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探析]近日,**市工商局**区分局成立调查组,对**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重点走访了全区一部分民营企业,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就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作了探讨。通...+阅读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形象,是该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名牌产品、品牌企业,不断将其做大做强,以此带动整个地
区企业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品牌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品牌企业,尤其是大型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的优势体现在:
一是品牌企业带动作用强。品牌企业技术实力雄厚,产品适销对路,市场信誉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
而这是众多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的。
二是品牌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品牌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品牌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从而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三是大型品牌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品牌企业经过发展,组建成大型品牌企业集团,并形成本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品牌企业的人员、技术、管理和产品优势通过其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传递到关联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迅速提高经营效益,为经济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四是品牌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大型品牌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品牌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品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
品牌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的效果。
五是品牌企业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在品牌企业发展过程中,经常频繁地进行兼并收购活动。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发挥品牌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间形成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合理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大量的低质产品长期存在。
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依赖性仍较强。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已经呈现出一些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的过剩与企业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
由此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颇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要的就是培养一大批品牌企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一万多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
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要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更多。产业技术水平低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
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削弱,必须加快发展具有自我知识产权和较高科技水平的名牌产品及品牌企业。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并不断加大对“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从工业来看,对资源的依赖过重,结构失衡严重,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而第三产业的内部发展也不平稳,仍然是传统产业居于主要
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因此,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要大力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尤其要注重对品牌企业的支持。
(四)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矛盾。其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也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不断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
而失业率上升又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因而,企业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往往难以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处于“两难”境地。而品牌企业由于其处于不断扩张、壮大的趋势中,能够有效地解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
三、充分发挥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大力支持名牌产品,大力发展品牌企业,增强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品牌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品牌企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尤其是品牌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如能将其优势与产业政策有机结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做强,成为大型或超大型企业(集团),进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型品牌企业的产权多元化特征,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使企业进一步发展强大。
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经营者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品牌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通过品牌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换代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从一定意义上看,人才和资金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如果资金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那么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企业的利润率低,进而企业的资金投入再度减少,技术人才加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没有依靠。反之,则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而品牌企业由于其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实力比较雄厚,在技术创新上占有相对的优势,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尽快发展成为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并通过其技术进步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品牌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这在品牌企业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如我国海尔、联想等企业发展过程中,曾经多次进行资产重组。而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
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品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本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一次优化配置。
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
(四)以品牌企业的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相应配套条件。
品牌企业和企业集团都是以其主导产品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和以广泛深入的横向联合为重要特征的集团经济,它能够打破城乡界限、行业界限、部门界限和职能界限,增加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渗透,促使生产力要素在地区间的优化组合,增强城乡信息、技术、人才的流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格局的演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品牌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本来就能救活一部分企业,使企业集团能够安置更多的人员就业,再加上对农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可以不断为政府分担就业压力,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减少摩擦,并增加更多的可供利用的资源。
延伸阅读: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种植稻田蘑菇引发的思考 抓发展、促增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农村工作的核心工作,把抓发展、促增收贯穿于新农村建设令人深思。我们必须面对把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稳...
对办事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调优农业结构 壮大优势产业 ××办事处辖7个乡(镇)、83个村、571个组,22300户、80181人,幅员368.6平方公里、耕地5万余亩。近年来,××办事处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生猪适度...
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省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建议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
确立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导向促进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意义文章标题:确立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导向促进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意义 ——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我市主导产业的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既是我市经济科学可持续...
镇农村主导产业建设情况调查xxx镇农村主导产业建设情况调查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突出...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我区作为一个依煤而兴,因矿设区,具有百年煤炭开采史的老工矿区,面对当前经济下滑、市场波动等不利形势,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直接...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加速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我市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样一个特殊的过渡时...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对策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2008年底我们深入部分乡镇,围绕 “四区一线”产业布局,就如何立足龙头企业带动调活、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开展了调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