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后面貌使农村成我国环保短板“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农村环境状况,农村成我国环保短板。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是城乡环境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农村仍普遍存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厕所卫生状况极差,违规棚舍搭建严重,逐步受到工业污染威胁等现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农村的重点又在环境这块“短板”。
因此,重视农村环境的治理、修复和重建成为乡镇政府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推动工作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
二、调查研究农村环境问题根源 农村环境差,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凡个方面:一是经济和制度制约农村环境整体提升速度。 实施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虽然划分了财权,但事权仍是模糊交叉的,形成了财权层层上收,而事权层层下放,乡级基层政府财权和事权越来越不对称的局面。
尤其对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乡镇,本身财力不足,配套资金无法到位,环境治理就难上加难。二是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牵绊农村环境发展。 农村环境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较差,对农民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造成了农民生产生活诸多基本需求难以改善。三是协调管理不够到位影响农村环境整治顺利开展。
近年来上级批准下达了较多新农村建设项目,大大促进了农村环境的优化,但由于工作中涉及机构较多,机构之间职能交叉,扯皮推诿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 四是环境项目质量不高无法实现良好效果。一些环境整治项目由于未能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未经过反复论证、设计并建设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样板工程供参考,然后再进行全面推广,因此达不到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无法实现卫生、环保的良好效果。
五是缺乏适应农村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监管体制机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开始由城区向广大基层农村扩散,农村环境保护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而农村环境监管基本处于盲区和半盲区状态。六是多数农村居民缺乏环保意识,环境整治难以长效。 农村部分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垃圾随意抛弃、堆积,生活污水随便排放的现象比较普遍,环境整治难以长效。
三、多种举措确保农村环境整治持续长效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建设一个好班子,提高整治工作的组织程度。 乡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放在乡镇重要工作议程中,成立乡村两级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办公室牵头抓、各村积极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农村环境整治已经到了与发展农村经济同等重要的位置。 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镇、村干部要把重视程度,真正体现在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上,做到“在岗、在行、在状态”。不仅要把环境作为“脸面工程”,更要看作是民生工程,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职责。一方面,要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将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镇、村班子的重要依据,从而有效调动和发挥镇、村干部对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二要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整治工作的浓厚氛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可谓面广量大,抓宣传、抓发动、造氛围至关重要。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现场推进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切实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到基层,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广泛参与,让群众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主体,变群众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使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同时把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通过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加群众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要强化示范带动,力促整治工作的重点突破。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和典型引路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基础条件选树几个攻坚行动样板村。 并通过集中整治,分别打造整治行动的样板。 四要坚持以投入为根,使农村环境整治更具务实性。
要不断增加对环境卫生管理的经费投入,对重大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纳入财政年度计划;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维护的管理,按年度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环境卫生管理和设施维护;要不断拓展环境卫生经费的来源渠道,按照“多方共建、资源共享、事业共管”的原则,鼓励支持农民主动参与到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上来,激发他们维护管理的热诚,逐步形成乡、村以及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共建机制。
五要加强专项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保洁员报酬是村级保洁员队伍稳定的基础。建议市镇财政列出专项经费,用于村级保洁员的报酬,按照农业人口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拨付。村级经费从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按每人3-5元的标准提取。 另要动员村域范围内企事业单位交纳保洁费,以弥补村级经费不足。要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从各项内部控制入手,加强农村环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