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面试回答

35岁以上的职场人都去哪儿

03月18日 编辑 fanwen51.com

[35岁以前,你应该尽可能做到的十件事]35岁是青春的后期,35岁以后是收获的季节,如果你没有资格说这句话,你将会憎恨自己。所以在35岁以前,在烂漫蓬勃的青春年华里,你最好把下面十件事做好。 第一,学会本行业所需要的一...+阅读

35岁以上的职场人都去哪儿

自古写字楼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该离开就得离开你大学毕业后有没有当众哭过?我有!而且哭的还特别厉害。那次哭泣是因为一个35岁大姐。这个大姐是我第一份工作——做电销认识的人。大姐是内蒙人,我入职时她已经在公司呆了5年。他们都叫我大姐,因为销售部门我年龄最大,你也这么叫我吧!这是她和我说的第一句话。看着这个不会打扮、穿着甚至有些朴素的大姐,我不是很喜欢。真正让我对她改变态度是那件事之后。01做电销压力非常大,只有出单才有收入,所以为了出单大家想尽各种办法。公司为了杜绝恶意竞争,对员工偷单惩罚非常严重。当时,我从公司系统里发现了一个学员,通过我的“游说”,他在我名下成功购课。第二天,因为这个学员,我的同事在500多人销售群里指名道姓说我偷她的单。

那时刚刚走出象牙塔,而且新入职,什么都不懂。群里500多人,就这么被指名道姓偷单,感觉天都要塌了,甚至想立马离职,找地缝钻进去,因为丢不起这人。你查过电话记录了吗?他打过你这个电话吗?大姐严厉问那个同事。你没查,乱喊什么?你没证据直接说人偷单?故意搞事情啊。其实只是学员注册了两个账号,一个在我这,一个在她那,最后在我这里买了课程。群里其他500多人都是自扫门前雪,人云亦云。但是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大姐竟然第一时间为我出头,仗义执言为我解围。是啊!我没偷他的单,干嘛这么害怕,可当时职场菜鸟的我,真乱了心神。事后当我想要和大姐好好处理关系时,大姐却要走了,理由就是:我已经35岁了,这里已经不适合我了,它是你们年轻人的地盘。

我决定回老家带孩子了。我非常不舍,当时刚毕业的我只身来北漂碰到过限期一天让我搬家的黑中介,碰到过一边唱北京欢迎你,一边鄙视外地人的老北京,但真正维护我的大姐却在我感觉找到依靠的时候离开了我。我哭了,哭的很伤心,既为大姐的离开又为我自己。因为我再次失去了自己的救生圈。不过当时对大姐的离职我很不解:为何35岁就不能在职场拼搏,而一定要回家带孩子。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了!02自古写字楼如青楼,不许楼里见白头。对一二线城市漂泊的人而言,35岁事业还没成,不管是国企还是私企都已经开始对这类人进行某种限制。曾经华为大刀阔斧砍掉一批35岁以上老员工,京东超过30岁就不能应聘成功。这些35岁的职场人都去哪了?很明显,在这个巨大竞争的社会,他们多数都如大姐那般被迫淘汰或主动离开了。

03被年龄限制被淘汰是一个诱因,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他们被彻底的稀释了。据官方数字显示:从学校毕业,现在已经35-50岁以上人群有2600多万人,而算上2017年700多万应届毕业生,22-35岁的毕业生高达9000多万人。从数字对比我们可以看出,22—35:35—50=3:1,如此的失衡比例,还在不断的扩张,那么自然我们看到的35岁职场人会越来越少。所以就目前而言,即使他们没有被一二线城市所淘汰,他们也正在被稀释,35岁以上的人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04而对于80、90后的群体,最终的结局是不是也如他们一般?被稀释的没有存在感或者被迫离开职场?以今年毕业生(1994、1995年生)为例,毕业人数超过700万人,当他们35岁后时,除却升任私企高管;进国企、公务员;自主创业的人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活跃在职场一线。

那么算上他们的师兄、师姐(1993/1992/1991/1990/1989年生),活跃在职场一线的人将会更多。所以这些依旧活跃在职场一线的人必须要和新就业的毕业生进行PK。职场历来都是喜新厌旧,所以,他们注定长江后浪推前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现在35岁以上职场一线人即使回老家也还可以利用他们在一线城市积攒的经验找到很不错的就业、创业机会。可是当人数是他们百倍、千倍的毕业生(89-94年生)回老家时能够如他们这般利用经验找到好工作吗?不可能,肯定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场景。05所以现在90后开始考虑他们的职场危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那现在的职场人到底该怎么做呢?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巴尔扎克是的!要想不被淘汰就要拼命往前冲。对于奋斗,网上有很多指导你前进的经验,比如有选择的阅读提高自己、学会整理人脉利用人脉创业、接受新技术并先人一步进行钻研、找准公司拿出忠诚长远陪伴等等,大家都可以作为奋斗的指导。

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就开始为你的35岁做准备,还用担心35岁后没好日子过吗?而如果你不准备,那到时候你在面对现实时会变得很无力、很脆弱!

80后与90后在工作中的区别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是80后的带的员工中很多是90后的,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明显的不同,70后的人能吃苦耐劳,不过多抱怨,执行力最强;80后的吃苦精神就差了些,不过思想开阔,面临压力大,比较有创造性;90后的人想着是玩乐,怎么好玩怎么闹腾怎么来,没有太多负担,家里宠惯了相当自我,在工作中表现的就是很难承受压力接受挑战,更多的是逃避,逆反心理也强,优势时思想的开发会让思路很开阔,往往有好的新的点子和创意。80后对待90后首先是得理解他们的玩性和个性,要懂得和他们一块玩一块闹腾,当然是在合适情况下,在生活中把90后当弟妹看待,工作中要再制度得约束下适当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俺自认为那几个90后还是蛮活泼的,我喜欢有个性的人,喜欢他们能闹腾起来,但是对于工作必须严格要求,因为这是为他们好,时间久了会明白的。

现如今80 90后的年轻人都存在哪些迷茫和困惑

一个人在面临新的环境,原有状态发生改变,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容易产生迷茫。比如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新生入学、毕业进入社会就业选择、工作几年后不知道如何调整未来的方向出现职场迷茫等等。当代年轻人的迷茫属于其中一种,从小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到了大学需要自己拿主意的时候突然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喜欢什么,未来该如何发展自己等等。迷茫是暂时的,同时也是正常的。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感觉迷茫。要摆脱这种境况,建议你根据自己的能力、未来的需求,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也就是规划.然后定一些阶段目标,只要自己跳一跳就能实现的那种.等实现后,再定下一个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这样一步一步就达到最终目标了.目标切忌过大,要可望又可及,那样不至于使自己迷茫和气馁,如此下去,就能从实现目标的成功中获得快乐.

作为80后没工作很烦恼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能力的人到哪里都不愁找不到好工作,相反欠缺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规划、良好的求职动机、成熟的求职技巧,可能到哪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所以给你一些求职过程中的共性建议:先谈谈找工作,我个人强调不管是学习专业还是寻找工作,都有一个原则,就是热门的东西未必是适合你的东西,待遇好、工作轻松、环境好的岗位未必就是最有利于你发展的岗位,大可不必人家说什么好、拿钱多就往哪里钻,适合自己的发展,能学到东西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等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待遇自然会好起来的。没学历可能只是暂时没有了做白领的敲门砖,并不代表就没有前途,学好一门技术,凭本事吃饭,日子过得并不比白领差啊!以于现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找到工作其实并不难的,难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当今的年轻人,往往大多喜欢“钱多、活少、离家近、坐坐办公室”的工作,但其实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给出的建议是,先找一份更适合自己发展,能累积到很多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再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或是在原有岗位往更高的岗位发展就不难了,那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首先是要了解下自己的综合实力,再次就要密切留意下社会上的岗位需求,总结起来说,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

1、我想做什么?----也就是自己的兴趣爱好,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所有职业中,哪些是自己非常乐意去从事的。

2、我能做什么?----这个和前一个问题不同了,喜欢的未必是自己有能力去胜任的,尤其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而言,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必须客观判断自己目前有哪些技能可以去胜任社会上的具体岗位(比如打字快,一般写作都比较拿手的的女孩子可以先从文秘类、客户服务类的岗位开始一点点发展自己……)

3、市场要什么?----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水平,所对应的岗位需求是大不一样的,了解社会招聘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经常翻阅当地主流权威的招聘报纸或是浏览当地比较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另外千万不要一直待在家里面找工作,多跑跑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的人才现场交流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除了能了解岗位需求之外,还有在现场与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对于了解各个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面试、沟通等经验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只要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找出三个答案中的“交集”,前途在何方就马上心知肚明了!当然了,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复杂多变的职场竞争中,我个人建议大家还是重点把握好“我能做什么?”和“市场要什么?”这两个问题即可,毕竟,想要找到既是自己想做的,又是自己目前就可以胜任的,还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岗位,对于应届生或是职场经验不多的年轻人而言真的是不太现实的,我们还是要注重在基层岗位上的积累和锻炼,分步分阶段的给自己做个规划,逐步向自己理想的岗位目标去努力去靠近。 关于简历和面试相关问题,我建议你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面试前有没有仔细了解过对应企业的情况,对方的企业文化、主营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跑过去面试,其实对该企业一点也不了解的,就仅仅知道来面试XX岗位,那对方单位肯定不想要这样的人。一点诚意也没有。

2、岗位要求你真正符合的有多少?不少求职者应聘,简历都是“仙女散花”式的乱投一气,很有有人真正去冷静地逐条去分析对方单位的任职要求,打个比方,对方单位写了五条要求,你是不是真的每一条都是符合的呢?如果五条中有四条是绝对胜任的,那还有一条是不是硬条件呢?(比如很多岗位必备持有上岗证才能上岗,那如果没有的话,哪怕就只有一条不符合,也是浪费时间不会录取的)如果低于四条,那用人单位在有充分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是不会考虑你的。

3、你的简历是不是千篇一律的呢?绝大多数的求职者的简历根本就是一个版本走天下,应聘A岗位是这个简历,应聘另外的B岗位也是这个简历,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根据对方单位的的具体情况以及应聘岗位的具体要求,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有针对性的简历,只有简历中有针对性地根据每条招聘要求突出自身的优势或是胜任的具体条件,才有可能在面试中让考官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用心。

4、其实就是面试时与考官交流的技巧问题了,包括了基本的职场礼仪、个人的言行举止等,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但最重要的要提醒大家,回答问题(包括自我说明)一定要围绕着对方单位的情况(你对招聘企业的了解)、“我觉得自己凭什么可以胜任你这个岗位,我的胜任条件有哪些?……”、自己对招聘单位企业文化和发展方向的认同、自己如果能够从事该工作,有哪些想法和打算等等,最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对方一种很计较工资待遇的感觉,要让对方感受到你有一种“与公司共同发展”的意识,把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连,同坐一条船,有着一颗心。

延伸阅读:

媒体称35岁人群拥有1000万才能潇洒“裸辞”工作不顺心时,很多人就想裸辞,潇洒走一回。但有没有计算一下潇洒的成本呢?昨天,记者请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的理财师为25岁、35岁、45岁的人群,依据国际上流行的全生涯...

40岁以上的女性如何在职场着装更有魅力前几天去订制最近培训时穿的衣服,遇上一位女领导,羡慕我每天装扮得体,她希望我指点,大多数在4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存在以下特点: 体型已经变得松弛,尤其是脂肪都聚集在腰、腹、臀、...

最不受欢迎的职场人都有哪些最不受欢迎的职场人有这些: 1没有创意的鹦鹉 特征:以羽毛华丽,擅copy而博人欢心。 职场表现:没能耐,只会假借领导的话耀武扬威;只会模仿和抄袭,求固定的工作,而缺乏创新能力。 2无法...

35岁职场人生有什么困惑我们的教育系统中,孩子一直被教育,内心被社会角色绑架,自我认知全仗外界评价,35岁的人群很容易出现巨大压力和困惑。 “丁克”家庭,外企人事总监、年薪50多万,有房有车,到美国出差,...

35岁真是职场的分水岭我们70后的现状是大部分人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其实80后和90后照样没有。所以,35岁面对的这种困惑是普遍现象,还有很多人35岁还不能象你一样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你根本没必...

尴尬的35岁怎么完成职场逆袭《我的前半生》收视率猛涨,这部都市言情片其实更像是一部职场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3393735速成片,每一集都几乎有那么几条关于职场的金科定律让职场小白可以暗暗地...

为什么职场人都很冷漠为什么职场人都很冷漠,职场上为什么会有勾心斗角:以前工作中有受过一次伤,非常痛苦,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没一个同事关心,问候我,连个短信都没有。平时处的不错,结果遇到事情就这样了。...

初涉职场的人都要注意些什么的呀初涉职场的人都要注意些什么的呀,初入职场注意事项: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产生的。交往伊始,谁不想给对方留下一份美好的印象呢?同样,谁不想与留下...

职场你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职场你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儿职场中的优缺点怎么写:胜就胜在能真实地展现自己 小锦毕业于某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由于曾在贸易公司市场营销部实习过,也在某电子公司从事过国际...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