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木版年画项目进入国家非遗名录,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木版年画的精细制作过程。
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1】
第一步是构图的设计。
设计图稿,首先要考虑大众的心理,符合农民的欣赏习惯。
其次是画工的精拙,杨柳青年画改进后,兴起了画印合作的新方法,杨家埠去天津请教了名画师王寿田,得到了不少新的稿本,又约了天津名画师赵清春做了大量改进工作,使杨家埠年画很好地结合了杨柳青年画的优点,一跃而与杨柳青年画齐名。
年画制作的第二步是刻版。
版的材料以杜梨木最佳,其次是梨木、杏木、桃木。
每张画必有一块正版,是印线条和轮廓的,副版若干块,为套色用,其数量视所需颜色而是。
年画制作的第三步是印刷。
印刷的材料、早年用江南竹纸,颜料也相当讲究。
后来用半毛汰纸,颜料也低廉。
画幅的大小,大的有整张棉连纸,称为《大贡笺》,小的或用二裁开、三裁开、四裁开,统称《小贡笺》。
探秘湖北木版年画古法制作过程 有几十道工序【2】
要过年了,贴几张年画辟邪和祈福,是中国沿袭千年的民间习俗。
早在1500多年前,南朝的《荆楚岁时记》就记载,湖北的老百姓: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谓门神。
到了明末清初,便于复制的木版年画更是登临大江南北的千家万户,自然也带动了湖北民间木版年画的繁荣。
因此,在中国提到民间木版年画的盛产地,除了天津的杨柳青、江苏的桃花坞和河南的朱仙镇等地,也不会拉下咱湖北的老河口。
而老河口的民间木版年画则以今年87岁的陈义文老先生为代表。
以民间艺人名字命名的一条小巷
记者从武汉驱车近三百多公里专程来到老河口拦马河社区。
想找到陈义文老先生很容易,因为当地有一条巷子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陈义文巷。
襄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郑浩曾这样感叹:在我国以名人伟人命名的地名司空见惯,而以一位民间艺人的名字命名街道巷子的,还真像大熊猫一样稀少!
一走进陈义文巷,就沉浸在一种喜气洋洋的民俗氛围中,墙上画的是年画,家家临街的窗户都设计成了年画风格的雕花窗,就连巷子里的盏盏路灯全都是年画特色,感觉这里的人们天天都在过年似的。
在一座贴有两幅门神的老宅里,记者见到了刚出医院不久的陈义文先生,他拉住记者的手乐观地笑道:老天爷不放我走,知道我还有好多事没有干完,木版年画要传承下去,得再给我些时间。
原来,老河口木版年画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陈老先生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一块雕版也不卖
走进陈老先生的家,如同走进一座雕版艺术的博物馆。
这是许多来宾的共同感受。
朴素的客厅里悬挂着他亲手雕刻印制的十多幅木版年画,文武门神、和合二仙、和气娃娃等众多年画人物,老人每天都被他创造的吉祥瑞气围绕着。
沿着室内的一条窄窄的台阶拾级而上到三楼,这里是当地政府帮助陈义文老先生改建的陈列室。
占了整整一面墙的陈列柜,陈列着他苦心珍藏的上百幅精美的雕板,阳光照在这些七彩缤纷的雕板上,使它们闪烁出一种神秘的瑰丽。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众多民间木版年画雕板在文革中的被毁,许多木版年画艺人迫于压力,竟不得不将祖传的年画雕板作劈柴,得以幸存的寥寥无几。
因此被陈义文先生冒着风险收藏保存下来的百年雕板更显弥足珍贵。当民间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文化遗产被世人瞩目之时,一些文物贩子也闻讯而至,但都被陈义文老先生一一拒绝:不会出卖老祖宗。
陈老至今很懊悔地说,有个自称对木版年画艺术感兴趣的人远道而来,他热情地拿出雕板给他看,没想到对方竟趁他没有留意偷走一块。
这些经历使得老先生有意无意地都要向来访者申明,雕板一块都不会卖,而且将这些雕板看得紧紧的,眼睛须臾不离。
二十几道工序不马虎
传统的木版年画都是沿袭千年的古法制作,有着复杂的几十道工序。
在陈老先生的客厅里,堆着几十块宽宽的长木条,这都是他想方设法淘来的梨木。
老先生告诉说,木版年画雕版的选材很重要,通常都选用质地坚硬细腻的梨木,历经百年不易变形。
以前他都要跑到几十里外的乡间亲自选木材,现在年纪大了,就去木材厂选料。
选回的梨木要经过长达一年的晾晒让它干透,然后刨平、光面、抹油、刮干,才能使用。
大的雕版还须两块以上的板材拼合。
雕刻之前先在纸上画墨线稿,把年画图像画在纸上后,再贴在木版上干透,这才根据黑线稿上的线条进行雕刻。
精美的雕版作成后,还要经过印制的十几道工序,直至晾干,一张民间木版年画才告完成。
老人说,一块雕版往往要使用几代人,陡刀立线的雕刻法能保持印出的年画画面清晰,雕版则经久耐用。
那些历经百年的老雕版往往保持了传统的年画的原汁原味,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正说着,眼见天色暗下来,要下雨了。
他赶紧将屋内的梨木板材转移到高处,又叮嘱孙子查看存放雕版的房子会不会漏雨。
木版年画漏板制作方法【3】
通常有以下5个步骤:
①画师绘制线描画稿;
②刻工将画稿反贴在木板上,刻成墨线印版;
③将墨线印版印制出版样,然后根据画面色彩,制作套色印刷的木版;
④印刷,先印墨线版,后印套色版;
⑤开脸,即画眼、描眉、点唇、敷粉等。
但是,各地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
如四川绵竹只印墨线,彩色部分全以手工描绘而成;
山西临汾、陕西凤翔全用套色版印,不用画工;
福建漳州将套色版印在彩色纸上,不用墨线版;
云南大理、丽江则将墨线版印于彩色纸上,不涂颜色。
此外,还有一种漏版套色工艺,即在油纸上雕镂应套印色彩的部分,在印刷时将色彩涂刷在雕镂的漏版上,印成彩色,最后以墨线版印出轮廓。
这一工艺尚在贵州、河南开封地区沿用。
以门神、灶君类木版年画为主,张贴在门户和灶头。
门神分武门神(即手执武器的秦琼、尉迟恭)、文门神(即身穿朝服、抱笏的宰相)和门童(如状元及第、麒麟送子)3类。
灶君则有独座(工商业者供奉)、双头灶、三头灶等,其上端都印有二十四节气表。
这类木版年画都有保护家宅平安的意愿,所以占有很大的比重。
此外,还有贴在水瓮、粮囤、米缸上的斗方,堂屋上的宫间,内室的横披,壁灯上的灯笼方子,窗旁的窗条子,碗架上的拂尘子,牛棚和马厩上的栏门画,走马灯上的刀马人等。
有的木版年画供陈设、游戏、祭祀、观赏用,如说唱艺人用的洋片、儿童游戏的升官图、中秋节祭祀的月宫马和香斗、祝寿贺喜用的喜寿屏等。
还有一些大规格的木版年画,专贴于茶肆、酒楼、商店、宫廷或王府的大门等。
木版年画艺术特色
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是由其性质和制作工艺而形成的。
它在新年张贴、悬挂,所以题材多以吉祥喜庆为主,如丰收、富贵、长寿、婚姻美满、万事如意等。
在艺术上,则表现为色彩鲜明,气氛热闹,多用大红、桃红、粉紫、品绿、佛青等色,对比强烈。
另一方面,由于刻版印刷,不容多留空隙,以免印刷时渍染画面,所以构图势必均匀而饱满,略无空白之地,这也增强了木版年画热闹、欢快的气氛,和文人画清幽落寞迥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木版年画服务对象主要是劳动人民,它体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也反映了时代生活的变迁,因而也是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中国近代史的可贵资料。
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