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诵读文章有哪些]1长歌行(汉乐府) 2、江南(汉乐府) 3、七步诗(曹植) 4、敇勒歌(北朝民歌) 5、咏鹅(骆宾王) 6、风(李峤) 7、回乡偶书(贺知章) 8、咏柳(贺知章) 9、凉州词(王之涣) 10、登鹳雀楼(王之涣) 11、春晓(...+阅读
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品,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因此,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广大中学生,其意义更是非凡。如何有效地开展好学生诵读经典活动,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带给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的繁荣,但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尤其是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却对本土文化一脸茫然,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如数家珍,却不了解清明、端午是什么时候与何等内容,所有这些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和警醒。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亦或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都是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的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而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被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典送诵读”的做法
(一)课前诵读,营造气氛。课前三分钟是每节课开始的“序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灵活地处理好这“三分钟”,往往能够为整节语文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经常要求学生进行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除了诵读书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外,我还时常根据上课的内容让学生准备一些与单元主题相适应的古诗词来进行诵读。 在我的语文课前,我都会让学生利用一分钟教他们背诵一段《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起来容易记忆,比一般的说教更易深入学生心理。可能在学生心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动,但最起码也是个触动。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会慢慢显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经典的教诲,不也正是我们家长和教师需要教给孩子们的吗?即使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过时!再如,我在上《土地的誓言》、《春酒》等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时,就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词进行诵读;我在上《春》《济南的冬天》《秋天》等课文时,就让学生准备一些与四季有关的古诗词进行诵读。这样,教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诵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古诗词,提升语文素养,还在书声琅琅中营造一种课堂上应有的活跃气氛,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同时,每天三分钟的经典诵读,会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更好地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延伸,品读经典。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经典诗文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将它们适当的引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可以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把经典诵读引入了课堂。如在教学琦君的《春酒》时,我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一个“名作赏析”的环节,让学生诵读余光中的《乡愁》,让他们在诵读中去感受另一种思乡之情。这样,既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不同情境下的“思乡”之情,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对经典名作的诵读和赏析。
(三)主题活动,分享经典。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围绕活动的主题,去搜集经典名著,在这基础上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分享经典。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时,我们可以开展一个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的朗诵会,让学生一起分享关于“春”的诗歌、散文;在进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时,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我爱黄河”的古诗文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黄河”的诗文。因此,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分享了经典诗文。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传统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今天,这些经典之作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进步贡献着它们的生命活力。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引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就可以让“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当前,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新思维方式,提供给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新的平台。国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但在语文课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不容置疑的。
延伸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法单选题第1题 (2.5) 分 终身学习的内涵有:()、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A 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 学会求知 D 学会独立A、学会学习 B、学会思考 C、学会求知D、学会独立第2题...
初中语文教学讨论话题有哪些内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师讲生听,以讲代读。由于受教学进度的限制和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教师往往越俎代庖,把自己认为的教学重难...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刚开始可以选择喜欢的书籍阅读,这样不会导致你一来就产生讨厌的情绪。 其次,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养成读书的习惯。比如,一周读一本书,每天抽1-2个小时作为阅读时...
谁能给我弄一个小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稿子要串词 3分钟左右给你我班上学生朗诵的稿子。不过我的是一年级学生,,全校拿了二等奖哦。看看能不能帮你。 要是非得要古文。用《三字经》或者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就是这个难度有点大。...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课后应注意什么一要“精”即简单扼要。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的“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如: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课中的语言、操作要领的叙述、对学生的指导等等...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之二经典诵读的现实意义展开全部 海涅的诗歌、剧作和贝多芬的音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能经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经典。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如何让经典诵读落实到实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方式?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如何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积淀深厚文化底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既然是经典,就不是仅靠一次活动或一次诵读,就能...
如何推广小学经典诵读1. 保证诵读时间。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以及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和愿...
浅谈如何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经典是文化之母,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如今国学经典文化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