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阅读
与时俱进 管理创新
——探索新课程教学管理的点滴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扑面,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三级课程管理形式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管理权限。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教学管理?石家河中学探索出了教师管理抓校本(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教学管理抓理念、抓章程、抓评价的教学管理运行新模式。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管理
1、抓好校本培训,让教师走上名师成长之路。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与人有密切的关系。能否有效的建设一只充满活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成为课改队伍的生力军。为此,学校制定了校本培养计划,把课改的教师培训工作纳入了重要的常规工作中,要求校本培训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并在培训内容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开展每月一次的新课程理论讲座,教师论文交流。通过校本培训活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师角色模式。变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2)继续积极开展“学洋思”活动;利用好县教研室设立的课改咨询电话,帮助教师及时解决课改中的问题。(3)推出专题研究,举办“新课程教研日”、“教学开放周”,以备课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用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感染、熏陶教师。(4)进行青年教师的帮扶活动。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开展一帮
一、一对一的拜师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名师、骨干教师工程”和“名师带动工程”,努力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
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优质课观摩、课件制作培训等形式,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力争使青年教师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2、开发校本教材,让教师尝试专家探索之趣。2002年秋,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主要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还没有从课程的高度来认识。进行了《追寻石家河乡的人文古迹》、《我为石中写校歌》等9个研究性课题的尝试。这些课题,适于学生开展,适于学生走上社会。学生写下了许多精美的调研文章。和音乐老师合作的《石中之歌》,“青青的楠竹园露珠闪莹光,美丽的校园书声琅琅”,每天在校园传唱。当学生唱着自己的歌曲,怎不倍增自豪之情呢?通过试行,学生的思维活跃,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开始在学生身上扎根。这给我校实施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增添了开发好教材的信心。2003年秋,学校正式实施校本课程。对去年的校本教材加以完善,确立了《家乡特产》、《石家河乡地名探究》、《山区植物分类》三个专题,制定了方案与实施要求,力争在课程纲要上进一步规范。现在,已基本明确了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在教学思想上,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上的鼓励者、支持者、同行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的办学方式有了乡土特色;教师的教学思想,打上平等民主的烙印;学习的学习方式,开始了质的飞跃;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教师的心田。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推行新课程实验,已是水到渠成之势。
3、推行校本教研,让教师体验教学相长之乐。加强备课组的课题研究,力争把备课组建设成为备课的智囊团,出经验的主渠道。备课组的课题研究以“问题即课题”、“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实际的小课题”为原则,大力加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小课题研究。备课组的课题研究不是要在教学之外另外抽出时间做专门的宏大理论研究,而是从新课程的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留心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
1、用新课程的理念修订教学常规。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推进课改实验的当务之急。学校结合课改实验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修订:(1)、修订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2)积极探索对师生的评价,改革考试制度,使评价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按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从实施的一段时间来看,课堂教学整体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实施新课程后,很多教师反映只是少部分学生活跃,还有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支撑。课堂教学是师生共12全文查看同的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不仅仅在教室,教材不仅仅是课本。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于有效组织起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在形成,用支持、宽容的课堂氛围接纳学生的多元思想,分享学生的成功与喜悦,与学生共同合作,一起寻找知识的真谛。只要突破“授一受”学习的模式,让学习方式多起来,让学生动
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就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进入课堂。按这一理解,一切受学生欢迎的方式都可以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将课堂学习方式是否转变,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3、探索三级课程的管理模式。对校本课程的管理,本着发展性、人文性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制定出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对校本课程的教师培训、课题的申报与审议、《教材纲要》的撰写、课程的教学环节、工作量的计算、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均作了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做了细致的探索。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承认差异,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可撰写论文,可进行展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成长中的需求。
三、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
主要是探索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按照县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充实符合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内容,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学。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工作时,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重要位置;探索由教师、学校行政、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对学生予考试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具体工作为:
(1)课堂教学评价。在县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符合新课程观和新教材观的要求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导引课堂教学过程优化。
(2)教学质量评价。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努力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坚持并完善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增加技能操作评价含量;重视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质性评价,试点“成长记录袋”评定,探索取代量化评定的评价方式。
(3)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谨慎有序地进行备课改革,鼓励“一案多改”、“教后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制度。总之,就是要做到:A、发展性的评价教师。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职员)全方位、多层面的考核与评价。使评价制度和条例更能体现科学性、激励性、竞争性、可操作性和发展性。B、动态性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动态性的全面评价。
当然,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相信这些也是带有共性的问题:
1、课程资源严重缺乏。这是目前课程实施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2、教师培训缺乏实践性。虽然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对于课程实验的启动和前期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课程实验的推进,教师们感到更需要具体的、实用性强的培训。除了讲授式、报告或讲座式之外,教师更渴望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案例分析式的培训。
3、评价制度与方法滞后。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如何评价教师,如评价学生,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改革措施落实的程度。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在以后的实验工作中克服。
12全文查看与时俱进 管理创新
——探索新课程教学管理的点滴体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扑面,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三级课程管理形式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管理权限。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教学管理?石家河中学探索出了教师管理抓校本(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教学管理抓理念、抓章程、抓评价的教学管理运行新模式。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管理
1、抓好校本培训,让教师走上名师成长之路。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与人有密切的关系。能否有效的建设一只充满活力、勇于探索、业务素质高、教学基本功过硬、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成为课改队伍的生力军。为此,学校制定了校本培养计划,把课改的教师培训工作纳入了重要的常规工作中,要求校本培训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并在培训内容上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开展每月一次的新课程理论讲座,教师论文交流。通过校本培训活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师角色模式。变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学习上的伙伴。(2)继续积极开展“学洋思”活动;利用好县教研室设立的课改咨询电话,帮助教师及时解决课改中的问题。(3)推出专题研究,举办“新课程教研日”、“教学开放周”,以备课组为单位总结、交流、反思本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用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感染、熏陶教师。(4)进行青年教师的帮扶活动。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开展一帮
一、一对一的拜师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名师、骨干教师工程”和“名师带动工程”,努力为骨干教师的成长创设适宜的环境。
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优质课观摩、课件制作培训等形式,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力争使青年教师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完成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2、开发校本教材,让教师尝试专家探索之趣。2002年秋,我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主要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还没有从课程的高度来认识。进行了《追寻石家河乡的人文古迹》、《我为石中写校歌》等9个研究性课题的尝试。这些课题,适于学生开展,适于学生走上社会。学生写下了许多精美的调研文章。和音乐老师合作的《石中之歌》,“青青的楠竹园露珠闪莹光,美丽的校园书声琅琅”,每天在校园传唱。当学生唱着自己的歌曲,怎不倍增自豪之情呢?通过试行,学生的思维活跃,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开始在学生身上扎根。这给我校实施校本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增添了开发好教材的信心。2003年秋,学校正式实施校本课程。对去年的校本教材加以完善,确立了《家乡特产》、《石家河乡地名探究》、《山区植物分类》三个专题,制定了方案与实施要求,力争在课程纲要上进一步规范。现在,已基本明确了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在教学思想上,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确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上的鼓励者、支持者、同行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的办学方式有了乡土特色;教师的教学思想,打上平等民主的烙印;学习的学习方式,开始了质的飞跃;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开始深入教师的心田。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推行新课程实验,已是水到渠成之势。
3、推行校本教研,让教师体验教学相长之乐。加强备课组的课题研究,力争把备课组建设成为备课的智囊团,出经验的主渠道。备课组的课题研究以“问题即课题”、“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实际的小课题”为原则,大力加强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小课题研究。备课组的课题研究不是要在教学之外另外抽出时间做专门的宏大理论研究,而是从新课程的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留心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
1、用新课程的理念修订教学常规。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推进课改实验的当务之急。学校结合课改实验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修订:(1)、修订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2)积极探索对师生的评价,改革考试制度,使评价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按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从实施的一段时间来看,课堂教学整体上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实施新课程后,很多教师反映只是少部分学生活跃,还有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支撑。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不仅仅在教室,教材不仅仅是课本。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于有效组织起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在形成,用支持、宽容的课堂氛围接纳学生的多元思想,分享学生的成功与喜悦,与学生共同合作,一起寻找知识的真谛。只要突破“授一受”学习的模式,让学习方式多起来,让学生动
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就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进入课堂。按这一理解,一切受学生欢迎的方式都可以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将课堂学习方式是否转变,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3、探索三级课程的管理模式。对校本课程的管理,本着发展性、人文性原则制定出科学的方案制定出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对校本课程的教师培训、课题的申报与审议、《教材纲要》的撰写、课程的教学环节、工作量的计算、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均作了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做了细致的探索。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承认差异,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可撰写论文,可进行展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成长中的需求。
三、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
主要是探索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按照县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充实符合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内容,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学。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工作时,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重要位置;探索由教师、学校行政、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对学生予考试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具体工作为:
(1)课堂教学评价。在县教研室《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符合新课程观和新教材观的要求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导引课堂教学过程优化。
(2)教学质量评价。改革考试评价内容和形式,努力形成发展性评价体系。坚持并完善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增加技能操作评价含量;重视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质性评价,试点“成长记录袋”评定,探索取代量化评定的评价方式。
(3)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谨慎有序地进行备课改革,鼓励“一案多改”、“教后反思”。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不断提高教师的评价制度。总之,就是要做到:A、发展性的评价教师。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教师(职员)全方位、多层面的考核与评价。使评价制度和条例更能体现科学性、激励性、竞争性、可操作性和发展性。B、动态性的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过程就是发展学生心智,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应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只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动态性的全面评价。
当然,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相信这些也是带有共性的问题:
1、课程资源严重缺乏。这是目前课程实施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
2、教师培训缺乏实践性。虽然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对于课程实验的启动和前期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课程实验的推进,教师们感到更需要具体的、实用性强的培训。除了讲授式、报告或讲座式之外,教师更渴望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案例分析式的培训。
3、评价制度与方法滞后。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如何评价教师,如评价学生,都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改革措施落实的程度。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在以后的实验工作中克服。
延伸阅读:
浅析对办公室工作的点滴认识办公室工作无小事,这句俗语充分说明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办公室工作的好坏对领导制定决策、提高服务质量、树立机关形象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做好办公...
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点滴体会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点滴体会我乡领导干部认真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大家认为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抓住了党的建设...
信息化高效课堂点滴谈本月上了一节改写亿以上的数的课,因为所需的数据比较大,所以运用课件会方便很多,花了几天时间将课件进行了修改,在使用时,领导以及教研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让我至今都记...
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点滴体会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的条件,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他的先进性的质的规定性,是任何时候都不能...
践行八荣八耻要从点滴做起据报道,某县新任纪委书记来到某行政服务窗口,亲自替身残的来访群众办事,发现工作人员正忙于网上玩牌,对群众需办理的事项怠于受理,面对群众批评,还瞪着眼粗着嗓嚷:“等出完这张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