中学习调研工作已经结束,第二阶段分析检查评议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省 局的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 ”这一鲜明主题,牢牢把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结合当前主要工作,结
合文物工作的特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加深理解。在参加文化厅集中学习活动的同时,组织局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二是广泛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充分利用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工作检查、人员培训和召开会议等机会,采取调查、座谈、无记名问卷等方式,积极听取对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影响和制约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排查。三是深入分析原因,理清工作思路。对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梳理汇总。6月 日,省 局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反馈回来的问题和意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了省 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
一、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解放思想,形成共识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省文物局深刻认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人类发展进步的客观趋势提出来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对于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近几年文物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集中学习、深入调研,省 局在推动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上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共识: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文物工作
科学发展观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简单的古董、古物,发展到文物、文化,现在又发展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这一更加全面的概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从简单的、静态的、博物馆式的对文物本体的保存,发展到对文化遗产及其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是不可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刻长远的影响,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关系,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实践。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文物保护工作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实现珍贵历史文物的长久保存、永续利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在发展中做好文物工作
对于文化遗产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文物保护不是简单的守护,而是保护、抢救、传承、研究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物工作。保护是前提,抢救、传承、研究是手段,发展是根本,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文物保护过程中的问题。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有效的工作,使文化遗产与时代发展同行,为时代所用,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在合理利用中传承、升华,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力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力量。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文物保护工作
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也是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积极动员和依靠人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自觉守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走近文物,了解文物,共享文物保护的成果,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发挥文化遗产在凝聚民族精神,助力民族复兴中的作用。
(四)坚持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必须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规划中去,统筹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通过保护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为此,我们要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首先要加强保护规划制定,在规划指导下实施文物保护;其次要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工作,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文物保护;第三要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制度的建设,用法律的手段支持文物保护;第四要加强文物保护的舆论宣传,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文物保护。
(五)坚持加强文物系统党的队伍建设
加强文物系统党的队伍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特别是要着力解决一些地方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工12全文查看作作风、体制机制和组织领导等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我省文物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成效和问题
近年来,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
下, 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路明确,措施扎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加协调,文物保护事业的综合效益初步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文物保护工作成果斐然
全省一至六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全省名城名镇、历史街区及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省名人故居(纪念馆)、古民居抢救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得到有效开展, 古典园林和南京明孝陵保护规划的编制已经完成,大运河江苏段等5个项目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扬州市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全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第一阶段工作,进入第二阶段田野调查。
(二)博物馆建设和免费开放扎实推进
近年来,扬州双博馆、镇江博物馆等一大批博物馆完成新建改建工作。县级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水平和服务手段不断提高,多个展览在全国获奖。南京博物院与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一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向社会免费开放。全省文化(文物)系统已有82家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
(三)考古发掘工作成果累累
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考古全面展开,先后有12项考古发掘成果被列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制定了《江苏省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暂行办法》,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无锡鸿山遗址成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样板。
(四)文物保护法治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我省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文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将文物行政执法纳入文化行政综合执法范围。积极加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查处典型案件为突破口,推动文物执法工作的开展。
虽然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应当认识到,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在今年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物局利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暨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培训班,在学员中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0余份,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归纳整理,结合对历年来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的梳理,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情况,认真分析和查找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又充满矛盾
从外部大环境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决定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从国际上文物保护发展历史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文物保护工作有较直接的关系:人均gdp在800~3000美元时,是传统文化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人均在gdp3000~8000美元时,是开始重视文物保护时期,但破坏情况仍时有出现。2007年,江苏省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文物保护工作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文物保护工作被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等。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倾向也不容忽视: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矛盾突出,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文物部门前置介入还没有完全实现,致使大量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被拆除,城市历史和人文特色消失加速,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一些地区过于看重经济利益,盲目加大旅游开发的力度,造成对文物资源的过度使用,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握。
(二)经费短缺是制约文物保护的主要瓶颈
近年来文物保护经费虽然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缺口仍然很大。一是文物保护工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由于民间资金的投入缺少法律上的支持,文物保护资金基本上来自各级财政拨款,地方政府的财力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经费的保证。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投入不成比例,文物保护经费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多年数额不变。二是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各地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平衡,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经费经常不到位,甚至有截留、挪用现象。三是文物保护单位之间差异大。由于文保资金投入不均衡,导致少数基层文博单位只能维持,不能发展。
(三)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是文物保护工作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方面由于基层文博单位编制不足,工作条件和待遇比较差,导致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引进困难,人才队伍萎缩,素质下降,青黄不接的问题在部分基层单位表现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地区差异,文物保护人才分布不均,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更加明显。县一级文物管理和博物馆大多缺乏专业人才,有些文博单位编制少,很多工作靠合同工维持。
(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仍然薄弱
主要表现在:少数地区政府及文物管理部门对文物保护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缺少长远规划,“四有”工作要求得不到及时落实。不可移动文物登录及保护工作滞后,文保单位自然损坏和非正常损坏情况严重。基层文保单位对当前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的成效了解甚少,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不够,应用欠缺。文物维修技术水平不高,古建维修制度不健全,有资质、过得硬的文物维修队伍不多。维修经费缺乏,只能应付部分抢救性维修需求,日常维护经费缺口较大,维修工作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维修经费分配不合理,偏远地区的文物得不到更有效地保护。
(五)文物保护体制有待改革
一是文物行政管理体制不顺,上下不对接,存在多头管理现象。部分文保单位归属多个部门管理,使用单位分布于各行各业,认识存在差异,保护管理与投入有差别。二是某些文博单位发展前景不确定,文物保护的公益性质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三是基层管理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制度不健全,部分文物点无专人负责
(六)文物保护的社会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不够
全社会文物保护宣传氛围有待加强,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使某些文物的保护无法可依,有意无意破坏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执法难度大,不依法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依然存在。文物行政执法力量薄弱,大部分地区缺少或没有专职文物行政执法队伍。
(七)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工作方法上存在问题
文物管理部门存在工作衔接不紧密,沟通协调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某些政府部门对文物保护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文物保护工作程序不健全,特别是地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管理不规范,政策、法规在基层的落实容易变味。重审批,轻监管;重行政手段,轻法律手段;重经费分配,轻工作指导。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时间长,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识到,除去客观制约因素,还有一些内在的主观原因:
一是文物系统本身思想不够解放,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上还偏于保守,做法上偏于守护,忙碌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多,对我省文物事业长远发展、文物工作与“建设新江苏,全面达小康”主动对接的谋划显得不足。在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保护文物、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物保护成果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管理队伍、科技队伍、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文物保护工作实际需要之间差距较大。工作视野还不够开阔,工作重点还不够突出,工作手段和方法更多地停留在传统层面,管理水平能力上还不适应文物事业发展要求。
二是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由于法律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政府是文物保护事业的主要承担者,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和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当前经济建设仍然是政府的中心工作,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短期政绩,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重视城市经济建设投入,轻视历史文化保护,决策时随意性比较大。某些地方政府在文物保护方面重申报工作的政绩,轻日常保护管理责任,用于申报的资金多,用于维修保护的资金少。一些部门和领导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了解不足,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情况时有出现,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思路和具体举措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调研和分析研究,省文物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形势下,文物保护事业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必须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充分发挥文物保护事业在“三个文明”建设和我省“两个率先”中的作用。为此,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管理和健全完善全省文物事业基础性工作。
二是坚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文物保护新体制。
三是坚持以科学带动文物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科学考古与配合重点项目建设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相结合。
四是坚持精品化原则,加强博物馆、纪念馆设施建设,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五是坚持文物维修保护工作中的“不改变原状”与“可识别性”原则,优先做好对一些重要文物古迹的抢救维修保护。
六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抓好文物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文物事业。
推进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发展,还需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文物保护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在发展中做好文物工作
坚持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积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当地文物保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物保护的新思路、新模式。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握机遇,锐意创新,积极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政府日常工作重点,制定相关的考评制度,使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二)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文物保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协调,尽量多争取政府在文物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省级文保专项经费要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加强经费管理和使用指导,加强对区县级文保经费的监管力度。结合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在经费上保障基层文博单位正常运转。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文物科研工作
根据文物保护工作实际需求编配岗位,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具备多学科成分的专业队伍,加强文物保护后备人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加专业技能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培训内容方面增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使之更符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需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文物保护科研工作,注重学术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四)加强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各类保护规划的制定,对已有的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利用规划来规范和指导文物保护工作。统筹处理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通过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加强保护。要加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和专项规划,制订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认定办法,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
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工作,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文物点要提早规划、尽早保护。拓展文物保护工作视野,加强大遗址保护、20世纪遗产保护、工业遗产保护、乡土建筑保护、老字号文化遗产保护、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的研究探索。扩大专职、兼职文保人员队伍,协助做好农村文保事业。
加强博物馆建设,健全全省博物馆体系,鼓励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创建精品专题博物馆。全面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真正做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全面开展文物工作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虚拟世界等手段,为各类遗产的保存、研究、展示、传播等提供便利条件。建立较为完备的全省文物信息数据库和博物馆信息数据库,建立文物维修保护、考古发掘、行政管理、学术交流、宣传教育等专题网站。
(五)适时推进文物保护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加快省、市、县机构的一致化,在区县一级增设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增加相关编制、经费、设备等投入。整合文物资源,明确各级文物管理部门的权限,加强行业管理职能,理清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关系。对已定级的文保单位,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适当经费,做好日常保护维修工作。
(六)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和行政执法工作力度
充分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公益性和历史意义,将文物保护工作提高到弘扬我国历史文化,履行公民义务,提升公民素质的高度上来。利用每年文化遗产日、文物节等节庆活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扩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支持文物保护的浓厚舆论氛围。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政策宣传,为地方文物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加强文物保护的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加强文物行政管理队伍和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行政,进一步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文物管理保护工作。
(七)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服务工作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针对性,密切联系基层,加强业务指导。根据群众意见,局领导及各处室负责同志下一步要多深入基层,多走访基层文博单位,多听取基层干部的意见,了解情况,加强指导,协助各地做好相关工作。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克服浮在上面或作表面文章,减少文电数量,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切实为基层办实事,为基层服务上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比活动,对工作突出的基层单位和个人予以更多鼓励。适时组织全省文物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介绍工作经验和优秀事迹,推动全省文物系统内部的横向互动,创造相互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办法、新思路要积极引导,及时总结,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领导班子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物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切实加强省文物局领导班子建设,是文物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省文物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
要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主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强化改革创新的意识。要通过认真读、系统学、仔细研究,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真正学透、学通、用好,努力树立创新发展的思想,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和积极向上的工作形象。
(二)加强作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内在要求
进一步落实分工负责制,提高分工负责的透明度,增强每个领导班子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度,坚持凡重大问题必须经集体研究,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环境,有重点地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科学发展能力
一是要提高把握方向的能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才能对文物队伍和文物工作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确保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要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在把握工作方向的同时,提高把握发展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三是要提高破解难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文物保护事业面对的难题和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加强工作指导,大力夯实科学发展基础
局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发现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要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提出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团结和率领全省文物干部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加强廉政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念,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责任体系,并主动将其融入平时的工作当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我们将按照省委和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以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将试点活动融入我局各项工作之中,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共同促进,向省委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12全文查看 根据省委和省文化厅党组的统一部署, 省 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于4月下旬全面展开。目前,第一阶段集中学习调研工作已经结束,第二阶段分析检查评议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省 局的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 ”这一鲜明主题,牢牢把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结合当前主要工作,结
合文物工作的特点,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加深理解。在参加文化厅集中学习活动的同时,组织局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及科学发展观学习资料,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二是广泛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充分利用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工作检查、人员培训和召开会议等机会,采取调查、座谈、无记名问卷等方式,积极听取对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影响和制约我省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排查。三是深入分析原因,理清工作思路。对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梳理汇总。6月 日,省 局召开了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反馈回来的问题和意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了省 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
一、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内涵,解放思想,形成共识
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省文物局深刻认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人类发展进步的客观趋势提出来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对于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近几年文物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集中学习、深入调研,省 局在推动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的科学发展上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共识: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文物工作
科学发展观对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简单的古董、古物,发展到文物、文化,现在又发展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这一更加全面的概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从简单的、静态的、博物馆式的对文物本体的保存,发展到对文化遗产及其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的重视和保护。
延伸阅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真务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真务实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这30年是一个应该认真总结的历史阶段。对30年改革开放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进行全面的历史总结和细致的思...
乡镇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汇报按照县委、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乡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安排,通过制定整改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等环节,较好地完成了...
大学生党性分析报告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了切实解决党在先进性问题上遇到的各种挑战,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在全党开展以实践“...
2010年机关党委党性分析报告通过开展此次党员干部三进三同活动,我们于**月*日来到基层进行工作走访,与基层群众进行交谈,通过几日的走访,拉近了机关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一、心得体会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督查效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查找和着力解决阻碍和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强化政府执行力、落实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密切...
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三阶段转段申请报告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进入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以来,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全局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紧密联系当前形势,紧密结合我局教育工作...
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述报告天空,是大雁的舞台。大雁眷恋之地,雁峰区正以高飞的姿态,穿越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在这片土地上,中心商务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现代农业园、古八景公园等跃跃呈现;城市街道整洁、...
学校加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观工作报告一、问题及原因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首要工作和基础性工作。就我校情况而言,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0岁,平均教龄20年。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也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汇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汇报 **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技术跟着理论走,理论融入发展中”的模式,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成果。 技术跟着理论走,着力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