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幼儿教师对话》有感]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当我翻开这本书时,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字有点反感,可是在细细品读时,却意犹未尽,与我们的教育密切相关,而且让我不断对...+阅读
读《沉思录》有感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安东尼,这本斯多亚派哲学的典型代表作,常被人们束之高阁,因为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一时间在国内销售火爆,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阅读总理的枕边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最近,我也拜读了这本留存千年的著作,虽然
原书是用希腊文写的,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初品《沉思录》,已经被它那“忧郁而高贵的气质”所打动。
本书作者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并侧重伦理学的探讨,可大体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整体的世界观。奥勒留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序的、完善的整体,世界万物有其运动和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在物质的宇宙之中存在一种精神力量(或称神灵)主宰一切。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元素,也是社会共同利益体中的一员,应当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理性(即本性)协调而动,与周围万物达到和谐统一,这与中国古代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很接近。
二是个体的人生观。作者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按照宇宙的自然之道去生活,这里的“自然”不是任性放肆之意,而是所谓的理性、本性、法等等,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礼”,可理解为一种道德规范。梁实秋先生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人生的美德有四:一为智慧,所以辨善恶;二为公道,以便应付一切悉和分离;三为勇敢,藉以终止痛苦;四为节制,不为物所役。我觉得,这段话比较精炼的概括了《沉思录》所追求的人的本性。
阅读这本书,仿若漫步时空,聆听大师的孜孜教诲,掩卷沉思,收获了不少人生哲学:
1.勤于思考,培养辩证思维。康德的墓志铭上有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我愈是经常持久的思索,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那就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沉思录》同样有这样一种博大的胸襟,它把人放在宇宙苍穹之下,万物循环之中,死亡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运转,生命不过是一个过客的旅居,“多少赫赫有名的人最终被忘却”。阅读这本书,时常静下心来思考人生,培养一种纵横交错的哲学思维,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尽可能客观的评价事物,会帮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沉思录》告诉我们,从纵向来看,时间就是一条长河,生命一去不复返,我们要藐视死亡,更要珍惜今天。一个人活一百年还是两千年并无本质的区别,人能拥有的只是现在,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我们对事物的观照和理解力会先行消失。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只是一个传说,惟有今天,才是生活最美好的礼物。经济学家于光远老人在91岁的时候,把自己的人生分解成80万个小时,他的人生哲学就是善于处理忙闲之道。生命在于运动,要努力让自己“忙起来”,学会“不以忙为苦,而以忙为乐”;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闲”,多一些冷静思考的空间,在忙中保持一点闲的心情,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从横向来看,人类社会普遍存在三种联系,即人与周围物体的联系、人与事物产生的原因的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之中,思想和活动必须符合公共利益。虽然没有启蒙思想家直接而激进的阐述,但《沉思录》关于万物平等、共同法则的思想,对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温总理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再次提到《沉思录》,就是要唤起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市场经济以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精神世界的空白来不及填补,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苏丹红到毒饭盒,最会吃的中国人也没能守住“吃得放心”的底线。另一方面,随着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类似“校园伤人案”的“个人恐怖主义”的事件屡屡发生。为什么一向倡导“仁义礼智信”的文明古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社会道德缺失,为什么一直秉持“中庸之道”的中国人,也开始走起了极端?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仰危机,中国百姓缺少一种普世的社会认同感,几千年来对封建帝王的崇拜,造成了奴性与依附心态,突然一天释放了,反倒迷失方向,无所畏惧。老百姓的权利意识正在觉醒,但权利的保障、社会矛盾的疏导却跟不上节拍,中国社会关系依然以人情为纽带,以地域为界限,尚未形成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规范有序的公民与国家的社会关系。新一轮支援新疆的热潮已经开始,在谈及治疆之策时,贺卫方教授强调“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他倾向于打破一味的依据血缘的族群身份辨别系统,建立一种以不同利益为基础的重新组合的多元化社会结构,达到先“分裂”后“融合”的效果,不失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沉思录》中有一句话:“作恶者也是对自己行恶”,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当权者,在作出任何重大决策的时候,都能够坚持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多批判、多从反面论证,就能够跳出自身利益的狭小圈子,做出更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动。
2.善于学习,不断取长补短。本书一开篇就12全文查看用了9页的篇幅表达自己学习和感恩的过程,“从我的祖父那里,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从我的父亲那里,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我的母亲那里,我濡染了虔诚和仁爱,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从我的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物和不轻信流言诽谤”等等,奥勒留从不同人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和人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
他掌握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身边的人是最好的老师,时常发现他人的优点,善于吸收有益的经验,是一个人能够快速成长进步的关键。我初到机关处工作的时候,面对大量繁琐、业务性强的工作,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处里的每一位同志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马处,知识广博,思维开阔,工作中不断带来新的理念;罗处,思维敏锐,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处事胸有成竹;李处,热情直率,思路清晰,办事雷厉风行;吴处,温文尔雅,严谨细致,待人真诚,对我总是毫无保留地帮助指导。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点,关键看我们是否有一双慧眼,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像海绵一般,拼命吸收,使自己能力更全面,人格更健全。正如书中所说,“想想那些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德性,例如某个人的积极,另一个人的谦虚,第三个人的慷慨,德性的榜样在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展示……”
3.学会妥协,常怀包容之心。奥勒留认为,“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优点就有不足,我们应常怀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摩擦,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甚至能激发创造力。华为是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公司,最近,中央高层也在关注,可以说,它是我们民族企业的一面旗帜。《领导文萃》中曾提到,“开发、妥协与灰度”是华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和适度妥协是一种成功之道,宽容不是胆怯,更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领导干部如果真正领悟了宽容与妥协的艺术,达到一种兼容并蓄的“灰度境界”,就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保持宽容心态,不但可以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宽松的发展空间。
4.淡薄名利,拿得起放得下。在奥勒留眼里,人生彷如一出戏剧,每个人都要按照执法官的安排,全身投入的演好自己的角色,当有一天被辞退时,应该满意地、庄严地退场。它意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和厚度。生命的不完美就是完美,人生不要背着不应有的包袱,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无论生命长短,都能无愧于自己的使命。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这样一个画面,英国首相克莱格宣誓就职的同时,前首相一家要搬出唐宁街10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之时,小布什也得马上收拾行李离开,而且整个过程被媒体全程直播。这看似不近人情的安排,却有其深刻含义。在西方人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权力移交的象征。在民主和法治社会,权不随人转,一旦离去,就要交出权力,卸下包袱,回归普通人的状态。相比之下,有些领导人退下来后,依然不能调整心态,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感觉,更有甚者,利用手中权力余温继续享受特权,为自己或亲属谋利。于丹在谈《论语》时讲的那个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境界,在面对人生的成败起伏、进退留转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份坦然和平静。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对于领导者来说,在其位则应为民请命,鞠躬尽瘁,不在其位则应修养身心,传承美德。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味书中的优美语句:
“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一切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是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会迅速落入忘川。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来指引?惟有哲学。”
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读的书,我想,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再重温《沉思录》,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12全文查看
读《沉思录》有感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安东尼,这本斯多亚派哲学的典型代表作,常被人们束之高阁,因为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一时间在国内销售火爆,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阅读总理的枕边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
最近,我也拜读了这本留存千年的著作,虽然
原书是用希腊文写的,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初品《沉思录》,已经被它那“忧郁而高贵的气质”所打动。
本书作者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并侧重伦理学的探讨,可大体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整体的世界观。奥勒留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序的、完善的整体,世界万物有其运动和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在物质的宇宙之中存在一种精神力量(或称神灵)主宰一切。人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元素,也是社会共同利益体中的一员,应当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理性(即本性)协调而动,与周围万物达到和谐统一,这与中国古代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很接近。
二是个体的人生观。作者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是按照宇宙的自然之道去生活,这里的“自然”不是任性放肆之意,而是所谓的理性、本性、法等等,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礼”,可理解为一种道德规范。梁实秋先生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说,人生的美德有四:一为智慧,所以辨善恶;二为公道,以便应付一切悉和分离;三为勇敢,藉以终止痛苦;四为节制,不为物所役。我觉得,这段话比较精炼的概括了《沉思录》所追求的人的本性。
阅读这本书,仿若漫步时空,聆听大师的孜孜教诲,掩卷沉思,收获了不少人生哲学:
1.勤于思考,培养辩证思维。康德的墓志铭上有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我愈是经常持久的思索,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那就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沉思录》同样有这样一种博大的胸襟,它把人放在宇宙苍穹之下,万物循环之中,死亡不过是自然的一种运转,生命不过是一个过客的旅居,“多少赫赫有名的人最终被忘却”。阅读这本书,时常静下心来思考人生,培养一种纵横交错的哲学思维,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尽可能客观的评价事物,会帮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沉思录》告诉我们,从纵向来看,时间就是一条长河,生命一去不复返,我们要藐视死亡,更要珍惜今天。一个人活一百年还是两千年并无本质的区别,人能拥有的只是现在,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我们对事物的观照和理解力会先行消失。昨天已成为历史,明天只是一个传说,惟有今天,才是生活最美好的礼物。经济学家于光远老人在91岁的时候,把自己的人生分解成80万个小时,他的人生哲学就是善于处理忙闲之道。生命在于运动,要努力让自己“忙起来”,学会“不以忙为苦,而以忙为乐”;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闲”,多一些冷静思考的空间,在忙中保持一点闲的心情,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从横向来看,人类社会普遍存在三种联系,即人与周围物体的联系、人与事物产生的原因的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之中,思想和活动必须符合公共利益。虽然没有启蒙思想家直接而激进的阐述,但《沉思录》关于万物平等、共同法则的思想,对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温总理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再次提到《沉思录》,就是要唤起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市场经济以来,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精神世界的空白来不及填补,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苏丹红到毒饭盒,最会吃的中国人也没能守住“吃得放心”的底线。另一方面,随着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类似“校园伤人案”的“个人恐怖主义”的事件屡屡发生。为什么一向倡导“仁义礼智信”的文明古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社会道德缺失,为什么一直秉持“中庸之道”的中国人,也开始走起了极端?我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信仰危机,中国百姓缺少一种普世的社会认同感,几千年来对封建帝王的崇拜,造成了奴性与依附心态,突然一天释放了,反倒迷失方向,无所畏惧。老百姓的权利意识正在觉醒,但权利的保障、社会矛盾的疏导却跟不上节拍,中国社会关系依然以人情为纽带,以地域为界限,尚未形成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规范有序的公民与国家的社会关系。新一轮支援新疆的热潮已经开始,在谈及治疆之策时,贺卫方教授强调“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他倾向于打破一味的依据血缘的族群身份辨别系统,建立一种以不同利益为基础的重新组合的多元化社会结构,达到先“分裂”后“融合”的效果,不失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沉思录》中有一句话:“作恶者也是对自己行恶”,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当权者,在作出任何重大决策的时候,都能够坚持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多批判、多从反面论证,就能够跳出自身利益的狭小圈子,做出更为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动。
2.善于学习,不断取长补短。本书一开篇就[]用了9页的篇幅表达自己学习和感恩的过程,“从我的祖父那里,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从我的父亲那里,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我的母亲那里,我濡染了虔诚和仁爱,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从我的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物和不轻信流言诽谤”等等,奥勒留从不同人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和人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
他掌握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身边的人是最好的老师,时常发现他人的优点,善于吸收有益的经验,是一个人能够快速成长进步的关键。我初到机关处工作的时候,面对大量繁琐、业务性强的工作,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处里的每一位同志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马处,知识广博,思维开阔,工作中不断带来新的理念;罗处,思维敏锐,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处事胸有成竹;李处,热情直率,思路清晰,办事雷厉风行;吴处,温文尔雅,严谨细致,待人真诚,对我总是毫无保留地帮助指导。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点,关键看我们是否有一双慧眼,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像海绵一般,拼命吸收,使自己能力更全面,人格更健全。正如书中所说,“想想那些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德性,例如某个人的积极,另一个人的谦虚,第三个人的慷慨,德性的榜样在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展示……”
3.学会妥协,常怀包容之心。奥勒留认为,“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优点就有不足,我们应常怀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摩擦,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甚至能激发创造力。华为是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公司,最近,中央高层也在关注,可以说,它是我们民族企业的一面旗帜。《领导文萃》中曾提到,“开发、妥协与灰度”是华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和适度妥协是一种成功之道,宽容不是胆怯,更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通过适当的交换来确保目标的实现。领导干部如果真正领悟了宽容与妥协的艺术,达到一种兼容并蓄的“灰度境界”,就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保持宽容心态,不但可以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宽松的发展空间。
4.淡薄名利,拿得起放得下。在奥勒留眼里,人生彷如一出戏剧,每个人都要按照执法官的安排,全身投入的演好自己的角色,当有一天被辞退时,应该满意地、庄严地退场。它意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和厚度。生命的不完美就是完美,人生不要背着不应有的包袱,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无论生命长短,都能无愧于自己的使命。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这样一个画面,英国首相克莱格宣誓就职的同时,前首相一家要搬出唐宁街10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之时,小布什也得马上收拾行李离开,而且整个过程被媒体全程直播。这看似不近人情的安排,却有其深刻含义。在西方人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权力移交的象征。在民主和法治社会,权不随人转,一旦离去,就要交出权力,卸下包袱,回归普通人的状态。相比之下,有些领导人退下来后,依然不能调整心态,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感觉,更有甚者,利用手中权力余温继续享受特权,为自己或亲属谋利。于丹在谈《论语》时讲的那个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境界,在面对人生的成败起伏、进退留转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一份坦然和平静。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对于领导者来说,在其位则应为民请命,鞠躬尽瘁,不在其位则应修养身心,传承美德。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味书中的优美语句:
“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一切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是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会迅速落入忘川。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来指引?惟有哲学。”
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读的书,我想,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再重温《沉思录》,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延伸阅读:
读《为爱朗读》有感暑假从网上看到《为爱朗读》这本书的介绍,就感觉到一份浓浓的爱意!书的封面是暖暖的黄色配有少许纯色的白,更给我温暖的感觉!尤其是封面上一句:他用朗读打败时间,成就女儿生命的丰...
企业职工读《前进的丰碑》一书有感学习先进事迹干好本职工作 集团公司*月份开始了“向先进学习,寻找自我差距”的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让我深层次的体会到**文化的精髓,《前进的丰碑》更让我找到了我今后工作前...
读《员工安全生产手册》有感今天,部门发下了《员工安全生产手册》,晚上,静坐下来,仔细翻看发现,本手册分别从基本情况、目标职责、技术管理、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交通安全、防火消防、卫生环保、事故处置、...
读《你在为谁而工作》有感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我是一个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你在为谁而工作》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对我一生都有益...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利用暑假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情感的教育贯穿了始终。怎样教会孩子热爱自己的父母、怎样培养父辈和孩子们直接的和谐关系、培养尊敬爷爷奶...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有感读后感4篇《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有感 1《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它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爱斯米科德尔的经典之作,它是献给孩子们,以及渴望了解孩子内心城市的大人们的最好的礼物。 掩上书,...
读《金色的鱼钩》有感读《金色的鱼钩》有感我读了语文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读完以后,不禁深思起来。 这篇文章讲了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期,一位老班长为了让作者我和两个伤员小战士吃饱吃好,不顾...
有感于“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一古训当今尤须发扬光大。我们知道的艰苦奋斗精神事件有:红军长征时候爬雪山过草地,面对国民党数十万军...
读《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有感,读后感2篇读《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有感,读后感1篇 数学是什么呢?对数学的理解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回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对数学本质采用了描述性的定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