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党建工作的四性]一、创造性 历史和实践无不充分地表明,党的事业每一步发展都呼唤着创新。而实际上,无论党的理论还是实践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党的事业步入一个崭新的天地。可以这样说,走在时...+阅读
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后,根据《中共息烽县委常委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题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本人先后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采取深入村组,实地查看,走访党员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我县当前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如何加强新时期我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自己
的见解。
一、我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息烽县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北部,总面积1036.5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典型农业县。全县辖4镇6乡、161个村、9个居委会,现有15个基层党委,16个党总支,380个党支部,党员总数8395人,其中农村党员5714名。在170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收入的仅有22个,“空壳村”达到80%以上,“无钱办事”的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尤其是十七大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围绕一个灵魂(改革创新),做好十篇文篇”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如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方面先后建立了基层党委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建工作督导制、组工干部联系基层党委、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等;在扩大党内民主方面开展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县四大班子党组书记碰头议事会议制度等;在创新农村党组织负责人选拔方式上广泛推行了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在健全党内关怀机制上推行了“三必谈、三必访”等制度,逐步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我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我县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一是少数村党支部核心作用发挥不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特别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到位;二是部分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尤其是市场服务意识还非常淡薄,在具体工作中,只有致富愿望,但无致富思路,工作缺乏创造性,使农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三是部分党支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甚至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组织观念淡化,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图待遇不愿奉献,在参加组织生活时向党组织索要报酬。一些支部书记反映:“现在不给报酬,党组织活动比较难开展。”导致党支部的战斗力不强,在群众中凝聚力和号召力减弱。
2、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比较低。一是农村基层干部趋于老龄化,队伍不稳定,后继乏人。由于少数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力度不大,不注意培养青年干部,导致村干部难选难找,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定,农村党支部形不成核心,聚不成合力,极少部分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组织协调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组织观念弱化,“双带”能力不强,对搞好农村工作缺乏信心和勇气。
3、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大批农民党员外出务工,流动性较大,致使党员集体活动难以开展,时间难以确定,人员难以到齐,思想难以沟通,党内生活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使党支部与党员思想之间出现了断层,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难以落实。特别是对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与其自身特点不相适应。农民工流动党员在流入地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流出地党组织很难准确掌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农民工党员的基本权利也很难得到保障,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4、村级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有部分村在管理制度上存在形式化:一是执行制度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形成了“制度挂墙上,活动靠会上,抓与不抓一个样”的错误认识,不重视党员的学习,不组织党员活动。二是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形式化。一些村干部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上敷衍了事,村级事务透明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三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形式化。有的村在决定重大事项时,村支书记不征求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村级事务决策不民主,导致“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一些村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虽然召开了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但因事前没有深入征求干部、村民意见,事后又缺少沟通,结果不公开,导致干部有意见,群众不支持12全文查看。
5、村干部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待遇偏低。由于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目前的运行体制来看,村干部成了“脱产干部”,承担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不论是从工作的难度方面,还是从工作的繁重程度方面看,工作任务都比较重,但报酬普遍偏低,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干
部报酬每月紧靠上级财政支付的420元。有的村干部因开展工作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导致部分村干部产生一种不愿当村干部的心理,出现了没能力的人想当村干部但干不了,有一定能力的合适人选又大多不愿意干,能人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发家致富。二是政治无奔头。由于村干部不是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干得再好,在政治仕途上没有升迁的机会,政绩上好坏难分,干好与干坏一个样。三是离任后无靠头。大多数村干部已人到中年,几十年来为村里各项工作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其他干部相比,离任无保障。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有村干部不想干,短期行为严重,工作得过且过,普遍存在敬业意识淡薄,开创精神不强,直接影响到班子的凝聚力和岗位的吸引力。
6、农村党组织设置的传统模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之间缺乏协调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经济组织的多样化,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以村为单位建立党支部这种传统的村级党组织设置与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党员活动范围的变化不相适应,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从调研的情况进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两个极端,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是对党建理论研究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思路不清,目标不明;三是对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党建工作是形式化的软指标,就党建工作而抓党建工作,没有创新举措;四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五是财力投入不足,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农村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抓党建工作缺乏自信,没有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抓基础以抓基层、打基础为着眼点,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扎实抓好村级班子,党员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一是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村级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开展工作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抓住了村级班子建设,就是抓住了农村工作的根本。要因村制宜,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理念,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对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班子,推行“一肩挑”;对软弱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干部选入村级党组织班子。二是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注重发现和培养苗子,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复员军人、致富能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者等作为培养对象,确保每村至少保持1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按照“双培双带”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三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据地”,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基层需要,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在规范管理,完善设施,提高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把村级活动场所真正建设成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文化娱乐和学习培训阵地。
2、抓关键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认为,随着形势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要保证工作成效,单纯依靠村级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关键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一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采取年度述职评议和全委会述职评议的方式,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职情况的考核,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意识,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达到思想重视,措施有力,效果明显。二是配强“具体责任人”。“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村党组织书记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对一个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中,结合我县实际,应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把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选配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大从县乡机关推选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力度,切实发挥好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三是健全齐抓共管机制。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部门包村制度,切实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重点在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活动载体、加大保障投入上下功夫。同时,推行党建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工作有目标,考核有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联村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包村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3、抓重点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党员和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政治上多关心,事业上多帮助,思想上多引导,生活上多关照,不断提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同时,完善村级事务制度,真正达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效果。一是建立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按照“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前途,离任有保障”的思路一是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切实增加村干部的工作报酬。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把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人选。建立相关退有所养的制度,坚持离任村干部补贴制度,村干部定期体检制度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切实解决村级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和完善村级事务管理机制。以扩大基层民主、改进领导方式、提高决策水平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村级党内民主决策机制、财务管理制度和村级党务公开制度,广泛集中民智、充分集思广益,定期召开党群民主议事会,共商共议村内“大事”,拓宽党务、村务公开渠道,切实落实党员群众对村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三是建立和完善发展集体经济的帮扶机制。政策上“提一把”。研究制定鼓励村级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好资源、区位等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党员干部“带一把”。教育引导村干部逐步转变思想观念,立足实际,大胆开拓,主动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努力拓宽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社会力量“扶一把”。以开展“结对帮扶”等活动为载体,为结成帮扶对子的村提供资金、信息、服务等资源,共同推进村级经济发展,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逐步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
4、抓管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思路,所以,针对我县农村党员和干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更要加大对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一是加强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巡回授课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村干部进行学习培训。每年分期分批对全县所有村干部轮训一遍,不仅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同时注重思想教育,增强带富意识。结合结对帮扶工作,积极组织县委党校、司法、农业、科技等部门的精干力量组成讲师团巡回授课,送理论上门,送技术进家,不断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的能力。二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民主生活会制度,充分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采取“流动党课”等方式,加强政策法律、思想道德、党性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政治、科技和道德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三是完善党组织设置方式。一方面,在流动党员群体中建立党组织,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外出务工的党员越来越多,而且有的地方外出党员又相对集中,形成了农村党员的特殊群体,在这特殊群体中建立党组织便于对流动党员的统一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在以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产业化的规模基地、产业化经营市场或是在行业协会等一些基层服务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努力把党的建设渗透到“三农”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发挥好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12全文查看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后,根据《中共息烽县委常委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题调研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本人先后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采取深入村组,实地查看,走访党员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我县当前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如何加强新时期我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自己
的见解。
一、我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息烽县位于贵州省贵阳市的北部,总面积1036.5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是一个农村人口占80%的典型农业县。全县辖4镇6乡、161个村、9个居委会,现有15个基层党委,16个党总支,380个党支部,党员总数8395人,其中农村党员5714名。在170个村(居)委会中,有集体收入的仅有22个,“空壳村”达到80%以上,“无钱办事”的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尤其是十七大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围绕一个灵魂(改革创新),做好十篇文篇”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如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方面先后建立了基层党委党建目标责任制、党建工作督导制、组工干部联系基层党委、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等;在扩大党内民主方面开展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县四大班子党组书记碰头议事会议制度等;在创新农村党组织负责人选拔方式上广泛推行了支部书记“公推直选”;在健全党内关怀机制上推行了“三必谈、三必访”等制度,逐步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我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我县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一是少数村党支部核心作用发挥不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特别是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到位;二是部分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尤其是市场服务意识还非常淡薄,在具体工作中,只有致富愿望,但无致富思路,工作缺乏创造性,使农村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显得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三是部分党支部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党员很少过组织生活,甚至有的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组织观念淡化,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只图待遇不愿奉献,在参加组织生活时向党组织索要报酬。一些支部书记反映:“现在不给报酬,党组织活动比较难开展。”导致党支部的战斗力不强,在群众中凝聚力和号召力减弱。
2、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比较低。一是农村基层干部趋于老龄化,队伍不稳定,后继乏人。由于少数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力度不大,不注意培养青年干部,导致村干部难选难找,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稳定,农村党支部形不成核心,聚不成合力,极少部分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法简单,组织协调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组织观念弱化,“双带”能力不强,对搞好农村工作缺乏信心和勇气。
3、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大批农民党员外出务工,流动性较大,致使党员集体活动难以开展,时间难以确定,人员难以到齐,思想难以沟通,党内生活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使党支部与党员思想之间出现了断层,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难以落实。特别是对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与其自身特点不相适应。农民工流动党员在流入地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流出地党组织很难准确掌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农民工党员的基本权利也很难得到保障,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4、村级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有部分村在管理制度上存在形式化:一是执行制度形式化。虽然绝大多数村都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相当一部分村党组织负责人认为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形成了“制度挂墙上,活动靠会上,抓与不抓一个样”的错误认识,不重视党员的学习,不组织党员活动。二是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形式化。一些村干部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上敷衍了事,村级事务透明度不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三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形式化。有的村在决定重大事项时,村支书记不征求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村级事务决策不民主,导致“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形同虚设。一些村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虽然召开了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但因事前没有深入征求干部、村民意见,事后又缺少沟通,结果不公开,导致干部有意见,群众不支持[]。
5、村干部的保障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待遇偏低。由于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目前的运行体制来看,村干部成了“脱产干部”,承担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不论是从工作的难度方面,还是从工作的繁重程度方面看,工作任务都比较重,但报酬普遍偏低,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干
部报酬每月紧靠上级财政支付的420元。有的村干部因开展工作占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导致部分村干部产生一种不愿当村干部的心理,出现了没能力的人想当村干部但干不了,有一定能力的合适人选又大多不愿意干,能人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发家致富。二是政治无奔头。由于村干部不是正式的国家工作人员,干得再好,在政治仕途上没有升迁的机会,政绩上好坏难分,干好与干坏一个样。三是离任后无靠头。大多数村干部已人到中年,几十年来为村里各项工作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与其他干部相比,离任无保障。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有村干部不想干,短期行为严重,工作得过且过,普遍存在敬业意识淡薄,开创精神不强,直接影响到班子的凝聚力和岗位的吸引力。
6、农村党组织设置的传统模式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之间缺乏协调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经济组织的多样化,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以村为单位建立党支部这种传统的村级党组织设置与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党员活动范围的变化不相适应,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从调研的情况进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两个极端,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二是对党建理论研究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思路不清,目标不明;三是对党建工作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党建工作是形式化的软指标,就党建工作而抓党建工作,没有创新举措;四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五是财力投入不足,农村经济发展不快,农村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抓党建工作缺乏自信,没有开拓创新的决心和勇气。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抓基础以抓基层、打基础为着眼点,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扎实抓好村级班子,党员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一是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村级班子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是开展工作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抓住了村级班子建设,就是抓住了农村工作的根本。要因村制宜,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用人理念,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对存在“两张皮”现象的班子,推行“一肩挑”;对软弱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的班子及时进行调整,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干部选入村级党组织班子。二是加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注重发现和培养苗子,及时把那些政治素质较好,有培养前途的复员军人、致富能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者等作为培养对象,确保每村至少保持10名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按照“双培双带”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党员。三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和使用。村级活动场所作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据地”,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基层需要,逐步加大投入,不断在规范管理,完善设施,提高村级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把村级活动场所真正建设成为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文化娱乐和学习培训阵地。
2、抓关键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认为,随着形势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要保证工作成效,单纯依靠村级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关键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一是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建立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采取年度述职评议和全委会述职评议的方式,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职情况的考核,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意识,增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达到思想重视,措施有力,效果明显。二是配强“具体责任人”。“班子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村党组织书记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对一个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村级党组织班子建设中,结合我县实际,应采取“公推直选”的办法,打破地域、身份界限,把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选配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加大从县乡机关推选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的力度,切实发挥好他们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三是健全齐抓共管机制。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度、部门包村制度,切实落实县、乡、村三级责任,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重点在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活动载体、加大保障投入上下功夫。同时,推行党建工作督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工作有目标,考核有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联村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包村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3、抓重点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党员和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政治上多关心,事业上多帮助,思想上多引导,生活上多关照,不断提高经济待遇、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同时,完善村级事务制度,真正达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效果。一是建立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按照“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前途,离任有保障”的思路一是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切实增加村干部的工作报酬。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
延伸阅读:
解放思想创新基层机关党建工作解放思想创新基层机关党建工作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基层党建工...
县创新开展“三融入三提升”党建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今年以来,县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融入发展抓党建,提升领导科...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机关党建工作在面临新机遇的同时,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机关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服务发展的位子没有摆正、基层党组织发展不均衡、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与时俱进切实做好老干部党建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当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
浅析建设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应顺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统筹兼...
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党的十七大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
完善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一,审时度势,不断完善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市经济发展主要的增长点和生力军.我们始终把加强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工作纳入市委的工作大局...
对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思考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不断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我们认为“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是创新党建工作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实施党建三创新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大学**学院现有教工232人,学生10063人,有961名党员,10个教工支部,19个学生支部。2008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我校党的建设,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