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计划总结调研报告

基于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12月03日 编辑 fanwen51.com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镇力求高标准规划设计,严要求科学统筹,在大力推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狠抓以农村建筑、城镇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改善为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特别是今年,我镇紧紧围...+阅读

文章标题:基于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简介: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村容整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工作中,**县以加强“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把新农村建在农民的心坎上

对**县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村容整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工作中,**县以加强“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认准一条理——要让农民得实惠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同时,也有的地方出现了脱离实际,盲目建设新农村的反面典型,给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敲响了警钟。新农村到底应该怎么建,应该建成什么样子?结合外地经验和教训,**县经过反复论证,深入调研,得出结论:“新农村建设不管怎样建,不管怎样抓,最终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农民得实惠”。近年来,**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由于长期遗留原因和多种因素的交织,在“村容整洁”方面还不容乐观,已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思想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长期遗留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老百姓思想和行动不能保持一致,往往只片面地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更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由于卫生习惯差,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是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直接采取“就近原则”往小河或路边倒,造成农村街道的脏乱差。二是村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部分村没有进行规划建设,一些农民追求马路经济效益,舍弃自己的老宅基地,想法设法在公路两边建新房。在加上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择地另建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旧宅的产生,产生了大量的“空心村”。三是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不明显。部分农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责任心,认识上有偏差,错误地认为实现村容整洁是一项软性工作,可抓可不抓;有的认为难度大,无政绩,吃力不讨好,抑制了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县情实际,**县一方面从破除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空心村”这块“坚冰”入手,大力开展“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一方面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开展“小街巷治理”工程,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治理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选准一个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县现有225个村,村庄面广、点多,各个村的经济基础、发展状况、地理环境等各不相同,新农村建设不可能统一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村容整治上,该县创造性实施了“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

“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空心村治理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难题。“空心村”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破除“空心村”这块“坚冰”。为此,2007年1月初,**县广泛征求意见、分析形势、研究思路,提出了确定试点村,按照“产权不变、统一规划,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以“以绿填空”治理空心村为抓手,在总结试点村成功推进所得到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实施“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对村内旧房、弃宅进行清理,栽植经济林进行绿化,优化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深入宣传,赢得民心。治理“空心村”,不仅是改造农村环境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维破除的过程。能否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事关“空心村”治理的成败。长期以来,农民头脑中“宅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轻易改变。工作中,我们在理解农民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大力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广播、张贴标语、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召开村代会讨论等形式大力宣传空心村治理的意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同时,采取村干部分片包户的办法,多次深入到思想一时难以转变的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及时解决其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争取村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消除拆迁阻力,为顺利推进空心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12全文查看

二是干部带头,感化群众。“村比村、户比户、群众看干部”。在工作推进中,该县充分发挥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支村“两委”干部从自身做起,亲自动手,带头清理自己的弃宅、老宅,积极发挥表率作用。黄粱梦镇芦英堡村支部书记张计中,率先将自家的老宅进行了拆除,并顶住家族压力拆除了张家宗庙祠堂,村干部的做法真诚感动了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称

赞,不少群众由原来的不支持变为支持,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积极配合村干部开展工作。芦英堡村退伍军人聂英,贡献出自己的三轮摩托车供村委会免费使用,并义务出工,随叫随到,他说:“党委政府完全为老百姓着想,不但不用群众一分钱,而且收益都归个人,大家都很感动,我们自己也应该做点贡献,让村里面尽快美起来”。

三是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在闲宅、弃宅清理后,各村立即组织力量平整土地,更换新土,栽植绿化树木,以往破烂不堪、垃圾成堆的旧庄院变成了横平竖直、绿树成荫的小片林。同时,将每块旧宅基地的面积、树种及株数、产权人等内容进行登记,由村委会盖公章后发放给个人,彻底打消群众对宅基地产权和林地收益归属问题的顾虑,增强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群众利用拆除下来的废砖旧瓦硬化街巷、庭院,修建花池,美化庭院环境,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期“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的顺利完成,极大地鼓舞了人心,群众既看到了县委、政府改造旧村面貌的决心,又看到了各级干部真心为群众办事的诚心,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空心村治理的良好氛围。很多农户主动找到村干部说:我这个地方要绿化,亲戚朋友都来帮忙了,你抓紧给我定树苗,拆了以后俺得及时把树苗种上。

四是通力协作,全力推进。在工作推进中,该县抽调县直部门干部组成80多个“助推共建”工作队,派驻到重点村开展共建帮扶活动。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与上级积极沟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为“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县财政出资为村庄绿化提供树苗;县建设局和城区局结合整体规划,协助制定村庄规划,合理设置垃圾点、公共厕所;县林业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村庄绿化植树提供技术服务。

“小街巷治理”工程:针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新农村建设必然受到制约。该县因地制宜,从该乡镇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农村道路建设、小街巷治理、环境美化入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具体工作中,结合乡镇实际,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即基础条件好的村,重点从主街道向小街巷延伸入手,狠抓小街巷治理;对基础条件较差的村,重点从道路硬化由村外向村内延伸入手,狠抓村内主街道硬化。同时,各村还量力而行,对街道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一是成立组织,强化责任。成立了由乡镇书记任政委、乡长任指挥长的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并以区为单位,明确各区区长、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具体负责本区和所包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村支部书记为本村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谋划和实施,使全乡形成了人人有担子,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机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到村、到建设现场具体督导、查看工程进度,一天一汇报,三天一调度,确保小街巷治理的顺利进行。

二是以奖代补,鼓励先进。为提高各村小街巷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在乡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对在工作中积极性高、建设成效明显的村进行资金奖励,并在该村召开现场会,在全乡推广经验和做法,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全乡共建的目的。

三是多措并举,筹措资金。小街巷治理能否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对于经济薄弱的乡镇,钱从哪里来?思路决定出路。该县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打出了四张“筹资牌”。一是政府支持,由县财政拿出一部分,进行补贴;二是村企共建,和驻村企业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合理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进行自愿集资;四是积极和家乡在外名人、成功人士联系,让他们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出力。在乡村两级难以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四张“筹资牌”打出了热火朝天的改造场面,顺利推开了小街巷治理工作。收获一篮果——实现了农村和谐发展

从2007年元月份到3月底,该县从已开展该工程的46个空心村中清理弃宅腾出土地2600余亩,高标准植树15万余株,建成了芦英堡、贵龙岗、吴唐营等10多个“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示范村。对南吕固、招贤、毛街等15个村进行了小街巷治理,在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美化了村庄,节约了土地。两项工程的实施后,拆除了有碍观瞻、破烂不堪的弃宅,清理了垃圾,绿化了村庄,并利用清理的废砖硬化了街巷,设置了垃圾处理点和公共厕所,解决了农村脏乱差和群众出行难等问题,打造出绿树荫荫、花果飘香的人居前景,群众对此倍感欢喜和骄傲。村民高兴地说:现在家家出门能骑车,村头村尾都通车,心里甭提多舒坦了!”

2、增加了收入,减少了贫困。空心村治理后,对村内老宅、弃宅进行清理,统一规划,政府出资种上了白杨、银杏、女真、青桐等树苗,实行分户管理,收益归群众所有。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一棵树每年可增值10元以上,为群众开办了一个无形的“绿色存折”。村民高兴地说:党的政策好,县乡村都积极为群众办好事。种上了树就是种下了希望,再过三五年,俺村就是一座“绿色银行”了。

3、淳化了民风,促进了和谐。两项工程实施之前,村内老宅规划不一,街道狭窄,影响群众出行,给生活在其中的群众带来诸多不便,群众反映强烈。同时,不少农户因老宅、弃宅垃圾或附属物与邻里纠纷不断,农村因宅基地引发的各种纠纷矛盾越来越多,形成邻里反目、上访告状,干群关系紧张。空心村和小街巷治理后,由于清除了垃圾和附属物,栽植了树木,畅通了街道,原有的矛盾随之销匿,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呈现出融洽、和谐的新气象。

4、激发了热情,增添了活力。“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实施后,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好的更想好,差的想争气,许多人无形中变得比过去更加勤劳,群众盼发展、想发展、竞相发展的意识空前高涨,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被激发出来。留下一道辙——新农村建设的道路越走越畅启示一: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和利益。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县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顺利推进“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工程的实践证明:农民是愿意改变农村环境的,关键是各级要从群众意愿、群众利益出发,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从能够做得到的事情抓起,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把农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根本标准,确保新农村建设成为造福农民的德政工程。

启示二:建设新农村,要有迎难而上、敢于突破的决心和勇气。新农村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必然会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去破解。工作中,有的干部存在畏难怵头情绪,总认为“没钱难办事”,动作小、效果差。芦英堡等村“以绿填空”和南吕固等村小街巷治理的成功表明,不管条件有多差、工作有多难,只要积极想办法,勇于闯、大胆试,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空心村”治理是这样,小街巷治理是这样,新农村建设的其它工作更是如此,只要敢想敢干、敢于突破,一定会闯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农村建设局面。

启示三:建设新农村,必须发挥村代会作用,依靠群众。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发挥农民作用是关键。芦英堡等村“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南吕固等村小街巷治理工程之所以顺利开展,根本原因在于依靠村代会、依靠群众,民主决策、民主推动。从工程的决策、各项政策的制定,到具体工作的开展,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村代会作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将群众引领到参与新农村建设上来,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

启示四:建设新农村,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县“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工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大拆大建、不搞形式主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形式灵活。用废砖铺巷道,实现农村户户通硬化路面,解决了农民在下雨出门一脚泥的问题。在农村工作中,多是农村广场,广场内废砖砌成了小道蔓延林中,林下有石磙成座、石碾成面的石桌石凳,树下都是废砖砌成的树坑。这些小广场到农村处处可见,几户就拥有一个,极大方便了农民群众的休闲需要。关键是这些农村广场建设成本很低,多是废砖废瓦、闲置不用的石磙石碾建成的,有钱的办有钱的事,没钱的办没钱的事,既利用了废弃物,又给群众办了好事。当前,我国农村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差别较大,多数农村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财力搞大建设。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不能追求整齐划一的漂亮楼房,而是应突出地方特色,根据山形地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废砖、旧瓦等资源,建广场、修花池,硬化街巷,打造或绿树成荫,或曲径通幽,或小桥流水,或小道相连,建设风格各异、整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

《基于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12全文查看文章标题:基于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简介: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村容整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工作中,**县以加强“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把新农村建在农民的心坎上

对**县推进“村容整洁”改善人居环境的调研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村容整洁是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实际工作中,**县以加强“村容整洁”为突破口,从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大力实施“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

认准一条理——要让农民得实惠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但同时,也有的地方出现了脱离实际,盲目建设新农村的反面典型,给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敲响了警钟。新农村到底应该怎么建,应该建成什么样子?结合外地经验和教训,**县经过反复论证,深入调研,得出结论:“新农村建设不管怎样建,不管怎样抓,最终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农民得实惠”。近年来,**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由于长期遗留原因和多种因素的交织,在“村容整洁”方面还不容乐观,已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思想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长期遗留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老百姓思想和行动不能保持一致,往往只片面地追求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更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由于卫生习惯差,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是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直接采取“就近原则”往小河或路边倒,造成农村街道的脏乱差。二是村庄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部分村没有进行规划建设,一些农民追求马路经济效益,舍弃自己的老宅基地,想法设法在公路两边建新房。在加上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择地另建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旧宅的产生,产生了大量的“空心村”。三是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不明显。部分农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责任心,认识上有偏差,错误地认为实现村容整洁是一项软性工作,可抓可不抓;有的认为难度大,无政绩,吃力不讨好,抑制了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县情实际,**县一方面从破除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空心村”这块“坚冰”入手,大力开展“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一方面在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开展“小街巷治理”工程,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治理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选准一个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县现有225个村,村庄面广、点多,各个村的经济基础、发展状况、地理环境等各不相同,新农村建设不可能统一模式,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在村容整治上,该县创造性实施了“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和“小街巷治理”两项工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

“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空心村治理是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的难题。“空心村”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破除“空心村”这块“坚冰”。为此,2007年1月初,**县广泛征求意见、分析形势、研究思路,提出了确定试点村,按照“产权不变、统一规划,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以“以绿填空”治理空心村为抓手,在总结试点村成功推进所得到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实施“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对村内旧房、弃宅进行清理,栽植经济林进行绿化,优化人居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深入宣传,赢得民心。治理“空心村”,不仅是改造农村环境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维破除的过程。能否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事关“空心村”治理的成败。长期以来,农民头脑中“宅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就轻易改变。工作中,我们在理解农民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大力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通过广播、张贴标语、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召开村代会讨论等形式大力宣传空心村治理的意义,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同时,采取村干部分片包户的办法,多次深入到思想一时难以转变的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及时解决其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争取村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消除拆迁阻力,为顺利推进空心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干部带头,感化群众。“村比村、户比户、群众看干部”。在工作推进中,该县充分发挥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支村“两委”干部从自身做起,亲自动手,带头清理自己的弃宅、老宅,积极发挥表率作用。黄粱梦镇芦英堡村支部书记张计中,率先将自家的老宅进行了拆除,并顶住家族压力拆除了张家宗庙祠堂,村干部的做法真诚感动了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称

赞,不少群众由原来的不支持变为支持,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积极配合村干部开展工作。芦英堡村退伍军人聂英,贡献出自己的三轮摩托车供村委会免费使用,并义务出工,随叫随到,他说:“党委政府完全为老百姓着想,不但不用群众一分钱,而且收益都归个人,大家都很感动,我们自己也应该做点贡献,让村里面尽快美起来”。

三是示范引导,以点带面。在闲宅、弃宅清理后,各村立即组织力量平整土地,更换新土,栽植绿化树木,以往破烂不堪、垃圾成堆的旧庄院变成了横平竖直、绿树成荫的小片林。同时,将每块旧宅基地的面积、树种及株数、产权人等内容进行登记,由村委会盖公章后发放给个人,彻底打消群众对宅基地产权和林地收益归属问题的顾虑,增强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群众利用拆除下来的废砖旧瓦硬化街巷、庭院,修建花池,美化庭院环境,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期“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的顺利完成,极大地鼓舞了人心,群众既看到了县委、政府改造旧村面貌的决心,又看到了各级干部真心为群众办事的诚心,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空心村治理的良好氛围。很多农户主动找到村干部说:我这个地方要绿化,亲戚朋友都来帮忙了,你抓紧给我定树苗,拆了以后俺得及时把树苗种上。

四是通力协作,全力推进。在工作推进中,该县抽调县直部门干部组成80多个“助推共建”工作队,派驻到重点村开展共建帮扶活动。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与上级积极沟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为“百村万亩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县财政出资为村庄绿化提供树苗;县建设局和城区局结合整体规划,协助制定村庄规划,合理设置垃圾点、公共厕所;县林业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村庄绿化植树提供技术服务。

“小街巷治理”工程:针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乡镇,村无集体经济收入,新农村建设必然受到制约。该县因地制宜,从该乡镇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农村道路建设、小街巷治理、环境美化入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具体工作中,结合乡镇实际,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即基础条件好的村,重点从主街道向小街巷延伸入手,狠抓小街巷治理;对基础条件较差的村,重点从道路硬化由村外向村内延伸入手,狠抓村内主街道硬化。同时,各村还量力而行,对街道进行了美化、绿化、亮化,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

一是成立组织,强化责任。成立了由乡镇书记任政委、乡长任指挥长的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并以区为单位,明确各区区长、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具体负责本区和所包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各村支部书记为本村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谋划和实施,使全乡形成了人人有担子,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机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到村、到建设现场具体督导、查看工程进度,一天一汇报,三天一调度,确保小街巷治理的顺利进行。

二是以奖代补,鼓励先进。为提高各村小街巷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在乡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对在工作中积极性高、建设成效明显的村进行资金奖励,并在该村召开现场会,在全乡推广经验和做法,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全乡共建的目的。

三是多措并举,筹措资金。小街巷治理能否成功,归根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对于经济薄弱的乡镇,钱从哪里来?思路决定出路。该县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打出了四张“筹资牌”。一是政府支持,由县财政拿出一部分,进行补贴;二是村企共建,和驻村企业搞好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合理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进行自愿集资;四是积极和家乡在外名人、成功人士联系,让他们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出力。在乡村两级难以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四张“筹资牌”打出了热火朝天的改造场面,顺利推开了小街巷治理工作。

收获一篮果——实现了农村和谐发展

从2007年元月份到3月底,该县从已开展该工程的46个空心村中清理弃宅腾出土地2600余亩,高标准植树15万余株,建成了芦英堡、贵龙岗、吴唐营等10多个“以绿填空”空心村治理示范村。对南吕固、招贤、毛街等15个村进行了小街巷治理,在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美化了村庄,节约了土地。两项工程的实施后,拆除了有碍观瞻、破烂不堪的弃宅,清理了垃圾,绿化了村庄,并利用清理的废砖硬化了街巷,设置了垃圾处理点和公共厕所,解决了农村脏乱差和群众出行难等问题,打造出绿树荫荫、花果飘香的人居前景,群众对此倍感欢喜和骄傲。村民高兴地说:现在家家出门能骑车,村头村尾都通车,心里甭提多舒坦了!”

2、增加了收入,减少了贫困。空心村治理后,对村内老宅、弃宅进行清理,统一规划,政府出资种上了白杨、银杏、女真、青桐等树苗,实行分户管理,收益归群众所有。按照目前市场行情,一棵树每年可增值10元以上,为群众开办了一个无形的“绿色存折”。村民高兴地说:党的政策好,县乡村都积极为群众办好事。种上了树就是种下了希望,再过三五年,俺村就是一座“绿色银行”了。

3、淳化了民风,促进了和谐。两项工程实施之前,村内老宅规划不一,街道狭窄,影响群众出行,给生活在其中的群众带来诸多不便,群众反映强烈。同时,不少农户因老宅、弃宅垃圾或附属物与邻里纠纷不断,农村因宅基地引发的各种纠纷矛盾越来越多,形成邻里反目、上访告状,干群关系紧张。空心村和小街巷治理后,由于清除了垃圾和附属物,栽植了树木,畅通了街道,原有的矛盾随之销匿

延伸阅读:

搞好村容整洁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专题调研报告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2006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

县城镇人居环境改善情况的调查报告编者按:为全面客观地反映克东县近年来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我们选取人居环境这个专题,深入到我县交通、建设、城市管理、供排水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对走访调查情况进...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