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范文学习范文大全

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12月15日 编辑 fanwen51.com

[书中关于呐喊和彷徨的名言]1、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穷...+阅读

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中关村,古老而又现代,它的发展历程漫长而又短暂。据专家考证,新石器晚期,这里便有人类活动。到了汉代形成农业聚落。明代寺庙颇多,使这一地区形成寺庙聚落。清晚期到民国,为这里注入了文化教育元素,1911年办起了清华学堂,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25年燕京大学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投入大量资金把这里建成科研教育基地。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称北京大学,校址定于海淀勺园一带;1953年底,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中关村建起办公楼,这栋楼成为科学城振翅冲霄的起飞点。从此,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纷至沓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地区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130多家科研机构。学科专业几乎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领域。中关村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科技教育文化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这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为中关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经过短暂的30年历程,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关村地区快速崛起。中关村的崛起不仅在优化北京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提高人生活水平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引领和推动全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起了排头兵的作用。而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已走向世界,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形成

(一)海淀区发展战略调整与百余家科技企业的兴起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在学习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海淀区的科技、文化、经济的特点,意识到海淀区处于北京市上风上水的地理位置,不宜发展污染环境的工业;同时又处于高校、科研单位最集中的地区,可以发挥优势,发展科技企业。1980年10月中共海淀区第三次代表大会、1981年1月海淀区七届一次人代会都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淀区的科技、教育优势。与此同时,中科院和高等院校的科教人员也在酝酿怎样把多年沉淀的科研成果变成生产力。1981年10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宣布成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以下简称服务部),尝试把在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技术扩散区看到的技术扩散模式移植到中国。服务部实行“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简称“两不三自”)的原则。内部分工、管理按照公司模式运作。这是中关村乃至北京市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服务部成立后,承接了难度较高的长脉冲电源、高压火花间隙性开关、激光仪器等项目;协助海淀区劳动服务公司知青社建立了4个集体企业;承接了海淀锅炉厂技术设计改造工程;与海淀区培训中心合作,举办了电子技术、科学仪器设备、电子计算机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培训班。服务部的成立冲击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科研体制,打破了中科院的平静,引起了一场风波,很多人认为服务部在搞“歪门邪道”,“不务正业”,担心“搞乱了科技人员的思想”。对科研人员办企业的做法提出质疑。1983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胡耀邦等领导人对陈春先的做法给予肯定,认为这样做“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作贡献”,并责成中央科技领导小组“研究出方针政策来”。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的创业者们决心不辜负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鼓励,再走出一步。3个月后,陈春先在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与海淀区工业公司签订协议,由工业公司提供工作场地,同时借款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在中关村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研机构--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以下简称“华夏所”)。华夏所列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对外有经营自主权。华夏所成立一年时间,完成了15项国家计划外的技术项目开发,并有了技工贸一体化的雏形。服务部的创建特别是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批示在中关村引起了强烈反响,点燃了科技人员的创业激情,并与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要发挥优势、振兴经济的思路相融合。1982年8月,在海淀区区联社的支持下,王洪德与7名科技人员创办了北京京海计算机机房技术开发公司。1983年10月,海淀区政府与中科院共同创办了“科海新技术联合开发中心”(简称科海)。1984年5月16日,在中共海淀区委书记贾春旺的支持下,中科院几位科技人员与四季青乡联合创办了四通公司。1984年11月,海淀区新型产业联合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简称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科学仪器厂各投资100万元组建了北京信通公司。这四家公司在中关村地区新技术企业中有一定代表性,其技工贸总收入占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企业收入总额的80%,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人们简称其为“两通两海”。为进一步推动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从1983年3月开始,在许多政策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利用政策余度,给刚刚萌芽的科技企业“开绿灯”,鼓励发展。在工商管理、税务、信贷、劳动、人事管理等方面,给科技企业以最大的支持,并逐步明确发展“智力技术密集的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的目标。然而,中关村科技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8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局转给北京市委办公厅一封人民来信摘要,反映“中关村开发技术公司林立,有的纯属倒卖、投机而牟取暴利的不法组织,要求中央查处”。信中所提问题涉及四通、京海、科海、中科等4家企业。中共中央领导人作了“进行认真调查”的批示。对此,北京市委与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共同商量,由市工商局牵头,组成调查组,进驻上述4家公司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论是“科海、京海等单位,在技术开发、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成绩应予以肯定”,“对公司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缺点,要加以指导,完善各类制度和有关政策,使其逐步走上正轨”,“应允许一部分人去搞些民办事业,要支持,不要卡死,为了加强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劳动人事上也应做出一些必要的规定”。这一结论对于澄清事实、指导科技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企业创建和发展得很快,北京时代新技术公司、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集团前身)、希望电脑技术公司、北京长城钛金公司、北京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北大方正前身)、太极计算机公司相继成立。截至1987年底,中关村地区的各类科技企业有148家,其中有83家集中分布,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西口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形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关村标志

(二)中关村与IT结缘20世纪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PC)代表了新的世界技术浪潮,也代表了一种强大的市场力量。这种市场力量已走近中国,但全英文的个人计算机难以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们瞄准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T产业发展趋势,开始攻克计算机的汉化技术。所谓“汉化”,是指计算机的中文识别系统。就是对非汉字文化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某种处理,使之适应汉字文化的市场要求。1982年,电子部六所启用年仅27岁的严援朝担任研究开发“微机操作系统的汉化”课题组组长。这项研究被纳入电子部计算机局的“六五”计划。严援朝用英语表述这个项目为“ChineseCharacterDOS”。后来人们简称为“CCDOS”。课题组成功地越过一系列技术障碍,使CCDOS能够支持汉字处理功能,又与IBM/PC/DOS兼容。而且做到了让CCDOS脱离硬件,以软盘形式提供给用户。一年之后,CCDOS已经能够为用户提供6种输入方法、6763个汉字和619个图形符号,还可以用24х24点阵显示的两种字体和16种字型。这成功地为中国打开了微机的大门。联想和四通几乎同时研究开发了汉字字库和汉字输入的问题。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于1985年5月推出了具有联想功能的智能化汉字输入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联想功能强、可支持十几种输入方式、中西文高度兼容等特点的联想汉卡,当年6月就售出200套。这项技术先后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四通公司建立了四通汉字库板,成功地开发了打字机汉字驱动系统,诞生了新产品M2024打印机并投放市场。1987年,第一代四通MS文字处理机MS-2400诞生,开始建立全国销售服务网。从此开辟了中文打字新纪元,并且开辟了10亿产值的大市场。1981年,北大计算机所王选、陈?叶?人把自己承担并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成果(“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国家“748”工程)转让给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北大方正前身)。北大新技术公司与王选领导的北大计算机研究所联合,开始改进激光照排机的核心部件--控制器,接着又进行了全面彻底地翻修改进,推出自己生产的激光照排系列产品,起名“方正”系统。80年代后期,正式生产和推广方正电子系统,仅用半年的时间,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报社使用方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基本占领了国内市场。进而,正式推出“方正汉卡”,成功推出报纸远程卫星版面传输系统,是中国首次实现运用卫星以整个版面描述信息的方式,及时向海外传递信息。该系统使国家摆脱了印刷业500年停滞不前的局面,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与此同时,IT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底,在中关村地区的148家科技企业中有关电子及计算机领域的97家,占65.5%。就产值来说,电子企业占80%以上。中关村一条街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微机与电子元件集散地和信息产业技术市场,电子、电脑产品的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方正大厦

二、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

(一)建立试验区的酝酿与准备1987年底,新华社记者夏俊生写了4篇关于电子一条街的调查报道,连续登载在新华社编发的内参中,引起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他们责成书处组织调研。12月17日,在时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温家宝的领导下,成立了由中办调研室、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共北京市科委、海淀区政府等7个单位18人组成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联合调研组。调研组从12月21日至1988年2月深入到中关村地区,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中芮杏文(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多次深入科技企业了解情况、亲自主持座谈会并与国家有关部委协调。调查形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对电子一条街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其成就突出,令人刮目相看,这里的科技企业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不用国家财政拨款,却创造和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取得一批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开发一批新产品,推动了中国以微电子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人才流动,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科技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冲击了旧观念,冲击了科技与经济相脱离的旧体制,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新路子,探索了中国高技术产业起步和发展的新路子,为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调查报告建议建立中关村科技工业园区(或新技术开发区)。3月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开会,同意调查报告提出的建议,决定建立中关村科技工业园区(或新技术开发区),并提出制订一个建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条例,成立委员会。3月9日,温家宝向中央联合调查组和中共北京市委传达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定及相关指示精神。北京市政府组织海淀区和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研究起草《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上报中共中央。中共海淀区委、区政府于1988年提出了《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机构设置等问题的设想》(以下简称“机构设想”),基本精神是:试验区的机构设置应与海淀区政府管理体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试验区办公室是海淀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为副区级,设“两部三所”,即行政联络部、企业发展管理部、工商所、税务所和财政审计所。这一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设置,突破了沿海经济特区的管理模式,体现出在建成区内建立开发试验区的特点。同时决定向社会公开招聘试验区管理人员,这突破传统的干部管理制度,成为北京市首家公开招聘干部的单位。

(二)试验区的诞生与创新探索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标志国内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诞生。根据“机构设想”,首届试验区办公室主任由北京市委直接招聘,在4名应聘者中,原北京市医药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昭广被选聘为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应聘副主任以下职务的高达1500余人,通过平等竞争,优化组合,择优录用的原则,选聘3人为副主任,科以下工作人员56人。被选聘的人员主要来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及中央、市属企事业单位,绝大多数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在主要领导中有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988年8月5日,试验区办公室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办公。试验区的总体设想是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外向型、开放型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逐步形成试验区的管理模式和规范;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建立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技工贸一体化的高技术、高效率企业,开发一批在国内外两个市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形成规模经济;争取在不久的将来,使中关村地区成为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的新技术开发区,并且能在首都经济发展、城市管理以及在国内外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明显作用。试验区的基本工作方针是:坚持改革,鼓励竞争,发挥中关村地区的智力密集优势,充分利用并发挥区内原有条件和基础,吸引大批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及资金,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把经济效益作为试验区成败的根本标志;与国内外建立广泛联系,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带动本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带动海淀区市政建设、城市管理的发展,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带动服务设施社会化的发展,使试验区成为新技术、高技术的辐射源和孵化器。试验区的诞生,正处于中国经济转型期,新的政策、法规尚未形成。试验区的重点在“试验”两个字,试验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试验区建立和发展的灵魂,包括扩大空间模式的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试验区办公室成立后在广泛征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9-2000年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和《“八?五”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试验区认真落实了规划纲要和“八五”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首先,突破发展空间不足的难关。试验区只有1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新技术企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对此,试验区充分利用各大单位内的有限空间,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进行新技术企业开发建设,确立了“因地制宜、见缝插针”的方针,以及“节点战略”[1]和“十大建筑”[2]开发计划。1990年,试验区办公室提出建设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议。1991年10月,国家科委、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将上地村开辟为首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也是北京市第一个成片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总占地面积23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总投资32.45亿元。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是全国第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工业园区。是北京市政府第一次进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试点。在园区建设规划中首创“六图两书”[3]模式,这个模式在北京市开发区建设中得到推广,起到示范作用。第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试验区领导积极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从1988年7月29日到1989年12月1日,53次试验区办公室常务会议中就有17次会议是讨论制定规章制度或改变某些制度的。先后探索改革了财务制度、统计制度、外事工作制度、三资企业的审批制度等13项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宽松的管理环境。第三,探索产权制度改革,打开企业发展瓶颈。试验区的初创期,新技术企业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技工贸相结合,坚持“四自原则”,创造了高效率、高速度、高效益的辉煌发展史。但是当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时候,却遇到了不可逾越的瓶颈,就是产权归属不清,企业的自主权得不到落实,企业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企业较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探索产权制度的改革。如1988年,四通集团主动提出试行股份制的要求并制定改制方案,但由于当时政策环境和社会条件不成熟,未能实施。1990年底,试验区办公室与市体改委、海淀区委、区政府研究室就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的产权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大胆的改革设想,提出了在北京试验区进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综合改革方案。1991年底,国家科委和体改委确定北京试验区为全国5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之一,要求在重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做好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工作,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推进步骤,积极组织实施,以推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改革提供经验和启示。1992年着手进行股份制试点工作。第四,冲破封锁,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89年6月之后,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对试验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试验区办公室冲破各种障碍,于1989年11月派代表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世界科技园区协会第五届年会,在这次会议上,北京试验区成为该协会会员,为试验区走向世界打开一个窗口;1989-1990年间,试验区在国外举办9次展览,参加4次重大国际会议,派出团组近两百个、千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实效;1990年6-8月,试验区邀请29家外国通讯社记者参观访问,邀请21个国家外交使节、商贸官员参加招待会。到1991年底,试验区新技术企业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30多家,主要分布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德国和东欧国家。同一时期有30多个国家100余人来试验区商讨合作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宣传,在国际上树立了北京试验区的良好形象,促进了试验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试验区的新技术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建立了50余家经济实体,扩散了一批科技成果,1991年形成产值5亿元。在外向型、国际化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外商投资企业有180家,1991年有65家内资企业出口了105项产品。年出口创汇总额达5000万美元,其中出口到美加、西北欧、日本和港澳四大市场的占52.4%。年技术性创汇2500万美元,占北京市技术性创汇总额的50%。

三、试验区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试验区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在试验区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关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民营科技企业“姓社”等重要讲话,给予试验区的决策者、科技企业家和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试验区办公室决定要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产业规模形成上有所突破;二是在依靠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上有所突破;三是在外向型经济形成上有所突破;四是在科学管理上有所突破。随后,把这些发展目标纳入海淀区政府的《海淀区“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简称海淀“八五”计划)。1994年,试验区办公室提出“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带有规律性和规范性的目标与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六化”。即:资本股份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现代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市场国际化。“六化”战略目标,是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范例总结出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发展战略目标。它具有激活企业内部动力,向更高层目标努力奋斗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为实现“六#from 本文来自九象.9xwang.,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化”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强化服务。

(二)试验区全面发展重点突破落实海淀“八五”计划和实施企业“二次创业”紧密结合,出现了全面发展,重点突破的效果。产权制度改革。1992年3月,开始实施《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关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5月16日,试验区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成立,由北京市政府两位副市长任组长,确定第一批股份制试点企业为20家,拟改造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首期试点为北京比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海鸿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成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新技术企业。1993年2月,试验区办公室制定《关于组建无主管部门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办法》(简称《办法》),经海淀区政府批准发至全区,同时还制定了《关于施行股份合作制的试行细则》。《办法》中规定,老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把原来所形成的积累扣除劳动股的部分定为“职工共有股”,属原企业改造为股份合作制时的在册职工集体所有,是集体股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关于对个人投资的股权确立,试验区办公室多次研究提出意见并上报市政府有关部门。1994年7月25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规定“新设立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个人股本应在企业总股本中占主体”,“原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个人股和集体共有股的股本总额应在企业总股本中占主体”。这是确认个人股权的重大突破,也是对试验区办公室认真研究积极建议的回应,为试验区无主管集体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铺平了道路。从1993年开始有了股份制企业的统计数字,但只有71家,仅占企业总数3769家的1.88%。到了1998年,股份制企业已达1489家,占企业总数4546家的32.7%。多元融资。企业快速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试验区办公室协助企业多方面、多元化融资。主要有政府融资和社会融资两个渠道。政府融资方面,一是争取政府计划内资金,1988年至1995年,试验区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形成国家扶植基金9.18亿元,返还7.5亿元;1994年,试验区共有90个项目纳入国家和市的重点发展计划,取得了近2.3亿元的贷款和近2000万元的拨款;1995年,首次获得了国家财政配套拨款(长期贷款方式)3090万元;1996年,试验区办公室协助企业将几十个项目列入国家部委的18类计划,获得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15亿元。二是政府财政贴息,1991年,区政府财政拨款100万元、试验区拨款200万元为新技术企业与区属传统企业发展横向联合贷款贴息;1991年海淀区政府为科技工作和知识分子办10件实事,其中拨款230万元建设海淀区科技中心,拨款15万元作为区级小星火项目设备贷款贴息。三是建立创新基金。1997年,试验区在创业服务中心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基金总额为200万元,扶植进驻创业服务中心的中小高技术企业。社会融资方面,一是新技术企业创业者自筹资金。据1994年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抽样调查显示,企业自筹资金大体为7种方式:20.1%的企业是创业者个人或创业群体用私人的积蓄投资;5.1%的企业是创业者们通过其人际关系筹借民间资金;1.9%的企业是创业者通过承揽工程或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预收工程款或服务费;5.2%的企业由联营的各方投资;12.6%的企业是创业者向上级借款投资;41.6%的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由创业者争取、单位拨款(大部分是预算外资金);11.5%的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大约15%的企业采取其他方式筹集资金。二是企业上市筹集资金。1993年8月16日,香港四通电子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发行6亿股,筹集港币18900万元。这是园区内第一个上市企业,也是第一家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1994年2月14日,香港联想招股上市,当日公司售出1.68亿股,每股1.33港元,市盈率为13.8倍,超额认购数量达到409倍,香港联想股票的市值一度达到8.28亿港币。1995年12月21日,方正在香港上市,年度销售收入达25亿元。1997年6月27日,清华同方股票在沪市挂牌交易,当日发行价8.28元,收盘33.9元,日涨幅309%,筹集资金3.3亿元。同一时期还有北新建材集团、北京比特公司、中技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上市,发行A股股票,分别筹集资金2.6亿元、0.9亿元、2亿元。基本建设。“八五”期间,基本建设总投资规模5.4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形成南部以技贸中心为窗口,北部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永丰中试基地为依托,中部以白颐路(现中关村大街)为重点,建成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高科技建筑群落(简称“南北中战略”),到1995年基本实现“公司有总部,生产有厂房,职工有住宅”的配套建设目标。其中,上地基地到1998年总占地面积达200余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30多亿元。后来还建起了留学生创业园、中关村国际科技孵化园、中关村软件园等专业园区,成为中国信息产业紧跟世界信息产业潮流、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良好平台。1997年

延伸阅读:

圣经中关于爱的名言歌3:10 轿柱是用银做的,轿底是用金做的;坐垫是紫色的,其中所铺的乃耶路撒冷众女子的爱情。 歌4:10 我妹子,我新妇,你的爱情何其美!你的爱情比酒更美!你膏油的香气胜过一切香品!...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