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无忧网学习方法技巧常识

祝福鲁迅赏析

01月05日 编辑 fanwen51.com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赏析]关于中秋节的诗句赏析【1】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阅读

祝福鲁迅赏析

一、介绍鲁迅杂文《我之节烈观》

鲁迅在该文中对节烈二字作过这样的阐释:节烈都是专指女子,并无男子在内,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她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她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她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她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从以上的节烈观可以看出,这是封建伦理道德对妇女的苛刻要求,是封建统治阶级套在女子头上的精神枷锁。他们鼓吹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信条,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做节妇烈女,还提出表彰节烈的条款。对此,鲁迅在文中尖锐地指出: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历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不节烈的人便生前也要受随便什么人的唾骂,无主名的虐待。在这里,鲁迅所说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就是指封建礼教的吃人团。祥林嫂就是在这个吃人团中被吃掉的。

二、分析鲁迅小说《祝福》

结合鲁迅杂文中的节烈观,分析鲁迅小说中祥林嫂的悲剧人生。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次丧夫

祥林嫂丧夫后,只身一人逃到鲁镇帮佣,她对生活没有非分的要求,只是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争取生存的权力。因此,她做工毫没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她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也白胖了。从这里可以看出,祥林嫂在丧夫之后,自觉地恪守封建礼教规定的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的戒律,心满意足地做一个节妇。然而,节妇苦吗?鲁迅答道:很苦,节妇还要活着,精神上的惨苦也姑且弗论,单是生活一层,已是大宗的痛楚。祥林嫂只身一人,在鲁镇帮佣,一个人担当那么多的活儿,能说她不苦吗?然而她反满足,脸上也白胖了。祥林嫂就是这样的安分守己,吃苦耐劳,逆来顺受,争得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地位。

2、被迫改嫁

祥林嫂做节妇时,哪怕生活再苦,也绝无再嫁之意。然而中国女人是怎样地被压制,有时简直并羊而不如。祥林嫂就像羊一样任人宰割,她受尽了生活的折磨,人生的灾难。在她丧夫不久,又被凶恶的婆婆和叔子像逃犯一样的抓回,当作一件贱物卖到深山野坳里。按照封建礼教的规定,女子从一而终,烈女不嫁二夫,祥林嫂再嫁时闹得很厉害,一路上,只是嚎,骂,喉咙已经喊哑了,在拜天地时,她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宁可一头撞死也不肯再嫁,其实质是为封建礼教殉葬,做个烈女而已。这足以说明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迫害。

3、第二次丧夫丧子

祥林嫂再嫁后,生了一个男孩,本来日子还过得不错,但好景不长,丈夫不幸死于伤寒,儿子阿毛又被狼吃掉了。当祥林嫂再次成为寡妇,来到鲁镇帮佣的时候,情形与以前就大不相同了。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生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的悲哀经大家的咀嚼、鉴赏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厌烦和唾弃。正如鲁迅所说:不节烈的人,要受随便什么人的唾骂,无主名的虐待。 封建礼教就像紧箍咒,箍住了人们的思想;像吸血鬼,吸取妇女的血肉;像变形金刚,把人们变成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这是一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祥林嫂就是背负着失节事大的精神枷锁,生活在这样愚昧而冷漠的社会里,任人宰割。当她听柳妈说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小鬼的男子还要争。阎罗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时,她的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来,于是,她用仅有的一点血汗钱到土地庙去捐门槛,让千人踏,万人跨,就是为了赎掉所谓不守节的罪名。然而,事与愿违,人们对她仍然冷漠、厌烦与唾弃,于是,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惶惶不可终日,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终沦为乞丐。临死前,她还带着人死后究竟有无灵魂的恐惧,惨死在街头的尘芥堆里。这是多么悲惨的人生啊!徐寿裳先生说:人生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真是一语中的。祥林嫂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完全可以生存下来,然而,她第二次丧夫(即所谓失节)后,却带着别人的唾弃与内心的恐惧走向了坟墓。她就是这样被封建礼教这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迫害致死的。

三、揭示祥林嫂的社会意义

鲁迅在杂文《我之节烈观》中说:节烈这事现代既然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节烈的女人还有哀悼的价值,她们是可怜人,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可以开一个追悼大会。我们追悼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鲁迅在杂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正是我们理解小说《祝福》主旨的一把钥匙,它鲜明地揭示了祥林嫂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即揭露封建礼教这个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除去这

种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希望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仅以《祝福》一文教学为例,试图探索鲁迅作品教学的新路子,即用鲁迅的杂文分析鲁迅的小说。这只是一种尝试,我把它提出来,意在引玉。

祝福鲁迅赏析

延伸阅读:

祝福鲁迅句子赏析祝福 鲁迅 句子赏析 眼神里透出的悲剧命运《祝福》祥林嫂的眼睛描写赏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写出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变化过程,无疑,眼睛的刻画是最重要的。鲁迅先生也说:要极俭...

中秋的诗句古诗赏析中秋的诗句古诗赏析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

中秋节的古诗加赏析中秋节的古诗加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

中秋节的诗句赏析中秋节的诗句赏析 【1】王昌龄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

中秋节诗词赏析中秋诗词赏析1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中秋诗词赏析中秋诗词赏析1 十五夜望月⑴ 中庭地白树栖鸦⑵, 冷露无声湿桂花⑶。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⑷! 注:(1)全唐诗在标题下有寄杜郎中四字。谁是杜郎中不详,查有关资料亦无...

中秋诗词佳句赏析中秋诗词佳句赏析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太...

中秋节的诗句及赏析中秋节的诗句及赏析 【1】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

中秋诗句赏析中秋诗句赏析 1、李白的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

推荐阅读
图文推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