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三种关系确保社会发展和队伍稳定]文章标题:正确处理三种关系确保社会发展和队伍稳定 稳定是改革、发展前提和保证。把稳定工作置于工作全局中谋划运作,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从深层次外解决影响稳定的矛盾和问...+阅读
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新版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介
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如何考核政府是否把钱用在刀口上?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最近,新版“浙江省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悄然出台,目前已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充分肯定,这必将对县(市、区)社会发展考核体系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我区对此
应引起高度关注。今年年初,省发改委会同省统计局专门建立课题组,课题组由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省经济信息中心及有关厅局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2002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充实和优化。整套新指标体系分8个领域、53个终端指标来评价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8个领域包括人口与就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科技与教育、卫生与文化、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与公平、公共安全。其中新增加了有关财政对各种社会事业的投入和体现以人为本等方面的指标内容,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更科学、分类更合理、领域更全面、指标更具可操作性。
为什么要建立新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对社会发展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取得了一批成果。我省社会发展评价工作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自1998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经委、省统计局关于建立全省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制度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1998]27号)后,省发改委(原省计委)会同省统计局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对全省11个设区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为了进一步充实、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更符合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我省社会发展工作实际,省发改委牵头研究制定了新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不但要考核经济发展状况,还必须考核社会发展状况,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考核提供依据,对引导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评价指标的选择,还可以实现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导向意图。社会发展涉及众多领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平衡性,不同的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政府对其加以引导。就社会发展评价工作而言,政府可以通过评价指标的选择,来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导向意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和难点领域,倡导和鼓励的方面,在指标体系中予以体现,并给对应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
如何理解“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
目前,对“社会发展”的含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差别来自对“社会”一词涵盖范围的理解或界定。
广义的“社会”概念涵盖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其“社会发展”包括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全部内容,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广义的社会发展也被表述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被视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
狭义的“社会”概念是指除经济以外的其它社会领域,其“社会发展”是指除经济发展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进步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反映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因此,狭义的社会发展国外通常用“人类(人文)发展”一词来表述。
新指标体系对“社会发展”含义和内容的界定,以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为主要依据。“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该体系所指的“社会发展”,是广义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考虑到“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将“经济发展”也包含在内。
选择53个指标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理由
新的指标体系共有53个终端指标(见附件1),指标数与2002年版所列指标数相同,但具体指标作了较大调整。其中新增指标18项,替换指标11项,继承指标24项。新增指标,主要是反映财政对各种社会事业的投入和体现以人为本内容方面的指标;替换指标,主要从口径、范围、反映角度等方面作出调整,使之更规范、更合理。指标的取舍,首先考虑社会发展评价的要求,同时也兼顾实际操作的可能。一般性指标,依据其数据获取的可能性决定取舍;关键性的指标,主要考虑其可能性,尽量予以保留,数据一时难以得到的,评价时作变通处理;对某些难以量化的社会领域,不作考虑。
新指标体系采用三层结构,即领域层、中间指标层、终端指标层。与2002年版相比,增加了中间指标层,将有助于权重确定和评价分析。(见下图)
专家认为,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社会发展工作的需求为导向。社会发展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反12全文查看映其各方面的指标都集中起来,将是“海量”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相关指标都包括进来,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要有代表性,做到繁简有度。
在指标说明中还强调,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应该是动态的,指标数的多少是相对的,没有固定标准。部分终端指标(甚至中间指标)也应随社会进步而调整。如“有线电视入户率”指标,今后可能被“数字电视普及率”所替
代,从更长远看若数字电视达到了全面普及,则该项指标或予取消,或被其它新的指标所替代。新指标体系架构可较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因为其指标体系架构内每一环节的权重一旦给定是锁定的,其中任何环节指标数的增减变化,都不会波及影响其它环节指标的权重分配。
12全文查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新版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简介
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是否协调发展?如何考核政府是否把钱用在刀口上?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最近,新版“浙江省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悄然出台,目前已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并得到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的充分肯定,这必将对县(市、区)社会发展考核体系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我区对此
应引起高度关注。今年年初,省发改委会同省统计局专门建立课题组,课题组由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省经济信息中心及有关厅局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2002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充实和优化。整套新指标体系分8个领域、53个终端指标来评价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8个领域包括人口与就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科技与教育、卫生与文化、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与公平、公共安全。其中新增加了有关财政对各种社会事业的投入和体现以人为本等方面的指标内容,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更科学、分类更合理、领域更全面、指标更具可操作性。
为什么要建立新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对社会发展评价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取得了一批成果。我省社会发展评价工作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自1998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经委、省统计局关于建立全省社会发展评价报告制度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1998]27号)后,省发改委(原省计委)会同省统计局已连续四年组织开展了对全省11个设区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为了进一步充实、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更符合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我省社会发展工作实际,省发改委牵头研究制定了新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新指标体系不但要考核经济发展状况,还必须考核社会发展状况,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考核提供依据,对引导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评价指标的选择,还可以实现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导向意图。社会发展涉及众多领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平衡性,不同的发展阶段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政府对其加以引导。就社会发展评价工作而言,政府可以通过评价指标的选择,来实现对社会发展的导向意图。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重点和难点领域,倡导和鼓励的方面,在指标体系中予以体现,并给对应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
如何理解“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
目前,对“社会发展”的含义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差别来自对“社会”一词涵盖范围的理解或界定。
广义的“社会”概念涵盖了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其“社会发展”包括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全部内容,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广义的社会发展也被表述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被视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方面。
狭义的“社会”概念是指除经济以外的其它社会领域,其“社会发展”是指除经济发展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进步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反映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因此,狭义的社会发展国外通常用“人类(人文)发展”一词来表述。
新指标体系对“社会发展”含义和内容的界定,以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为主要依据。“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等。”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文明进步”。该体系所指的“社会发展”,是广义意义上的社会发展,考虑到“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将“经济发展”也包含在内。
选择53个指标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理由
新的指标体系共有53个终端指标(见附件1),指标数与2002年版所列指标数相同,但具体指标作了较大调整。其中新增指标18项,替换指标11项,继承指标24项。新增指标,主要是反映财政对各种社会事业的投入和体现以人为本内容方面的指标;替换指标,主要从口径、范围、反映角度等方面作出调整,使之更规范、更合理。指标的取舍,首先考虑社会发展评价的要求,同时也兼顾实际操作的可能。一般性指标,依据其数据获取的可能性决定取舍;关键性的指标,主要考虑其可能性,尽量予以保留,数据一时难以得到的,评价时作变通处理;对某些难以量化的社会领域,不作考虑。
新指标体系采用三层结构,即领域层、中间指标层、终端指标层。与2002年版相比,增加了中间指标层,将有助于权重确定和评价分析。(见下图)
专家认为,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社会发展工作的需求为导向。社会发展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反[]映其各方面的指标都集中起来,将是“海量”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相关指标都包括进来,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要有代表性,做到繁简有度。
在指标说明中还强调,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应该是动态的,指标数的多少是相对的,没有固定标准。部分终端指标(甚至中间指标)也应随社会进步而调整。如“有线电视入户率”指标,今后可能被“数字电视普及率”所替
代,从更长远看若数字电视达到了全面普及,则该项指标或予取消,或被其它新的指标所替代。新指标体系架构可较好地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因为其指标体系架构内每一环节的权重一旦给定是锁定的,其中任何环节指标数的增减变化,都不会波及影响其它环节指标的权重分配。
延伸阅读:
财政如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国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和区域因素,西部农村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作为调节经济发展重要工具的财政税收如何发...
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二〇〇八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一、二〇〇八年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6.0%,与建市5周年农业平均增长水平相当,达115.54亿元以上。...
四立四破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格局文章标题:四立四破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新格局 立足观念转变,破解思想定位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要为这个目标去奋斗,以人为本是核心,科学发展是途径,立党...
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识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应当并且可以驾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认识程度和驾驭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产阶级及其...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文章标题: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目前国内对于内部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处在探索阶段。从目前国家与社会对企业业绩的考核来看,企业存在环境、经济两类指标体系,并且偏重于对经济指标的考核,而对环...
财政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加强审计监督,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现阶段审计工作的新要求。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对于强化预算监督,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推动国民经济又好...
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前以产权改革、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为主要内容的流通现代化进程已经全面启动。流通现代化的普遍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凭借流...
科学构建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析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是强化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一种较好模式。但由于财政支出内容庞杂、分类太多,既有眼前和长远利益之分,又有经济与社会效益之别,因此,对它的鉴证和评价,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