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演讲发言笔记心得

找规律教学反思

06月26日 编辑 fanwen51.com

[细节描写教学反思]《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作时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当让这需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阅读

范文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伸,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复杂一些,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教学目标设计为: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3. 使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分为“感受规律→认识规律→创编规律→自主总结”四大环节。

本课的教学内容贯穿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比较合适。要注意的是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要让思维敏锐的孩子独霸课堂,要避免思维不敏锐的孩子被遗忘,“关注灰色儿童”,要给他们足够时间和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伊始,以生活中常见的方格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对于学生发现的规律,教师予以肯定,对循环排列的规律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方式动态展示。模仿拼摆方格布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内心中初步建立规律的表象,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例1的规律与主题图一致,区别是不再按方阵的形式排列,而是排成了一行,每组图形呈循环排列。“做一做”的基本规律与例1一致,只是每组图形循环变化的方向相反。我采取先扶后放、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发现的规律正确表述出来。

通过参与前两项数学活动,学生已经具备创编规律的能力。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成为水到渠成的事。展示作品是本节课的高潮,各小组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说自己设计的是彩色的花手绢,有的说自己设计的是水果图案的瓷砖,还有的说自己设计的是彩带,是花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找规律的方法,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

孩子们笑了,他们为图案的颜色而争执,他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们觉得自己成为了设计师,充满了自信,体验了成功,这正是教学成功之处。

范文二:

反思1:在教学为什么50×10=500时,学生只说到了先省略两个乘数末尾的0,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的方法,我当时在犹豫要不要花点时间引导学生想想其它的计算方法,例如还可以这样想

a .5个10相加是50,10个50相加,它就是500

b.因为50×10=50×2×5 所以等于500

c.因为50×10=50×﹙10×10﹚ 所以等于500

但是最后我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去找规律,就没有这样去引导学生再想其它的计算方法,去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所以一节课下来在说算理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好。

反思2: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应该先给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可以促使中下生通过思考发现规律,培养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避免了中下生依赖性强,在学习过程中不独立思考。

教学环节:

a、观察上下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分组出示有规律算式并引导学生观察,先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指名回答

第一组:5×1= 5

5×10= 50

反思3:在以下教学环节中,第三组算式50×10 30×20 120×40

作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应该在学生完成了第一组和第二组计算,并且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规律后再根据找出的规律来解决第三组算式。

教学环节:

二、自主探索,掌握规律

算一算 ,开火车报得数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反思3:以下教学环节中我巧妙运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一箱矿泉水有24瓶,10箱水有多少瓶?20箱呢?30箱呢?

10×24 =240

20×24 =

30×24 =

当时有一名学生说计算20×24 =480 ,是用加法来计算的,师追问:怎样的加法算式?生答:240+240=480 师:你的方法是对的,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可以用240+240的加法算式来计算呢?生答:10箱水是240瓶,20箱就是10箱的2倍,所以是2个240箱。师肯定了学生的说法的同时再引导学生运用新知,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的规律来解释。最后,又把规律运用到

10×24 =240

30×24 = 这两道算式里,让学生再次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发现掌握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当然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去创建,我和学生是师生,是研究的伙伴,更是朋友。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很民主,师生之间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是必要的。

范文三:

作为以“找规律”为课题的数学课,要找的规律是什么?研读教材以及相应的教师用书,我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课教学把图形沿着一个方向平移,根据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其实平移比规律更重要,只要有了平移,就有了规律。通过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从数学角度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方框按顺序平移,体会对应关系,是更为本质的规律。 怎样找规律呢?也许,我们更多地关注找怎样的规律,其实,我们更需要在“找”上做文章。找规律的教学价值与重点是在“找”的过程中。学生有哪些关于这节课的学习的经验可以支撑他们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呢?

研读教材,以例题中第一个问题为例,这道题陈述的也就是:从10个数中,每次框出相邻的两个数,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我感觉,例1设计的问题,是用探索有多少个不同的和的问题,引入可以框住多少个相邻两个自然数,但这样的转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好像在这个转折点上,不少学生都绕不过弯来。

其后设计了生活问题,主要在沈娇、沈可座位那一题, 连续设计了3个问题,其中如果8个座位围成圈形,我做的课件让学生直观思维。紧接着,“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把8乘2?”“为什么不是7种是8种呢?”

总之,上下来还是颇有收获的。

延伸阅读:

可贵的沉默教学反思《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阅读课文。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

英语课教学反思怎么写在设计这堂课时,认为学生有了表格的帮助,练习对话会很容易,但是上课之后才发现,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所出现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

英语语法课教学反思很多人认为我们从未特意学习过语法,却一样把中文说得自如、流畅,所以学英语也不用专门学习语法。殊不知,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接触和使用的机会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不必...

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反思201x年x月,在作为英语教师我完成了一堂研究性中学英语课:课后与其他老师和领导进行交流,使我对这堂课已出现的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我对这堂课进行反思总结。这堂课是以濒危...

大气压强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的分析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动物乐园》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数的大小,而且初步建立符号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

音乐公开课教学反思我于六月十二日上完了公开课,这节课自认为准备的还是比较充分,每一环节都做了预设,考虑到我班学生基础弱这一实际情况,加长了练习的时间。我的研究课题是加大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所...

德育案例分析与反思案例背景:我班有一名女学生,她是高二的时候分到我们班级的,经过半年我对她的观察,发现她属于那种“小子”性格,又非常暴躁,脾气非常坏,一触即发,逆反心理严重,只要认为对,明明做错了也...

八年级英语下册教学反思1、本课的重难点比较突出,超链环节对重点的处理非常有效。 2、教学环节做到了 EPU模式。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 3、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比较到位。学生会更爱护动物,本...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