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安全小知识]11·9消防日的来历世界各国的火警号码都不一样,但每个国家都选取了让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数字来组成火警号码。美国火警号码为911,我国火警号码为119,那么,我国为什么选用“119”作...+阅读
防火防水防震安全小知识少的
家庭防震的重点,主要是保证在震前震后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自防。归纳起来,大致应采取以下7条措施: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震前做好震时应急任务的分工,以防震时手忙脚乱,耽误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
(4)做好房屋和室内家俱杂物的加固,特别是睡觉的地方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落实防火措施,对火炉、煤气炉、水龙头、电源等加强管理。储备好必要的食品。
(6)学会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弥补。同时要正确识别地震谣言。
睡觉时什么姿势有利避险?
地震时睡眠姿势不可小看,侧身睡眠比仰卧睡眠要有利。因为侧身睡眠,地震时落下的灰土不能直接掉下来堵住鼻口,使人使人能有呼救生存的机会。而仰卧睡眠,地震时灰土可直接落到人的脸上,堵住口鼻,使人闷压窒息而死。比如,唐山水泥厂的董振明就是一例。董振明和他弟弟地震时同时被压埋,被人救出后,他弟弟因为是仰卧睡眠,扒出后已经闷死,而董振明因为侧卧睡眠而保全了生命。
在车间上班的工人怎样避险?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个有清醒的头脑,镇定自若。要运用平时掌握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如果判定是大震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果断行动。如当时在车间门口,应迅速逃到室外空旷地带避震。如在车间离门较远的地方,应迅速躲在墙角下、机器架下或躲在中间支撑柱下,同时应关闭机床的电源,水龙头,电焊枪等。一般厂房车间跨度较大,在震时易于塌落,但房架大多数为框架结构,塌落时多为整体下落。所以,躲在墙角、立柱、机器架下还是比较安全的。
在化工厂工作的人,要特别注意易燃易爆品和毒气外泄,强酸强碱等物渗漏。这些工厂工作的工人,在地震发生一瞬间应首先关闭阀门,防止火灾、爆炸、毒品外泄等次生灾害发生。对高温高压管路系统可采取降温、降压及关闸措施。工作在高炉旁的工人,要避开炉门或铁水流淌的钢槽,防止震时被烧伤。
在学校上课的学生怎样避险?
如果内学校教室为砖平房,地震时坐在离门较近的学生,可迅速从门窗逃出室外。远离的学生可就地躲在桌椅下面或靠墙根趴下避难。住在高楼里的学生,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也不要到楼梯口拥挤,应迅速躲进走廊等跨度小的空间。同时,大多数学生应就近躲在桌子下面,即使大楼倒塌时也会有生存的空间。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险?
地震发生时,正在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宾馆、百货商场、礼堂的人们,千万不要慌作一团,更不能造成拥挤现象而堵塞通道。在影剧院、礼堂的人可迅速躲在排椅下。影剧院、礼堂多采用大跨度薄壳结构屋顶,重量轻,震时不易塌,塌下来重量也不大,因此躲在排椅下是比较安全的。在百货商店,如在楼上,原则上可以向下层转移,当然一定避免人流涌到楼梯造成拥挤。一般情况下,可就地躲在墙角、立柱或大型商品旁边。正在电梯上的人应掌握时机迅速离开电梯。
正在行驶的车辆怎样避险?
行驶在空旷地带的火车、汽车等车辆,在地震时应立即制动,停止行驶,但千万不要停留在桥梁上、立交桥下、隧道里。同时,应注意地震造成的地面开裂、下陷。坐在车内的旅客,感到地震时应迅速抓紧附近的座椅、栏杆、扶手等坚固物体,防止急刹车的惯性作用而摔倒砸伤。
在井下工作的人员怎样避险?
在唐山大地震中,曾出现被困在井下15天而顽强生存下来的事情。因此,地震时正在井下工作的矿工,如果被困在井下,千万不要气馁,要坚定信心,生存的可能性极大。井下的人,地震时要离开洞口、井口、洞内交叉口、丁字接头端面,变化和通道拐弯等部位。支撑的巷道比较安全,可以避险。另外,地震时不要急于往外跑,否则人们拥塞在井口处,一旦塌方或井口倒塌就会造成更大伤亡。地震发生后,井下可能会引起次生灾害,如井下水灾、瓦斯浓度增高等直接威胁井下人员安全。因此,震后要马上撤离到位置较高的地方。
认识火灾了解相关避险知识
火灾造成的严重损失给人们生活和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除了灾害本身的猝不及防以外,缺乏现场救护知识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对火灾的研究表明,真正死于火灾的绝大多数人并非直接因高温烘烤或火烧致死,而是由于大火时产生的烟雾丧命。烟雾致死的人在每次火灾造成的死者比例为85~90%。在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而死之后又遭火烧的。
一、火灾时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气体
1、木材、羊毛、塑料、橡胶在燃烧时产生微粒碳;
2、物质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其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氰化氢等;一氧化碳是火灾烟雾中最经常出现的致死浓度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3%的空气中,人呼吸两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呼吸1~3分钟就可能死亡。常用的建筑材料中产生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达到2.5%。专家研究表明,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蔓延速度5倍,其能量超过火的能量5~6倍。温度极高的浓烟,在两分钟内就可形成烈火,对相距很远的人构成威胁。烟雾的粒子对光具有很强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可使光强度明显减弱,室内变暗,严重影响人们逃生的视线。
二、减轻火灾时浓烟危害的方法
1、大量在地面上喷水、放水,使所处场所不易起火;
2、发现其他房间和楼层起火,不要轻易打开房门,应关闭、封住与火场相连的门窗,可用被单和衣物等将门缝封住,防止烟雾进入和火势蔓延。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轻烟雾的熏呛。虽然近年的专家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不能完全起到防护一氧化碳进入的作用,但是可以用此方法尽快冲出浓烟的环境。
4、尽量使头部处在低的位置,因为烟雾永远是越低越稀。如在室内待援,应趴在地上;向外逃生应采取低姿弯腰或匍匐行走。
5、最有效的是使用呼吸道防护器材,如防毒面具、呼吸面罩,可防护30分钟以上。
三、火灾中正确的避险逃生方法
1、发生火灾,尽快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同时尽力扑灭初起火源。
(1) 扑灭初起火源:在意外失火时,应保持镇静,冷静地查看起火原因、火源方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起火源。扑火常识:油用盖、气用被、明火用水或消防灭火器。
(2)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报警注意事项: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地点、失火的大致时间、特点,是否为住家的?平房还是楼房?是否是商业区、公共场所、受灾的大致人数等等,以便派出相应的消防车和消防人员。
2、因火势从初起到狂烧只需要十几分钟,烟火封锁楼道只需3~4分钟,一旦灭火不力,应舍弃财物,迅速逃生。
3、选择安全的逃生路线,寻找安全地点避险,防止建筑物燃烧后倒塌砸伤、挤压伤。
4、到陌生地方,应先熟悉安全通道、出口,万一发生火灾,不至于束手无策。
5、从烟火中逃生,应注意防护,防止烧伤和烟气熏呛和中毒。
(1)防止烟气熏呛和中毒:用毛巾等物捂住口鼻,俯身行走或匍匐行走;房门把手已烫手,说明大火已到门外,封锁了逃生的道路,这时,切忌开门,应在室内等待消防人员援救。
(2)防止烧伤:① 找到水源,用浸湿的衣物和被褥包裹身体和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② 身体已经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湿的衣物覆盖以压灭火苗。③ 不要在火灾时大声呼喊,防止呼吸道烧伤。④ 不要用手直接扑火,防止双手烧伤。
5、楼下着火,楼上的人员应关闭通向走廊和阳台的门窗,在室内和阳台上待援,切忌跳楼和往楼下的火场跑。盲目从10米以上跳楼,非死即伤。在确有把握的情况下,可用绳索或结实的布条拴在窗框或阳台上,攀缘而下。
6、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逃生时切忌坐电梯。原因是火灾时断电,电梯容易停在两层之间,另外失火时电梯间是火势蔓延上升的地方,应该回避。
7、公共场所,如地铁、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歌厅和舞厅、浴室、宾馆饭店、商场等,发生火灾,因人数众多,防止大批伤亡成为关键问题。避险逃生的原则:保持镇静、切忌慌乱,有组织的按秩序从多个安全出口按上述逃生原则尽快疏散逃生。但是要防止拥挤、踩踏伤人。▲▲火灾避险逃生要点
1、扑灭初起火源。
2、打1
19、120电话报警。
3、选择安全的逃生路线,寻找安全地点避险。
4、从烟火中逃生,应注意防护口鼻,俯身行走和匍匐逃生,防止烟气熏呛和中毒。
5、楼下着火,楼上的人员应关闭通向走廊和阳台的门窗,在室内和阳台上待援,切忌跳楼和往楼下的火场跑。
6、高层建筑发生火灾,逃生时切忌乘坐电梯。
7、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应保持镇静、切忌慌乱,有组织的按秩序从多个安全出口按上述逃生原则尽快疏散逃生。但是要防止拥挤、踩踏伤人。
遇险自救常识
1、不要因好奇而玩火。
2、及时关掉屋内电器。
3、一旦发生火灾,立即打“119”火警电话并告之详细地址。如果没有电话,就扯开嗓子高喊:“着火啦!”同时迅速逃离火场,并助大人帮助救火。
4、平日在家里、学校,应熟悉周围环境,熟悉疏散通道;到陌生环境中,也应首先了解安全门的位置和疏散通道。
6、学校里发生火灾时,请记住,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指挥顺序下楼,千万不能恐慌拥挤。
7、记住,不要再回室内抢救火海中的心爱东西,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8、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9、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10、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11、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12、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13、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14、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15、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16、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7、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火场中应如何避险
当发生火情时,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湿毛巾、棉被等物品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即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伍灭火。正确掌握火场紧急避险知识,紧急关头,或许能使你和你的家人在火场中安然脱险。
1、平时要熟悉生活环境中的各种通道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后就能选择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线。
2、初起火灾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同时要大声呼喊受火势威胁的周围群众。
3、不要留恋财物,尽快逃出火场,千万记住,逃离火场后切不可再返回。
4、在浓烟中逃生时,要用一块湿毛巾之类的东西捂住嘴鼻,以过滤浓烟;同时要弯腰行走或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因为浓烟和火焰是由上往下扩散的,人接近地面会较易呼吸,视野也较清晰。
5、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千万不要盲目乱跑,也不能用手扑打。应该扑倒在地上,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也可跳入身旁的水中。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被等物覆盖或用水浇灭。
6、不要盲目跳楼,可用绳子或把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紧拴在门窗等固定物体上后滑下逃生。
7、一旦其他逃生之路被火焰和浓烟封住,应该选择房内的门窗、老虎天窗、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逃生自救。
8、楼上居民被火围困时可向室外扔抛沙发垫、枕头、衣服等软物或其他小物品。夜间则可打手电发出救信号。
9、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毛毯、棉被浸湿后覆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同时发出救信号等待救援。
10、充分利用室内设施自救。如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塞紧门缝,打开水龙头把水泼在地上降温,躲进放满水的浴缸内。但千万不可钻到阁楼、床底、大橱内避难。
延伸阅读:
消防安全小知识消防安全小知识 一,火灾发生后应如何报警 1,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骑自行车到消防队报警. 3,大声呼喊报警. 4,使用有线广播报警. 二,发生火灾时你应注意的事...
冬季用电防火安全小知识有哪些一、电热毯不宜久开 冬季寒冷,很多朋友在家中都喜欢使用电热毯来取暖,殊不知这就是冬季火灾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之一。我们在家中使用电热毯的时候,一定不能整夜整夜的开着,最好...
防震减灾的10条小知识是什么1、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就地避险,千万不能在慌乱中跳楼。其次,及时正确地采取避震措施:住在平房里的人及时跑出室外或迅速躲在桌下、床下...
冬季防火安全知识有哪几点【冬季火灾隐患的高发期。消防防火专家建议,冬季家庭防火要注意以下“七忌”: 一、忌家用电器故障引起火灾。使用电炉、电热毯、电熨斗等,要避免因线路老化、经常搬运导致电线...
安全交通小知识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是根据光学原理,红色光的波长很长,穿透空气的能力强,同时比其他信号喜欢更引人注意,所以作为禁止通行的信号,黄色光的波长较长,穿透空气的能力较强,所以作为警告...
小学生防火安全知识方面的小诗歌一、防火常识 突遇火灾莫惊慌,心定方能有主张。 能扑救时快扑救,呼喊他人离火场。 扑救不及快撤走,报警拨打“119” 火场地址要讲清,区县街道及楼层。 有无爆炸危险品,有无人员困...
有关夏季防火的小知识随着盛夏到来,气温不断升高,天气变化无常,用电用气量剧增,生产、生活中一些细节稍不留意就容易引发火灾、酿成灾害。对此,湖南公安消防总队的防火专家为您总结了8个夏季防火小常...
校园防火安全知识有哪些消防工作是一项知识性、科学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密切相关。只有在全社会普及消防法规和消防科技知识,提高...
防震防火手抄报怎么写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 (2)震前做好震时应急任务的分工,以防震时手忙脚乱,耽误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 (4)做好房屋和室内家俱杂物的加固,特别是睡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