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调查研究工作制度]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特制定本制度。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进...+阅读
提要】选题是青年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透视青年学科研究现状的窗口。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从选题的狭窄化、选题的热点性、选题的笼统化、选题的现时性对青年调查研究中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文章就解决对策提出作者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青年调查研究选题问题对策
选题是任何一项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所走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
往往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物理学的进化》,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虽然爱因斯坦的看法是针对自然科学而言,但对于我们的青年调查研究来讲,是同样适用的。正因为选题如此重要,故研究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心血和智慧,在查阅、研读很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和理性判断,合理地确立社会调查研究题目,使研究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目前青年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且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些学术性刊物相继涌现,一大批学术著作和论文成果不断问世,全国性、地区性的社会调研接连不断。“选题”窗口直接、清楚地告诉我们青年学科或青年研究领域发展的基本概况,笔者曾在对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情况、青年调查研究的选题现状及其抽样方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定量的文献分析(《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对292篇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马德峰著,《青年研究》2001年第4期,第43-49页;《选题及选题意识——对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应用的反思》,马德峰著,《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第43-49页;《反思社会调查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马德峰著,《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3期,第63-66页),给读者提供了这方面应用研究的一个大概轮廓,而本研究则力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青年调查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探究,以期推动青年调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讲,二十年来青年调查研究选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选题的狭窄化
青年调查研究选题的狭窄化主要体现在选题的对象和选题的主题内容方面。综观二十多年的青年调查研究,其选题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独生子女青少年等,例如“大学生学习心态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及趋势”、“上海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调查分析”,“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现状——对湖北省五市镇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独生子女士兵思想价值观调查浅析”、“对当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等,而缺少对其它群体的深切关注;选题的主题多以思想价值观类为主,如“河北大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西北地区青年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大学生价值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部队青年的思想状况调查”等,而忽略了青年生活方式、教育与工作、婚恋、越轨行为研究。对于这一状况,《青年研究》编辑部在1999年1月明确指出,“以往来稿中关于大学生的较多,而对于青年工人、青年农民、中小学生以及其它青年群体的探讨较少,例如在大学生的研究方面,对于价值观、劳动就业、恋爱婚姻、校园文化、心理健康、课桌文化、经商热、宿舍门饰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均有论及,但是对于青年工人中面临的就业、下岗、再就业,青年农民的贫困、负担重、科技知识缺乏、子女受教育少,青年军人复员退伍、转业安置问题,青年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为女童和残疾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问题,过去论及较少,这显然是不足的。因此,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应充分关注不同青年群体的一切生存、发展问题。”(《来稿建议》,《青年研究》编辑部,《青年研究》1999年第1期,第48页)2001年1月,《青年研究》编辑部再次强烈指出选题范围仍显狭窄的问题,“两年前在新年的《编辑部寄语》中我们曾指出这个问题,如今这种倾向依然存在。各地来稿中涉及大学生类的稿件依然是最多的,仍旧缺乏对其它群体的关注;即使是大学生类的稿件,也多围绕道德、观念等很少几个命题的泛泛之谈,缺少对青年群体多种社会行为及其意义的深入研究和论述。”(《来稿选题建议》,《青年研究》编辑部,《青年研究》2001年第1期,第46页)
造成青年调查研究选题狭窄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者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制约。青年调查研究的研究者一部分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他们有大学生角色的深刻经历和体验,选择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题材可谓“驾轻就熟”;另一部分研究者是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政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管理者,他们广泛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独生子女等,故以此为对象加以研究比较方便、容12全文查看易。二是目前我国青年研究的课题范围,主要围绕阶段性的中心任务,配合当前的社会政治形势而开展的,结果造成选题范围较窄,呈现简单、雷同的不良局面。如党中央提出“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团中央提出“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于是近几年来青年研究多以此为主题,许多调研项目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最后以同样的调研课题、同样的研究方法、同样的研究
结果的论文几乎同时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公开或内部发行的青年刊物上。青年作为最具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社会变革的中流砥柱,故以青年为对象的研究应该是丰富多彩,课题应该是多种多样。关键在于研究者能否走出自己的狭小生活空间,主动观察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寻找社会研究的灵感与火花;在于研究者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方法水平,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提出自己的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选题的热点性
二十年来青年调查研究选题呈现追求热点、时髦的不良倾向。部分研究者较为关心研究的社会轰动效果,在他们看来,如果选题能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哪怕内容“一般”,也算达到研究的目的了。翻开青年研究的各种学术刊物,你总会找到一些热点性话题的“影子”,比如“在校大学生网迷状况调查——武汉高校个案调查资料的定性分析”、“减负和中小学生——南京市中小学减负情况的调查分析”、“从电视征婚看青年择偶——关于电视征婚节目的问卷调查及思考”、“上海白领青年职业生活调查”、“对当前考研热的调查与经济学分析”。毋容质疑,青年学科具有现实性的重要特点,即青年学的诞生和发展往往与青年现实社会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青年现实社会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的廓清、解释与回答,体现了青年研究的发展水平。因此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值得也需要我们青年研究工作者努力去调研实践,但这种研究不同于新闻媒体的追踪报道,披露某些为世人所不知的“秘密”、或世人感到模糊的“真相”,以激发世人产生阅读的兴趣。它绝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一哄而上”、“随波逐流”。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公众最关注、最热门的话题,除了要求我们的青年调查研究给出热点问题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热点问题的现状及其焦点,更主要地要从学科视角提供公众如何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如何制定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对策。而不是像我们目前这样,盲目地抓住一两个社会热点,简单地设计一两套问卷,再做些频数、百分比的统计分析,进行些简单地归纳和结论,就认为是一种学术成果,达到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与解答。
造成上述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研究过程中的浮躁和功利心,“独坐寒窗者日少,短平快的研究日多;理论的反思少,观点的炒作多;长远的知识积累少,赶时髦的时新之作多;欣赏别人成果者少,自以为是者多。”许多学术研究狂热不到半年一年,在尚未冷静下来之前,就为新的狂热所代替。这种热情或许可以给文化活动增添一些作料,但却不会留下什么学术发展的痕迹。事实上,在热点性课题上,需要注意课题的承续性、再生性、创见性。承续性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前人已经提出的问题,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并加以研究。再生性是指为了比较而研究前人曾经提出或完成过的课题。当然,这种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对前人已经完成的课题及其规定的同类对象进行再调查研究,所得结论同前人研究结论进行比较,从而发现新的规律。创见性是指在前人曾经研究过的领域提出新的观点、见解,以形成新的课题。二十年来青年调查研究在选题的承续性、再生性、创见性上做得远远不够,使得青年调查研究的学术成果出现简单、雷同、重复、低层次的状况。
选题的笼统化
一般来讲,作为青年调查研究的选题常常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所不同的是,选题通常要比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更为具体、更为集中、更为明确,它往往由宽泛的研究主题开始,逐步缩小到具体、集中的研究问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部分研究者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宽泛或者是比较笼统的课题领域,甚至是某一类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而不是一个明确、具体的调查课题,因而所收集的资料许多是无用的、残缺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城市青年农民工问题研究”这一题目实际上并非研究问题,而是问题领域,它包含若干个子问题,如“城市青年农民工越轨行为研究”、“城市青年农民工消费水平调查分析”、“城市青年农民工现代性心理研究”等,甚至在每一个子问题中又包含若干小问题。虽然“城市青年农民工问题研究”题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其内涵不够明确、焦点不够集中,所以在调查研究的可行性上比较欠缺。研究者只能进行探索性分析,即采用“走马观花”和查阅资料的方式对社会问题进行初步观察,提供解答问题的途径或为更周密、具体的研究提供指导,难以对问题提供满意的答案;或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对社会现象的状况、特点和发展过程做客观的描述,无法深入分析社会问题,所谓“重描述、浅分析”。
一位学者指出,“正如现代自然科学的进展表现为由若干极小的微观领域的积累进展一样,青年研究的实际进展应转向于课题的具体化。空泛性的立意往往使研究成为某种思潮或社会运动的附属物,从而一开始就丧失了表现个性的机会,因为越在宏观的层面上允许研究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越少,同时越要求研究者在微观层面积累越多的研究心得。美国社会学者威廉·怀特的《街角社会》,中国社会学者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给我们提供了示范,这些学者只以一个小小的局部,剖之至深,析之至透,令人赞叹。”(《青年研究方法论批判》,袁岳,《当代青年研究》1992年第3期,第1页)可见,在这里面特别需要选题的明确化。通过对调查课题进行某种界定,给予明确的陈述,以将最初比较含糊的想法,变成清楚明确的调查主题,将最初比较笼统、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或领域,变成特定领域中的特定现象或特定问题。具体的做法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分类研究的方法,通过分类能够体现基于一定认识内容和目的角度,达到对青年调查研究问题的某种具体、深入的认识;通过分类能够形成并加以区分的一些概念,并且能够进一步量化为若干可以测量的指标;通过分类能够使研究的问题具有确定的内涵或定义,因此可以区分和说明不同类型青年问题的某些特征。以“青少年犯罪问题”为例,这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问题领域,内涵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青年研究所能包含得下的,那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的方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如在对象上可以分为城市青少年和农村青少年;在犯罪问题上,可将犯罪分成现状、原因、特点、解决对策等。当然在犯罪原因里面,还可进一步细分,如主观原因犯罪和客观原因犯罪。通过分类取舍,我们可以得到明确化的选题,如农村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分析。
选题的现时性
如果从时间角度对青年调查研究选题进行分类的话,可将青年调查研究分成横向调查和纵向调查。所谓横向调查,指的是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调查资料,并用以描述调查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间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一个时间点”,并不是指一天,更不是指一分一秒,而是相对比较短的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等。横向调查具有自身的优点,调查资料的格式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料都是在同一时间收集的,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因而可供比较分析。局限是调查时间较短,调查内容较少,调查资料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对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人们的行为动机作深入分析。
纵向调查,指在若干个不同的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用以描述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以及解释不同现象前后之间联系。它主要有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回溯研究四种不同的类型。纵向调查的优点在于,能够了解事物的变化过程,能够对社会现象做动态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以及确定出各种因素的因果顺序。不足之处在于比较费时、费力、费钱,调查范围一般较小,调查结论的概括性程度不高。
笔者曾对292篇社会调查报告进行研究,发现20年来的青年调查研究大多数属于横向调查,例如“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调查对比分析”、“中国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武汉高校大学生网络意识调查报告”、“青年领导干部对若干社会热点问题的判断与估计——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调查”等,而纵向调查极少,这种现象应该说是不正常的。横向调查属于一种静态研究方法,它只注重青年的某一固定时期,将研究对象看作是发生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而不是把它看作在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现象来研究。与这种静态的方法相联系的是一种浅层研究的模式:调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无须考虑问题的联系和理论的渐进式的研究模式,只会造成我们的研究始终在一个层面上年复一年地简单反复的状况,很难说什么时候能达到一门学科的高度(《青年研究中的思维转换——从笛卡尔思维到打破现状思维》,郑黎明,《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1期,第34-35页)。事实上,青年研究不是探讨“应该干什么”,而是关注青年社会现象的客观事实;着重思考此等青年现象究竟“是什么”和“为什么”会有这等社会现象的发生;关注的重点始终是青年社会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而要达到对青年规律及本质的认识,我们需要动态的研究方法,把青年研究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注重理论上的渐进,任何个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以往实践经验的体验和已有的理论成果之上。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青年研究对象,对青年的任何阶段任何群属的研究都应处在对青年的整体视域之中。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发展及其走向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从纵向变迁的角度对青年社会问题或现象进行研究,进而把握其本质规律是当务之急。
基本对策
要改变上述青年调查研究选题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研究者来说,应高度重视选题问题,并不断提高自身选题意识。选题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选题决定着某项调查的方向,题目确定之后,整个调查的基本途径也随之确定;选题体现着调查的水平,选题过程中,需要研究者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调查方法和各种操作技法,并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比较开阔的视野、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判断能力;不同的选题,在社会调查的对象、内容、方法选择等方面所走的道路也不一样。选题的确定,意味着社会调查的特定途径的确定。遗憾地是,部分研究者没有高度重视选题问题。从选题的标准来看,通常有价值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四大标准,这些标准对于研究者而言,都是熟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学到的东西自觉运用到社会调查实践中去。一些研究者往往学的是一套,实践中运用的是另一套,缺乏严格的选题意识,主观性、随意性较强。
一位学者曾指出:“社会学研究不只是按固定的程序进行一系列具体操作活动的过程,其灵魂和核心,是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艺术。那些具体的操作,则是这种研究思路、研究策略和研究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近五年来社会学方法研究述评》,风笑天,《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45页)这告诉我们,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更要重视发挥研究者个人的心智。作为渗透着研究者主观意识的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年经验研究成果的成败和优劣。因此,青年研究者应该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选题意识。这种选题意识能使我们明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面前按照什么标准选择课题;能够使我们在思考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时,自觉从选题标准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判断,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实现从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到具体、明确的调查课题。
第二,针对选题上存在的问题,学术刊物应发挥积极作用。学术刊物不仅具有筛选作用,例如所刊登的学术文章要求观点鲜明、逻辑层次清楚、论据充分、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相连等,它还同时具有引导作用。“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已有不少学者对青年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并有大量文章或著述发表、出版,可谓硕果累累。现在我们研究的‘起点’就应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入,而不应再是一些‘浅析’、‘初论’的重复或泛泛之谈。我们希望来稿的题目‘小一些’,但通篇所言内容要深一些。要达此目的,在做研究、写文章之前,就应把文献检索做好。只有尽可能穷尽地收集和阅读别人已有的成果,把文献综述做好,你才能清楚你涉及的这个问题有多少人已做过?他们已达到什么水平?他们还有哪些没做?还有哪些欠缺?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寻找哪些突破?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你的研究才能深入进去,你写出的文章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最忌讳的是,根本不清楚自己涉足的这个问题的学术状况,就信口开河地发表‘宏言’、‘高论’。”(《来稿建议》,《青年研究》编辑部,《青年研究》,1999年第1期,第48页)“看来,有必要开诚布公地表达我们的强烈需求:其一,选题应广泛。我们关注的目光不仅是大学生,还应包括中小学生、工人、农民、军人、妇女、残疾人等其它青年群体,选题也不仅是恋爱、道德几个命题,而应涵盖当今青年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尤其是亟待解决的各种青年社会问题……”(《青年研究》编辑部:《来稿选题建议》,《青年研究》2001年第1期,第46页)
第三,社会要积极提供学术反思、学术批评的环境和氛围。法国学者莫兰指出,“越来越以技术为中心的社会看来是越来越趋向于将社会学搞调查的能力纳入其枝状细分的科目,把社会学思考的权利驱逐进像大学这类的孤岛。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和实践领域内,社会越来越不允许别人怀疑它的假设和意图是否正确,怀疑它按自己的意愿合理化了的事物和它的政治是否合理。……社会学不仅有权利对当权部门进行思考,也要对讲究立竿见影的效率、讲究效益和合理化的整个体制、整个文明进行思考”。美国学者米尔斯提出,“科学的发展是逐步积累的:它不是某一个人的创造,而是许多人互相修正和批评、扩充或简化彼此工作的产物。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研究有分量,就必须将它与已在过去完成的研究和目前进行的其它研究结合起来。为了交流,为了客观性,我们需要这样做。人们必须以其它人可以检验的方式来描述他的研究。……慢慢地、细致地,就像蚂蚁聚沙成塔一样,逐步建设社会科学。”可见,在我们的青年调查研究中,这样反思和批评的气氛不可或缺。通过反思与批评,让我们明白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状况与不足,从而约束自己、警醒自己,不断提高研究水平,避免研究始终在一个层次上年复一年的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12全文查看提要】选题是青年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透视青年学科研究现状的窗口。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从选题的狭窄化、选题的热点性、选题的笼统化、选题的现时性对青年调查研究中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文章就解决对策提出作者自己的一点看法。【关键词】青年调查研究选题问题对策
选题是任何一项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所走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
往往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物理学的进化》,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虽然爱因斯坦的看法是针对自然科学而言,但对于我们的青年调查研究来讲,是同样适用的。正因为选题如此重要,故研究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心血和智慧,在查阅、研读很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和理性判断,合理地确立社会调查研究题目,使研究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目前青年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且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一些学术性刊物相继涌现,一大批学术著作和论文成果不断问世,全国性、地区性的社会调研接连不断。“选题”窗口直接、清楚地告诉我们青年学科或青年研究领域发展的基本概况,笔者曾在对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情况、青年调查研究的选题现状及其抽样方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定量的文献分析(《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对292篇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马德峰著,《青年研究》2001年第4期,第43-49页;《选题及选题意识——对社会调查方法在青年研究中应用的反思》,马德峰著,《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第43-49页;《反思社会调查在青年研究中的应用》,马德峰著,《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3期,第63-66页),给读者提供了这方面应用研究的一个大概轮廓,而本研究则力图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青年调查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探究,以期推动青年调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讲,二十年来青年调查研究选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选题的狭窄化
青年调查研究选题的狭窄化主要体现在选题的对象和选题的主题内容方面。综观二十多年的青年调查研究,其选题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独生子女青少年等,例如“大学生学习心态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消费特征及趋势”、“上海高校大学生择业意向调查”、“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调查分析”,“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现状——对湖北省五市镇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独生子女士兵思想价值观调查浅析”、“对当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等,而缺少对其它群体的深切关注;选题的主题多以思想价值观类为主,如“河北大学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西北地区青年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大学生价值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部队青年的思想状况调查”等,而忽略了青年生活方式、教育与工作、婚恋、越轨行为研究。对于这一状况,《青年研究》编辑部在1999年1月明确指出,“以往来稿中关于大学生的较多,而对于青年工人、青年农民、中小学生以及其它青年群体的探讨较少,例如在大学生的研究方面,对于价值观、劳动就业、恋爱婚姻、校园文化、心理健康、课桌文化、经商热、宿舍门饰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均有论及,但是对于青年工人中面临的就业、下岗、再就业,青年农民的贫困、负担重、科技知识缺乏、子女受教育少,青年军人复员退伍、转业安置问题,青年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为女童和残疾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问题,过去论及较少,这显然是不足的。因此,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应充分关注不同青年群体的一切生存、发展问题。”(《来稿建议》,《青年研究》编辑部,《青年研究》1999年第1期,第48页)2001年1月,《青年研究》编辑部再次强烈指出选题范围仍显狭窄的问题,“两年前在新年的《编辑部寄语》中我们曾指出这个问题,如今这种倾向依然存在。各地来稿中涉及大学生类的稿件依然是最多的,仍旧缺乏对其它群体的关注;即使是大学生类的稿件,也多围绕道德、观念等很少几个命题的泛泛之谈,缺少对青年群体多种社会行为及其意义的深入研究和论述。”(《来稿选题建议》,《青年研究》编辑部,《青年研究》2001年第1期,第46页)
造成青年调查研究选题狭窄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者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制约。青年调查研究的研究者一部分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他们有大学生角色的深刻经历和体验,选择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题材可谓“驾轻就熟”;另一部分研究者是高校、科研机构、政府政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管理者,他们广泛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独生子女等,故以此为对象加以研究比较方便、容[]易。二是目前我国青年研究的课题范围,主要围绕阶段性的中心任务,配合当前的社会政治形势而开展的,结果造成选题范围较窄,呈现简单、雷同的不良局面。如党中央提出“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团中央提出“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于是近几年来青年研究多以此为主题,许多调研项目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最后以同样的调研课题、同样的研究方法、同样的研究
结果的论文几乎同时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公开或内部发行的青年刊物上。青年作为最具活力、最富有创新精神的
延伸阅读:
会计论文选题与写作要求近年,随着会计队伍的壮大和会计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会计队伍中注重问题研究和会计论文写作的风气日渐浓厚,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笔者不揣浅陋,就会计专业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谈些...
选题的重要性2所谓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在论述选题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把课题、论题、题目三个概念搞清楚。这三者同属于某一学科...
毕业论文选题的具体方法一、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从毕业论文题目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所谓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在论述选题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当把课题、论题、题目三个概念搞清楚。这三者同属于某一学科...
小学教学常规情况调查研究报告小学教学常规情况调查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范要求,是学校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制度,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规定和制约着...
新形势下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调查研究一、我县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的现状 1、老干部党员及党支部建设的现状:到XX年6月底为止,我县现有副县级以上离退休老干部254人,其中离休干部49人,副县级以上退休干部205人;共有党员...
医学论文选题的基本方法根据调查医学论文是医学科研工作的最后阶段,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医学论文的质量高低是反映医学科学水平和动向的重要标志。 1 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来确定主...
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研究报告_调查报告范文公务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研究报告为进一步提升我镇公务员队伍建设水平,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现就我镇公务员队伍...
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序号 论文范围 1 劳工政策与劳动关系 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3 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 4 范围:区域公共管理问题 5 范围:区域经济管理问题 6 范围:中国人口问题 7 范围:政府规模讨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