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我是个大学老师,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周围的同行转行或辞职的越来越多了。 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受人尊敬,多好!但是当上老师才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那...+阅读
今天怎样做教师
展开全部
初看起来,教师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但正是在这平凡和繁琐之下,却蕴含着这项 工作的重大意义。作为教师职业集中而完美的体现者,他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本人从事小学教师工作多年,在实践中也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工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全面 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如何有效地开占教师工作,是摆我们面前的课题,通过这次培训 使我懂得了,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创造和谐团结的魅力群体 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地方。作为21世纪的小学教师应该能够置身于团结和谐的魅力工作群体中,让自己与他人快乐成长。 魅力群体指的是魅力学生,魅力教师,和魅力家长。首先作为教师,要深谙社交之道。学会交往:正确处理 与学生的关系。蹲下来看学生,不是一味地严厉训斥学生,要懂得观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愿望与尊严。
二、教师要做到四心,有“童心、爱心、宽容心、公心”. 做为教师,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关心, 体现出教师的责任心,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良好的教育。“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教师要爱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通过学习,使我明白做为一名教师,只要爱学生, 就一定会创造出奇迹。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教师给学生的印象常是严肃,可畏而不可亲的,学生难以产生敬仰之 情,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衷肠,自然难以达到心理指导与教育目的.那么什么是爱学生呢?爱就是尊重学生, 尊重意味着信任,理解,宽容和接纳.充分地重视和欣赏每一个学生,耐心地倾听他的意见,接纳他的感受,包容耸的缺点, 分享他的喜悦..我深深地知道,一名好教师、既是知识的塑像,更是爱的化身,只有接近学生,用爱去感召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因此,教师只有把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以学生的要求作为爱的起点,才能在学生的内心世 界培养出爱的感情,并使之升华.
三、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富有个性的魅力形象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教师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 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 实实在在的榜样。
今天怎么样做老师
教师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赞美教师,赋予教师崇高的荣誉。现代不少人也称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百花园中的辛勤园丁等。教师职业无尚光荣,理应受到社会的崇敬和尊重。然而教师要完成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却任重道远。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高等院校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的改革,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它不仅涉及学科专业本身而且涉及到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 对于今天如何做教师,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职业道德要高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师。
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操作,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但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学任务的完成,固然需要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技巧,尤其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者必须首先受教育,教师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必须自觉进行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应该列入首要地位。 思想观念要转变。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一切教学原则、过程乃至方式,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传统的教育观,僵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过去,老师把人脑看成是单纯的信息储存器,忽视了人脑和电脑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把“教”与“学”看成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教师教什么,学生背什么”“教师灌得越多,学生装得越多”这种“满堂灌”“抱着走”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人才的培养。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科学技术日益巨增,人类已有的知识如果得不到充实和更新,学生只学到一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而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则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实,从传授知识角度看,教师是授业者,学生是受业者,从传授知识来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在教学过程中占主要地位的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只能是起到引进、导航、开窍的作用。在课堂里,教师应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把重要问题、疑难问题或者有争论性的问题,重点进行引导性的讲解,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治学方法。
做到“以生为本”,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学手段要创新。今天可以提供的教学手段比过去宽广得多,各种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如电视、电脑以及网络系统成为传授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的手段。过去单纯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做法必然跟不上形势了。这就迫使教师要打破旧的常规,去学习、研究现代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器材和设备的能力。这给教育者的特殊的能力结构渗进了新的因素,也必将促使教师另觅蹊径,在新的形势下做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教学方法要改进。教师要胜任教学,首要条件是要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基础、扎实的功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
然而,教师的“一桶水”要变成学生的“一杯水”,还有个如何倒水的问题。即使倒水得法,能注满学生的“一杯水”,那还不能够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光靠教师倒的“一杯水”,不能管学生一辈子“吃用”。学生所需要的“水”,量越来越大,质越来越高,哪怕教师具有清澈见底的“一池水”,也无济于世。试想,在短短几年的学习时间里,哪能“注”得许多?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倒水”的同时,要处处留心“开源”,开学生“认识之源”、“领悟之源”、“探索之源”,源头一旦开通,知识的清泉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的心田。一旦他们离开老师仍然能够长饮百川,汇成江河,像清风明月那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启发激疑”应该作为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启发”与“激疑”是不可分的。启发的目的在于激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而紧张的状态。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不仅要博学之,而且要慎思之”。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导火线。善教者要善于巧妙设计“问题的引入”,用新鲜有趣的构思,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燃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其欲罢不能,非探求个水落石出不可。比如: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在教学内容上喜欢对教师讲难度大,“过瘾”的东西;在进度上,喜欢跳跃式,不喜欢渐进式;对待课外作业喜欢做难题,不喜欢做模仿题、套公式的题;质疑时,喜欢教师指点迷津,介绍参考书,而不喜欢直接得到现成的答案。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就会学得深、记得牢。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敢于打破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创新,才能取得改革的效果。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及时...
今天怎样做一名教师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总结这些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觉得做好一名教师,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有现代精神和奉献精神。教师必须有未来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思想上更新观念,行动上勇于创新,学习上力争上游。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有着更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拥有的知识和育人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还需要认真履行包括为人师表在内的法律和道德所规定的义务,也只有这样,才能坚定献身教育信念,做到以人为本,以教为乐,以教为荣,展示当代教师的崇高形象。要当一个好老师,还要有一颗奉献心,一种乐在教坛献青春的阳光精神。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先人喻教师为蜡烛,未免太悲凉。我称之为阳光,则有了生命的动感。教学是一种精神产品,精神产品有时是无法以金钱衡量的。古有武训行乞办学,今有无数教师默默无闻育新人。为此,我觉得每天应该以阳光心情进入教室,送给学生快乐,送给学生光明。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二、教师要有育人能力与敬业精神。教师必须具备不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科学的预见能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实践与交流能力、捕捉和使用现代信息的能力。未来教师应博学多识,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有长流水”。学习现代最新的科学理论,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以教学为已任,努力钻研业务,潜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讲究授课方法,掌握教学规律,使自己培养的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赢得广大学生的赞誉。
三、教师要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的人格的作用。”所谓“以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敬其师,信其道。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拥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形成人格魅力。古人云: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我们是孩子们道德借鉴的镜子。余漪老师常常用“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鞭策自己,她认为做人师不是做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教,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可见老师的教育力量更多的是从人格当中来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当井喷发生时,重庆开县的优秀教师们用他们的人格和生命谱写的赞歌。“长大我也要当这样的老师”多么质朴的话语,它深深震撼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灵,让我们看到孩子已真正从灵魂深处读懂了老师。这些普通的老师行为也再次告诉了我们,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是一种来自人格的魅力!
四、教师要用“三心”开启学生心灵。用真心做一名人民教师。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那么就要用真心去对待它。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只有真心对待,才能获得相应的收获。而真心对待又具体体现在敬业与勤业。默默地付出换来的是桃李满天下,获得的是无数学生的敬重和爱戴。用爱心做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爱心。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新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很欣赏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有的琴弦,倘若你自己能与他对准,他就会奏出最美妙的音乐。”是的,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我们教师要学会用自己的真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要用人性化的方式来指导、矫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是我们教学生涯中永恒的主旋律。课堂内外,总是以微笑面对学生,在学生们的心目中,老师是永远那么乐观和充满自信,那么朝气蓬勃,那么和蔼可亲。 用耐心做一名人民教师。老师与其它职业不同,并不是一天工作8小时之后就能放下的工作。老师会面对一些纷繁琐碎的事情要处理,而面对这些的时候就需要有一颗耐心。切实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做到细而不琐,有条不紊。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老师的耐心还需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之时,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都不同,老师不可能要求每位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会...
延伸阅读:
怎样做一个快乐幸福的教师什么叫幸福?幸福是来自于一个人对需求获得满足后的感受,是人对特定外界环境感受的心理定位。教师的幸福感与教师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自己的需求目标、心理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怎样做一名幸福快乐的教师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我们要学会发现它,珍惜它。要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这是我从这本书里领会到的道理。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得了自闭症的小女孩,唯一陪伴和慰藉她的是个熊公仔和...
怎样做一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所以你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获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 2.教师证全国通用,不管你哪里任教,这个都没有...
请问怎样才能做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证书的话是需要的,不是是个中国人都能教老外的,老外的成长环境和教学方式跟中国式截然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就是告诉我们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有的人也自己做过私教,但...
怎样才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幸福就是人的一种感觉。每个人要求不一样,幸福感就不一样。 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孙明霞老师的讲座,我认为要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我们需要每天踏实的工作,拥有一颗平常心,用细...
教师岗前培训怎样做一个标准的教师最新,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本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新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
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今天怎样做教师》是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晓春。《大夏书系·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中学)》用100个教育案例总结出:光有良好的师德师不够的...
今天接龙应该怎样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还是体现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一个缩影,是老少皆宜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成语接龙规则多样,大...
怎样做一个好教师.一个好老师要具备的素质 1.良好的专业素质,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对学科内容灵活、深刻的领会对于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每位教师首先要精...