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工作计划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学设计

03月13日 编辑 fanwen51.com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下阅读教材共24课,分7个主题单元,分别是“壮丽山川”“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另外,7个单元的“...+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教学设计

动物的繁殖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动物的繁殖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点,都要受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情景再现,了解更多动物的繁殖活动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新生命的可贵,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卵生和胎生的比较总结。 【教学准备】 演示:动物的繁殖活动视频资料,课件 分组:记录纸,纯牛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回顾:卵的构造。卵生动物。 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活动

二、探究过程

1、卵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自读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与动物繁殖有什么共同点?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并与子房里的胚珠结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动物和植物一样,动物也分为雄性和雌性,当雄性动物的精子与雌性动物的卵相结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开始孕育了。

(3)动物的哪些活动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呢? 筑巢,发情,洄游,交尾,产卵,孵化等。

(4)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靠产卵繁殖的? 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节肢类、软体类各举一种。

2、胎生动物的繁殖活动

(1) 胎生与胎生动物。 自读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 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2)哺乳。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回忆动物哺乳的情景。观看动物哺乳的视频。 观察纯牛奶。说说哺乳对新生命成长的优势。

(3)交流。

(4)小结:人也是胎生的。

3、总结动物产生新生命的几种方式。

(1) 列表(小组活动)。动物名称,繁殖方式。

(2) 汇报交流。

(3) 说明其它繁殖方式:动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术。阅读P39—40资料库。

三、小结 动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四、质疑与讨论

(1)教师质疑: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哪一种后代的成活率高?为什么?

(2)学生质疑。

(3)讨论。

五、板书设计

7、动物的繁殖活动 (产卵孵化)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直接产下小动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动物繁殖 克隆技术

五年级科学下册什么叫机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分析,已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3.能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2.知道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

3.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2.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3.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重点:认识日常机械

难点:机械应具有的特点(如何判断机械)。

时间安排:共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双筷子、台球杆

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大力士”赛事1:请两名力气悬殊的学生进行“转球棒”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机械:

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

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

1.拿出一双筷子。请学生说说它是不是机械,为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3、观察课本P2物品,判断哪些不是机械,为什么?

4、尝试讨论“转球棒”环节中的比赛与机械所起的作用,说说球棒是不是机械。为什么会省力呢?

(四)说明古代机械:

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三、拓展活动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装置也属于简单机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怎样移动重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认识杠杆

1.出示一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学生观察

2.师:得出平衡尺、平衡架、科学上还把它称为“杠杆”

3.认识杠杆的构造,同时认识“支点”

4.首先调平衡,然后在杠杆的一边挂上一重物,我们可以称为是阻力,在另一边需要给一个拉力,这样,才可以使杠杆处于平衡。(这个拉力科学上也称为动力)

5.怎样使他再平衡,而且是用不同的钩码数,同样让它平衡呢?

二、认识杠杆的省力作用

1.学生操作探究:

方法:在杠杆的左边挂上钩码,在右边挂上不同的钩码数,使钩码平衡

要求:边操作,边做好记录(使用实验记录册)

思考:发现什么?

2.思考:(1)如果我在杠杆的左边挂6个钩码,想一想在右边需要给多大拉力,即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

(2)如果我想少用点力,这个力应该在怎样的位置?

3.所以大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在宇宙里,如果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棒,我

将撬动地球”。

4.观察图片:撬动大石头,支点放在哪里会更省力。

三、认识、了解杠杆的广泛应用

1.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杠杆,不难看出,杠杆也是一种机械,而且是各种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一种,生活中被我们广泛应用。

2.观察生活用具:指甲钳、老虎钳、剪刀等

3.寻找支点,进一步理解杠杆的省力原理

4.认识火钳工具

(1)学生观察

(2)分析工具的使用——得出费力

(3)判断:是否属于机械(降低难度)

明天出版社小班下册关于科学领域的教案有哪几课

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安排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延伸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情简析: 我班现有学生49名,有一部分学生聪明活泼,学习基础较好,学习习惯尚可,学习基础扎实,知识面开阔,学习兴趣浓,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比较重视,学生上进心强,但大部分学生,学习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 班级基本情况 五(1)班共有学生43人。大多数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课能专心听老师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部分学生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知识现状: 本班共有学生44人,男生25人,女生19人。通过一学年的教学了解到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部分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6)班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都比较好,学生计算能力也较强,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弱。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

201220XX年秋季上学期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又到了向旧岁月告别的门槛,辞旧迎新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收获,有人收获了婴儿的微笑,有人收获了老人的欢颜,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收获了什么? 教学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又充满挑战和创...

2011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第一轮的课改实践,课改让我放宽了眼界,上课更有自主性和灵活性。经过上一轮的实践,感触颇多:现实的应试教育与课改要求总有那么一段距离,让你想爱却不能。只能针对现实教学环境,巧...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苏教版岔河中心小学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制作:陈守东 教 学 内 容 教时 进 度 备注 有余数的除法 7 2.9—2.20 认 数 10 2.23—3.6 分米和毫米 4 3.9—3.13 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1.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谁的本领大教学反思教学完《谁的本领大》第二课时,寥寥几笔匆匆记下了最直接的感受。但总觉得表达的还不够全面,不够准确。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又或许是我想表达的东西也并没有那么复杂。正如指导孩...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