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经济已成为主流的今天,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已不再定于一尊。特别是个体经营摊点,价钱可谓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毫无定数可言。要想不花冤枉钱,学会讲价便十分必要。通过讲价,掏最少的钱,购最称心的物品,大致有以下招法:
●除虚就实法售货市场上,有的货主要价可以高到原售价两倍以至数倍以上,如果不讲价,你就会被狠狠地“宰”上一刀。因此,购物时,一定要想法去虚就实。大致作法是,货主报价后,你可以问实价多少,货主自会降一点价;如果觉得还高,可让货主再予降价。先不必回价,待货主不肯再降时,你再回一个你认为理想的价钱,这样你可能就会少花不少冤枉钱。有一个妇女购一条裙子,问价时,货主开价90元。妇女说:“我知道你这是要价,实价是多少呢?”货主一脸真诚的样子说实价是80元。妇女摇头,货主便又降到70元。这时妇女才还价50元。最后经过讨价还价,以55元成交。这位妇女用的就是“除虚就实法”。
●心不在焉法售货者只要发现你看准了某货物,甚至看清你对他的货十分感兴趣,就会把价定得很死很高。相反,如果你问了价看了货,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透露出买也可,不买也不遗憾的口气,货主就会因想拉住买主而在报价时少掺水分。有一男子看中了一个烤火煤炉。货主见有人看货,上前打招呼。男子随便问一句:“炉子啥价?”货主报价后,男子摇头说不值。货主让他还价,男子说:“这种炉子不知是否好用。”货主自然大述其优点。男子说:“好是好,只是价也太高了。”仍然是想买不买的样子。货主急忙降价。可见,购物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心理战,决不能表现出惊喜的表情,哪怕是自己认为难得的货物,也不宜表现出非买不可的样子。要用适当的话语表现自己心不在焉,给对方造成一种错觉,这样他就会反过来“求”你了。
●吹毛求疵法市场规则一般是,无论货物怎样,货主都说自己的货质量顶呱呱,你决不能轻易相信,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即使你觉得欲购的货物确实好,也不应夸奖,甚至不可表示出认同,而要拿出一种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精神。哪怕货物无毛病,也要吹其毛求其疵,给货物找出不足之处,给杀价提供有利条件。笔者购一条短裤以23元成交。就在准备交钱时,我发现短裤口袋布很薄,就不满地说:“这样的口袋装一个硬币都得丢,我可不想买一件漏斗短裤。”货主见我有不想要的意思,便多方向我解释。我坚持说这是货物的毛病。货主一狠心说:“20元你拿走吧。”给货物找毛病,是购物的一个基本要领。其实,说货物有毛病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杀价。
●巧选参照法货主欲售高价,本是正常心理。在货主狮子大张口的情况下,你如果不觉察,便会被其蒙骗。因此,在不知货物价格却又想买时,便可巧选参照,投石问路,以观其变,这样做就不至于被“宰”。如某人在购买一件休闲装外套时,其标价为480元,他不知到底价多少,问价后摇头说不值,货主要他还个价。他本想说200元,但觉得难出口,于是便换一种说法:“我们单位有人买了一件质量绝对在这件衣服之上的外套,才百元挂一点。这件衣服我看也就值百元多点。”货主坚持说不可能。这个顾客说:“反正这件衣服的价格水分太大,看样子你不是诚心卖。”货主虽露出不悦,但还是让了一些价。此交易的成功说明巧选参照可取得投石问路之效。如果参照选得好,便能少花一些冤枉钱。
●交待底线法生意人作生意自然要赚钱,不会作赔本买卖,因而,他们的货物一般都有个底线,如果你还价低于底线,货主自然不会出手。但作为购物者,也可以以自己的底线来探知货主的底线。在谈价过程中,你明言了自己愿出的最高价,即底线,如果货主干脆不再谈,说明给价太低;如果货主让你再加点价,欲再谈下去,说明你所给的价钱已经接近成交价了。那么,购物便有望成功而使你不花冤枉钱。如有一桩交易,双方要价和还价差距较大,但仍在讨价还价。买主见状,便在还价的基础上稍作上浮,说我最多只出这些,如不同意便走人。货主见状,在强调再加一些的同时,已有愿售的意思,最终在购物者坚持要走人的时候,货主便答应成交。
..巧说一句话节省十元钱购物时怎样讲价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