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面试笔试简历简介

政治性节日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3月01日 编辑 fanwen51.com

[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构走向核心价值观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党...+阅读

政治性节日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 要:政治性节日作为党的重要宣传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作用。

其作用如下:提高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推动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价值;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加快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

关键词:政治性节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作用

节日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文化底蕴等民族深层文化内涵,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有着深刻的教化功能和教育功能。

政治性节日的特殊内涵,也使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和载体。

如何更好地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推动高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议题。

本文从政治性节日出发探讨政治性节日对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

一、政治性节日的内涵及优势

政治性节日,即有强烈的党和国家烙印的节庆日、纪念日。

相较于传统的节日,政治性节日是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源于一些重大政治性事件、对国家和党有重大作用、具有深刻的含义的节庆日、纪念日,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重要政治人物诞辰纪念日等节日。

由于其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政治性节日从其产生之日起便被作为重要的宣传资源,对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时代精神等培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国的政治性节日,自身的特殊性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与传统节日不同的性质,有着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方面的优势如下。

(一)政治宣传目的性

192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共四大的决议做出计划:“对于各种带有全国性的运动及各种普通的纪念日,都须预定计划,令各地方斟酌进行之。”[1]627中共中央指示:“以后凡遇各种纪念日及大的宣传活动,各地于遵照中央宣传大纲实行之后,当迅速将宣传之经过,报告于中央。”[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治性节日被用作党的重要宣传资源。

政府和政党对此类节目高度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有着深刻的政治宣传目的和政治烙印。

(二)群体参与集体性

群体集体性说的是与传统的节日相比,从政党性的地域性特点来看属于特殊的全国性的活动。

例如国庆节每逢整十年的大规模阅兵式节庆活动,在这一天几乎所有中国人关注这一庆祝活动,即时性,同时性显现。

切身的体验和同时空性在无形中提供了人民情感内化和价值认同。

(三)深刻的政治文化意蕴

每一个政治性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足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这些政治意识形态在政治性节日这种政治文化结构中,以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质贯通在所有政治性节日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化意蕴,比起单纯的意识形态的灌输,以轻松的节日氛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得到较大的发挥。

(四)周期性

人的行为模式要通过反复演练方能形成。

节日在人的一生当中不断地重复,具有周期性循环往复性。

人们接受连续不断的来自政府的意识形态的无形教化,从而实现民族精神内核的传递与继承。

人们认识到在社会上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逐渐成为约束自我行为。

通过反复的演练,达到的身体记忆,使得政治性节日成为仪式规范教育的良好载体。

二、政治性节日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

(一)在价值认同方面,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价值认同在社会层面是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的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

而在个人层面,是个人对自我角色和身份的理性认识,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3]。

作为政治性节日的功能是为了推动社会认同,这样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发挥的作用相一致,而面对的高校核心主义价值观具体到个人层面时,就会发生一定的冲突,例如社会的原则由社会主体决定,但是在遇到个体因素时就会出现矛盾。

这就要求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的一致性。

(二)在相互作用方面,两者相互推动

从政治性节日的功能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并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政治性节日的教化与宣传工作,引导大学生了解节日及节日文化的深刻背景和精髓,发挥政治性节日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内容,给主流意识形态增添温馨气氛,配合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运作。

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认识,使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高扬民族智慧、摆正文化交流心态,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政治性节日对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重要资源,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具有重大作用。

发挥政治性节日在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

政治性节日在培育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功能和作用如下。

(一)提高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爱国主义情怀

政治性节日有着政治宣传目的性、周期性和群体参与集体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能够充分发挥政治性节日的教化功能,利用节日环境的长期熏陶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国庆节中大规模的军事演练和阅兵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为国家的强大自豪,身份的认同感能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在一系列的政治性节日活动中深深的隐含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大学生在观看新闻、阅兵、参与节日形式活动时体认着隐藏在节日背后的国家认知,这种体认又会推动大学生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由此产生社会和民族的凝聚力。

只要到了节日时间,每个人就会想到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深深地眷恋祖国。

如果这种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得以弘扬,能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凝聚力能够“引导着、培育着国人的爱国情怀。

政治性节日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延伸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 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德教育党的十七x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交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交融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到你。 摘要:阐述中国梦提出的内涵与背景,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与内涵,分析它们...

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摘要:艺术类大学生大多重现实,求实惠,对于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观念上的重...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12个词24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人际交往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人际交往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到你。 摘 要 人际交往关系很重要。 时下人们的交往关系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西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 18世纪就提出了建立“...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精选两篇【第一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